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县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流行特征。为腹泻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1年4月~2014年3月期间,收集密云县三家医院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共720例。用 ELISA方法检测轮状病毒(rotavirus,RV),用 RT-PCR方法检测人杯状病毒(humancaliciviruses,HcCV)。结果720例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阳性占10.3%(74/720),人杯状病毒阳性占8.8%(63/720)。轮状病毒0~5岁组阳性率最高为19.0%(11/58),而人杯状病毒19~40岁组阳性率最高为23.9%(11/46)。轮状病毒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密云县人杯状病毒主要感染人群为男性中青年,秋季多发。轮状病毒主要感染婴幼儿。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腹泻的特点和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病毒检查的实验条件和技术的发展,证实病毒是引起人类腹泻的重要病因。约占婴幼儿秋季腹泻的44.7%~78.8%,占婴幼儿夏季腹泻的22%左右。成人腹泻轮状病毒检出率为8.5%,我国北方已发生多次由轮状病毒及冠状病毒引起的成人腹泻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大冶市2014年婴幼儿腹泻患儿A群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并探讨其发病规律。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2014年1~12月3459例门诊腹泻婴幼儿粪便进行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腹泻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阳性775例,阳性率为22.40%;其中6个月至小于2岁为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阳性率为35.77%;1、4、10~12月为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时间。男女患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小于6个月腹泻婴幼儿中,母乳喂养者A群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4.85%)低于人工喂养者(2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该病的发生以6个月至小于2岁婴幼儿为主,应根据其易感人群、传播途径、流行时间做到早预防、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轮状病毒为双股核糖核酸(RNA)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有11个RNA片段,直径60~70nm。分A-G7个组,A、B、C组引起人兽共患病,其他4组引起动物患病。仅A、B组引起人类严重发病,A组致婴幼儿腹泻,B组与成人腹泻有关,C组虽可引起人类腹泻但较少。为了解本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与年龄和季节的关系,本文对在本院就诊的1200例腹泻患儿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病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河南省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发病率,实验室检出率和病毒的基因分型。方法收集2005年10月-2006年10月两个监测点5岁以下儿童腹泻粪便标本58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腹泻患儿粪便中的轮状病毒,然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粪便中提取的轮状病毒RNA做基因分型。结果585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检测出轮状病毒304份,全年轮状病毒阳性率51.97%。在304份ELISA阳性的标本中,随机取103份标本用RT—PCR法进行轮状病毒基因G.P分型,分型率为65.05%,其中P[8]G3为主要流行型,占所有分型的41.75%。结论轮状病毒腹泻仍然是河南省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但轮状病毒主要流行的血清型已由1990~1997年间监测的G1型转变为目前的G3型。  相似文献   

6.
成人Still病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人Still病(成人变应性亚败血症)病因尚未阐明,临床症状复杂多变,无特异性诊断方法,需排除其它疾病而诊断。常误诊为多种疾病而延误治疗。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缩短确诊时间及减少误诊率,现将本院1989年1月~1995年12月收治的成人Still病24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组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35.6岁,15~20岁2例(8.3%),21~30岁10例(41.7%),31~40岁5例(20.8%),41~50岁4例(16.7%),>51岁3例(12.5%)。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2周~9年。人院后确诊时间最短11天,最长75天,平均31天,原有基础疾病慢性乙型肝炎1例,慢性胆囊炎1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5岁以下腹泻患儿 A组轮状病毒的感染状况及其基因型特点。方法收集深圳市福田人民医院2007年8月~2009年2月腹泻患儿粪便标本413份,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 A组轮状病毒基因,阳性者再采用巢式 RT-PCR 分别针对病毒 VP7,VP4基因保守区进行 G/P型别检测。结果413份粪便标本 A组轮状病毒阳性率为52.5%(217/413),轮状病毒腹泻在深圳的主要流行季节是10~次年1月份,2岁以内的患儿占全部患儿总数的91.2%(198/217)。对217份轮状病毒阳性样本进行G/P分型,流行的轮状病毒G型分型依次为G3(52.1%),G1(31.3%),混合 G型感染(6.0%),G2(1.8%)及 G9(1.4%);P型分型依次为 P[8](85.7%),P[4](6.0%)及混合 P型感染(1.4%);G型和P型的组合以 G3P[8](47.5%)最为常见,其次为 G1P[8](30.4%)。结论 A组轮状病毒是深圳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G3P[8]和 G1P[8]是2007年~2009年深圳地区的主要轮状病毒流行株,此外混合型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8.
