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康在线     
鬓橇薰蒸我国科学家运用干细胞移植 治疗肿瘤取得进展勇之动粼鉴{摇比歉 我国首例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成功我国首例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获得成功患者不需要搭桥手术,就能解决心功能恢复等问题,为心肌梗死及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万法、 据介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是用患者自身骨髓中的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成形术,将单个核细胞经动脉皿管注人梗死心肌,促成梗死心肌修复。术后3个月.用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巳巨T)检查。经著名核医学.专家朱嘉瑞教授定量分析,患者心肌代谢显示:24%原梗死区心肌出…  相似文献   

2.
刘泽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120-3121
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病变引起血供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持久缺血所致的坏死.现行药物、介入和手术治疗因无法修复坏死的心肌而疗效不佳.心脏移植则因供体不足、风险大、排异反应等限制难以开展.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群,自我更新能力很强,干细胞移植为梗死心肌的细胞重建及衰竭心脏的功能恢复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成为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现将国内外关于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冠状动脉内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38例,按照完全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20例,干细胞移植治疗组患者在心肌梗死发生14 d后进行冠状动脉内注射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时,采用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患者心肌灌注、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 干细胞移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前2组间心肌灌注(2.1±0.1比2.2±0.2,P=0.76)和左心室射血分数(0.45±0.13比0.41±0.22,P=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干细胞移植治疗组心肌灌注明显好于对照组(1.5±0.2比2.3±0.4,P=0.04),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0.55±0.12比0.44±0.24,P=0.03),再梗死发生率、再次血运重建率和病死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干细胞移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5.5%比35.0%,P=0.03).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冠状动脉内移植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钱卫  卫佳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2941-2943
传统观点认为,成年哺乳动物的心肌细胞高度分化,没有再生能力,只能通过肥大等重构方式代偿.1994年,Soonpaa等[1]发现将小鼠胚胎干细胞移植到成年小鼠发生梗死的心肌部位,能够限制疤痕发展以及预防梗死后心衰的发生;继而有人发现心肌梗死后,在梗死灶边缘及正常心肌组织中有少量心肌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说明病理状态下心肌细胞有自我更新的能力[2];提示成年心脏中大部分心肌细胞不可再分裂,但是仍然包含了部分可以再生的细胞,并不是终分化器官,而有内在的再生潜能.近年来,将不同来源包括心肌细胞来源的干/祖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应用于心肌梗死或者心肌肥大症等,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就心肌干细胞(Cardiacstem cells,CSC)的调控、分化及其在心脏疾病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周苗子 《首都医药》2006,13(16):28-30
目的观察脐血间质干细胞(UCB-MSCs)经冠脉移植入梗死心肌后对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情况。方法实验组将5-氮杂胞嘧啶核苷诱导分化后的UCB-MSCs经结扎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灌注移植入心肌梗死区域,对照组予以注射相同剂量的PBS液。1、2、4、8周后取心肌标本,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心肌梗死区细胞因子IGF-1、IL-1β、IL-8的表达及含量。结果UCB-MSCs移植1、2、4、8周后,实验组梗死区心肌IGF-1、IL-1β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8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UCB-MSCs移植入梗死心肌,不仅有心肌再生,尚可通过细胞因子分泌对梗死心肌起到血管再生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干细胞移植为心肌梗死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而成体干细胞作为自体细胞移植治疗对研究者则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本文就成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内膜注射导管应用于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可行性。方法将移植组和观察组分别经导管注射梗死心肌内移植体外扩增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和生理盐水,移植前后、6周及3个月超声评价左心功能。结果 MSCs移植数量平均为(3.81±0.09)×10^7个;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对照组为(69.3±2.5)%,心肌梗死后降为(34.9±0.9)%,移植后3个月升至(61.9±1.8)%,超声提示室壁运动增强;与观察组相比,移植组左室收缩末压、左室舒张末压及左室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改善更明显(均为P〈0.01)。结论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冠脉移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具有抑制左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钰  杨敏  陈畅  闫纯英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347-1348
