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江平  王锦玲 《医学争鸣》1998,19(2):137-141
目的:观察雏鸡庆大霉素(GM)中毒后耳蜗毛细胞的再生及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其再生的原因。方法:给雏鸡注射GM10d,其后再注射EGF5d分别用光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耳蜗基底乳头(BP)形态学变化;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BP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豚鼠45只,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第2组为肌注庆大霉素组(GM组), 第 3组在肌注 GM的同时,腹腔注射二甲亚砜(GM+DMSO组),以探讨 DMSO对 GM耳毒性的 预防作用。结果表明;GM+DMSO组动物耳蜗神经动作电位(AP)阈值较GM组明显为低,AP (N1)潜伏期GM组较GM+DMSO组显著延长;耳蜗铺片显示。GM+DMSO组外毛细胞受损程度 较GM组明显为轻。提示DMSO可有效地减轻GM的耳蜗毒性。  相似文献   

3.
选用健康豚鼠36只,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庆大霉素组(GM组),第2组为庆大霉素 加二甲亚砜组(GM+DMSO组),第3组为正常对照组,每组动物各12只,用电反应测听仪及硫代 巴比妥酸荧光比色法检测庆大霉素组及庆大霉素加二甲亚砜组动物耳蜗听功能及耳蜗和血清中脂 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GM+DMSO组动物耳蜗神经动作电位(AP)阈值较 GM组明显降低,AP(N1)潜伏期GM组较GM+DMSO组显著延长;GM组动物耳蜗中MDA含 量较GM+DMSO组明显为高(P<0.01)。提示:自由基引起耳蜗脂质过氧化可能与庆大霉素耳蜗 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豚鼠45只,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第2组为肌注庆大霉素(GM组),第3组在肌注GM的同时,腹腔注射二甲亚砜(GM+DMSO组),以探讨DMSO对GM耳毒性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GM+DMSO组动物耳蜗神经动作电位(AP)阈值较GM组明显为低,AP(N1)潜伏期GM的组较GM+DMSO组显著延长,耳蜗铺片显示:GM+DMSO组外毛细胞受损程度较GM组明显为轻。提示DMSO可有效地减轻GM  相似文献   

5.
脂质过氧化与庆大霉素耳蜗毒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健康豚鼠36只,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庆大霉素组(GM组),第2组为庆大霉素加二甲亚砜组(GM+DMSO组),第3且为正常对照组,每组动物各12只,用电反应测听仪及硫代巴比妥酸光比色法检测庆大霉素组及庆大霉素加二甲亚砜组动物耳蜗反应功能及耳蜗和血清中脂质过氧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GM+DMSO组动物耳蜗神经动作电位(AP)阈值较GM组明显降低,AP(N1)潜伏期GM组较GM+DM  相似文献   

6.
用透射电镜、耳蜗铺片、切片及测定耳蜗动作电位(AP)的方法,分别对庆大霉素组和庆大霉素加硫酸软骨素A组豚鼠的内耳形态和功能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用同位素液体闪烁测定法测定豚鼠外淋巴中3H标记的庆大霉素量,并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①庆大霉素组在停药24h和15d的毛细胞中可见线粒体变异和空泡样变。庆大霉素加硫酸软骨素A组的毛细胞线粒体和嵴清晰,无变异现象。②庆大霉素加硫酸软骨素A组豚鼠外淋巴中3H标记的庆大霉素t1/2β(消除相半衰期)比庆大霉素明显延长。③庆大霉素各时间组动物的耳蜗底转和第2转毛细胞…  相似文献   

7.
庆大霉素耳毒性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豚鼠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霉素(GM)组,13只,第2组为生理盐水组,10只,第3组为正常对照组,13只,检测各组动物耳蜗听功能,扫描电镜观察和测定耳蜗和血清中脂质过氧化(LPO)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GM组动物耳蜗神经动作电位(AP)阈值较生理盐水组及正常组明显为高(P〈0.001),AP(N1)潜伏期GM组较生理盐水组及正常组显著延长(P〈0.01),耳蜗扫描电镜显示GM组  相似文献   

