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肠癌手术理念和技术的进步,使得低位直肠癌保肛率明显提高,而肠道功能障碍是困扰保肛术后患者的主要问题。目前研究从解剖、生理及动力学角度分析排粪功能改变的机制,认为肠道功能障碍与术后解剖改变、神经损伤以及括约肌功能受损等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直肠癌术后肠道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和发生机制,并阐述术后肠道功能障碍发生机制对预防和治疗术后肠道功能障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水胶体敷料用于改善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刺激症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应用水胶体敷料减轻肛门刺激症状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1 :1000高锰酸钾温开水(38~39℃)坐浴;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后于患者肛门及肛周用康惠尔糊剂、康惠尔溃疡粉及皮肤保护膜处理.连续2周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肛门疼痛程度、肛周湿疹及溃疡发生率显著轻于和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水胶体敷料,可显著减轻、减少肛门刺激症状.  相似文献   

3.
手术更彻底、保肛率更高、功能更佳一直是肛肠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随着相关的理论研究以及手术技术、手术方式、手术器械的革新和进步,直肠癌的治疗越来越趋向于精准化、个体化,特别是对于低位和极低位直肠癌,体现在肿瘤根治与功能保护并重。术式的发展演进与直肠癌术后功能密切相关,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保肛)术后功能相关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物理因素和时间因素。对于结直肠外科医生而言,目前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已不再是能不能保肛,而是该不该保肛的问题。术前要充分地评估病情,才能给病人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行直肠癌保肛术,术后易出现排便功能障碍,其发生机制的研究,近年来已取得很大进展。术中肛门内扩约肌损伤,直肠肛管感觉神经受损;术后直肠最大耐受量及顺应性改变,肛管直肠角、乙状结肠角改变,排便自制反射神经通路损伤都可能导致排便功能发生改变,甚至长期无法恢复。  相似文献   

5.
直肠癌保肛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诚谊 《消化外科》2002,1(3):163-165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肿瘤外科的进展和综合性治疗的进步,直肠癌根治术要求一方面对肿瘤进行彻底切除,另一方面尽量保留肛门的排便控制功能,以保证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正常的排便功能取决于健全的肛管括约功能、肛管皮肤的感觉反射和直肠的粪便储存功能。一般情况下,直肠癌根治术后,能保留完整的肛管和肛管括约肌(包括肛直肠环),术后患者多能满意恢复排便功能。我们参阅国内外文献,就直肠癌根治术保留肛门的合理性、可能性,适应证、禁忌证,保肛手术方式和保肛的功能效果,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7.
5孔法,仰卧,取头低足高30°的右侧倾斜膀胱截石位。1探查腹腔。2内侧入路从乙状结肠系膜与盆底腹膜交界处切开,自内向外分离Toldt's间隙。3距腹主动脉0.5 cm处Hem-o-lock断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在近屈氏韧带下方分离出肠系膜下静脉,切断,保护肠系膜下神经丛。4乙状结肠系膜裁剪及游离。5直肠后间隙分离:保护腹下神经丛。6直肠前壁及侧方分离:腹膜返折上0.5~1.0 cm切开,沿邓氏筋膜前分离直肠前壁,精囊腺底部切开邓氏筋膜,侧方分离全程以盆神经作为指引。7直肠末端系膜分离:将直肠系膜从肛提肌裂孔边缘切断,进入括约肌间隙,顺直肠壁向肛侧分离,距肿瘤2 cm切割闭合直肠。切除近端肠管行直肠乙状结肠端端吻合,回肠末端预防性造口。  相似文献   

8.
直肠癌保肛术的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疗直肠癌的重要手段 ,Miles手术经历近 1 0 0年的历史 ,已成为治疗直肠癌的金标准。当Miles手术推行半个世纪以后 ,人们开始对该手术需做永久性腹部结肠造口 ,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负担、生活和社交上的不便而引起重视。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在保住生命的同时 ,更要求有良好的生活质量。随着对直肠癌的解剖、病理、生物学特性及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提出了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和新的术式 ,使保留肛门括约肌…  相似文献   

