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重度COPD患者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行PICC置管的老年重度COPD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入院时均执行常规护理,其中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依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和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行PICC置管后重度COPD合并老年痴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改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导管维护模式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感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6例PICC导管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导管维护护理模式。比较2组PICC导管感染治愈情况、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4 d内治愈率和总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干预后,研究组简易健康调查问卷(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导管维护模式能显著降低PICC导管感染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 (priprallyinerted central cathter,PICC)置管术在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行PICC置管术的肝功能衰竭组和普通肝病患者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静脉炎、过敏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肝功能衰竭组局部渗血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导管堵塞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置管术在肝功能衰竭患者中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应用双腔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ICU行静脉置管术的5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283例采用双腔耐高压注射型PICC置管术,对照组274例采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CVC)置管术,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观察组单根导管治疗完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置管操作过程中,2组患者气胸、血胸、心律失常、置管误入动脉、穿刺点渗血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原发异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静脉导管留置期间,观察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栓形成、静脉导管移位、脱出、堵管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腔CVC置管术相比,ICU应用双腔耐高压注射型PICC置管术具有留置期间安全性、有效性更佳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食道癌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就诊的60例食道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研究组行PICC置管输液治疗。比较两组置管保留时间、疼痛程度、静脉炎和导管异常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置管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程度轻于对照组,导管异常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术后保留时间较长,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静脉炎情况,降低导管异常情况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分析感染监控护士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SRBSL)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ICU病房收治的静脉留置导管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安排感染控制护士实施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不同模式护理后的相关性血流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相关导管感染知识知晓率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安排感染控制护士实施ICU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对于保障患者正常接受治疗、促进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白血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置入PICC的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及满意度,并分析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性别、年龄、穿刺部位及疾病与PICC导管相关感染无显著相关性(P0.05)。Hb60 g/L及置管时间180 d与PICC导管相关感染呈正相关(P0.05),层级护理管理与PICC导管相关感染呈负相关(P0.05)。结论:层级护理管理能有效降低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套件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ICC置管术的患者共1745例,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687例患者作为非护理套件组,将2011年2月(我院开始使用中心静脉置管术护理套件进行PICC导管的维护)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患者1058例作为护理套件组,两组患者均按照标准进行PICC置管及维护,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穿刺部位感染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发生率。结果使用护理套件组患者的导管穿刺部位感染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非护理套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统一的护理套件可减少PICC患者CRBSI及导管穿刺部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对恶性肿瘤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恶性肿瘤PIC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管理;比较两组置管基本情况(置管部位、置管一次性成功)、置管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导管平均使用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以右贵要静脉为置管部位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后1个月,观察组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机械性静脉炎、血栓形成、导管堵塞、非计划拔管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OL)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使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可有效降低恶性肿瘤PICC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在恶性血液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前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在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需长期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20例,予PICC置管术完成化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做好日常护理.结果:穿刺总成功率95%,导管留置时间139~320 d;阻塞2例(10%),外周静脉炎1例(10%),穿刺部位渗血2例(10%),导管移位1例(5%),导管相关感染1例(5%).结论:PICC置管术在恶性血液病化疗中应用总体安全性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实施化疗,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并制订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了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186例PICC置管化疗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及其原因。结果 186例患者中,导管局部感染14例,败血症2例,感染发生率为8.60%;其中选择经肘关节下静脉留置、5F型号导管、置管时间≥60d的化疗患者PICC感染发生率较高。结论肿瘤患者PICC感染与导管留置部位、导管型号、导管留置时间等有关。合理选择留置导管的部位及PICC管型号,加强置管操作与维护管理,尽可能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加强患者营养及提高免疫力,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标准化配置换药包对预防骨科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急诊收治的98例符合PICC中心静脉置管适应症的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置管过程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换药包,观察组使用标准化配置换药包,对比分析两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出口部位感染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PICC置管术后在白细胞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维护依从性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配置换药包在预防骨科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方面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消化道肿瘤PICC置管术患者负性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消化道肿瘤PICC置管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入院初和出院前的抑郁以及焦虑情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初SDS和SAS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出院前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PICC置管术患者的负性情绪有积极影响,可以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4.
PICC导管在ICU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危重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2例危重患者在ICU中救治时应用PICC的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82例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6.3%。结论PICC为危重患者救治提供了一个可靠、安全的静脉通路。保持导管通畅和预防导管感染,是保证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有效使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术(UVC)联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早产儿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病房的早产儿67例,其中32例为观察组应用UVC联合PICC输注法,35例为对照组应用PICC输注法。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较对照组更早,住院日数较对照组缩短,观察组患儿PICC置管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PICC穿刺点渗血、导管堵管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VC联合PICC输注法能提高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保护早产儿血管,降低PICC静脉炎发生率,缩短早产儿的住院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晕轮效应在老年宫颈癌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接受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宫颈癌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晕轮效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定时换药情况及功能锻炼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负性情绪变化。结果:研究组定时换药以及功能锻炼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上肢肿胀、红肿湿疹以及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高且相对接近(P0.05),干预后均显著下降,研究组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接受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宫颈癌老年患者积极实施晕轮效应干预,可以有效延长置管的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极大地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肿瘤化疗患者外周中心静脉(PICC)置管的并发症及造成这种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1年3月至2014年9月来该院进行肿瘤化疗的127例化疗并行PICC置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的并发症及导致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7例行PICC置管患者中,17例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13.38%,8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6.29%,7例发生导管堵塞,发生率5.51%;头臂静脉PICC置管静脉炎的发生率为60.00%,明显高于贵要静脉2.41%和正中静脉2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维护模式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11.11%,明显高于3M换药模式护理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治疗容易产生并发症,而正确的穿刺方法、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及采取有效的护理能够减少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导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348例行PICC的肿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分为感染组61例和对照组287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筛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文化程度、病程、是否应用高营养化疗药物、是否应用激素、白细胞计数(WBC)、是否掌握PICC自我护理知识、置管部位、导管类型、留置时间及操作者的经验等因素均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静脉高营养、应用激素、PICC自我护理知识掌握不良、导管留置时间长、留置部位为股静脉、操作者经验少、WBC降低为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受多重因素影响,临床应针对上述因素进行干预,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PICC导管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行PICC导管患者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满意度、心理状态、感染痊愈时间及PICC置管情况。结果:研究组心理状态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PICC置管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ICC导管感染护理中开展循证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感染痊愈时间,PICC置管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患儿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接受PICC置管的白血病化疗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肿瘤化疗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治疗时间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治疗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缩短治疗时间,从而提高家属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