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通过服用吲哚美辛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何骨化的发生以了解非甾体抗炎药抑制异位骨化形成的疗效.方法:对2003-02/2005-02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服用吲哚美辛的40例患者进行随访(用药组),对照组为1996-02/1999-02采用相同入路手术而在术后未服用吲哚美辛的40例患者.用药组术后第1天开始服用吲哚美辛,50mg/次,2次,d,应用3周.术后3周、1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实验结束前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摄X射线片(包括双髋正位、闭孔斜位、髂骨斜位片)观察无异位骨化形成;同时根据改良的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用药组40例患者获完整随访资料,平均随访时间为21.2个月(6-37个月).6例患者发生位骨化,据Brooker分型:Ⅰ度4例,Ⅱ度2例,无严重异位骨化(Ⅲ、Ⅳ度)发生:异位骨化发生率为15%.对照组40例患者获完整随访资料,平均随访时间为27.1个月(5~60个月)随访16例患者发生异位骨化,异位骨化发生率为40%,其中5例为严重异位骨化.两组患者异位骨化和严重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吲哚美辛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形成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髋关节术后关节周围大量异位骨化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髋关节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发展及其引起的后果的分析,探讨对异位骨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07年3月56例患者患者髋关节手术(其中髋臼骨折手术46例,髋关节置换术10例)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56例患者中共发生异位骨化21例,发生率37.5%。结论:髋关节术后异位骨化应早预防,早期行放射治疗或者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消炎药是目前公认的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和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形成的最有效药物。手术切除是异位骨化形成后导致严重关节功能障碍的唯一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吲哚美辛已作为预防全髋关节置换后异位骨化的常用药物,但是该药物常伴有严重不良胃肠道反应,而塞来昔布作为COX-2特异性抑制剂理论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较少,但其预防全髋关节置换后异位骨化的作用目前尚缺乏研究。目的:观察COX-2特异性抑制剂塞来昔布预防全髋关节置换后异位骨化的效果,为伴有胃肠道症状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12/2011-05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50例,年龄55~72(65.40±3.24)岁,左髋19例,右髋31例。随机分为塞来昔布组25例和吲哚美辛组25例,分别给予塞来昔布200mg/d或吲哚美辛75mg/d,连续服用6周。结果与结论:塞来昔布组异位骨化发生率为12.0%,吲哚美辛组异位骨化发生率为16.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塞来昔布组与吲哚美辛组分别为88.0%,76.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塞来昔布组和吲哚美辛组分别为16.0%,3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9)。结果可见塞来昔布预防全髋关节置换后异位骨化是可行的,并且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6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32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与B组3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P0.05;B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优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2周同期局部疼痛VAS得分均明显低于A组,P0.O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39%)明显低于A组(15.63%),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对于高龄老年(80岁)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05~2009年在治疗的5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术后随访2~6年,A组为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住院总时间及Harris评分标准进行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A组和B组比较,A组术中出血量多(P0.05),手术时间长(P0.05),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疼痛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B组。出院后随访两组Harris评分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术后疼痛及并发症、二次翻修,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年龄不宜作为影响手术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骨科住院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取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23例,设为A组;半髋人工关节置换术23例,设为B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6月、12月的髋关节活动评分(Harris评分)、假体髋臼外展角与前倾角、髋臼完好率、髋臼磨损与增生的发生率等。结果 1A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引流量、拔管时间方面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6月、12月随访,A组Harris评分、假体髋臼外展角、假体髋臼前倾角情况均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髋臼完好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髋臼磨损、增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假体松动情况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可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侧卧位直接前入路(DAA)与平卧位改良前外侧入路(MAASP)在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76例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和B组(各38例)。A组采用侧卧位DAA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采用MAASP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3、7 d疼痛程度,术后髋臼前倾角、双下肢长度差异,术后3、6个月、1年髋关节功能评分和术后1年内并发症。结果 B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 <0.05),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 <0.05);两组术后3、7 d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后1 d(P <0.05),术后7 d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后3 d(P <0.05),B组术后1、3、7 d疼痛评分均低于A组(P <0.05);术后3、6个月、1年两组间髋关节功能评分和术后1年内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侧卧位DAA与MAASP在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均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但后者创伤小、...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879-3880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取2012年7月~2016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老年患者分为A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每组35例,评估疾病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后Harris评分、并发症及手术相关指标情况。A组术后优良率82.9%明显高于B组60.0%,差异显著(P0.05);A组、B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明显高于3个月,差异显著(P0.05);A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Harris评分分别优于B组,差异显著(P0.05);B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各具优势,临床需针对患者具体状况,选择适宜方案,以便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减少术后严重不良反应率,现已成为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中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患者40例(髋关节炎组)以及髋臼骨折继发股骨头坏死患者40例(股骨头组),两组均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红细胞输注量、术后引流量、髋关节评分和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3年深静脉血栓、假体移位、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股骨头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髋关节炎组,P<0.05。股骨头组3年深静脉血栓、假体移位、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髋关节炎组,P<0.05。股骨头组患者手术时间、红细胞输注量、术后引流量、髋关节评分均明显优于髋关节炎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的效果不如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经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更好的中远期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LA组与LDAA组,各20例。PLA组采用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LDAA组采用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3、5、7 d疼痛评分,术后1、3、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DAA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引流量与切口长度皆明显低于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AA组术后1、3、5、7 d疼痛评分低于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AA组术后1、3、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后髋关节脱位与股骨大转子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DAA组异位骨化发生率低于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效果优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加快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为了避免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异位骨化,常使用吲哚美辛等非类固醇类消炎药进行预防治疗。 目的:对比观察美洛昔康与吲哚美辛对全髋关节置换后预防异位骨化药物的效果。 方法:收集2010至201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51例患者,其中9例患者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位医师采用后外侧入路进行关节置换。根据患者置换后使用的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在置换后口服吲哚美辛缓释片25 mg/d+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d或美洛昔康片15 mg/d。 结果与结论:单独使用美洛昔康和使用吲哚美辛+奥美拉唑对关节置换患者异位骨化的发生率、疼痛、改良D'Aubigne和Postel评分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美洛昔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因此,认为单独服用美洛昔康能够有效避免异位骨化的发生及缓解疼痛,可以作为预防全髋关节置换后异位骨化及疼痛的推荐用药。  相似文献   

