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颜面不对称畸形牙弓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颜面不对称畸形牙弓的形态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44例颜面不对称畸形病例,测量牙弓宽度并与正常He做t检验。结果 不对称畸形上牙弓双侧狭窄;女性牙弓宽度窄于男性。结论 颜面不对称畸形以侧同时扩弓解除上下牙弓宽度不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由偏侧咀嚼引起的颜面不对称患者的牙弓形态。方法试验组为20例由于偏侧咀嚼导致颜面不对称的成人患者,对照组为20例正常大学生。制作所有样本的牙模型,确定标志点,定点连线测量,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Spee曲线(非偏斜侧)、侧方覆盖、上颌第一磨牙冠颊舌向倾斜度、下颌第一磨牙冠颊舌向倾斜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e曲线(偏斜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偏斜侧与非偏斜侧的Spee曲线、侧方覆盖、上颌第一磨牙冠颊舌向倾斜度、下颌第一磨牙冠颊舌向倾斜度、上颌尖牙至牙弓中线距离、下颌尖牙至牙弓中线距离、下颌第二磨牙至牙弓中线距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颜面不对称患者的上下颌牙弓不对称,同时牙齿位置也有一定程度的代偿。  相似文献   

3.
穆超  侯伟  陈彬  陈文静 《口腔正畸学》2011,18(3):158-160
目的研究颜面部软组织水平方向不对称与牙弓宽度的对称性是否相关。方法拍摄90名大学学生正面像,测量双侧眼角连线、双侧口角连线与水平线的角度,从而筛选出不对称样本49例,对称样本41例。从两样本中各随机抽取30例,且男女各半,组成颜面对称组与不对称组,测量并比较两组模型的牙弓宽度及对称性。结果颜面不对称组的下牙弓宽度的不对称系数(尖牙处0.8,磨牙处2.0)大于颜面对称组(尖牙处0.3,磨牙处0.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面部软组织不对称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其中右侧优势型在不对称人群中所占比例较高。在颜面不对称人群中下颌牙弓形态往往也表现不对称。  相似文献   

4.
错(牙合)畸形牙弓宽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的牙弓宽度。方法 采用三维测量仪精密测量正常牙合及四组不同类型错牙合 (ClassⅠ双颌前突 ,ClassⅡ1,ClassⅡ2 ,ClassⅢ )的原始模型 ,比较各组的牙弓宽度。结果 上下尖牙宽度各组基本无显著性差异 ,ClassⅡ1和ClassⅡ2 上后牙弓较窄 ,ClassⅢ牙弓宽度与正常牙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临床上不要轻易扩大尖牙宽度 ,ClassⅡ类错牙合常须扩大上后牙弓宽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与比较偏颌伴反[牙合]畸形矫治前后的牙弓形态变化。方法:选择偏颌伴反[牙合]畸形病例9例,制取矫治前后石膏模型。将模型平行于基准平面扫描到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测量软件测量上下颌尖牙、前磨牙和磨牙牙尖的纵横坐标值,分析牙弓矢向和横向的对称性、上下牙弓的协调性。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前上颌尖牙和第一前磨牙距腭中缝的距离偏向侧大于偏离侧(p〈0.05),下颌从尖牙到第二磨牙偏向侧距中线的距离小于偏离侧(p〈0.05);上颌尖牙和第一前磨牙的牙弓宽度比率较矫治后小(p〈0.05),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的牙弓宽度比率矫治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颌偏向侧和偏离侧牙齿的矢向位置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牙齿在矢状方向第一磨牙偏向侧大于偏离侧(p〈0.05)。结论:偏颌畸形患者上牙弓前部较下牙弓前部窄,矫治易先扩大上颌牙弓,使得矫治后上下牙弓宽度比例协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少牙畸形患者牙弓的长度和宽度,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少牙畸形与正常的牙模型各50副,用游标卡尺测量并计算牙弓长度和宽度的各项参数,采用ANOVA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少牙畸形患者较正常的上、下牙弓长度分别少4.40mm和2.80mm,上、下颌尖牙宽度分别少2.82mm和2.70mm,上、下颌磨牙宽度分别少3.40mm和1.80mm。两组测量项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畸治疗时,应当考虑到少牙畸形患者的牙弓长度和宽度均较正常小。  相似文献   

