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 ,5 7岁。发现右下颌角外侧包块半年 ,无任何不适。查体 :右下颌角后方可触及 3cm× 3cm肿块 ,肿块下方4 5cm处可及 1cm× 1cm淋巴结 1枚。临床考虑鼻咽癌转移 ,行肿块局部切除送检。病理初诊 :淋巴结低分化癌转移(同送鼻咽黏膜未发现癌 )。局部放疗 2个疗程 ,2个月后行第 2次颈肿块根治手术 ,标本送检。病理检查 巨检 :首次切除标本为大小结节 2枚 ,灰红色 ,尚光滑 ,切面灰白均质状。第 2次送检为不规则软组织 3块 ,表面附着脂肪组织 ,分别为 9cm× 7cm× 16cm、4cm× 2cm× 0 5cm和 2 5cm× 1 5cm×…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0岁,因左侧咽喉部反复疼痛5年,加重并出现声音嘶哑1年余,于2008年7月16日收入江西省人民医院。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左侧喉室肿块。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左喉室”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既往身体健康;有肺结核病史,已治愈;无手术及外伤史;吸烟20余年,3~4支·d^-1;不饮酒,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肿瘤病史。  相似文献   

3.
1病历摘要女,16岁.2个月前发现右面颊部肿物,无疼痛,无面部麻木,右颊部略隆起,张口略感疼痛不适入院,既往体健.查体:颊黏膜区膨隆,可触及一约3 cm×1 cm大小的肿物,质韧,触痛,下游离缘光滑,活动度尚可.MRI检查:右侧翼腭窝区可见一大小约为1.8 cm×2.7 cm×3.3 cm的等T1长T2信号,其内夹杂长T1长T2信号.手术及病理所见:于上领窦后外侧壁找到肿物边缘,其包膜不完整,与周围组织粘连较紧,边界不清.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瘤细胞排列成实性片状及腺泡型,以透明细胞为著.免疫组织化学检查:AACT(+),CK8(+),CK5/6部分阳性.病理诊断:涎腺腺泡细胞癌.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4岁,以“甲状腺占位”入院.患者偶有饮水呛咳,无明显声音嘶哑.查体:右侧甲状腺可触及约30 mm×20 mm肿物,质软,界清,左侧甲状腺触诊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清钙定量2.91 mmol/L,血清磷定量0.85 mmol/L,碱性磷酸酶236 IU/L,尿钙12.27 mmol/24 h,促甲状腺素2.78 IU/L,FT3 4.58 pmol/L,FT4 15.64 pmol/L,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15.29 IU/L,甲状腺球蛋白10.16 ng/ml.颈部CT:右侧甲状腺后方见约2.4 cm×1.8 cm占位性病变,密度不均匀,实质部分CT值约113 HU,低密度区CT值约21 HU(图1),甲状腺右叶受压前移.甲状腺左叶见约0.6cm×0.5cm低密度区,边缘较清,CT值75 HU.  相似文献   

5.
正涎腺导管癌(salivary duct carcinoma,SDC)是一种罕见的涎腺恶性肿瘤,侵袭性强,占涎腺恶性肿瘤的3%~4%。组织学与乳腺高级别导管癌相似,肿瘤显示雄激素受体AR(70%)、HER2扩增(30%),以及HRAS、AKT1、PIK3CA和NRAS突变(22%)。5年无病生存率为36%[1]。其有多种肿瘤变异型,如侵袭性微乳头、富黏液型、肉瘤样等。其中肉瘤样变异型导管癌(sarcomatoid salivary duct carcinoma,SSDC)是SDC的罕见变异型,Henly等[2]首次报道了3例。SSDC在形态上以双相性肿瘤为特征,具有癌和肉瘤样两种成分。本文报道1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该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做初步探讨,以提高对SSDC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57岁。右侧肢体无力10个月,加重伴头痛2个月。患者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一侧肢体无力,行走时易向右侧摔倒。头颅CI‘示全脑室系统扩大,考虑为老年性脑萎缩。2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且出现发作性头痛、头晕,每次持续3-5min,并伴视力明显下降。MRI示第四脑室下部占位,考虑为脉络丛乳头状瘤可能;梗阻性积水。行第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涎腺透明细胞癌(C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12-03—2021-11月诊断的4例涎腺CCC,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随访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诊断时年龄46~71岁,平均58岁,男女比例为1∶1。3例发生于上腭,1例发生于颊部。肿瘤大小1~6 cm,平均3.3 cm。4例患者均行肿瘤扩大切除术,术后随访3~98个月均存活,1例复发并伴区域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胞质透明或嗜酸性,呈巢状、条索状、小梁状及片状排列,伴致密的玻璃样变间质。特殊染色及免疫表型:肿瘤细胞PAS染色阳性而D-PAS染色阴性;CK7、CK5/6、p63和p40均呈阳性表达,S-100、SMA、Calponin、SOX-10、DOG1、PAX8和CA-Ⅸ均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2%~10%。4例FISH检测均存在EWSR1基因易位。结论 CCC是一种罕见的低级别涎腺癌,多发生于小涎腺,具有特征性的形态学表现及EWSR1基因易位,总体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病例:男,70岁。咳嗽、咯血10口余。患者入院前夜在明显诱因情况下突发咳嗽、咯出鲜血10余口,无胸痛。曾有支气管扩张病史7年。5年前有咯血史。X线胸片示右下肺阴影。CT检查:右下肺团块样影,轮廓不光滑,呈分叶状(见图1)。考虑为右下肺占位,癌肿不能排除。行手术切除右下肺叶,其切下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巨检:右下肺叶,距胸膜0.5cm处见肿物3.0cm×3.0cm×2.0cm,界线清楚,有不完整的包膜,切面实性,灰黄色,质软。光镜:瘤细胞呈实性片块、巢状及腺泡状,有少量富于血管的纤维组织间质。瘤细胞卵圆形及多边形,大小不一,胞质丰富、宽广,嗜酸…  相似文献   