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动员疗法对心肌梗死大鼠冠状动脉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人参皂甙Rg1联用辛伐他汀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建模后第24h、1周和4周时杀死大鼠,取出心脏,HE染色检测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心肌梗死灶、边缘区和正常心肌组织CD34阳性细胞及Ⅷ因子表达。结果人参皂甙Rg1联用辛伐他汀治疗后,治疗组大鼠心肌梗死区可见CD34阳性细胞浸润;治疗组大鼠梗死面积明显减小;治疗组大鼠梗死灶及周围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AMI组及假手术对照组。结论在大鼠AMI模型中,人参皂甙Rg1联用辛伐他汀治疗,可动员骨髓干细胞归巢于缺血心肌,有效促进微血管形成,促进缺血心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庄瑜  陈鑫  石开虎  徐明 《江苏医药》2007,33(6):579-582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归巢到急性梗死心肌中的作用.方法 以免疫组化检测SDF-1在心肌梗死1、2、4、7、14、28 d后的大鼠及非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差异;于心肌梗死4 d后予以SDF-1、抗SDF-1抗体进行干预,同时经尾静脉注射BrdU标记的MSCs,3 d后检测梗死区MSCs的归巢量,28 d后检测大鼠心功能状况,以及梗死区及其周围的血管密度;另设心肌梗死及非心肌梗死阴性对照组.结果 SDF-1在心肌梗死后第1天即升高并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第14天恢复至正常水平.心肌梗死组干细胞归巢量明显大于非心肌梗死对照组.SDF-1处理组大鼠心肌梗死区干细胞归巢量、心功能水平及血管密度大于抗SDF-1抗体处理组及心肌梗死对照组(P<0.01).结论 心肌梗死后早期梗死区SDF-1表达水平升高;SDF-1能够促进MSCs归巢并改善心功能,促进毛细血管增生可能为其改善心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心肌细胞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终末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差,因而心梗发生后,坏死的心肌细胞不能得到有效的补充,梗死区域很快被纤维组织所取代,严重影响心功能。心肌细胞数量的减少和心脏结构完整性的破坏,造成了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持续性的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目前,冠心病的治疗已取得较大进步,针对心梗后的心肌修复常用治疗方案主要为干细胞移植、外泌体介导和微环境构建等3方面,但是均有不同程度的问题难以解决。心肌成纤维细胞在心脏细胞中占据大部分数量,成纤维细胞的分布特性及其在心肌梗死过程中的作用,使它成为心肌梗死后的重要效应细胞。因此,该文从心肌成纤维细胞的来源、分布、梗死后状态和成纤维细胞对心肌细胞的作用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为成纤维细胞在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治疗方面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中国小型猪32只,均采用经皮穿刺球囊封堵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随机分为4组。干细胞(SC)组(n=8)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皮下注射连续7天,血细胞分离机单采外周血干细胞悬液(PBSC)后,通过经皮经腔导管技术建立的梗死相关动脉(IRA)通道回输;EPO组(n=8)AMI模型制作成功后1h经耳缘静脉给予EPO3000U/Kg,于相同时间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SC+EPO)组(n=8)同时给予EPO及干细胞移植干预,干预方法同上。另设对照组(n=8),以同样的方式输注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处死实验动物,取心肌梗死区域组织行苏木精-依红染色法(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凋亡蛋白Bax,Bcl-2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①组织学苏木精-依红染色结果:四组实验动物心肌组织样本中均可见心肌梗死区域,以对照组最为严重,实验组病理改变最弱。心肌梗死区域可见心肌细胞坏死崩解、组织结构破坏,梗死边缘区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新生毛细血管。②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其余三组Bcl-2蛋白表达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减低(P<0.05)。与SC组和EPO组相比,实验组心肌梗死猪心肌组织中抗凋亡蛋白Bcl-2的含量显著增高(P<0.05);凋亡蛋白Bax及Caspase-3的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EPO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优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方式,通过抑制梗死区域心肌细胞的凋亡,有效防止梗死后左室重构,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植入幼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区对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冠脉转运方法,将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的幼猪自体骨髓MSC植入心肌梗死区,8周后行99mTc-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移植的MSC可通过毛细血管内膜并转化为心肌样细胞;8周后移植的MSC在心肌内微环境诱导下可心肌化及血管化;治疗组射血分数明显提高(32.75%vs49.86%,P<0.001).结论MSC移植通过促进血管及心肌再生,改善心肌灌注及功能.  相似文献   

13.
摘要 背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致死及致残率不断增加。骨髓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HSPC)移植可以治疗许多恶性和非恶性疾病。最近,在其他组织如心脏和大脑也发现了干细胞,随着干细胞生物学研究的进展,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已进入早期临床试验阶段。目的:回顾临床试验证实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可行性。方法:系统回顾已发表的应用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试验。结果: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HSCP的临床试验未见临床获益。多个研究证实通过PCI治疗直接将HSCP递送至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可改善血流动力学结果,如左室射血分数(LVEF)。一个随机试验证明可以改善临床远期终点如死亡、再梗死和因心衰而再入院率。结论:在一些随机前瞻性试验中,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方五旺  陈绍良  叶飞  刘煜昊  林松  单守杰  刘玲玲  阚静  王峰 《江苏医药》2004,30(4):252-253,I003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心肌内移植对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效果。方法 30只小型猪制备AMI模型,实验组22只取骨髓分离MSC,体外培养扩增后注入至缺血坏死心肌周围,对照组8只输注等量生理盐水,1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存活心肌来源和功能性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存活率100%,存活心肌增加并检测到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物,心肌钙蛋白I(cTnI)等心肌功能性蛋白质的表达。结论 AMI小型猪自体骨髓MSC心肌内移植后,梗死区出现MSC来源的新生心肌,并具有正常心肌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直接注射移植人胚胎生殖(EG)细胞对大鼠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 40只SO大鼠经缝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分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取5~10周人胚胎牛殖腺嵴,组织块体外培养,生物学鉴定证实为人EG细胞,将其直接注入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区边缘.移植后1 d,1、2、4周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形成转录因子Nkx 2.5在移植细胞的表达.结果 移植组鼠抗人细胞核抗体MAB1281检测刚性,心肌形成转录因子Nkx2.5在移植细胞阳性表达.结论 人EG细胞胞接注入移植大鼠心肌梗死处,细胞能存活并呈现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表型.  相似文献   

16.