12.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置换后早期功能恢复能有效保证置换效果。目的:评价综合康复干预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将9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行全髋关节置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干预,其中试验组置换后给予综合康复干预,而对照组给予一般程序化康复干预。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在置换后1,2,12和20周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置换后2,12周关节脱位、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置换后12周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综合康复干预可明显减少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并发症,有效促进髋关节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背景:既往对Ⅱ、Ⅲ度大骨节病患者行关节清理等来矫正畸形,但常不能收到满意效果。目的:比较不同材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大骨节病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3/2010-05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科收治的大骨节病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3例(20髋),均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5髋采用骨水泥型假体,15髋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结果与结论:1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48个月。两组患者置换后第14天和末次随访Harris评分较置换前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骨水泥型假体与非骨水泥型假体患者置换后Harris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期内X射线平片未见异位骨化、假体松动、下沉等现象,无翻修病例。置换后髋痛消失,步态正常,无严重并发症。提示使用不同材质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大骨节病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均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矫正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HO) is defined as pathological bone formation in soft tissues, for example in muscles, where physiologically there is no osseous tissue present. It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total hip joint replacement surgery. A wide variety of risk factors for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have been identified to date. Almost 90%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 patients are at high risk for HO. There are two primary methods of preventing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pharmacotherapy with NSAIDs (non 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d radiotherapy. Symptomatic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s are treated by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ESWT) and surgery, followed by NSAID pharmacotherapy or radiotherapy. The arterioles adjacent to areas of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are usually embolized prior to the operation.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s based on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5.
背景:SL-Plus非骨水泥柄在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中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SLR-Plus?柄在翻修术特别是感染病例翻修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仍有待观察。目的:观察以Zweymül er SLR-Plus非骨水泥柄行髋关节翻修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7年11月至2013年5月以SLR-Plus股骨柄行人工髋关节翻修的39例(41髋)患者进行了随访,其中男26髋,女15髋;年龄34-73岁,平均53岁;翻修骨水泥柄36髋,非骨水泥柄5髋。随访X射线片上的假体变化情况;根据Brooker分类进行异位骨化分级,记录异位骨化发生部位及发生率;对髋关节行Harris功能评定并分析假体生存率。结果与结论:31例33髋获得随访,随访1-16年。患者的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4分(13-64分)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85分(55-94分)。32髋(97%)假体获得良好稳定性;1髋出现1 mm透亮线但无任何症状;1髋出现骨溶解并股骨假体远端穿出股骨皮质而需再翻修;9髋发生异位骨化,其中Brooker 1级2髋,2级4髋,3级3髋;未见术后感染复发。以影像学证明假体松动作为失败标准,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计算假体随访期间存活率为92%。提示SLR-Plus ?股骨柄具有良好的即刻稳定性及远期稳定性,用于髋关节翻修术中能达到令人较满意的中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剂量轻比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配对分组法分为三组,均行 L3/4腰硬联合麻醉,A 组于蛛网膜下隙给予0.15%罗哌卡因3 mL,B 组给予0.2%罗哌卡因3 mL,C 组给予0.5%罗哌卡因3 mL,比较三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1 min(T1)、麻醉5 min(T2)、麻醉10 min(T3)、麻醉30 min(T4)及手术结束时(T5)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效果。【结果】B 组 T1、T2、T3、T4时刻平均动脉压均高于 C 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B 组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T2、T3、T4时刻心率均低于 C 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B 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长于 A 组,低于 C 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05);B 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 A 组,高于 C 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05)。A组、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 C 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0.2%罗哌卡因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效果较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血流动力学平稳,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Femoral neck fractures ar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 Due to frequent complications of the fixation of these fractures, patients are more and more often eligible for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mentione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is the formation of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This case report describes as a 70-year-old male patient that presented with an old hip fracture accompanied by a mild craniocerebral trauma. The patient underwent total cementless hip arthroplasty followed by rehabilitation. At 8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with Brooker IV°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in the area of the operated hip joint. Due to the persistent pain and complete loss of mobility in the operated joint,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was performed and the patient was recommended for a revision surgery. The procedure was performed 14 months after the original surgical treatment, 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range of motion and reduction of pain.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切口外侧入路与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观察组和给予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远期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者手术时间稍短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也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3个月、半年以及一年时Harris评分和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改善关节功能,且手术时间与常规切口手术相当,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9.
