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麻醉在肾移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肾移植手术的患者50例,麻醉方法:先选择L1—2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给予2%盐酸利多卡因5 mL试验剂量,手术开始后再硬膜外给0.2%罗哌卡因5~10 mL,全身麻醉采用静推丙泊酚1~1.5 mg.kg-1、芬太尼3~5μg kg-1、阿曲库铵0.8~1.0 mg kg-1诱导后气管插管,接麻醉机机控呼吸,丙泊酚2 ng.L-1,阿曲库铵1μg.L-1的血浆靶控浓度维持麻醉。结果移植肾于肾动脉开放后5~10 min泌尿,移植肾灌注良好。结论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麻醉相结合的方式用于肾移植手术,既可回避经过肾脏排泄的药物,又可充分保证循环系统的稳定,具有麻醉效果确切、可控性强的优点,确保了移植肾的有效血流灌注,是肾移植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自制的“多微孔连硬外导管”,应用于硬膜外阻滞,有效地防止或减少了因常规导管尖端出药孔在腔内位置不当所引起的阻滞不完善或失败;阻滞平面宽并可随注药速度调节;局麻药在腔内的弥散程度增强;其操作方便,用药量少,效果确切,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术前访视对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手术病人焦虑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聂娟 《护理研究》2004,18(11):1946-1947
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术前访视已成为手术全过程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病人提供手术信息,缓解其焦虑心理。我院手术室开展术前访视已2a多,现从2004年3月~5月的手术病人中抽取120例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手术病人,对其术前访视资料进行总结,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妇硬脊膜外麻醉术后回房的舒适体位。方法将行硬脊膜外麻醉术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产妇术后回房取睡枕卧位,不限制翻身活动;对照组采用教课书上的传统护理方法,去枕平卧6~8 h后取自由卧位。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6 h子宫底的下降、阴道出血、产妇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有效母乳喂养建立时间与对照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产妇硬脊膜外麻醉术后回房,只要术中无麻醉并发症发生,取舒适自由卧位,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提高舒适度,利于肠功能恢复及有效母乳喂养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罗琴雯 《现代护理》2005,11(24):2153-2153
目的了解除硬脊膜外麻醉术后尿潴留的解除方法.方法选择了硬脊膜外麻醉术后10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改变患者体位如坐起或站立排尿解除尿潴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先诱导排尿无效后再实施无菌导尿解除尿潴留.结果实验组具有症状解除时间短、简便、经济且可预防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实验组病人舒适的排尿方式是病人渡过围手术期排尿障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SSEH)在临床上少见。我们曾收治2例,现结合文献讨论如下。1病历报告例1:女,44岁。因四肢瘫痪及大小便功能障碍22h入院。1987年12月12日突感颈部疼痛,数小时后四肢麻木,后好转,仍坚持工作,5天后疼痛又发作,随后四肢无力,不能活动,大小便消留而来院治疗。既往无高血压及出血性病史,无外伤史。检查:神志清,血压12/skPa,颅神经正常,四肢软瘫,肌力0级,深浅反射均消失,未引出病理反射,自颈以下痛触觉减退,T3以下深浅感觉消失。腰穿脑脊液无色透明,细胞数正常,压力正常。Oueckensted试验梗阻,脊髓…  相似文献   

7.
8.
9.
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acute 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ASSEH)起病凶猛,进展迅速,多数病因不明,是一种罕见的急症,若不及时诊治可致残,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通过观察脊髓、神经根的超微结构变化,了解利多卡因、罗哌卡因注入硬膜外腔后对已损伤神经根的组织病理学影响。方法:实验用大白兔30只,硬膜外腔置管成功后随机分5组,每组6只。L组:注入利多卡因。R组:注入罗哌卡因。S组:在置管同一间隙损伤一侧神经根。SL组:损伤一侧神经根后注入利多卡因。SR组:损伤一侧神经根后注入罗哌卡因。除S组外,余均每隔12小时注药一次,连续2日,第七日灌杀、固定、取材,进行光镜电镜观察。结果:SL组、SR组有明显的细胞器变性及神经根脱髓鞘等改变。结论:临床操作出现神经根损伤时,应慎用椎管内阻滞。  相似文献   

12.
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原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0a来经手术治疗的32例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病因、临床表现、MRI、DSA检查情况、手术治疗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2例病人中有26例直接手术清除血肿;6例先栓塞硬脊膜动静脉瘘(AVF)的供血动脉后,再手术清除血肿并切除瘘口。随访2-9a。神经系统恢复到正常情况11例;有轻度神经系统改变但生活可以自理15例;需他人帮助者4例;2例因血肿压迫时间,术后双下肢瘫痪及尿留渚留未改善;本组无死亡。结论 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脊髓MRI检查是诊断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首选方法,清除血肿减轻其对脊髓的压迫是治疗本病的唯一有效方法、大的、高血流量的AVF术前栓塞供血动脉可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3.
硬脊膜外麻醉是临床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在临床工作中麻醉医师都有自己的操作方法。为提高硬脊膜外穿刺的成功率,本人自1997年来采用改良正压进针法进行硬脊膜外穿刺,发现此方法具有穿刺省时,操作简捷,可靠性明显等特点。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硬脊膜穿破病人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法及可行性,防治硬脊膜穿破后头痛。方法,随机先择15例硬脊膜穿破病人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术中根据麻醉平面选用2%布比卡因或以0.75%布比卡因为稀释液稀释液将2%利多卡因至所需浓度,小量分次给药。于手术结束前行硬膜外腔生理盐水注射。结果:15例病人均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完成阻滞麻醉,术后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可以很好地预防硬脊膜穿破后头痛。  相似文献   