已知,与A族轮状病毒抗原性不同或非典型的轮状病毒已被分为B、C、D、E、F和G族.其中C族(CHRV)可造成婴幼儿腹泻暴发流行和成人腹泻.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患者中轮状病毒的流行特征。方法 在国内26省(直辖市、自治区)162家医院的门/急诊中开展腹泻监测,收集腹泻病例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同时采集病例粪便标本,送92家网络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巢式PCR等方法检测轮状病毒,并分析2011-2014年不同时间、不同地区5岁以下儿童腹泻患者中轮状病毒检出率以及不同基因型的变异变迁情况。结果 在19849例儿童腹泻病例中,22.9%的病例检出轮状病毒,其中,1~2岁和6月龄至1岁儿童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9.0%和26.1%。轮状病毒在水样便中检出率最高,为26.2%。轮状病毒在冬季检出率最高,为39.4%,夏季检出率最低,为9.9%。轮状病毒在我国南部和中部地区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8.0%和27.0%。A组轮状病毒为常见的血清型,占95.1%,其中G9 P[8]、G1 P[8]和G3 P[8]最为常见,分别占39.5%、16.8%和9.9%。2011年以来,G9 P[8]逐渐取代G1 P[8]和G3 P[8]成为目前我国最主要的流行株。结论 轮状病毒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常见病原体,并且呈现明显的时间和空间流行特征,G9 P[8]为主要流行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病毒性腹泻患儿病原分布以及季节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2月1日—2017年3月31日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1 050例1个月~5岁急性腹泻患儿粪便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种常见肠道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抗原,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4种病毒核酸。结果 1 050例患儿中,有483例(46.00%)病毒抗原阳性,有595例(56.67%)病毒核酸阳性,二者阳性符合率为75.86%。以多重PCR检测到病毒核酸阳性为标准,最常见的感染性病原是轮状病毒(23.24%),以下依次为诺如病毒(17.50%)、腺病毒(9.62%)和星状病毒(6.76%)。病毒感染以单一感染形式发病为主(45.05%),混合感染仅占11.62%。不同性别患儿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0,P=0.647),3岁与3~5岁患儿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63,P=0.001)。4月为轮状病毒感染疾病发病高峰期,7月为诺如病毒感染疾病发病高发期,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感染在11、12月寒冷季节发病率上升。结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是2015—2017年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病毒性腹泻患儿的重要病原,4种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体的肠道感染以季节性流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
感染性腹泻的经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感染性腹泻是全球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估计其发病率为每年 30亿~ 50亿 ,死亡率每年约为 30 0万。在发展中国家 ,感染性腹泻是 5岁以下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也是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 确立可能的病原菌根据腹泻病程、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及流行情况、大便性状、大便的肉眼和镜检结果 ,可估计最可能的病原诊断。1 1 年龄与发病季节 小儿尤其是 2岁以下的婴幼儿腹泻 ,发生在夏季以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为常见 ,发生在秋冬季的水样腹泻则以轮状病毒肠炎可能性大 ;成人水样腹泻发生在 5~ 6月要考虑成人轮状病毒肠炎 ,发生在夏季以产肠毒素性…  相似文献   

12.
从成人流行腹泻粪便中检出B群轮状病毒王正连,刘汉领,徐海棠,邱方,王彦厚(山东临沂矿务局中心医院276017)轮状病毒是流行性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国内外多有报道。1984年我国洪涛等人先后报告了成人流行腹泻粪便中发现新轮状病毒(B群)。199...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主要了解宝安地区婴幼儿腹泻大便中人美轮状病毒(HRV)感染情况,分析其发病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及预防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采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门诊和住院部送检的腹泻婴幼儿大便标本共2179例(<7个月254例,7~12个月886例,1~3岁692例,3~5岁215例,5~10岁132例),其中男性1 265例,女性914例.采用胶体金法对所收集的大便标本进行HRV抗原检测,并对各组结果进行x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在2179例腹泻婴幼儿标本中,人类A群轮状病毒感染总阳性率为30.98%(675/2 179);其中男性32.33%(409/1 265),女性29.10%(266/914),性别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9,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半岁~1岁之间的婴幼儿感染率最高(45.4%),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与6个月以下组、1~3岁组、3~5岁组和5~10岁组感染率(12.2%,29.6%,9.1%和11.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3,P<0.01),1岁~3岁组的婴幼儿感染率(29.6%)高于除了半岁~1岁组外的其他年龄组(x2=17.5,P<0.05),除了半岁~3岁外的其他年龄组之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7,P>0.05);感染的季节性分布特征是第四季度HRV感染率(43.8%)明显高于第一、二、三季度感染率(18.3%,10.7%和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4.2,P<0.01),第一季度HRV感染率(18.3%)高于第二、三季度HR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6,P<0.05).结论 每年的第四季度是人类A群轮状病毒曝发流行季节,高发人群主要集中在7个月~1岁大小的婴幼儿.加强腹泻婴幼儿大便中人类轮状病毒常规检测,对临床早诊断、早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83年3月中旬~4月上旬,祁东县石门乡中山村第3、4两个村民小组发生了一起以青壮年为主的水型腹泻暴发流行。经中国预防医学中心病毒学研究所检验病原为新轮状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3月16日出现首批病人(7例),此后,每天均有病例发生;3月25~29日达高峰。高峰期发病123例,占全部病例的75.5%。4月8日疫情终止。全程流行22天,发病163例,发病率高达85.3%。 两村民小组共57户,饮用“塘下井”的42户,  相似文献   

15.
