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经临床观察并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发现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各临床期中,外周血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不同,并探讨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是我国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乙肝病毒(HBV)是慢乙肝的病因和始动因素。研究证实,HBV的持续存在和高病毒载量是疾病进展的主要因素,抗病毒治疗可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明显改善预后。然而,目前部分医务人员、患者和家属不了解国际上的新进展,仍将“保肝和降酶”作为慢乙肝的主要治疗手段,将有限的医疗资源浪费在疗效难以肯定的治疗药物上。有的即使了解抗病毒治疗,但对如何合理应用,认识也不全面。2005年12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正式公布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该《指南》指出,“慢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的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细胞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衰患者贫血与血清瘦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CRF患者血清瘦素的浓度 ,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常规分析方法测定肾功能和各有关的生化指标 ,以SPSS10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浓度为 (10 .0 4± 7.0 0 ) μg L ,血清瘦素浓度与BMI呈明显相关 (r=0 .4 1,P <0 .0 1) ,且女性血清瘦素浓度较男性高 (t=3.194 6 ,P <0 .0 1)。CRF患者血清瘦素浓度仍然与BMI有关 ,其相关系数为 0 .4 5 (P <0 .0 1) ,男性患者血清瘦素浓度较女性患者低 (t=3.6 6 5 7,P<0 .0 1)。CRF男性较正常男性、CRF女性较正常女性其血清瘦素水平均显著升高 (t分别为 2 5 5 72和 2 916 6 ,P均 <0 .0 5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 ,血清瘦素水平受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和GFR的影响 ,其回归系数分别为 1.2 0 2 1、1.4 36 6、2 .6 813和 - 0 .14 13,P均 <0 .0 5 ;而血红蛋白浓度受到血白蛋白、血清瘦素和尿素氮的影响 ,其回归系数分别为 2 .5 110、1.32 2 6和 - 0 .3112 ,P均 <0 .0 5。结论 本组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 ,不仅仅由GFR下降引起 ,也是对慢性肾衰时血红蛋白减少的一种代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LEP)水平与慢性乙肝(CHB)和慢性丙肝(CHC)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65例CHB、41例CHC患者血清LEP浓度,同期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所有入选患者均经肝脏穿刺病理学检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B与CHC患者LEP水平明显增高(P<0.05或0.01),CHB和CHC患者血清LEP水平在纤维化程度较高者均明显高于纤维化程度较低者(均P<0.01),且CHC组血清LEP水平显著高于相同纤维化分期CHB患者(P<0.05或0.01)。结论血清LEP水平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血清LEP水平可作为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其护理方式。方法:对153例乙肝患者进行1个疗程保肝治疗及心理护理。结果:90%的乙型肝炎病人肝功能指标趋于正常。结论:对乙肝病人作好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CHB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分析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为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20例住院CHB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总体标准化得分7.26±1.57,其中戒酒、家人防护、诱发因素得分较高,分别为8.92±2.48、8.33±3.74、8.18±2.03;疾病预后、传染性得分较低,分别为4.42±3.09和4.94±3.18。影响疾病相关知识的因素为文化程度和既往是否住院。结论应进一步重视文化程度较低和院外患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常诉肝外症状 ,对出现肝外症状的患者进行肝功能和谷氨酸转氨酶 (ALT)检测可以发现不少患者肝功能和ALT是正常的。相反 ,对无任何自觉症状的慢性乙肝炎病毒患者进行检测 ,却发现部分患者ALT或肝功能明显异常。为探讨该类患者出现的肝外症状的临床意义 ,现对我院住院 117例患者的肝外症状等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患者肝外症状与各种因素的相关性。1 资料和方法本组 117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外临床表现的患者 ,均为我院消化科于 1997年 2月~ 2 0 0 0年 7月间收治的住院患者 ,男 84例 ,女 33例 ,年龄 16岁~ 5 8…  相似文献   

8.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是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半年以上,病毒没有得到彻底清除,体内乙肝病毒潜伏或引起肝炎发病.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有明确的急性乙肝演变而来;半年前有过急性黄疸型或无黄疸型肝炎发作病史,治疗或自愈不彻底,留下祸根潜伏下来,半年后,或多年后,再次发病.也因婴幼儿时期感染了乙肝病毒,当时由于免疫功能尚不健全和完善,不能将病毒清除,病毒潜伏于肝脏,经过长期的免疫耐受期的沉寂后,大约到了青壮年期,便开始发病.首次发病很象急性肝炎,有的首次发病就巳经是肝硬化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97例慢性乙型病毒肝炎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9例、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2周末、4周末均为观察组PSQI得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2周末、4周末观察组和对照组PSQI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调查97例,影响睡眠因素为疾病症状占49.48%,为经济因素的占32.98%,为外界影响的占35.05%,为心理因素的占35.05%,为睡眠节律紊乱的31例,占31.96%,为家庭原因的29例,占29.90%。结论:影响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有疾病症状、外界因素、心理因素等,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障碍,提高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应用肿瘤坏死因子(TNF)放免试剂盒检测了84例各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NF含量,结果显示:各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NF含量均高于对照组,除慢迁肝外,其他各型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重症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伴腹水感染者最高。