15.
硬脊膜外麻醉术后6h体位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除硬脊膜外麻醉术后尿潴留的解除方法.方法选择了硬脊膜外麻醉术后10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改变患者体位如坐起或站立排尿解除尿潴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先诱导排尿无效后再实施无菌导尿解除尿潴留.结果实验组具有症状解除时间短、简便、经济且可预防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实验组病人舒适的排尿方式是病人渡过围手术期排尿障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 硬脊膜外腔注入常规剂量局麻药后,出现异常广泛的脊神经阻滞现象,但不是全脊麻,因阻滞范围虽广,但仍为节段性,骶神经支配的区域甚至骶腰部神经仍保持正常。临床特点在于广泛阻滞总是延缓地发生,多出现在注完首量局麻药后20-30min,常有前驱症状,如胸闷、呼吸困难、说话无声及烦躁不安,继而发展至通气严重不足,甚至呼吸停止,血压可能大幅下降或无甚大变化,脊神经被阻滞常达12-15节,仍为节段性。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6岁,既往无心、肺、肝、肾疾病及药物过敏史,1993年5月25日,因患急性阑尾炎在硬脊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入手术室测BP16/10kpa、P80bpm R20/min。在T12-L1侧入法行硬脊膜外穿刺,穿破黄韧带突破感清楚但似有破纸感,回吸无脑脊液,亦无血液,注入生理盐水2ml无阻力,向头端顺利置管3cm,硬膜外导  相似文献   

19.
硬脊膜外脊髓电刺激器的实验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临床研究已证实,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接受硬脊膜外脊髓电刺激后,能增加其行走速度和行走时间,使能量代谢发生变化,脂肪代谢速率增加,碳水化合物代谢速率降低。建立一种用于硬脊膜外脊髓电刺激动物实验的实验系统,以进一步观察揭示这种作用的相应机制。 方法:①硬脊膜外脊髓电刺激器基本原理和电路构成设计:硬件主要由单片机、人机接口电路、光电隔离电路、数模转换电路及波形调制电路5大部分组成。单片机采用美国ATMEL公司的AT89S51,片内带4KB的可系统编程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高性能的CMOS8位单片机。系统中人机接口电路主要提供用户输入和实时显示参数。②确定刺激器的参数可调范围:电压幅值0-10V(每0.1V为一档,上下可调),频率500-1000Hz(每100Hz为一档,上下可调),波宽O-100μs(每5邺为一档,上下可调)。③选择刺激波形:选用电荷平衡的双相脉冲。④选择确定电极及其导线材料:以银作为电极和导线的材料(达到刺激点准确),医用硅胶封装电极(达到兼容性),电极导线封装在硅胶模具内,电极片暴露(达到接触并刺激脊髓)。电极片直径1.7mm,导线直径0.2mm,电极片间距3mm。⑤动物实验:与同济医院神经康复科共同完成。选取成年健康猫5只,选L4、L5腰椎腰膨大部位,局部麻醉下切开皮肤,分离棘突及周围组织,切断棘突及椎板,显露硬膜外腔脂肪及硬膜。电极植入硬膜外腔。刺激电极的导线与刺激器相连。由低电压低频率开始电刺激,逐步提高强度和频率。调换3个刺激电极的正负极,重复上述刺激。以受刺激节段支配肌肉发生颤搐为标准观察刺激效果。 结果:①采用AT89S51单片机作为核心,可调参数范围宽泛。②根据动物反应提供灵活多变的双极性脉宽波形,安全可靠。(爹初期动物实验检测中,5只实验猫都在刺激电压幅值达到[(1&;#177;0.1)V,(700&;#177;100)μs,(40&;#177;5)Hz时,肌肉出现轻微颤搐。加大幅值,肌肉体的颤搐程度逐渐加大。而通过不断改变频率、波宽两个参数来增加刺激强度,发现对动物体颤搐程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实验过程中动物无不良反应。 结论:硬脊膜外脊髓电刺激器的设计满足硬脊膜外脊髓电刺激研究的需要,能根据实验所需参数提供灵活多变安全可靠的刺激波形,良好的人机接口提供方便可靠的操作方式,为硬脊膜外脊髓电刺激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仪器。  相似文献   

20.
程某,女,68岁,因突发双下肢无力6小时于2002年8月20日7am入院。6小时前夜休中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肢无力,感觉麻木、发凉,不能站立行走,经按揉症状无缓解并逐渐加重,继而出现恶心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约200ml,呈现非喷射状。在当地诊所给予对症治疗病情未缓解,遂被家人送来我院住院治疗。发病以后,无发热,无胸闷、气短、心慌,无腹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