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查房在老年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老年科2013年7月~2014年6月住院患者392例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查房;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住院患者358例作为观察组,予以医护联合查房,比较两组临床医护记录、护理级别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症体征、病情变化、时间、诊断、数据、伤口状况、引流液颜色与其他情况各项比较,护士记录与医师记录不相同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级别、患者病情与自理能力不符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医护联合查房模式,可有效降低医护记录不统一问题的发生,同时有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升,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开展医护联合查房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作试点病区,将2012年1~6月实施传统护理查房设为对照组(实施前),2012年7~12月实施医护联合查房设为实验组(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医生及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前后医生及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比较,均P0.05,实施医护联合查房后明显优于实施前。结论医护联合查房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及医生与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激发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对医疗护理质量和病区相关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妇科2014年1月~6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前),2014年7月~12月收治的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查房模式,实验组采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比较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前后医疗护理质量和病区相关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后, 患者的住院天数、甲级病历病案率、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P < 0.01)。结论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改善了医护患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改进医疗护理质量,有利于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强化专科护理内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床旁查房对提升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感染科1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采用医护联合床旁查房模式,在实施医护联合床旁查房模式前后各进行1次护理质量、医护间满意度、对本职工作喜爱程度、护士自主学习意识和对专科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护联合床旁查房模式实施后护理质量、医护间满意度、对本职工作喜爱程度、护士自主学习意识和对专科知识掌握程度都有明显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联合床旁查房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医护协助模式,它密切了医患和医护的关系,提高了护士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临床护理模式对医护合作关系的影响。方法:2015年1~6月,医护人员按传统医疗护理工作模式进行临床诊疗和护理(实施前);7~12月,医护人员按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进行临床诊疗和护理(实施后)。比较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前后医护人员合作态度、合作感受、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士自身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后,医护合作态度、合作感受、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自身工作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实施前(P0.01)。结论:医护一体化临床护理模式赢得了医护双方的认同和合作,合作态度、医护合作感受、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士工作满意度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级护理质控网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实施常规护理质量管理,2014年2月~2015年2月实施三级护理质控网联合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进行护理质量管理,对比实施三级护理质控网联合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后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三级护理质控网与持续质量改进联合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质量,且护理满意度高,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查房对提高护士临床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神经内科的2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以实施医护联合查房为分界点,对实施医护联合前后半年护士的理论成绩和临床工作能力得分进行比较,并对实施医护联合查房前后半年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医护联合查房后护士的临床理论知识得分、临床工作能力得分及患者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联合查房可提高护士临床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开展医护一体化对提高65岁及以上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质量的有效性。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65岁及以上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对照组(n=61),应用传统护理查房;以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65岁及以上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实验组(n=65),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医生及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并发症明显减少,医生及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的开展能使髋关节置换术后65岁及以上患者结局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提高医生及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护沟通型晨会交接班在肿瘤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6月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未实施医护沟通型晨会交接班;选取7~12月100例实施医护沟通型晨会交接班,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病情知晓程度、掌握专科知识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病情知晓程度、专科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在肿瘤科实施医护沟通型晨会交接班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整体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一体化模式在综合性ICU病房中的应用及实施效果。