8.
将豚鼠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庆大霉素(GM)组,13只,第2组为生理盐水组,10只, 第3组为正常对照组,13只,检测各组动物耳蜗听功能、扫描电镜观察和测定耳蜗和血清中脂质过 氧化(LPO)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GM组动物耳蜗神经动作电位(AP)阈值较 生理盐水组及正常组明显为高(P<0.001),AP(N1)潜伏期GM组较生理盐水组及正常组显著延 长(P<0.01),耳蜗扫描电镜显示GM组动物毛细胞受损程度同其听功能改变呈一致性。耳蜗中 MDA检测结果表明,GM组耳蜗中MDA含量较生理盐水组及正常组明显为高(P<0.01)。提示自 由基引起耳蜗LPO可能是GM耳毒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应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防治强脉冲噪声对豚鼠内耳损伤的可能性,为强脉冲噪声致聋的防治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制作强脉冲噪声致聋豚鼠模型36只,18只应用CNTF肌内注射3周,18只等量的生理盐水作对照,正常对照豚鼠18只,进行耳蜗铺片计算机图像分析毛细胞计数,螺旋神经节细胞计数、耳蜗乙酰胆碱酯酶染色铺片观察和ABR反应阈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噪声暴露后21d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CNTF组耳蜗毛细胞平均总数(x±s,下同)分别为9…  相似文献   

10.
选用71只豚鼠,分为4、8、16、24h及3d、7d六个时间组,耳后进路,置入圆窗氯化钠晶体,24h组另设氯化钾和蔗糖组。观察:①术后眼震诱发情况;②对听神经动作电位(AP)的影响;③光镜下耳蜗损伤情况;④置氯化钠24h后耳蜗和前庭的扫描电镜改变。结果发现,置氯化钠和氯化钾后,部分动物观察到“刺激相”和“麻痹相”组成的双相眼震,部分动物出现两相之一眼震,相当一部分动物无上述眼震出现;但绝大部分动物变换不同头位时可出现方向不同的眼震。置氯化钠和氯化钾后AP阈值显著提高,潜伏期延长。听力丧失以高频区…  相似文献   

11.
中文 目的:观察噪声损伤引起的豚鼠耳蜗内硝基酪氨酸变化,探讨耳蜗外毛细胞的死亡机制。方法:豚鼠随机分为噪声暴露组、SIN1耳蜗灌流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噪声暴露组动物暴露于120dBSPL的宽带噪声环境中每天4小时,连续2天;耳蜗灌流组向动物耳蜗内灌流的5 mg/ml外源性氮自由基供体SIN1 30分钟。豚鼠耳蜗分离解剖后,用碘化丙啶(PI)染色细胞核,以便观察噪声损伤前后细胞核形态变化,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耳蜗外毛细胞及耳蜗外侧壁内硝基酪氨酸的分布及噪声损伤后的变化;按表面制备法行耳蜗铺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耳蜗外毛细胞及耳蜗外侧壁的荧光信号变化。结果:(1) 噪声暴露及耳蜗外淋巴灌流SIN1后均发生耳蜗外毛细胞凋亡和坏死。(2)在正常情况下,耳蜗外毛细胞内有少量硝基酪氨酸分布,在暴露于上述噪声后,耳蜗外毛细胞内的硝基酪氨酸显著增加;(3)发生凋亡的耳蜗外毛细胞的细胞核及其周围硝基酪氨酸显著增加;(4)在正常情况下,耳蜗外侧壁有少量硝基酪氨酸分布,噪声暴露后,耳蜗外侧壁血管纹内的硝基酪氨酸显著增加。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噪声刺激导致的耳蜗内硝基酪氨酸增加与耳蜗外毛细胞死亡有关,提示氮自由基参与了噪声性听力障碍的耳蜗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2.
76只健康豚鼠用于观察乙基西梭霉素(Netilmicin,NM)对耳蜗的毒性作用。动物分2组,第1组54只豚鼠作急性试验,测定1次肌注乙基西梭霉素后在血液和内耳外淋巴中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另1组22只豚鼠等分成2亚组,分别连续肌肉注射NM15Omg/kg和庆大霉素(GM)125mg/kg14d,观察它们的耳蜗动作电位(CAP)阈值和耳蜗病理的改变。结果显示:两种药物在外淋巴中的药物动力学改变十分相似,而NM的耳毒性明显低于GM。提示NM的轻微耳毒性作用在于其本身药物的特点而非进入外淋巴的量较GM少,展现了NM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经颅骨钻孔,蛛网膜下腔注射加压,对50只健康豚鼠建立了外淋巴瘘(PLF)的实验动物模型,采用耳蜗电图描记,火棉胶切片及耳蜗铺片法观察内耳功能和形态学变化。结果:在听功能上,造瘘术后一些动物的蜗神经动作电位(AP)出现了不同程度地升高:80dBN1波潜期随AP阈值升高而延长,在形态学上,内耳存在不同的病理变化,包括前庭膜塌或破裂,外淋巴腔积血,内淋巴水肿和柯替器受压,个别严重损害的耳蜗可见毛细胞破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微量渗透泵(Mini-Osmotic pump,MOP)给正常动物耳蜗和庆大霉素(GM)致聋豚鼠耳蜗长期恒速灌注人工外淋巴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观察其对呼力和内耳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 用Alzet model-2004型MOP向三组各10只的正常豚鼠A组和GM致聋豚鼠B组,耳呐底回彭阶灌注人工外淋巴液,同法给GM致聋豚鼠耳蜗灌注EGF设  相似文献   

