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目的 探讨MS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SCT表现.结果 2例肿瘤位于胰头,1例胰体尾部,4例位于胰尾部.2例瘤体以囊性为主,1例为囊实混合性,4例以实性为主.其中2例肿瘤有钙化.增强后实性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对其诊断及确定手术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MS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SPTP的MSCT表现。结果囊性结构为主5例,实性结构为主1例,囊、实结构比例相近3例。MSCT平扫囊性呈低密度,实性呈等低密度,钙化3例,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各期均无强化。结论SPTP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10,自引:2,他引:110  
目的 描述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和诊断。结果 (1)肿瘤内有实性和囊性结构,CT平扫实性结构呈低或等密度,造影后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呈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在增强前后扫描均呈低密度。(2)囊实性结构比例相仿的肿瘤7例,囊性结构为主者3例,其CT表现分别为囊实部分相间分布或实质部分呈附壁结节。(3)实性结构为主的肿瘤1例,其CT表现为囊性部分位于包膜下。(4)肿瘤绝大多数来源于胰腺,呈圆形、椭圆形,多有完整包膜,增强后强化明显,与胰腺分界清晰。(5)不伴有胆总管和胰管扩张。(6)8例术前诊断为良性、3例诊断为低度恶性肿瘤。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有一定特征,且CT诊断有其重要价值,需与黏液性或浆液性囊腺瘤、囊腺癌、胰腺癌囊变、胰性假性囊肿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多层螺旋CT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影像资料。本组5例均于静脉注射造影剂后25s和55s分别获得动脉期和胰腺实质期CT扫描图像。结果患者中1例为19岁男性,其余为年轻女性,无黄疸。肿瘤呈囊实性肿块,实质与囊性部分呈相间分布,1例有病灶内钙化。肿瘤最长径4~12cm,平均8cm。CT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轻度强化,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但其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螺旋CT表现虽有一定特征,但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仍较难,应行胰腺活检确诊。  相似文献   

5.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影像与病理诊断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及病理学的诊断要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切除、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胰腺实性一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比较其影像和病理学特点。结果 (1)本病多发于30岁以下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2)CT、MRI表现为肿瘤内有实性和囊性结构,可分为3型;特征性表现为“浮云征”。(3)肿瘤大部分位于胰腺,多有完整包膜,不伴有胆总管扩张。(4)病理学特点为肿瘤实性部分由实性区、假乳头区及两者过渡区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囊性区由坏死、液化、陈旧性出血组成。(5)肿瘤的囊实性结构是形成“浮云征”的病理基础。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有相对特征性的影像和病理学表现,术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病例女,21岁,间歇性上腹痛1年,再发1 d,无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查体:左上腹压痛,左上腹触之饱满。超声检查:胰腺形态失常,主胰管未见增粗,于胰尾部查见一大小约8.0 cm×7.3 cm×8.8 cm的混合性包块,边界清晰,形态较规则,包块后方回声增强,包块内可见黏液性暗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例证实的6例SPTP的CT检查图像。结果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为单发,胰头部为好发部位,其次胰尾部。CT表现为,圆形、类圆形、分叶状肿块,肿块一般较大,肿块主要为囊实性,囊壁及肿块内常出现钙化,实性部分形态不规则。肿块渐进性强化,周围组织受压、推移。结论 SPTP有一定的CT特点,结合临床资料,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8.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及CT特征,提高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本文2例均发生于年青女性(17岁及39岁),临床均以偶发腹部肿块就诊。2例均发生于胰头部。CT主要表现为囊实性结构,1例伴有点条状钙化。肿块均较大(7.7 cm×9.8 cm×12 cm及5.8 cm×8.2 cm×9.0 cm),邻近结构受压移位,1例伴胰管轻度扩张,1例门静脉受侵。结论发生于胰头部的实性-假乳头状瘤具有一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患者男,12岁。因上腹部疼痛6个月入院。入院前长期无明显诱因上腹部持续性钝痛,偶伴呕吐。无发热、黄疸、腹泻、便血。既往曾行阑尾切除术,无胰腺炎及胰腺外伤史。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血尿淀粉酶、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B超检查:胰腺体尾部增大,形态失常,回声不均,  相似文献   