方法:2013年1~12月在综合性ICU病房中未实施医护合作一体化模式,2014年1~12月实施医护合作一体化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三管感染率、医护患满意度及临床护士工作能力。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医护患满意度及临床护士工作能力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三管监测千日感染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综合性ICU病房中运用医护合作一体化模式,促进了专科特色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提高了ICU科室综合护理质量、临床护士工作能力及医护患满意度,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查房的优势。方法:通过我院三年来查房模式的不断实践和演变,最终形成了现行的较为成熟的医护联合查房模式。结果:实行医护联合查房后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均得到提高。结论:医护联合查房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医护患关系,有利于患者满意度提高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小查房模式在提高肿瘤科护理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12月在本科住院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查房,选取2017年1月~6月在本科住院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小查房方法,即每月双周星期二、四下午15:30,由护士长、责任组长或专科护士主持,围绕病区患者的情况进行15~20min的床旁查房。观察实施6个月后责任护士病情知晓率、专科知识掌握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小查房后,基础护理、一级护理、特级护理、总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病情知晓率、专科知识掌握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护理小查房对提高护士业务水平、临床护理质量、患者的满意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式医护联合查房模式在普外病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普外两病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6例和对照组41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医护分别查房,观察组实施改进方式的医护联合查房。比较两病区患者及医生满意度变化,病区护理质量变化,同时与改良前后医护联合查房的所费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对患者治疗、护理、病情的掌握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医护联合查房模式改良前后平均每周节约护理工作时间59.5 h。结论:实施改良式医护联合查房模式是实施优质护理的需要,对培养护士的专业能力起着积极作用,同时能解决护理人力资源缺乏也使医护联合查房的形式更具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开展临床护理查房新模式,探讨实施效果,提升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实施跨科室查房、医护联合查房等护理查房新模式,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护小组联合查房在规避ICU患者护理缺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ICU科室自2014年8月起改革查房模式,实施医护小组联合查房,由值班医生、责任护士搭配对患者进行查房。比较医护小组联合查房前后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患者护理缺陷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医护小组联合查房后,责任护士疾病诊断、诊疗方案、护理落实等方面的掌握率显著高于联合查房前(P0.05),ICU患者的压疮、意外拔管、VAP等发生率低于联合查房前(P0.05),患者家属在风险防范、护理操作、护理结果方面的满意度高于联合查房前(P0.05)。结论医护小组联合查房能够提高责任护士对ICU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规避护理缺陷,改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学生主导的多学科联合护理教学查房提高临床带教质量的效果。方法将840名护理专业学生按实习时间分组,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实习的427名学生为对照组,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实习的413名学生为观察组,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查房模式进行教学查房,观察组实施以学生主导的多学科联合护理教学查房。结果观察组学生出科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学生主导的多学科联合护理教学查房后,对学生、带教老师、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以学生主导的多学科联合护理教学查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等,同时也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护士长对教学查房满意度为(48.28±2.15)分。结论学生主导的多学科联合护理教学查房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医护联合查房的临床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的护理查房模式,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146名护理人员的自我认识评价及24名手术患者对护士满意度的调查。结果采用医护联合查房后患者对护士手术知识宣教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护联合查房对提升护理质量有非常显著的效果。结论医护联合查房优于传统护理查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在头颈肿瘤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构建并实施医护患一体化模式,进行医护联合查房,健康教育路径,流程再造,临床科研医护合作;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未实施医护患一体化模式.比较实施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前后医生对护理工作了解率、护士对治疗方案了解率、护士对科研的兴趣和方法掌握情况、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结果 实施前,医生对护理工作的了解率、护士对治疗方案的了解率、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0.0%,85.0%,87.5%,实施后上述指标分别提高至100.0%,99.0%,95.8%,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8.720,15.231,4.364;P <0.05);实施后护士对科研有兴趣、文献查阅方法的掌握率和论文撰写方法的掌握率分别为100.0%,100.0%,75.0%,均高于实施前的35.0%,35.0%,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9.259,19.259,6.465;P <0.05).结论 实施医护患一体化模式有利于医护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促进护士对科研知识的掌握,培养科研兴趣,提升护理质量,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护共同晨间查房在手外、显微外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003年11月~2004年11月医护共同晨间查房模式与2002年10月~2003年10月传统护理晨间查房模式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医护共同晨间查房模式后,护士护理技术可信度、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医护共同晨间查房可有效提高护士的专科知识水平,提高护士的可信度和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晨间床边查房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7月1日~12月1日在神经内科实施常规护理(实施前),将2021年1月1日~6月1日在神经内科实施晨间床边查房(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均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