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睿  朱春红 《现代康复》2001,5(2):124-125
我院自1994年8月至2000年6月共收治脊柱侧弯患213例,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114例,而发生在青春期的共86例,男29例,女57例。在诊断、治疗的过程中发现3例伴发精神疾病,年龄在16-17之间,男性1例,女性2例,轻度抑郁表现2例,精神分裂样表现1例,术前发病2例,术后发病1例,本组患占同时期特发性脊柱侧弯青春期患的3.49%。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与磁共振成像(MRI)在特发性脊柱侧弯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表现。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21年9月我院拟诊为特发性脊柱侧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MSCT和MRI检查,并评价MSCT重建技术及MRI诊断该类疾病的价值及影像学表现。结果:50例患者中35例最终诊断为特发性脊柱侧弯,5例患者经MSCT发现有隐匿性椎体畸形,10例患者经MRI发现伴有脊髓病变。35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Cobb’s角为20°~91°,平均33°;其中5例为C形弯曲,30例为S形弯曲。CT后处理MPR/CPR重建调节可以在同一层面清晰显示最佳椎弓根横断面,结合冠状位、矢状位可以同时显示椎体发育,椎旁组织等情况,MRI可以准确显示脊柱侧弯及椎体旋转的程度、椎板形态以及脊髓及髓管病变情况;影像图像评估:MSCT中MPR重建的最佳椎弓根表现满意,SSD重建的侧弯cobb角测量表现满意,VR重建的椎体旋转度、侧弯cobb角测量、与周围组织关系表现满意;MRI中椎管状况、脊髓、与周围组织关系表现满意。结论:MSCT三维重建技术和MRI均就有一定的特发性脊...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青春期特发性卵巢早衰(POF)的临床与发病特征.方法:选取青春期POF患者32例(年龄15~19岁),与同期成年POF患者40例(年龄30~40岁)对照,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1)青春期POF与成年患者比较,体质指数、血清雌激素水平较低.少有低雌激素症状发生,而染色体核型异常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潮年龄、血清FsH升高、特发型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2)采用人工周期治疗,所有患者用药期间均表现为月经来潮,低雌激素症状缓解或消失,停药后无月经来潮,低雌激素症状复现.结论:青春期特发性POF的发病并不少见,与成年POF患者比较,其有自身的特征表现,激素治疗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4.
王传振  李秀兰  李纲 《临床荟萃》2001,16(5):207-207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 ,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多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者 ,但亦有 5 %~ 6 %的患者无心脏病征象 ,即所谓特发性或孤立性房颤 (lone atrial fibrillatin,L AF) [1 ] 。其临床特征为暂时、反复、阵发性或慢性房颤 ,无任何原因可稽。我们于 1991年至 1998年 12月共诊治特发性房颤 2 1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 2 1例患者均为阵发性房颤 ,男 16例 ,女 5例 ;年龄最小者 17岁 ,最大者 6 2岁 ,平均年龄 42 .6岁。临床诊断根据Framinghan标准。 2 1例房颤患者入院后均做常规检查和心电图、二维心脏超声检查 ,均…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脊柱侧弯约占脊柱侧弯的70%~85%,表现脊柱既有侧弯又有旋转畸形,但无任何先天性脊柱异常或并有神经肌肉或骨骼疾病[1]。特发性脊柱侧弯者不仅有体态畸形、腰背痛、劳动能力下降、心理负担重,更重要的是影响其心肺功能。由此可见,手术矫形术的意义是重大的。1临床资料1986年1月至1996年4月我院采用手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21例,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7~36岁。全部诊断为特发性脊柱侧弯。术前原发侧弯角度(Cobb角)50°~110°,纠正率50%~70%,术后残余畸形Cobb角20°~3…  相似文献   

6.
我科2012年6~11月共治疗6例因椎管内肿瘤压迫脊髓导致脊柱侧弯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10~49岁,平均年龄26岁.经MPI检查,病变部位:颈椎管内肿瘤伴脊柱侧弯1例,胸椎管内肿瘤伴脊柱侧弯1例,胸腰椎管内肿瘤伴脊柱侧弯4例. 2.结果.6例患者肿瘤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7.