此外TNF的含量还与患者的转氨酶(ALT)及胆红素(Bil)高低有关。提示TNF与肝炎的活动性及合并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清透明质酸酶(HA)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132例各种病毒性肝炎病人及10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HA水平,比较各组病毒性肝炎之间及与正常对照组血清HA水平差异。结果急性黄疸性肝炎组血清H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血清HA水平与慢性肝炎轻度组、慢性肝炎中度组、慢性肝炎重度组及肝炎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68.01,q=6.47~39.04,P<0.05)。结论动态测定血清HA水平,可作为反映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22例肝炎患者和12例正常人血清尿酸含量。结果表明各型肝炎患者血清尿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病死者的平均血清尿酸含量也高于患病存活者。其主要原因是肝细胞损伤,核苷酸降解增强和(或)ATP合成减少。血清尿酸是易测定的ATP降解标志物,可望作为评估肝炎患者功能障碍程度及其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检测4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镁含量,并观察了患者的血清镁与ALT、AFP变化的关系。结果:慢活型病毒性肝炎组的病人血清镁含量降低,与正常人群比较有差异(P<0.05);肝炎后肝硬化、慢重型病毒性肝炎组的病人血清镁含量明显降低,与正常人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ALT、AFP升高时血清镁含量显著降低(P<0.01),当患者的ALT、AFP恢复正常时,血清镁含量上升(P>0.05)。结果表明: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镁含量的高低可视为判断病情轻重,肝功能损伤的程度,同时也提供了慢活型、慢重型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的病人治疗时应注意补充镁盐。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TGF-α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水平,探讨TGF-α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9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TGF-α含量,并以30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结果HBsAg( ) HBeAg( ) 抗-HBc( )组和HBsAg( ) 抗-HBe( ) 抗-HBc( )组病人血清TGF-α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F=6.864,q=5.657、4.912,P<0.01);HBsAg( ) 抗-HBc( )组和HBsAg( )组病人血清TGF-α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516、0.397,P>0.05)。结论血清TGF-α检测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预后估计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HBeAg 阴性CH- B 患者血清HBV- DNA 定量检测的意义。方法 应用定量PCR法对经肝穿活检确诊的52 例HBeAg 阴性,33 例HBeAg 阳性CH- B 血清进行了HBV- DNA 含量检测,并将HBeAg 阳性与阴性患者HBV- DNA 含量、HBeAg 阴性HBV- DNA 高水平与低水平患者肝脏病理损害分别进行了比较。结果 HBV- DNA 含量HBeAg 阳性患者显著高于阴性患者,HBeAg 阴性HBV- DNA 高水平患者肝脏病理损害明显重于低水平患者( 均P< 005) 。结论 提示血清HBeAg 阳性;确为判断HBV 复制的良好指标; HBeAg 阴性HBV- DNA 高水平者,尤以重视,及时给予抗病毒等治疗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PLA2活性、ALT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PLA2及ALT水平与肝损害的关系。方法:用微量滴定法和赖氏法检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PLA2与ALT水平。结果:重症肝炎患者血清PLA2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慢乙肝(重度)、慢乙肝(轻度)、慢乙肝(中度)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不明显(P>0.01)。四型肝炎患者ALT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结论:血清PLA2、ALT水平可反映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7.
观测了急性肝炎和重症肝炎病人血浆VitE及Lpo水平及其动态变化。急性肝炎和重症肝炎病人血浆VitE低于对照组,Lpo高于对照组,均以重症肝炎更明显,且死亡病例血浆VitE低于存活者。部份病人口服VitE不能提高其血浆水平,并随病情加重而逐渐降低。讨论了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浆VitE降低与Lpo升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认为动态观测血浆VitE可作为判断重症肝炎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ELISA法对174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了多聚白蛋白受体(PHSA-r)及其余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发现PHSA-r与病毒复制指标是正相关。在乙型肝炎的急性期与恢复期,PHSA-r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初步认为在无条件检测其余血清学标志的单位可以测定PHSA-r估计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9.
作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8例急性肝炎患者的20种血浆氨基酸值。结果表明:急性肝炎患者17种氨基酸、重症肝炎患者13种氨基酸有显著增多;支链氨基酸(BCAA)/芳香族氨基酸(AAA)克分子比值显著降低。血浆氨基酸增多以蛋氨酸最为显著,在3例胆酶分离的重症肝炎患者蛋氨酸也明显升高,这可以作为反映肝细胞坏死程度的较好指标。讨论了肝炎患者血浆氨基酸代谢紊乱的机理和氨基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肝病情进展中病毒复制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情进展中病毒复制程度的变化并探讨其原因。方法 :采用FQPCR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进行血清HBVDNA定量检测 ,并与血清ALT和TSB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轻、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率分别为 72 .1% ,6 0 .5 %和 4 0 %。HBVDNA阳性率分别为 78.7% ,6 8.4 %和 5 3.3% ,轻、重度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HBVDNA定量在轻、中、重度组分别为 (8.2 6± 1.12 ) ,(7.95±1.0 2 )和 (7.35± 0 .94 ) ,轻、重度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血清HBVDNA定量与血清ALT和TSB呈负相关 (P <0 .0 1,P <0 .0 2 )。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情进展中 ,HBV复制程度逐渐下降。CTL的细胞毒作用可能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