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病因上焦篇1条(注文):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提示:暑温性质与成因。讨论:《内经》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揭示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本病因炎夏季节,邪郁肌腠,化热化火;或因暑热先受,因热贪凉,复感外邪而发。凡体虚元亏,或劳倦过度,尤易感发,内在之虚与时令之湿,每互为因果。二、证状上焦篇22条:形似伤寒,但右脉洪大而  相似文献   

2.
<正> 其他四时温病概要吴鞠通《湿病条辨·上焦篇》对其他“四时温病”的概念,有简明论述。曰:“湿热者,春末夏初,阳气弛张,温盛为热也。……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秋燥者,秋令燥烈之气也。” 1.“暑温”的概念:暑温为暑季多种热  相似文献   

3.
暑温证治     
前言暑温是发生在夏秋暑季的一种热病。清代吴鞠通说:“后夏至温盛为热,热盛则湿动,热与湿搏而为暑。”“上热下湿人居其中而暑病成。”“暑兼湿热,偏于暑之热者为暑温……偏于暑之湿者为湿温。”“若纯热不兼湿者,仍归……温热例,不得混入暑也。”因此,暑温病的成因是“热与湿搏”而热胜于湿所致,这点是必须首先加以明确的。现代所说的“流行性乙型脑炎”,很多地方和暑温病相似。从季节上看,  相似文献   

4.
试谈湿温病     
一、从湿温病来认识肠伤寒湿温或名湿热,是夏季秋初的一种急性热病,吴鞠通“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本病的特点是发病比其它热病较缓慢,热型稽留,病势缠绵,病程较长,变化多端。盖温为阳邪,伤津耗液,传变最速;湿属阴邪,氤氲粘腻,抑遏阳气,常缠绵难已,故临床上以身热不扬或壮热稽留或日晡热盛,初起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身重体病,神态呆滞,面色淡黄或油垢,脉象濡绥或濡数等为主症,它的致病原因,前人多谓“先伤于湿,因而中暑,湿  相似文献   

5.
一、初创热病理论的《素问·热论》《素问·热论》认为,“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此处“伤寒”,指广义的伤寒,包括不同季节发生的温病和暑病,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认为热病之形成是因为“人之伤于寒”。寒性收引,人体感寒则腠理闭固,阳气不得散发,“则为病热”。然四时之邪侵及人体,皆可导致病热,故此  相似文献   

6.
1初创热病理论的《素问·热论篇》《素问·热论篇》认为,“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此处“伤寒”,指广义的伤寒,包括不同季节发生的温病和暑病,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认为热病之形成是因为“人之伤于寒”。寒性收引,人体感寒则腠理闭固,阳气不得散发,“则为病热”。然四时之邪侵及人体,皆可导致病热,故此“伤于寒”之“寒”,可概括为各种外邪。热病之辨证,《热论》中首创六经分证法:太阳受病,“头项痛,腰脊强”;阳明受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少阳受病,“胸胁痛而耳聋”;太阴…  相似文献   

7.
暑温署温是发于夏季的急性热病。临床以突然发病、身热、痉厥、津液易伤,传变迅速为特征。《素问》简名为“暑”或叫“伤暑”。署亦名“喝”。《金匮》以痉湿喝同论。小儿肌肤脆嫩,神气最怯,不奈天暑下迫,地湿上蒸,尤易罹惠,且易见窍闭动风,气阴欲脱的危候。吴鞠通《温病条辨》指出:“小儿暑温,身热,卒然痉厥”。雷少逸《时病论》谓:“暑邪袭人。有伤暑、冒暑、中暑之分,且有暑风、暑温、暑咳、暑瘵之异”。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素问·热论》:“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渴,静则多言”。概括了暑的发病与证候特征。  相似文献   

8.
温病识要     
一、辨名素问热病论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云:“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此所谓热病皆伤寒之类,则明非一病,言凡属热病皆由伤寒而致,不同时季之热病,皆由伤于寒而成,此伤寒非病名也。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此所说伤寒有五之伤寒,亦为病之原因,而非一个疾病名词。其有五中  相似文献   

9.
淮阴吴鞠通先生所著《温病条辨》,论湿温之辨治计十九条,列方二十三首,法宗叶氏而有阐发。笔者温习吴氏之论,并参叶案,共以研讨。病因病机一、外感时令湿邪鞠通认为,湿温与时令关系密切。盖长夏、初秋之际,乃湿土司令,每多淫雨连绵、秽浊薰蒸,人于气交之中,感之而为病。其谓:“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意即在此。二、内外合邪湿温者,湿与温(热)结也。吴氏认为“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  相似文献   

10.
19.试分析暑温的发病特点。答:暑温是夏月感受署热病邪而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其发病特点表现为: (1)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暑温是发生于夏季的急性外感热病。《内经》曰:“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2)暑温发病急骤,热势亢盛,传变迅速,容易入心动风。这是与暑热病邪的性质分不开的。暑为热  相似文献   

