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653-655
目的探究在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儿童综合康复治疗中应用专业护理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中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儿童112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法,观察组给予患儿专业护理指导法,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IVA-CPT测试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多动指数平均分和θ波/β波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儿童综合康复治疗中采用专业护理指导方法,有助于提升患儿的视听反应能力及注意力,有助于帮助患儿早日恢复健康,取得良好的疾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认知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心理门诊收治的180例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儿均进行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采取整体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两组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在治疗前、后,使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家长用问卷以及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的认知功能均得到有效改善(P0.05),观察组患儿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采取整体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行为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龄儿注意力和多动行为的影响。方法:对37例就诊的ADHD学龄儿给予结构式心理行为干预如安思定+脑电生物反馈+感觉统合训练+行为矫正,比较治疗前后父母评定量表评分、生物反馈指标及感觉综合能力发展评分。结果:治疗后患儿在多动/冲动、多动指数两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在品行障碍、学习问题、心身问题、焦虑四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在本体觉、前庭觉两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触觉防御、学习能力两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3个月后β波、SMR节律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P0.05),θ波、θ/β比值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过结构式心理行为干预能强化ADHD学龄儿感觉、认知、行为间的整合能力,提升患儿注意力及信息从获取、加工到输出的连续性和协调性,提高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明显改善ADHD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多参数生物反馈治疗(MPB)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注意力障碍及多动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ASD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25例。2组患儿均给予个体化常规康复训练, 包括语言认知训练、社交沟通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 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辅以MPB治疗。2组患儿均每天治疗1次, 每周治疗5 d, 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采用SNAP-IV评定量表(家长版)、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IVA-CPT)对2组患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SNAP-IV、IVA-CPT各项因子评分均较入选时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辅以MPB治疗能有效改善ASD患儿注意力障碍, 并纠正其多动行为, 从而减轻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联合认知行为训练治疗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ADHD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实验组在采用认知行为训练基础上加用rTMS,治疗前后采用数字划消测试(Number Cancel Test,NCT)和Conners父母量表(Parents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数字划消测试及Conners父母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疗前后数字划消测试及Conners父母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1)。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数字划消测试划在对数、划漏数和净分三项评分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Conners父母量表评分中学习问题和多动指数两项评分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训练、r TMS联合认知行为训练治疗ADHD患者均有显著疗效。r TMS联合认知行为训练在治疗ADHD患者与单纯认知行为训练相比有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6.
护理干预对注意力缺陷障碍儿童弱视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护理干预在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ADDH)患儿弱视治疗中的作用,以提高该类患儿弱视治疗效果.将249例ADDH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弱视综合疗法,治疗组除采用传统综合治疗外,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96.23%,对照组总有效率87.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ADDH患儿弱视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疗效,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症状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微量元素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8例ADHD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于本院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10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微量元素.分析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血清微量元素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类型的ADHD患儿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应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ADHD患儿的行为进行评估,并分析微量元素水平与ADHD患儿行为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铜(Cu)、锌(Z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清铅(P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血清钙(Ca)、镁(Mg)、铁(Fe)、磷(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为主型和混合型ADHD患儿血清Cu、Zn、Ca、Mg、Fe、P、P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Pb水平与ADHD患儿思维问题和行为问题均呈正相关(r=0.455、0.327,均P<0.05),血清Zn水平与ADHD患儿注意问题呈负相关(r=-0.401,P<0.05).[结论]ADHD患儿血清微量元素改变与其行为症状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在ADHD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整合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龄前儿童多动行为的改善。方法选择本院儿科和临床心理科就诊的58例学龄前儿童,按就诊顺序分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安思定治疗仪+沙盘治疗+生物反馈+感觉统合训练,对照组按常规处理。结果干预组治疗后在多动/冲动、多动指数两项因子分有显著下降(P0.05),品行障碍、学习问题、心身问题、焦虑4项因子分下降(P0.05);治疗2个月后,干预组α波、θ波、θ/β比值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β波、SMR节律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本体觉、前庭觉2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触觉防御、学习能力两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结论通过整合心理行为干预能强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龄前儿童感觉、认知、行为间的整合能力,提升儿童从信息获取、加工到输出的连续性和协调性,提高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增强身体协调能力,提高行为自我控制能力,改善注意缺陷多动儿童的多动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King达标理论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就诊的ADHD患儿130例随机等分为King达标理论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采用Conners父母问卷和多动症诊断量表评价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及多动、焦虑和多动指数6个因子以及注意力分散和多动或冲动患儿项目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ng达标理论可改善ADHD儿童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降低多动指数,提高心身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2745-2747
目的探讨铁缺乏学龄儿童注意力及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设立病例-对照组的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60例6~12岁的铁缺乏学龄儿童和60例健康儿童,分别设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中小学生注意力测验量表和持续性操作测验(CPT)测定软件进行学龄儿童注意力测试和行为控制能力测试,对两组人群进行注意力及行为改变比较。结果病例组学龄儿童的注意力和行为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铁缺乏学龄儿童的注意力和行为控制能力均降低,影响了患儿的学习和生活,故对学龄儿童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托莫西汀与哌甲酯缓释片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8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研究组口服托莫西汀治疗,对照组口服哌甲酯缓释片治疗,观察8周。治疗前后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数字划销测验评定临床疗效,随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评分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3个因子分及数字划销测验失误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第4周、8周末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研究组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头晕、日间困倦、体质量下降等,对照组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体质量下降、头痛及入睡困难等。结论托莫西汀与哌甲酯缓释片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疗效显著,总体疗效相当,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2.