9.
10.
李斓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5,2(4):192-192,F0004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为特征的胃肠道疾病,是一种少见病。临床以上腹部痉挛性疼痛伴恶心、呕吐、腹泻为主,可致胃肠道梗阻、出血和腹水。皮质激素对本病治疗有良好效果。现将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患者女性 ,33岁。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 1月余 ,常于劳累后发作 ,发作时伴腰部疼痛 ,但不向会阴部放射。无尿频、尿急、尿痛 ,亦无脓尿。腹部CT示左肾占位性病变 ,考虑为恶性肿瘤可能性大。查体 :左上、中腹部有轻度深压痛 ,无双肾区叩击痛。B超示左肾下极见— 6 4cm× 6 3cm实质稍强回声区 ,周边有晕圈 ,内部回声不均匀 ,突出包膜 ,周边见彩色血流信号 ,诊断为左肾下极占位 ,恶性可能性大。静脉肾盂造影示右肾盂肾盏显影良好 ,左肾下盏杯口欠清 ,可见充盈缺损 ,肾盂边缘欠光整 ,两侧输尿管通畅 ,膀胱充盈良好 ,未见充盈缺损 ,诊断为左肾…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62岁。咳嗽、咳痰1个月。查体:左肺上叶语颤增强,呼吸音减弱。CT及X线显示左肺支气管内结节影,考虑良性肿瘤。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左总支气管入口内侧壁有直径2cm圆形肿物阻塞管腔,肿物表面黏膜光滑,质韧,有增生的血管,活检时打滑,仅留窄缝通气,左肺各支气管口通畅(图1)。术中见左肺上叶实变,不能膨胀,有少量胸水,  相似文献   

14.
腮腺嗜酸性腺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男 ,73岁。 8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耳垂下方有一黄豆大肿物 ,活动度尚可 ,无痒痛等不适感。肿块逐渐增大 ,因肿块肿痛收院。查体 :于右耳垂下触及有一大小约 3cm× 3cm× 1cm的肿块 ,质中 ,活动 ,界限清 ,无触痛 ,表面光滑 ,无粘连。临床诊断 :腮腺混合瘤。行手术切除送检。病理检查 :暗红色 2 cm× 2cm× 1cm大小的肿块 ,包膜完整 ,切面呈囊性 ,内含暗红色液体。镜检 :瘤细胞体积大 ,呈圆形或多边形 ,胞膜清晰 ,胞浆中充满嗜酸性颗粒。核圆呈空泡状 ,可见多个核仁 ,未见核分裂像。有时部分细胞似受挤压而致体积减小 ,核染色质密…  相似文献   

15.
刘秀玮  李静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2):2168-2169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以大量嗜酸细胞浸润胃肠壁为特征的疾病,为自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虽多次反复发作,但预后良好[1]。本病病因不明确,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有上腹部痉挛性疼痛,可伴恶心、呕吐、发热或特殊食物过敏史,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极易误诊为一般胃肠炎等。近期我院发现1例,  相似文献   

16.
尽管胰腺80%由腺泡细胞构成,但是胰腺腺泡细胞癌只占胰腺外分泌肿瘤的1%~2%,最初由Berner于1908年报道[1].该瘤确诊时一般体积已经很大,直径10 ~ 15 cm,且与胰腺内分泌肿瘤很难鉴别.  相似文献   

17.
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denoid basal carcinoma,ABC)是一种罕见的宫颈低度恶性肿瘤,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此病变〈100例。我们近期在工作中遇见了1例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合并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复习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等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加深对该病变的认识。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患者女性,69岁。  相似文献   

18.
涎腺腺样囊性癌9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20.
患儿男,9岁,主因发现右眼眶外侧皮肤包块,伴疼痛1个月入我院就诊.患者于1个月前发现右眼眶外壁皮肤有包块隆起,局部压痛明显,无明显红肿、头痛及视力下降,在当地医院行CT检查发现右眶泪腺区肿瘤,有骨破坏,遂转入我院.入院后查体:右眼眶外壁皮肤局部隆起,范围约4 cm×5 cm大小,扁平,无红肿,压痛明显,眼球运动无明显受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