15.
关于庆大霉素(GM)耳毒性及其防治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其耳毒性作用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且治疗困难,为进一步探讨GM耳毒性的作用机理及寻求防治GM耳毒性的有效药物,用自由基清除剂二甲亚砜(DMSO)与GM同时应用,以探讨GM耳毒性与自由基的关系,并观察DMSO对GM耳毒性的预防作用。选用健康、耳廓反射灵敏、无中耳疾患、体重200~250g之间的杂色豚鼠49只,雌雄兼用。动物随机分为4组,1组;GM组,13只,用于检测耳蜗及血清中脂质过氧化(LPO)产物丙二醛(MDA)者10只(20耳);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一种观察耳蜗听毛细胞病理改变的耳蜗铺片与酶组织化学检查技术。方法 :采用改良全耳蜗基底膜硬铺片术 ,以琥珀酸脱氢酶 (succinicdehydrogenase,SDH)染色法 ,观察正常豚鼠和噪声性听力损伤豚鼠耳蜗听毛细胞SDH的活性变化。结果 :在光镜下可清晰地观察到听毛细胞SDH的活性变化程度。结论 :该方法操作较为简便、快速 ,能够完整取下经染色后的全耳蜗基底膜进行铺片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庆大霉素(GM)肾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豚鼠20只,随机分为GM组GM+bFGF组各10只,GM组按每只80mg/kg·d^-1肌注GM17d,停药后继续注射生理盐水6d;GM+bFGF组在肌注GM的同中肌注2000U/kg·d^-1bFGF17d,停GM后继续注射bFGF6d。用药前、后称体质量,并做统计学t检验:断头处死动物后取肾皮质做光镜和电镜观  相似文献   

18.
JNK在豚鼠丁胺卡那霉素中毒后耳蜗毛细胞的激活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JNK在丁胺卡那霉素中毒后豚鼠毛细胞的激活表达。方法 :健康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6只 ,分别行 30 0mg·kg-1·d-1丁胺卡那霉素和生理盐水肌注。 8d后处死 ,处死前检测其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幅值变化。左耳铺片 ,右耳冰冻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JNK在毛细胞中的激活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DPOAE幅值无明显改变 ,冰冻切片中Cortis器无JNK激活表达 ,耳蜗铺片内、外毛细胞正常。实验组DPOAE幅值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冰冻切片中Cortis器中外毛细胞P JNK表达阳性 ,而内毛细胞、支持细胞无表达。耳蜗铺片显示外毛细胞大部分受损。结论 :JNK激活能够在丁胺卡那中毒后豚鼠外毛细胞中表达 ,在耳蜗损害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经颅骨钻孔,蛛网膜下腔注射加压,对50只健康豚鼠建立了外淋巴瘘(PLF)的实验动 物模型。采用耳蜗电图描记,火棉胶切片及耳蜗铺片法观察内耳功能和形态学变化。结果:在听功能 上,造瘘术后一些动物的蜗神经动作电位(AP)出现了不同程度地升高;80dB N1波潜伏期随 AP 阈值升高而延长;在形态学上,内耳存在不同的病理变化.包括前庭膜塌陷或破裂,外淋巴腔积血, 内淋巴水肿和柯替器受压,个别严重损害的耳蜗可见毛细胞破坏。提示:PLF若不合并蜗管内其它 损害,单纯的窗膜破裂不引起内耳实质损害;PLF内耳病理变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表现上无 特异性;对听力下降的治疗,单纯修补瘘孔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GM)耳中毒后不同时间豚鼠耳蜗血管纹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与ABR的关系。方法:选用健康白色红目豚鼠100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GM组,各组皆连续用药10d。各组动物混合饲养,每日测量体重调整药量。在用药前和停药后1、3、7、14、30d分别检测ABR阈值,停药处死后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GM中毒后不同时间豚鼠耳蜗血管纹HSP70表达情况。结果:GM组停药3d时耳蜗血管纹HSP70阳性反应产物表达最多,ABR阈值最高。以后随着停药时间延长,染色逐渐变浅,ABR阈值逐渐降低,停药30d时染色接近正常,但ABR阈值仍明显高于正常,它们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耳蜗血管纹HSP70阳性反应产物灰度值与ABR之间呈线性关系,可以作为细胞受到应激刺激后细胞恢复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