张雷杨  陈鑫  徐顺霖  庄瑜 《江苏医药》2007,33(9):910-912,F0002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缺血心脏功能的机制.方法 以近交系F344大鼠为研究对象,结扎冠状动脉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1周后将Brd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心梗缺血区,4周后缺血心肌切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rdU、闰盘连接蛋白(connexin 43,Cx 43)、肌球蛋白重链β(MHC)、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了解移植细胞的分化情况,并应用超声检测大鼠心脏功能的变化.结果 超声检查显示治疗组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脏射血分数(EF)值增加了(27.85±4.00)%,而对照组减少了(1.98±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肌缺血区内可见到BrdU标记的移植细胞,相当一部分移植细胞已分化为MHC和Cx 43染色阳性的心肌样细胞.同时,治疗组功能血管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缺血心肌后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参与改善缺血心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干预Notch信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MI)大鼠心肌的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经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MI模型后2周进行相应处理后,随机分为激活Noth信号的BMSCs移植实验组(D组)、BMSCs移植对照组(E组)、培养液移植对照组(C组)、MI模型对照组(B组),每组15只;另选取10只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4周后观察细胞生长及增殖情况,测定缺血心肌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及缺血区心肌毛细血管密度的改变。结果 BMSCs在梗死区中可增殖分化为内皮细胞。与B组、C组及A组相比,D组、E组缺血心肌中VEGF蛋白的表达增多及毛细血管密度均明显增高(P<0.01),D组较E组更明显(P<0.05)。结论 Notch信号促进心肌梗死区BMSCs向内皮细胞分化,促进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8.
姜华  殷雅琴  梁爽霖 《天津医药》2005,33(3):190-192
以往认为成熟心肌细胞属于终末分化细胞,无再生能力.然而目前很多研究结果[1]给我们带来观念上的更新:其一,心脏不是终末分化器官,心肌中有75%的细胞是单核细胞,25%是双核细胞,这一比例不受疾病、年龄、性别、心肌肥大及心肌缺血等影响.其二,急性心肌损伤促进心肌细胞代偿性增殖.在生理条件下,每106个心室肌细胞中有14个心肌细胞正在有丝分裂.大约每年有0.61×109个新细胞生成.同时,正常个体在17~89岁之间每年有64×106个细胞死亡,心肌细胞缓慢更新[2].梗死区边缘地带的心肌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为0.08(800/106),离梗死区较远的心肌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为0.03(300/106).如果按有丝分裂30 min1个周期计算,心肌梗死后整个左室有1.796×103个有丝分裂的心肌细胞,心肌梗死后18 d就有107×109个单核心肌细胞可以替代心肌梗死时损失的细胞,但占比例极少.随着近年干细胞研究技术的发展,应用干细胞使心肌再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动物水平研究超声联合微泡增效骨髓干细胞(BMSCs)心肌移植的作用,为临床上提高心肌梗死后BMSCs移植效率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12只中国家猪分别体外分离纯化BMSCs,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介入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成功后14d经冠状动脉注入自体BMSCs;实验组先注入微泡后再注入BMSCs,同时行超声辐射。术后行磁共振检查;心肌做病理切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①两组在心肌梗死区和梗死周边区磁共振上均见SPIO标记的BMSCs形成的低密度区;②实验组较对照组普鲁士蓝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1);③两组心肌超微结构无差异,但B1组见血管内皮间隙增宽。结论超声辐射微泡可增加自体BMSCs心脏的移植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ri metazidine,TMZ)能否改善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在体外缺氧模型及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心脏的存活和分化,并讨论其机制。方法:加入或未加入曲美他嗪的MSCs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并缺氧暴露12 h,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查第3代MSCs的活力和凋亡。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组n=10):AMI对照组,单纯MSCs移植组,MSCs移植+曲美他嗪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AMI模型。将MSCs(细胞数4×107)注入梗死心肌边缘(MSCs组和MSCs+曲美他嗪组)。曲美他嗪+MSCs组大鼠在AMI前3 d开始至AMI后28 d加喂曲美他嗪,剂量2.08 mg.kg-1.d-1。对照组动物注射无血清培养基。移植28 d后,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移植细胞在体内的存活和分化。TUNEL法检测梗死周围区域的细胞凋亡。通过免疫印迹检测梗死后心肌中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结果:缺氧培养下,曲美他嗪处理过的MSCs细胞凋亡降低了一半。在体内,与对照组相比,MSCs组和MSCs+曲美他嗪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缩小,心功能明显改善。与单纯MSCs移植相比,曲美他嗪与MSCs移植的组合治疗表现出了更低的干细胞凋亡,更高的干细胞存活,更小的心肌梗死面积,与进一步改善的心功能。免疫印迹法表明,与MSCs组相比,在曲美他嗪+MSCs组中,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上调,而促凋亡蛋白Bax蛋白下调。结论:联合曲美他嗪的MSCs移植治疗,在MSCs的存活和心脏功能的恢复方面优于单纯MSCs移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