9.
直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下段直肠癌约占 85% [1]。自 1908年,英国外科专家 Miles创造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 (APR)以来,距今已近百年。 APR已成为当今公认的直肠癌根治“金标准”。其后出现的直肠癌治疗术式必须同 APR相比较才可决定其被认同与否 [2]。然而, APR必须切除肛门,并要做永久性的腹壁结肠造口,从而给患者的精神、心理造成巨大伤害及生活极度的不适,有的患者甚至因此而拒绝手术。随着人们对直肠的解剖生理、直肠癌病理和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以及近年来手术学及器械的发展,使患者在肿瘤根治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直肠癌保肛手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直肠癌保肛术后局部复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方法:总结分析172例各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病人的局部复发情况。结果:172例病人,局部复发21例(复发率12.2%),复发时间为术后3~22个月,平均10.3月,其中DukesA期为1例,B期为6例,C期14例。低分化腺癌7例,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12例。肿瘤远切缘距离2~3cm14例,3~5cm5例,5cm以上2例。结论:直肠癌保肛术后局部复发与手术的彻底性、肿瘤分期、下切缘距离及其生物学行为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倪庆  李强  陈泉  戴勇 《腹部外科》2006,19(2):86-87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早期诊断及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5年2月直肠癌保肛术后复发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局部复发6例,吻合口周围组织复发4例,盆腔及脏器浸润5例。术后1年内复发10例,2年内复发14例。临床根治性切除率为40%。结论初次手术时,必须按照根治性原则彻底切除原发灶及其周围组织。对于复发的病例,应对病人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采取积极的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14.
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治疗直肠癌最主要的手段。随着人们“观念”和追求“目标”的改变,保肛手术已成为首选的术式,占直肠癌外科手术的73%^〔1〕。过去认为癌肿手术的主要是根除疾病,只要能达到这一目的,保住生命,其他都不应苛求。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命的要求也就有了在而当前认为直足于单纯的能维持生命的,更要求生活的质量。因而当前认为直肠癌的手术目标有二:一是根除癌肿,二是保留排便控制功能,为了达到这两大目标,从理论到实践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7岁,因大便习惯伴性状改变1月于2007年月8日入院,曾于2005年6月16日因重症肝炎行经典原位肝移植术.术后常规服用免疫抑制剂,普乐可复和骁悉胶囊,一年后普乐可复维持在血药浓度5 ng/ml左右.术后肝脏功能一直正常,但血糖较高,一直皮下注射胰岛素维持血糖至今.既往直系及三代以内旁系亲属无癌症患者.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措施.回顾性分析了21例直肠癌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巾行再次根治性手术9例,姑息性手术12例,根治切除率为42.9%。死亡1例,病死率为4.8%。结果表明,对直肠癌保肛术后局部复发患者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直肠癌全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低位保肛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TME低位保肛术的直肠癌患者行CT复查,分析术后直肠吻合口漏和周围感染、吻合口周围复发、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共计82例TME术后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52例,女30例;年龄25~74岁,平均57.8岁.82例患者中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随访期间出现吻合口漏8例(9.8%),吻合口肿瘤局部复发6例(7.3%),盆腔及远处淋巴结转移4例(4.9%).吻合口漏经引流和保守治疗后好转,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得到病理证实.结论 TME低位保肛术后适时CT检查(包括基线CT检查、随访和复查),有助于对吻合口漏、肿瘤局部复发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现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复发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7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22例复发患者接受了新辅助治疗.其中3例复发病灶不同程度降期.11例复发病灶明显缩小.总有效率达63.6%。31例复发患者行再次切除手术.其中根治性切除16例,姑息性切除15例:16例未行切除手术.其中单纯造瘘者11例.单纯放疗或化疗者4例,另1例未予任何治疗。根治性切除术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2.3%和22.6%,姑息性切除术组3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23.6%和11.8%。单纯造瘘和单纯放化疗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6个月和8.5个月.1例未予治疗者仅存活6个月.结论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者仍应积极行根治性手术.术前行新辅助治疗。可提高再次手术成功率;对于无法再次根治性切除的患者.通过减瘤手术或造瘘术.也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在过去数十年的历史中,经腹会阴直肠切除术(Miles手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金标准,可是Miles手术带来的永久性造口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随着对直肠癌的不断认识,手术技术及手术器械的快速发展,目前低位直肠癌患者已有70%避免了永久性造口。就近年来有关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除的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术后的排便功能。方法3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均行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除。其中20例直接行结肠肛管吻合,18例行结肠J型造袋后吻合。分别于术后(28±10)周和(100±20)周用标准问卷(Wexnerscore)调查患者大便的控制功能。结果术后26.3%患者对成形大便失控,50.0%的患者对液态大便失控,失控情况至少1次/周。结肠J型造袋患者的大便控制能力犤(8.2±3.5)分犦显著强于直接吻合组犤(14.6±4.0)分犦;两组比较,P<0.05。结论肛门内括约肌的切除会导致患者术后大便控制功能的损害;结肠J型造袋能改善患者的大便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