7.
错He畸形牙齿大小与牙弓宽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分析庞氏指数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以正常He及五组不同类型错He共360人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牙齿大小与牙弓宽度的相关性分析及各组庞氏指数的比较。结果:无论正常He,错He牙齿大小与牙弓宽度相关性小,不同类型错He双尖牙指数和磨牙指数有显著差异。结论:庞氏指数在临床上预测牙弓宽度合理性小,须结合其它因素进行综合预测。  相似文献   

8.
《口腔医学》2017,(12):1090-1094
目的应用CBCT评估偏颌畸形患者颅颌面部软硬组织不对称的特征。方法选取30例偏颌畸形患者(软组织颏部偏离中线4 mm以上、平均年龄19.5岁)和30例面部基本对称的患者(软组织颏部偏离中线2 mm以内,平均年龄19.9岁)的CBCT原始数据,分别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导入到Mimics 17.0软件程序,进行三维重建。通过在3个维度进行线性距离、角度、体积和表面积的测量,评估和比较组间、组内的差异。结果偏颌畸形患者的左右侧线性、角度、体积、表面积测量等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实验组中,偏差侧和非偏差侧Z-Ag、ZA-Goinf、J-FML、J-N、Golat-Me、Co-Goinf、Gopost-FML、Golat-FML、Gopost-Me、Co-Me、P-N、MOP、MBP和Golat-Me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两侧的J-FML、J-N、Golat-FML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两侧下颌骨的体积和表面积测量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面部不对称主要发生在下颌骨,特别是下颌角区表现明显。利用CBCT精确量化偏颌畸形患者面部软硬组织不对称的结构特征,对于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与比较偏颌伴反(牙合)畸形矫治前后的牙弓形态变化.方法:选择偏颌伴反(牙合)畸形病例9例,制取矫治前后石膏模型.将模型平行于基准平面扫描到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测量软件测量上下颌尖牙、前磨牙和磨牙牙尖的纵横坐标值,分析牙弓矢向和横向的对称性、上下牙弓的协调性.采用SPSS 1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前上颌尖牙和第一前磨牙距腭中缝的距离偏向侧大于偏离侧(p<0.05),下颌从尖牙到第二磨牙偏向侧距中线的距离小于偏离侧(p<0.05);上颌尖牙和第一前磨牙的牙弓宽度比率较矫治后小(P<0.05),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的牙弓宽度比率矫治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颌偏向侧和偏离侧牙齿的矢向位置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牙齿在矢状方向第一磨牙偏向侧大于偏离侧(p<0.05).结论:偏颌畸形患者上牙弓前部较下牙弓前部窄,矫治易先扩大上颌牙弓,使得矫治后上下牙弓宽度比例协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CBCT数据分析成人骨性Ⅲ类水平型偏颌患者偏斜侧与非偏斜侧的牙颌对称性。方法 选取成人骨性Ⅲ类水平型偏颌患者31例(男10例,女21例),年龄(20.58±3.31)岁,对患者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获取DICOM数据,导入Mimics 21.0软件三维重建,选择牙齿及上下颌骨标志点进行测量,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偏斜侧上下6转矩及UP、UF、Mx、LC、LF、LW、Go、Ag点到CMSP的距离大于非偏斜侧(P<0.05);LF、LW、Go、Ag点到FHP、CP的距离均小于非偏斜侧(P<0.05);偏斜侧髁突单位长度、颏单位长度、髁突内外径长度、下颌体总长度及升支高度均小于对侧(P<0.05)。结论 该类偏颌患者上颌存在牙齿及基骨的水平向代偿;偏斜侧下颌骨位置相对于颅上颌复合体更向上、向外、向后;髁突单位及颏单位可能在下颌体的不对称生长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维CT对颅颌面骨性结构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运用三维CT图像对面部不对称畸形进行测量分析的方法。方法:为验证测量标志点的可重复性,我们运用软件SimPlant11.04(比利时)对同一例正常成人(女性,年龄:25岁)的颅面部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后,对间隔3周的前后两个阶段描定与测量相关的29个骨组织标志点所得的坐标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同一重建图像的所有标志点前后两阶段的坐标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所有标志点描定的可重复性均很好。该三维CT测量分析法可为有关面部发育畸形提供相关诊治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即刻全口义齿修复者颌弓-牙弓协调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例即刻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进行修复前、修复后戴用3个月以及再次全口义齿修复戴用3个月时颌弓相对宽度的测量,并用吸光度法测定即刻全口义齿戴用3个月时患者的咀嚼效能。结果表明:①即刻全口义齿戴用3个月后,患者牙槽骨水平吸收明显,下颌吸收速度比上颌快(P<0.01),上颌弓趋于变窄,而下颌弓趋于变宽,颌弓-牙弓协调性发生了明显变化。②再次全口义齿修复戴用3个月,患者牙槽骨水平吸收明显减慢,颌弓-牙弓协调性未发生明显变化。③即刻全口义齿戴用3个月时患者的咀嚼效能与颌弓平均吸收率之间呈负直线相关,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结果提示:即刻全口义齿修复未能阻止牙槽骨水平吸收,未能改变牙槽骨水平吸收方向,戴用即刻全口义齿3个月,颌弓与牙弓不协调,必须再次全口义齿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资料分析颜面不对称患者上颌复合体及下颌骨的三维形态特征,以研究其颌面部三维形态的改变。方法:对25例成人颜面不对称患者使用CBCT采集颅面部Dicom数据,使用Mimics10.01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选择描述上颌复合体及下颌骨形态的56项指标进行测量及统计分析。结果:梨状孔最外侧点,眶下点,颧牙槽嵴点,上颌尖牙、第一恒磨牙颈缘中点左右不对称;偏斜侧下颌升支、下颌体的长度均小于对侧;偏斜侧下颌升支平面、下颌体平面与矢状面的成角,下颌平面角均小于对侧;下颌角、下颌孔等相关测量项目双侧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颜面不对称患者颌面部畸形程度有从上到下逐步加重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下颌骨形态异常,其立体空间结构发生了代偿性的旋转。  相似文献   

