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王小姐的母亲今年70岁,患高血压多年,去年春节前发生脑梗塞,因为程度较轻,加上抢救及时,没有落下后遗症。由于病情一直比较平稳,慢慢地老太太就放松了警惕,而且和过去一样整天坐在麻将桌边。上周末老太太打麻将时突然头昏,胳膊发麻,说话也不利索,大伙赶紧将其送在医院。CT检查发现,老太太是脑梗塞再次发作。经过急救总算把命保住了,但半边身子已经瘫痪。[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近 5年来 ,我们采用自拟中风康复散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患者 10 0例 ,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 1 本组观察病例共 2 0 0例 ,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年龄 3 3~78岁 ;病程 3个月~ 5年。随机将病人分为两组 ,观察组 10 0例 ,对照组 10 0例。所有病例均经过头颅CT检查确诊 ,其诊断符合 1983年全国中医内科学会中风病诊断标准。治疗组中缺血性中风 72例 ,出血性中风 2 8例 ;对照组中缺血性中风 78例 ,出血性中风 2 2例。1 2  偏瘫分级 按偏瘫程度分类 :0级 (肢体完全不能活动 )2 8例 ,1级 (有肌肉收缩 ,关节稍有活动 ) 5 4例 ,2级 (关节可以活…  相似文献   

3.
中风的危险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通常水平强烈而持久的相关 ,这种相关性对首次中风 ,二次中风 ,缺血性中风 ,出血性中风都一样。培垛普利 (perindopril;peri)防止再中风研究 (ThePerindoprilProtectionAgainstRecurrentStrokeStudy ;PROGRESS)现已提供了确切的证据 :过去有脑血管病 (中风或一过性缺血发作 )的病人 ,降低血压也减少再次中风的发生率。PROGRESS显示 :这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peri与利尿剂吲达帕胺 (indopamide ;inda)的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减少中风 ,主要冠心病事件 ,和主要血管事件各为 2 8% ,2 6% ,及 2 6%。 2 8%…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高,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按年发病率217/10万计算,全国估计有600万左右中风患者,其中缺血性中风占全部脑中风的43%~65%.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广阔的前景,发挥了一定作用,对本病的临床报道很多,现就中医药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治疗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康复治疗中风后心理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讨中风后心理障碍发病情况,采取有效康复措施,提高其疗效和生活质量。方法:对生活在社区曾患中风的病人进行随访调查,开展康复治疗。结果:被调查4万社区居民中,有105例曾患中风的病人,患病率26.25人/万,其中有63例发生心理障碍,占60%。结论:重视中风后心理障碍的研究,开展社区康复、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是提高其康复效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中风病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缺血性中风病人120例,按照卒中单元治疗模式给予相应处理。发病后1年给予SF-36健康调查量表、功能独立量表(FIM)、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进行人口学调查。结果发病1年后中风病人的生活质量除躯体疼痛外,其他各项得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除情感职能和躯体疼痛外,卒中后躯体功能与SF-36各项呈明显正相关;除躯体疼痛外,卒中后抑郁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明显负相关;除躯体疼痛和精神健康外,病人认知功能与SF-36各项呈明显正相关。FIM亚项目中病人的大小便控制障碍与生活质量明显相关。结论影响老年卒中病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有躯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卒中后抑郁和二便控制障碍。  相似文献   

7.
8.
脑卒中是使中老年人住院和长期致残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它与高血压关系密切,约80%以上脑卒中患者入院时有高血压。1979年全国高血压普查资料表明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7.7%,北京市高血压患病率为9.53%,而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因。纺织系统的高血压发病情况和脑卒中的相关性尚未见报导。现将京棉一厂1984年5月高血压普查情况及其后十年的随访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多年运用中医辨证论治中风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中风患者,或血苑于上,使人昏愦;或脑窍闭阻,不可言语;或脑神失灵,不能言状;这样就不可能为医家提供详细、准确和完整的病情过程,为正确的辨证论治带来困难,而其共同特点为:偏身不用,行动不便;但舌象的变化多端,且多能?..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在美国一名35岁的妇女,在性爱时出现了:左脸麻木,讲话含糊不清,左手臂无力等症状。当她到达医院时,已发病6个小时了,其左手臂已完全不能动弹,脸瘫痪,讲话语无伦次,极度恐慌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12.
糖尿病与中风关系非常密切,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患中风的几率比非糖尿病患者要高出约2~3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安脑丸对心肝火旺型中风先兆证患者继发中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医门诊2008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心肝火旺型中风先兆证患者61例,随机分为预防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血脂康胶囊口服,2粒/次,2次/d,预防组患者加用安脑丸,3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之后均单纯口服血脂康胶囊40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继发中风发病情况,治疗前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易损斑块横截面积(VPA),中医症状积分(SS),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对两组患者随访42个月,预防组继发中风发生率为9.7%,低于对照组的26.7%(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颈总动脉IMT、VPA,SS,血清TG、TC水平及治疗后血清TG、T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患者治疗后颈总动脉IMT、VPA,SS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脑丸可有效降低心肝火旺型中风先兆证患者继发中风发生率,减少颈总动脉IMT,缩小颈总动脉VPA,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其无降脂效果,在应用时需配合使用降脂药物。  相似文献   

14.
左右辨证治疗中风偏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从左右辨证入手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左瘫汤及右瘫汤,左右辨证,治疗中风偏瘫共103例,并随机设立传统辨证施治作对照。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8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9%(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右辨证治疗中风偏瘫,可明显改善病人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何华 《山东医药》2006,46(7):81-82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病急性期经治疗缓解后遗留的偏瘫、失语、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传统观点认为,成年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后缺乏自身修复能力,因此认为,脑梗死后只有在急性期针对半暗带治疗才有价值,后遗症期即无治疗意义。但近年来研究证实,人及动物成年脑内有多处部位存在着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静息态神经干细胞(NSC),可参与修复缺损的神经功能。临床实践发现,有些缺血性中风患者即使在患病数年后,经治疗仍可出现功能恢复,即神经功能重建,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根据近年来最新的研究进展.从下调脑区激活、中枢神经再生、有效突触重建、神经影响因子和相关基因的调控等方面,综述缺血性卒中后遗症神经功能重建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发生率、致残率、病死率均很高,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给患者造成身体痛苦[1].中风后发热是最常见的合并症,笔者2003年-2007年采用辨证施治中风后发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5例中风发热患者均为住院病例,经颅脑CT确诊,在发病后出现持续性发热,体温>37.5℃.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其中男34例,女14例,年龄48~84岁.其中缺血性中风16例,出血性中风32例;对照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45~84岁.其中缺血性中风15例,出血性中风32例.  相似文献   

17.
<正> 最近刊登在美国心脏协会《卒中》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在英国超过三分之二的病人在不知不觉中患上轻度中风,有几乎三分之一的病人在发病二十四小时后才选择就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风与头痛的关系以及头痛的中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中风相关头痛的发生率、特征、易患因素及中药治疗中风相关头痛的疗效.结果年龄、性别、偏头痛史与中风引起头痛有关(RR1.68,95%CI1.08~1.23,P=0.02),且椎-基底动脉区中风较易出现相关头痛(P<0.01);中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叉神经和颈神经共同参与头痛的发生机制,中药治疗中风相关性头痛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预防措施并不能完全地防止中风的发生,只能减少中风发生的机会。这些措施包括:控制高血压。持续地监测和控制血压,因为这是中风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中风偏瘫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0例.其中参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之后的临床成效.结果实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以及日常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中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产生,促进患者的尽快恢复,有着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