三维有限元法构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模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背景:目前国外有很多脊柱侧凸方面的有限元研究,均是在建立良好的有限元脊柱侧凸模型基础上进行的,但是国内尚未有建立脊柱侧凸有限元模型的报道。 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 设计、时间及地点:三维有限元建模,于2007—08/2008—05在北京协和医院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 对象:经北京协和医院选取女性志愿者1名,17岁,发现脊柱侧凸4年,为双弯畸形。上弯为胸弯,下弯为腰弯,Risser征Ⅳ度。 方法:获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CT资料,导入医学建模软件mimicsll.11,获得医学仿真模型。利用获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医学仿真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6.7,通过表面网格体网格化、定义材质属性、定义接触、定义连接、模拟韧带等建立PUMCⅡdⅡ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有限元分析模型。 主要观察指标:建立模型的节点和单元数、韧带的弹簧单元模拟数目、表面接触数目。 结果:建立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有限元模型,共包含节点数:648034,单元数:3074881,单元类型为C3D4,为一阶单兀,共计定义表面224个,表面问接触34对,表面间绑定78对(tie接触),定义弹簧单元162个。 结论:利用计算机软件abaqus成功地建立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有限元模型,具有良好的仿生效果及生物逼真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特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者进行胰岛素启动子因子1基因序列筛查,探讨该基因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①选择2002-05/2003-1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及特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201例(2型糖尿病组),男94例,女107例;特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4例(特发性1型糖尿病组),男3例,女1例。纳入同期本院内分泌门诊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男67例,女33例。均自愿接受相关检查,并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②测定血生化学指标及与糖尿病发病相关抗体。对胰岛素启动子因子1基因的两个外显子序列(包括编码区及侧翼区)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经纯化后,经ABI377DNA全自动测序仪对所有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直接测序。发现突变后用特异性限制性内切酶对突变位点进行酶切,验证突变。③正态分布数据以x±s表示,偏态分布数据用M表示,C肽呈偏态分布将其转换为以10为底的对数后呈正态分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201例,特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4例,健康者10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2型糖尿病组及对照组中均未发现胰岛素启动子因子1基因突变。特发性1型糖尿病组中发现1例P239Q(CCG-CAG)杂合突变,该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可被PstⅠ部分酶切,所切的2个片段大小分别为347和252bp,与预测相吻合。结论:①胰岛素启动子因子1基因不是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易感基因。②4例特发性1型糖尿病中发现1例P239Q(CCG-CAG)突变,今后需扩大样本量及对先证者作家系调查,以探讨胰岛素启动子因子1基因突变是否与特发性1型糖尿病早期胰岛功能衰竭有关,为今后对特发性1型糖尿病的病因研究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13岁,发现腰背部侧弯畸形11年,于2010年7月收入我院人院,入院诊断为L2半椎体畸形、脊柱侧弯。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患者早期针推与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1年4月—2003年10月我院针推康复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7例,经临床救治1周内意识基本恢复偏瘫侧肢体处于软瘫期(BrunnstromⅠ阶段),CT或RMI确诊为首次发病,并附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综合康复组。对照组共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63.03±9.83岁;脑出血15例,脑梗死17例;左侧偏瘫17例,右侧偏瘫15例;发病后开始康复时间为(7.12±3.56)d。综合康复组共35例,其中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74±12.32岁;脑出血25例(其中脑外伤3例),脑梗死10例;…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Th1/Th2细胞因子失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检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血清IFN- γ和IL- 4水平,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治疗和预后与Th1/ Th2类细胞因子失衡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 0 0 2 - 0 9~2 0 0 3- 10在本院就医确诊特发性肺纤维化4 0例,其中男2 9例,女11例,年龄(4 5±9)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口服强的松和环磷酰胺治疗3个月,其中16例治疗反应良好,2 4例失败,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及疗效判定见《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1 ] ,不伴感染性或免疫失调性疾病。对照组为性别、年龄相当的健康体检者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4 0±7)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特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者进行胰岛素启动子因子1基因序列筛查,探讨该基因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①选择2002-05/2003-1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及特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201例(2型糖尿病组),男94例,女107例;特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4例(特发性1型糖尿病组),男3例,女1例.