15.
短牙弓治疗法修复中老年人牙列缺损的回访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中老年牙列缺损患者经SDA治疗法修复后的主观感觉进行回访调查。方法:对象为采用SDA治疗法修复的9例牙列缺损的中老年患者,戴牙时间范围为3~26个月。回访调查表内容包括全身健康状况、口腔治疗史、SDA治疗法的基本情况、美观状况、舒适度以及咀嚼功能等6个方面;同时对咀嚼效率进行测定。结果:9例患者均对SDA治疗效果表示满意,基本每天戴用,完全适应时间最长为1个月,咀嚼功能明显改善,能满足患者的日常饮食要求,未出现颞下颌关节不适。结论:SDA治疗法合理经济,易于适应,有利于口腔整体功能的恢复和保持,特别适合中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6.
牙颌模型三维CT扫描测量分析系统的建立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计算机辅助牙颌模型三维CT扫描测量分析系统,并研究其可行性。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螺 旋CT扫描石膏牙颌模型获得其断层图像,利用Visual C 6.0编制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的分析软件,完成三维图形 重建及测量,并采用该系统与手工方法对20副恒牙期模型进行测量,比较其结果。结果 牙颌模型三维CT系统 经检测精度合乎临床要求;且系统与手工方法测量20副恒牙期模型结果比较显示,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 牙颌模型三维CT扫描测量分析系统是一套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及推广意义的计算机辅助诊疗 系统。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颌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在计算机上应用正颌手术模拟软件,重建三维头颅模型并模拟正颌手术,通过对术前上颌平面偏斜的角度和模拟正颌术后上颌牙列中线与正中矢状面夹角的分析,得出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正颌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20位颌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进行研究,首先用三维CT影像重建出头颅模型,测量上颌平面与水平参考面的夹角,再利用软件模拟上颌Le FortⅠ型截骨,测量上颌牙列中线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最后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两个角度间的关系。结果:颌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上颌平面和水平参考面的夹角与上颌牙列中线和正中矢状面夹角存在正相关的线性关系,经过统计学分析,得到上颌平面和水平参考面的夹角X与上颌牙列中线与正中矢状面夹角Y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1.997+12.109X。结论:颌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上颌平面偏斜对牙列中线与正中矢状面的吻合度存在相关性,该相关性可为正颌手术的整复提供原则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面神经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近些年,利用干细胞治疗神经损伤受到广泛关注。牙髓干细胞因其具有多种优势,在神经损伤的修复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为面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将概述牙髓干细胞对面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