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方式对肿瘤化疗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PICC置管的158例肿瘤化疗患者,分为盲穿组36例,改良组52例,超声组70例。盲穿组采用传统盲穿法PICC置管,改良组采用改良塞丁格尔技术PICC置管,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比较三组患者PICC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1个月内的导管相关并发症情况、非计划拔管情况。结果:三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超声组最高,改良组次之,盲穿组最低(P0.05);超声组和改良组的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均低于盲穿组(P0.0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采用改良塞丁格尔技术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能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430例行PICC置管的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3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为12.3%(53/430)。患者的年龄、合并症、穿刺方式、置管位置、置管护理和预防性治疗措施是乳腺癌术后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特别对年龄较大、患有糖尿病和/或高血压患者,在PICC置管维护期间,提高其规范置管护理操作,以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PICC使用质量。  相似文献   

3.
黄莉萍  徐晓丽  胡莎  赵珍珍 《全科护理》2021,19(13):1814-1816
目的:调查导致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5例PICC置管的新生儿作为调查对象,根据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将患儿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其中发生组28例,未发生组97例。收集患儿一般资料、病例信息及PICC置管时的操作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与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患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过小(<32周)、体重过轻(<1600 g)、穿刺位置在腘静脉、脐带异常、羊水污染、出生伴有基础性疾病、连续置管时间长、导管阻塞是影响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1600 g、胎龄<32周、有基础性疾病、连续置管时间长是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引起新生儿PICC导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有胎龄过小、出生体重轻、出生伴有基础性疾病、连续置管时间长,应加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连续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维护记录跟踪手册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2年4-6月在我院老年科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65例为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PICC穿刺维护记录跟踪手册进行PICC置管期间的管理;选择2012年1-3月PICC穿刺置管患者6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及置管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穿刺维护记录跟踪手册的设计和应用在老年PICC置管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有效的PICC导管管理,不仅提高了导管的使用,提高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更减少了相关并发症,保证了老年患者的输液安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PICC致心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4例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原因有:导管长度测量及读片误差,PICC异位到右心房致心律失常3例;导管维护不到位,PICC外露部分滑入体内,导管末端至右心房,致右心房附壁血栓1例。均经积极处理后PICC继续正常使用。针对原因提出护理预防措施: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PICC置管过程,减轻其心理紧张感;采用一字型测量法等,穿单件病号服或暴露患者穿刺侧肢体,准确测量PICC长度;规范X线片申请单书写要求,并仔细阅读X线片;做好PICC规范化维护及记录;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PICC置管技术,以提高PICC护理质量,减少PICC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讨护士对全程被动坐位下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的体会,为临床PICC选择穿刺体位提供参考。方法 在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间,针对6例全程被动坐位患者,在血管超声的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行PICC穿刺置管术。结果 6例全程被动坐位患者PICC穿刺置管全部成功。穿刺成功后,经X线摄片,导管尖端均在上腔静脉,无颈内静脉异位发生。6位患者在带管期间无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操作者要熟练掌握操作技巧,术前做好置管患者的心理护理,置管后正确维护导管,加强出院指导,这样可以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弥补了PICC置管过程中患者需取平卧位的局限性,并且减少了置管时导管异位的发生,体现了PICC选择穿刺体位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PICC置管患者导管留置期间肩关节活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肩关节功能下降的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8年2月—5月住院的PICC置管患者,采用患者临床资料调查表、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肩关节活动情况调查。结果 共纳入208例PICC置管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为(98.98±4.69)分,发生肩关节功能下降18例,发生率为8.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导管型号、置管侧肢体活动量减少、未进行功能锻炼及出现了与疼痛有关的并发症与肩关节功能下降有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功能锻炼和与疼痛有关的并发症是影响肩关节功能的主要因素。 结论 PICC置管患者存在肩关节功能下降的情况,未进行功能锻炼及与疼痛有关的并发症的发生可导致肩关节功能下降。医护人员应加强对PICC置管患者肩关节功能的评估,重点关注和筛查这些影响因素,减少肩关节功能下降的情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分析4例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原因有:导管长度测量及读片误差,PICC异位到右心房致心律失常3例;导管维护不到位,PICC外露部分滑入体内,导管末端至右心房,致右心房附壁血栓1例。均经积极处理后PICC继续正常使用。针对原因提出护理预防措施: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PICC置管过程,减轻其心理紧张感;采用一字型测量法等,穿单件病号服或暴露患者穿刺侧肢体,准确测量PICC长度;规范X线片申请单书写要求,并仔细阅读X线片;做好PICC规范化维护及记录;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PICC置管技术,以提高PICC护理质量,减少PICC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27例PICC穿刺部位渗液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ICC穿刺部位渗液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由PICC专业护士对全院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进行会诊处理和跟踪随访,观察临床效果及预后.结果 PICC穿刺部位渗液与患者自身疾病、穿刺方法和过程、导管维护、纤维蛋白鞘形成等因素有关.结论 为减少PICC穿刺部位渗液的发生,置管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积极治疗原发病;置管过程中合理选择静脉,掌握穿刺及送管技巧,尽可能做到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置管后规范化维护,出现PICC渗液时切忌盲目拔管,少量持续渗液但无局部不良反应者可继续使用导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期间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我院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549例,统计导管维护依从率和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用Logistic方法分析导管维护依从性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导管维护依从性与导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导管维护低水平依从性162例,占29.51%,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64例,占11.6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家庭支持度、医疗支付方式、心理状态是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单因素(P0.05)。年龄、文化水平、糖尿病、家庭支持度、贴膜类型、瓣膜类型、固定方式、导管维护依从性是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家庭支持度、心理状态是影响乳腺癌PICC置管期间导管维护依从性的风险因素(P0.05),糖尿病、贴膜类型、瓣膜类型、固定方式、导管维护依从性是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素(P0.05)。导管维护依从性与导管移位、局部感染、堵管和接触性皮炎发生呈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PICC置管期间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影响因素多样,其中导管维护依从性是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且二者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12月98例PICC置管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PICC导管操作指南进行操作,常规导管维护及健康教育。将2015年1~9月101例PICC置管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管理方法基础上加强细节管理。