纳入同期本院内分泌门诊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男67例,女33例.均自愿接受相关检查,并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②测定血生化学指标及与糖尿病发病相关抗体.对胰岛素启动子因子1基因的两个外显子序列(包括编码区及侧翼区)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经纯化后,经ABI 377 DNA全自动测序仪对所有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直接测序.发现突变后用特异性限制性内切酶对突变位点进行酶切,验证突变.③正态分布数据以x&;#177;s表示,偏态分布数据用M表示,C肽呈偏态分布将其转换为以10为底的对数后呈正态分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201例,特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4例,健康者10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2型糖尿病组及对照组中均未发现胰岛素启动子因子1基因突变.特发性1型糖尿病组中发现1例P239Q(CCG-CAG)杂合突变,该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可被PstⅠ部分酶切,所切的2个片段大小分别为347和252 bp,与预测相吻合.结论:①胰岛素启动子因子1基因不是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易感基因.②4例特发性1型糖尿病中发现1例P239Q(CCG-CAG)突变,今后需扩大样本量及对先证者作家系调查,以探讨胰岛素启动子因子1基因突变是否与特发性1型糖尿病早期胰岛功能衰竭有关,为今后对特发性1型糖尿病的病因研究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的非手术治疗与护理指导。方法 采用牵引矫正体操和频谱治疗仪综合治疗30例患者。结果 治愈17例,显效8例,好转5例。结论 非手术综合治疗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的有效方法之一。正确的护理、护理指导可提高和巩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侧弯支具联合矫形鞋垫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脊柱畸形和步行表现改善的效果.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门诊AIS患者42例随机分为支具组(n=21)和支具联合矫形鞋垫组(n=21).两组均每天佩戴支具22~23 h,矫正体操每天1次,每天30 min,共2个月.支具联合矫形鞋垫组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11岁,身高152 cm,体重42 kg,发现右侧胸背部隆起1年余,以"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入院.胸片示:T2~L3胸腰椎S型改变.全麻下经后路行脊柱侧弯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6.
随着CT 诊断技术的长足发展,尤其近几年来螺旋CT 技术及CT 三维(3D)后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CT 检查已经逐渐成为脊柱侧弯的基本检查手段之一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CT在脊柱侧弯诊断中的应用作一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收集2009 年3 月至2009 年12 月间在本院行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150 例资料,其中男50 例,女100 例;年龄2~35 岁,平均14.4 岁.所有病例均最后经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可调式胸腰骶支具对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支具与治疗者之间的调适特点,选取2002/2003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对西安市城乡25725名7~15岁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普查中发现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38例(10°≤cobb角≤40°),采用可调试胸腰骶支具治疗,每天佩带23h,休息1h,每3个月复查一次X射线片,共随访18个月。结果显示治疗后平均cobb角为24.2°,较治疗前的31.7°改善了7.5°,且无一例发生压疮。证实了可调试胸腰骶支具与传统支具有相同的治疗效果,但更易被患者所接受,能够长期携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结合沟通达标理论干预在特发性脊柱侧弯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1日~2018年7月31日58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将2018年8月1日~2019年9月30日62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Orem自理模式结合沟通达标理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弯手术患者接受Orem自理模式结合沟通达标理论干预,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拉压矫形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脊柱侧弯是青少年中较易见到的一种潜在性发展趋势的疾病,其发展过程对儿童形态发展影响极大,部分儿童可导致严重的脊柱侧弯伴扭转,形成剃刀背脊柱结构。我科自1993年始在矫治继发性脊柱后凸的临床实践过程中,矫治观察了部分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经6~12个月以上的回访,效果稳定。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43例患者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X钱正倒位片确诊。男13例,女30例。年龄最大36岁,最小12岁。患者胸段至腰段均发生不同程度的“S”改变。右侧隆起30例,左侧隆起13例。Cobb’角<50°33例,>50°10例,其中7例有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脊柱矫形器配合矫正体操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疗效。方法:40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均每天穿戴矫形支具时间23h并配合脊柱矫正体操练习,要求达到凸侧肌肉收缩,凹侧肌肉牵伸,每次30min,每天1-2次。穿戴期间定期X线片检查脊柱Cobb角。结果:1年后随访,40例患儿中33例能坚持穿戴矫形支具和进行矫正体操练习;胸椎、腰椎Cobb角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单弧侧弯治疗的效果比双弧更明显(P<0.05)。结论:矫形支具配合矫正体操治疗能矫正脊柱侧弯畸形,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