10.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探讨其诊断意义。材料和方法:3例经外科手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的SPTP,术前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肿瘤1例发生于胰头颈部,2例发生于胰尾部,有薄厚较均匀囊壁的囊实性肿块,囊性、实性成分比例各有不同,且分界不清,伴有不同程度囊壁钙化,囊壁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及囊壁有增强,动脉期呈轻度增强,静脉期及延迟期呈轻中度的增强,延迟期肿瘤实性部分增强体积及程度更大,囊性和实性结构分界变得清晰,但均低于正常胰腺。结论:SPTP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典型病例术前能明确诊断,对手术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有利。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动脉期、胰腺期和肝脏期三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的作用。方法  2 5例经证实的胰腺癌患者行三期增强扫描 ,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 2 0s ,3 8s和 75s ,注射造影剂速率为 3ml s,观察并比较正常胰腺和肿瘤在三期的增强情况。结果 肿瘤 -正常胰腺密度差胰腺期 (67.2± 2 9.5)较另外两期有显著性差异 (Ρ <0 .0 1) ,肝脏期 (40 .2± 2 5.1)较动脉期 (2 4.5±17.3 )也有显著性差异 (Ρ <0 .0 5)。结论 联合应用胰腺期和肝脏期的扫描方案在胰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腮腺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评价CT检查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腮腺肿瘤均经病理学确诊。8例CT平扫,其中4 例加增强,另8例造影后CT扫描并作三维成像。肿瘤按CT表现分三类:Ⅰ 形态规则,边缘清楚;Ⅱ 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Ⅲ 形态不规则,边界无法确定。结果:16例中良性肿瘤9例,恶性7例;浅叶肿瘤9例,深叶4例,复发性肿瘤3 例。Ⅰ类6 例均为良性,病理上包膜完整,无粘连;Ⅱ类7 例中良性3 例,恶性4例,病理上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有粘连;Ⅲ类3例均为恶性,病理上无包膜,邻近结构受侵犯。腮腺造影后CT扫描显示较CT平扫和增强清楚;三维成像可多方位显示,更直观。结论:CT检查有助于腮腺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腮腺造影后CT扫描优于普通CT,三维成像是一种有益的影像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胰腺实质和胰周血管的强化特点。方法 对 60例正常人群行螺旋CT三期扫描 ,即动脉期 (2 0s)、胰腺期 (3 5~ 42s)、肝脏期 (75~ 80s) ,分别测量各期胰腺及胰周血管的CT值 ,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胰腺在胰腺期增强峰值高于其它两期 (Ρ <0 .0 1) ,对胰周动脉的增强值胰腺期与动脉期无明显差异 (Ρ >0 .0 5 ) ,但明显高于肝脏期 (Ρ <0 .0 1) ,对胰周静脉的增强值胰腺期与肝脏期无明显差异 (Ρ >0 .0 5 ) ,却明显高于动脉期 (Ρ <0 .0 1)。结论 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尤其胰腺期明显增强胰腺和胰周血管 ,对胰腺疾病的诊断和分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脑室内肿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和探讨脑室内肿瘤的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5例经CT诊断并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室内肿瘤资料,应用岛津SCT—4500TE全身CT机对病变进行薄层、重复和增强扫描,部分图像进行冠矢状面重建。对手术前后的定位和定性诊断进行比较。结果术前定位诊断准确率88%,定性诊断准确率48%。结论脑室内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不易早期发现,CT有较高的定位诊断率,定性诊断可达到50%。脑室内外肿瘤的鉴别对指导临床手术及预后有重要意义。论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多排螺旋CT(MDCT)心电门控技术评价1个心动周期内肺静脉口径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收集25例利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进行扫描的检查者,进行10个时相的肺静脉重建.首先在横断位同一层面上测量出右下肺静脉(RIPV)各个时相的口径,得出其最大值及最小值所对应的2个时相,然后在这2个时相下运用多种后处理技术重建4条肺静脉,最后分别测量其口径最大值与最小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横断面上右下肺静脉最大值出现在35%时相(16.21±2.53),最小值出现在85%时相(13.29±2.11);4条肺静脉口径在35%时相的最大值与85%时相最小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DCT心电门控技术可以更准确描述肺静脉口径,在1个心动周期内肺静脉口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和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超声和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和CT影像表现。结果二维超声瘤体表现为囊、实混合性团块,其中以囊性结构为主5例,实性结构为主1例,囊、实结构比例相近3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4例检出血流信号,其中仅1例血流信号较丰富。CT平扫病灶呈类圆形低密度团块影;增强扫描显示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各期均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超声和CT影像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脾脏钝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2例脾脏钝伤CT平扫的表现;对脾损伤进行CT分类;指出腹腔积血和脾周血块(“哨兵血块征”)在诊断脾损伤方面的作用。CT平扫诊断钝性脾脏损伤是一种敏感、可靠的方法,可帮助外科医生制订治疗方案。CT平扫诊断钝性脾损伤的灵敏度为94%,诊断正确率为9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P)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ETP的CT和(或)MRI表现,并和临床及病理作对照分析。结果 10例功能性NETP平均大小1.5cm×1.5cm×1.5cm,平扫呈等密度6例,稍低密度4例,1例瘤内见钙化,2例MRI呈长T1、长T2信号;16例非功能性NETP平均大小5.7cm×6.0cm×6.5cm,平扫呈实性3例,囊实性11例,囊性2例,3例瘤内见钙化,实性成分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囊性坏死部分近似水样密度或信号,4例MRI扫描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2例)或高信号(2例)。增强扫描动脉期功能性NETP呈中到明显强化10例,其中均匀强化占7例,非功能性NETP中到明显强化14例,其中不均匀强化9例。20例有完整或部分包膜,15例包膜明显强化呈环形。26例NETP中恶性12例(功能性1例,非功能性11例),其中侵犯血管、胰胆管各4例,浸润十二指肠9例,浸润肠系膜及大网膜、侵犯腹膜后神经各1例,淋巴结转移4例。与手术病理对照,术前影像诊断符合率为73%(19/26)。结论 NETP增强扫描呈中度到明显强化、包膜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