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出血量0.5 ml、局部渗血、导管堵塞、异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细节管理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防性家庭随访对妇科恶性肿瘤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院外带管患者的影响。方法:分析2012年3月~2014年1月120例妇科恶性肿瘤PICC院外带管患者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96例妇科恶性肿瘤PICC院外带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普通自我家庭带管护理,观察组进行预防性家庭随访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影响PICC院外带管患者居家护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PICC知识掌握、医嘱依从性、心理负担及导管维护不良(P0.05)。观察组静脉炎、导管堵塞、穿刺点感染、导管异位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文化程度、PICC知识掌握、医嘱依从性、心理负担及导管维护不良是妇科恶性肿瘤PICC院外带管出院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预防性家庭随访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实施化疗,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并制订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了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186例PICC置管化疗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及其原因。结果 186例患者中,导管局部感染14例,败血症2例,感染发生率为8.60%;其中选择经肘关节下静脉留置、5F型号导管、置管时间≥60d的化疗患者PICC感染发生率较高。结论肿瘤患者PICC感染与导管留置部位、导管型号、导管留置时间等有关。合理选择留置导管的部位及PICC管型号,加强置管操作与维护管理,尽可能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加强患者营养及提高免疫力,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邹晓影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2):1919-1920,后插1
[目的]探讨程序化健康教育在肺癌患者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化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对PICC置管相关知识认知水平、PICC置管后自我管理行为以及PICC相关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于PICC置管目的及优势、PICC置管方法、观察穿刺点的目的及要点、PICC导管日常维护方法、置管后沐浴注意事项、导管相关并发症及处理的认知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独立进行导管日常维护、避免置管肢体外旋及负重、敷料潮湿或污染及时更换、填写PICC维护记录表、意外情况正确处理、并发症识别及处理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0.67%(8/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67%(17/75)(P<0.05).[结论]程序化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置管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提升置管后自我管理行为,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74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的时机、部位、置管静脉及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处理方法。结果 174例患者穿刺置管成功率96.0%,置管后主要并发症有穿刺点渗血、静脉炎、导管异位、导管堵塞、渗液。结论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提高了置管的成功率,PICC穿刺时机宜选择在首次化疗时,穿刺部位首选右侧肘上贵要静脉、熟练技术及良好的维护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种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需要PICC置管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传统的PICC置管组、改良塞丁格技术的盲穿组、血管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组,每组各30例,分析并比较三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期间的穿刺点局部渗血、静脉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置管使用的时间等。结果血管超声引导下的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的PICC置管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穿刺点局部渗血、静脉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置管时间等均优于传统的PICC置管组和改良的塞丁格技术盲穿组(均P0.05)。结论血管超声引导下的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的PICC置管极大地提高了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减少了局部组织损伤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在预防机械性静脉炎和静脉血栓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缩短了置管使用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临床上目前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PICC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临终关怀患者彩超引导下PICC置管和盲穿PICC置管的穿刺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PICC置管的553例临终关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26例采用传统PICC盲穿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其中327例采用彩超引导下PICC置管穿刺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穿刺效果。结果两组患者PICC穿刺均以左侧为主,穿刺的血管主要为贵要静脉,其次为正中静脉;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8.17%,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观察组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处的患者占92.97%,对照组为8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观察组置管时长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观察组有10.09%的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对照组为2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临终患者由于长期输液置管等原因,血管较差,PICC置管难度较大,因此倡导临终关怀患者进行彩超引导下PICC置管,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导引下在上臂置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技术的效果。方法在血管超声的导引下,使用微插管鞘技术,在超声直视下穿刺和间接超声引导下穿刺,对患者上臂摸不到和看不见的血管进行PICC置管。结果261例血管条件差、用传统盲穿置管比较困难的患者在超声导引下PICC置管成功率为99.23%。结论直视法和间接法混合应用有相互增效的功能。超声导引下PICC置管能极大提高置管成功率,可以改变传统PICC置管穿刺部位,减轻了过去在肘部弯曲部位置管时患者的不适感,无静脉炎的发生,用超声技术还可以及时纠正异位到颈静脉的导管,避免了事后调整导管异位的繁琐和导管感染机会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阮燕萍  余元明  俞洋  朱逸 《护理与康复》2014,13(12):1119-1121+1125
目的分析PICC置管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PICC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3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1∶3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患者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伴发疾病种类、体质指数、住院期间主要治疗、PICC置管部位、置管静脉、导管类型、带管住院次数、均次住院留置时间、总留置时间等因素,分析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导管类型(BD PICC导管)、患者居住地(非城镇)是PICC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均次住院留置时间(14d)是保护因素。结论导管类型、均次住院留置时间、患者居住地是PICC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相关因素。合理选择导管类型,规范进行导管维护,加强出院带管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利于预防和控制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MST)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甲乳胃肠外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MST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MST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方法分为B超引导组和传统盲穿组各40例.B超引导组患者接受B超引导下MST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治疗,传统盲穿组患者接受传统盲穿MST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和置管成功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置管时间、疼痛程度及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B超引导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分别为80.0%、100.0%均显著高于传统盲穿组的52.5%、87.5%(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22.5%显著低于传统盲穿组的35.0%(P<0.05),置管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盲穿组(P<0.05),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盲穿组(P<0.05),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盲穿组(P<0.05).结论 B超引导下MST用于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