裴军强  张瑜 《医学临床研究》2022,(12):1771-1774
【目的】探讨盐酸哌甲酯控释片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方法】两院门诊就诊的80例ADH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哌甲酯控释片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各项相关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两组Cornner因子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学习因子、焦虑因子、行为因子、多动因子和身心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治疗结束1个月,两组发声抽动、运动抽动评分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各项认知功能项目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段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哌甲酯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治疗ADHD,改善患儿认知功能、抽动障碍,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修玉静  孟琳琳 《妇幼护理》2023,3(16):3937-3939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与游戏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3 月期间在单县东大医院治疗的 50 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5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联合游戏疗法。分析比较两 组患者之间的儿童神经行为评分、多动症的症状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言语、社交行为、适应行为、大运动和精细 运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对立违抗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 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实施康复训练联合游戏疗法,能够促进言语、社 交行为、适应行为、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康复,改善注意缺陷和多动症状,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霍煜  魏雪静  刘璐 《全科护理》2022,(28):3949-3951
目的: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合并短暂性抽动障碍患儿应用脑电生物反馈的效果及其对注意力水平及脑电波频率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09例ADHD合并短暂性抽动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均给予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对照组54例给予认知行为干预,研究组55例增加脑电生物反馈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注意力水平、抽动障碍程度、脑电波频率。结果:研究组患儿注意力商数、视觉注意、听觉注意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运动抽动、发声抽动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SMR波、β波频率均高于对照组,θ波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改善ADHD合并短暂性抽动障碍患儿抽动障碍程度及注意力水平,调节脑电波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SIT)联合盐酸哌甲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3月就诊的96例ADHD患儿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分组,研究组(n=48)联合SIT及盐酸哌甲酯治疗,对照组(n=48)单用盐酸哌甲酯治疗,比较两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视听连续整合测试(IVA-CPT)、Conner行为评定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ADHD患儿治疗后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各项目评分,IVA-CPT中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及综合注意力商数,C-WISC中操作量表智商、言语量表智商、全量表智商及注意/不分心因子评分均较之治疗前有明显提高;Conner行为评定量表中学习、品行、身心障碍、冲动、多动指数、焦虑因子评分均有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加行SIT后感觉统合评定量表、IVA-CPT、Conner行为评定量表、C-WISC各项评分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且不良反应明显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DHD患儿,SIT联合盐酸哌甲酯治疗,有效且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注意缺陷障碍儿童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应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患儿的大肌肉与平衡不良及本体感觉不佳因子分明显高于治疗前 ( P〈0.01) ;触觉防御不当及学习能力发展不足因子分高于治疗前( P〈0.05) ;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可提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媒体大脑生物反馈治疗仪BBB-1A对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的疗效及有效的护理指导方法。方法 60例ADHD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用多媒体大脑生物反馈治疗仪BBB-1A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专业护理指导:治疗前通过自制教育资料向患儿讲解,通过直观的图片让患儿更易理解治疗目的及注意事项,在治疗时把握儿童的心理特点,增强ADHD儿童与屏幕中画面的互动反馈,治疗结束后根据电脑配置的评估系统相应给予实物奖励。首次治疗及疗程结束后,通过电脑配置的评估系统获得2组θ波/β波比值,并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评分记录多动指数平均分。结果 2组患儿多动指数平均分及θ波/β波比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均P<0.01)。结论 ADHD患儿经脑电生物反馈诊断治疗仪治疗,注意力、行为问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脑电生物反馈是一种干预措施,配合其他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爬行训练对脑瘫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比较36例应用爬行训练治疗的脑瘫患儿(观察组)和32例应用常规运动训练的患儿(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爬行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智力情况以及记忆和注意力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爬行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语言功能评分、IQ、DQ及注意力因子评分均显著提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爬行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语言功能评分、IQ、DQ及注意力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爬行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爬行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智力以及记忆和注意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行为分析疗法联合语言训练对孤独症患儿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某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孤独症患儿6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物理治疗、听觉及感觉统合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行为分析疗法联合语言训练。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为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经干预后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AB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CA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分析疗法联合语言训练治疗孤独症,能有效改善患儿躯体应用能力,帮助患儿的功能障碍恢复,对孤独症患儿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视、听、动"模式功能训练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把100例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在服用安慰剂的同时,采用"视、听、动"模式功能训练法,对照组给予哌甲酯口服,并定期安排工娱活动.两组均干预6个月,并于入组的0,6个月各进行1次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和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个月时研究组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评分率及平均成绩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验室检查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听、动"模式功能训练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与药物治疗相似的治疗效果,但避免了服药带来的毒副作用,切实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