11.
正《内经》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又曰:热病者,伤寒之类也。此之言热病,乃冬令严寒,人触冒之,感而即病之谓,而非夏时暑病为热病之比。夏时热病,今夏至后,天令暑热炎蒸之邪,感伤于人,与冬时伤寒之热病,大不侔也。冬寒之热病,自表而入,夏暑之热病,自内而发。病不同时,故治法亦异。辛温发表与寒凉清解,有不可同日语矣。自王叔和序《伤寒论》而曰:中而即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夏至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相似文献   

12.
「暑症是夏令的一种急性热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内经)暑者,在天为报,在地为火。(济生方)时令小寒,大寒而人受之者为伤寒,时令小暑,大暑而人受之者即为伤暑。(医门法律)「冒暑、伤暑、中暑、中暍、中热等病名不同,实际只是一类,仅有轻重之别。」  相似文献   

13.
温病又叫热病或温热病,它与伤寒在《内经》时代系指同一类疾病。如《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也就是说,热病是指病证而言,伤寒是指病因而言。《素问·生气通天论》又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热论》也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可见温病和暑病都是伤寒的一种,只不过是发病时间不同罢了。其后《难经》写  相似文献   

14.
《素问一热论篇》曰:“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温蕴也,天无热令,人有热病,非其时也.其病或从冬伤于寒,寒蕴化热而来,故谓之温。若夏至以后,天之气热,地之气湿.湿热变蒸.则成暑热,暑时行之疾也。设或夏伤于暑,藏而未发,及秋感邪,外引内动,则成伏暑,较之夏日即病之暑症,尤为缠绵难治,故江南时师有”如油^面,能伏半年”之说、(程补:大凡缠绵之症.多属湿重,时日延久,觅症可数天无甚变化。所谓”缠绵时期’是也。热重则不然,其变化极速,甚至二三日中变症蜂起,应付不及,所谓“剧变时期”  相似文献   

15.
暑温,古称“暍病”。《淮南子·人间》有“武王荫暍人于樾下”的记载。《北齐书·后主纪》曾记有“六月游南苑,从官暍死者六十人”。《素问·热论篇》曰:“凡病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出,勿止。”可见古人很早就对暑病有了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11.湿温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初起具有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黄腻,脉缓等主要症状的急性热病。”中气虚则病在太阴”:是指素体中阳偏虚者,则邪从湿化而病变偏于太阴脾。“中气实则病在阳明”:是指素体中阳偏旺者,则邪从热化而病变偏于阳明胃。“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湿热为土之气,脾胃属土,湿土一属,同类相召,是指湿热致病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外内相引”:是指外复感时令之湿,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内外湿相合而致病。“白瘩”:是湿热病邪留恋气分,蕴酿淹缠,郁蒸卫表,形成于皮肤的细小白色痦疹。“暑温挟湿”:是指暑温  相似文献   

17.
前言溫热顧阴是中医治疗温热病的大法,语簡而义深,因此提出下面几点,作为討論: 一、什么是溫热病? 溫热病是外感热性病,包括伏气溫病的一个概括名称,凡春溫、风溫、暑溫、湿温、溫燥;冬溫等等皆屬之。溫热病致病因素是热邪,与伤寒病致病因素是寒邪,两者不同。而溫、热、暑、火,在中医学的認識上是轻重程度的区別,所以有“溫者热之漸也”。“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热气大来,火之盛也”等說法。归納起来,均为阳邪,屬于热性,伤人致病,因名为溫热病劣谑认嗉?伏气化温,燥从温化,以及风暑二淫  相似文献   

18.
黄文政治疗暑病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政教授是津城名老中医,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对内科杂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笔者跟从黄文政教授1年余,亲历黄老辨证之精,现将黄教授夏季治疗暑病的经验介绍如下。经云:“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夏至之后,气候炎热,天暑下逼,地湿上蒸,人在气交之中,易感暑热病邪而发病。湿热之邪易相兼为病,故暑多挟湿;夏暑炎热,每多喜纳凉饮冷,又易兼表寒;暑为阳邪,暑热病热势高,易伤津耗气。故黄文政教授认为对于暑病的治疗,必须在辨明偏湿、偏热之后,再行施治。夏月感寒,应祛暑解表,…  相似文献   

19.
秋后谈伏暑     
在秋后的时令病中有所谓:“伏暑”者。“伏暑”和“春温”一样是“伏气”为病。不过春温是“冬伤于寒”,伏暑是“秋伤于暑”。从来暑有热、湿之争,王孟英谓“暑即热”也。热为火邪,发病骤急,决无潜伏之理,只有“暑湿”才有留连伏匿的可能,以湿为阴邪,胶滞粘着,錮结难解,所以叶子雨说:“伏暑多挾湿”,吴鞠通谓:“暑得湿则留”,是有见地的。温邪能伏,正如“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寒邪能伏同,冬有“非节之暖”的冬温,与“触而即发”  相似文献   

20.
一、伤寒为热病之总名温热病古代属于伤寒,伤寒一词即人为寒所伤。《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同书《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说“凡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同书《水热穴论》说“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岐伯曰:夫寒盛则生热也”,据上所述很明白说明人伤于寒就会发热而为热病。并说明有当时发的,有过时发的,从发的时间不同而名称不同,但是它的原因总是寒。古代当时的认识,寒是病原,可以潜伏于人身至春夏发病。此后医家多宗上说,以分伤寒温病。《难经·58难》提出了“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