背景:有研究表明全髋关节置换术有较高的假体松动率,大大地影响了假体的远期疗效。无柄解剖人工全髋关节假体能否依靠股骨假体的生物固定作用减少假体松动率的发生?目的:观察无柄解剖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生物力学特征对年轻患者髋关节置换后的效果,并以5年随访客观数据评价。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科。对象:选择2001-01/05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科收治的15例髋关节疾患患者(17髋),男8例,女7例,患者手术时年龄21~49岁,平均(37.8±9.8)岁。手术适应症包括: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髋)、创伤性关节炎(4髋)、骨性关节炎(3髋)、发育不良引起的骨性关节炎(3髋)。所有患者术前均对手术项目知情同意,新型无柄解剖人工全髋关节为钻铬钥合金铸件,由上海复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国药管械(试)字2002第3040397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05第3460799号。方法:对15例(17髋)髋关节疾患患者进行无柄解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于术后第1年间隔6个月随访,以后每年随访1次,共5年,随访包括功能评价及X线评价。①功能评价:采用Harris关节功能评价标准,满分为100分,总分≥80分为优,≥60分为良,≥40分为可,差<40分;记录疼痛缓解情况、侧卧于手术侧的能力、附加手术、止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术后髋关节的脱位情况等。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0-10分,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痛)。②X射线评价:手术前后拍摄标准的骨盆平片,记录按Busse分类的术前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按Ficat分类的术前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级、假体的插入角度以及对侧的颈干角、按Buergi分类的X线透亮带、按Brooker分类的异位骨化分级。③对术后不良事件和并发症进行观察,必要时给予翻修手术。主要观察指标:5年随访患者相关情况分析:①假体的插入角度、对侧的颈干角。②X线透亮带及异位骨化分级结果。③术前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术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级。④翻修手术情况、不良事件及并发症。⑤术后综合功能效果:疼痛缓解情况(Harris关节功能评分)、侧卧于手术侧的能力、附加手术、止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术后髋关节的脱位情况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结果。结果:纳入15例患者,1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失访,14例均获得5年随访。①患者术后功能评价结果:术后随访第5年,13例(15髋)患者髋关节仍在原位,其中11例患者(84.6%,11/13)疼痛减轻或消失,12例(92.3%,12/13)患者愿意再次手术,10例(76.9%,10/13)患者可以侧卧于手术侧;Harris平均分为(72±19.6)分,不同的疾病之间的Harris记分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平均(2.6±2.2)分,不同的疾病组之间的髋关节疼痛没有明显差别(P>0.05);9例(69.2%,9/13)不需要疼痛治疗,2例(15.4%,2/13)偶尔需要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止痛,2例(15.4%,2/13)长期需要非类固醇类消炎止痛药止痛。②患者X射线评价结果:术前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情况:1髋有1度的退行性改变,3髋有2度的退行性改变,6髋有3度的退行性改变。术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级情况:7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4个处于3期,3个处于4期。术后随访第5年,1例患者有X射线透亮区,由于透亮区范围较小,进展不迅速,临床症状不严重,没有进行翻修;术后6个月非手术侧的颈干角是(135.2±6.8)°,手术侧的插入角是(132.2±6.5)°。1例患者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进行了内翻去旋转截骨本次手术后的插入角是120°。假体插入角在125°-140°之间的患者髋关节疼痛较其他患者减轻。异位骨化分级情况是:3髋有异位骨化,其中1髋有1度的异位骨化,1髋有2度的异位骨化,1髋有3度的异位骨化。③翻修手术情况:1例(5.9%,1/17)患者因术后的疼痛没有缓解而进行了翻修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术中发现股骨近断骨质保存完好,翻修时使用有柄的假体比较容易。患者术后的顺利康复。④不良事件及并发症:有1例患者(5.9%,1/17)出现了髋关节脱位,其他并发症有大转子滑囊炎1例、伤口瘘管1例、血肿1例。结论:①无柄解剖人工全髋关节提供了股骨假体的生物固定,从而可以有效地固定假体和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②由于近段股骨干未受干扰,方便了翻修手术。③年轻患者置换术后近、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