双嘧达莫栓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双嘧达莫栓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双嘧达莫栓剂治疗52例为治疗组,以口服双嘧达莫片治疗48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治疗组轮状病毒转阴时间平均2.8天,对照组4天,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2.1天,对照组为3.1天,治疗组平均止泻时间为2.3天,对照组为3.5天,结论:双嘧达莫栓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治疗效好,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社区5岁以下腹泻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12月腹泻婴幼儿粪便标本3124份,采用胶体金法进行检测。结果 3124份粪便标本中A群轮状病毒总检出率为28.3%(883/3124),其中男性患儿检出率为29.8%(523/1756),女性患儿检出率为26.3%(360/1368)。6~24个月龄婴幼儿检出率较高,占阳性病例的71.8%(634/883)。结论 A群轮状病毒是本社区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6~24个月龄婴幼儿是A群轮状病毒的易感人群,以冬季11、12月份至春季1、2月份为流行高峰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该市腹泻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同时观察患儿的性别、年龄与病毒阳性率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12月腹泻婴幼儿粪便标本2 378例,采用免疫层析夹心法检测标本内的A群轮状病毒抗原,分析A群轮状病毒不同月份感染阳性率,并与细菌性腹泻比较;分析患儿不同性别、年龄的病毒阳性率及其差异性。结果该市腹泻婴幼儿粪便中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合计为24.1%,以10~12月最高(39.8%);细菌性腹泻阳性率合计为28.2%,以7~9月最高(38.2%)。男患儿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为25.5%,女患儿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为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不同年龄间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小于2岁患儿平均阳性率最高(29.0%),其次为2~4岁患儿平均阳性率(21.8%)。结论腹泻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在冬季和初春季节感染阳性率较高,且主要集中小于2岁的患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某院儿科门诊和住院部收集的腹泻患儿3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所有患儿粪便标本的A组RV抗原情况进行快速检测,统计轮状病毒感染的情况,并分析发病性别、年龄以及发病季节等流行病特征。结果 394例腹泻患儿中共检测出轮状病毒阳性130例,阳性率32.99%。其中男女患儿的轮状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5.27%、30.0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段的检出率比较方面,1~2岁患儿的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为46.62%,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轮状病毒感染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中11、12、1、2月较为寒冷季节的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要相对较高,而6、7、8、9月的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则处于较低水平。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儿童腹泻平均天数为(5.1±0.9)d,平均每天腹泻次数为(4.7±1.1)次,明显要高于非阳性的腹泻儿童(P0.05)。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儿童合并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发热、呼吸道症状,占比分别为65.39%(85/130)、53.85%(70/130)、37.69%(49/130)。另外还有25.38%(33/130)的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脱水症状。结论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好发于1~2岁的低龄儿童,男女感染比例相当,且在温度较低的秋冬季节更容易发生感染,患儿腹泻严重,往往还合并有呕吐、发热以及呼吸道症状等,临床应根据其发病的临床特征加强监测与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婴幼儿腹泻患者轮状病毒(RV)的感染情况,为防治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提供科学依据,合理用药,防止滥用抗生素,避免肠道菌群失调。方法收集2011年1~12月门诊、住院1700例腹泻患儿粪便,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00例腹泻患儿的粪便中共检出轮状病毒427例,检出率为25.12%,高发期为1、12月,最高检出率达38.38%,高发年龄为6个月至2岁,检出率为32.39%,轮状病毒阳性粪便常规镜检,阴性结果占41.94%,脂肪球检出率为36.71%,14.18%的标本检出少量白细胞。结论轮状病毒是张家港市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小于2岁的儿童是轮状病毒感染腹泻的易感人群,以秋末至眷初为高峰期,临床医生应重视轮状病毒的检查,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0.
龚震宇 《疾病监测》2013,28(7):606-608
1 流行病学 3~5岁儿童几乎都会感染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是导致全球年龄<5岁儿童发生脱水性腹泻的主要严重原因.低收入国家轮状病毒感染者主要是6~9月龄婴儿(80%是年龄<1岁的婴儿),高收入国家感染者年龄可推迟到2~5岁儿童,但多数仍然发生在婴儿期(65%是年龄<1岁的婴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