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全自动图象分析仪对滋养细胞肿瘤的细胞滋养细胞进行形态定量测量。结果表明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细胞滋养细胞为异常增生所形成。葡萄胎Ⅰ至Ⅲ级到绒毛膜癌之间不存在“连续谱系”的逐渐变化,提示葡萄胎与绒毛膜癌间很可能不存在内在因果关系,即细胞滋养细胞的增生程度与细胞良恶性关系较小。以葡萄胎细胞滋养细胞的增生程度作为评估其将来恶变机会的价值较小。  相似文献   

2.
滋养细胞肿瘤,是由胚胎的激养层细胞发生变化而来的肿瘤。可能是由于激养细胞本身受到外界激发,或母体失去了自然防御能力,使滋养细胞变成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3.
<正> 滋养细胞肿瘤是妇产科的常见病,系绒毛膜的滋养细胞过度增生所致。按滋养细胞增生程度、有无绒毛结构及侵蚀能力等分为良性葡萄胎、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三种。良性葡萄胎为良性滋养细胞肿瘤,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经近代研究,多数人认为上述三个疾病很可能是一个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由良性葡萄胎恶变成为恶性葡萄胎,再进一步发展为绒毛膜癌。良性葡萄胎是胚外层的滋养细胞过度  相似文献   

4.
5.
人胎盘滋养细胞、滋养细胞肿瘤与病毒感染电镜室李玉红张瑞祥王凤荣审校关键词病毒;病因;滋养细胞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于滋养细胞及滋养细胞肿瘤的研究日趋增多,尤其在绒毛膜癌的治疗方面,我国学者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对其基础研究还很薄弱,在病因方面仍停留...  相似文献   

6.
1956年以前,滋养细胞肿瘤病人的预后很差。近20多年来,由于对本病的恶变因素有了进一步认识,检查、追踪及监测方法也有很大的进展,这些均有利于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特别是对恶性葡萄胎(以下简称恶葡)及绒毛膜癌(以下简称绒癌)的预防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仅就近几年来滋养细胞肿瘤的恶变因素、预后、预防性治疗、染色体、免疫学以及超微结构方面的进展,作一综合报道。一、葡萄胎的恶变因素葡萄胎的恶变率国内外报道不同,约0.7~20%。国内夏氏报道为14.5%,朱氏等为14%,傅氏为4.36%。一般认为恶变与年龄、子宫大于妊娠月份、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HCG)滴度、子宫增长速度、发病到葡萄胎排出的时间等有关。夏氏特别指出,刮宫时以小葡萄为主时则恶变可能性大。傅氏提出,滋养细胞高度增生者恶变率可达14.89%,  相似文献   

7.
人类滋养细胞是有异于体细胞的特殊细胞,具有独特的分化特点和生物学特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主要特征是滋养细胞的侵袭与转移,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多种因素参与滋养细胞的侵袭与转移过程。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黏附分子、细胞因子、信号传导、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调控、特异蛋白等多方面综述滋养细胞浸润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周莉  郑小东 《医学综述》1999,5(7):304-306
<正>1976年Kurman等描述了一种变异的滋养细胞疾病,并称之为滋养细胞假瘤(trophoblastic pseudotumor)。1981年Scull等根据其病理特点将其改名为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以下简称为PSTT),且一直沿用至今。PSTT是一种罕见类型的滋养细胞肿瘤,它是一种以中间型滋养细胞为主的赘生物,多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大多数呈良性经过,预后较好,仅少数呈恶性或高度恶性,死于子宫外转移。  相似文献   

9.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al trophoblastic tumor ETT)是一种独特而罕见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在1998年Shih和Kurman首先报道并命名了该肿瘤,在此之前,本病曾被称为“非典型绒毛膜癌、多发性中间滋养细胞结节”。迄今仅有约40例的病例报道,因本病极少见且形态特征类似于癌,很易误诊。  相似文献   

10.
滋养细胞肿瘤的预后自有效化学治疗后已有了极大改善。据国内外报道,葡萄胎恶变率约为10%。良性葡萄胎和恶性葡萄眙死亡率接近于零。绒癌患者的死亡率在20%左右。因此,早期诊断治疗葡萄胎和恶性葡萄胎,预测葡萄胎恶变,对降低绒癌发病率将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将近年来有关滋养细胞肿瘤早期  相似文献   

11.
观察hCG,hPL在15例葡萄胎、17例恶性葡萄胎及15例绒毛膜癌中的分布,证实有中间型滋养细胞。hCG和hPL在IT和ST中的含量随滋养细胞肿瘤的不同而异,ST可能含hCG或hPL,IT主要含hPL,CT不含hCG,也无hPL。  相似文献   

12.
13.
孙红 《上海医学》2004,27(9):704-704
病例摘要。患者女,24岁。因产后阴道淋漓流血10个月,于2002年1月入院。患者于2001年3月14日孕足月产钳助产分娩一男婴,此为第1胎妊娠,产时、产后流血不多,但产后有阴道流血,量时多时少,时断时续,无腹痛、发热等不适。产后3个月放置宫内节育器。2001年11月7日于外院就诊,查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9U/ml,B超示子宫肌层包块,此后复查β-hcG 5~6次,数值波动于7~14U/ml。外院疑诊为“异位妊娠”,于2001年12月24日行腹腔镜手术。术中未发现异位妊娠病灶,遂行官腔镜检查及诊宫取环术,诊断性刮宫病理示蜕膜组织、内膜呈分泌反应,刮宫后阴道流血止。2002年1月4日复查血β-HCG为15U/ml,遂到我院就诊。月经史:13岁初潮,5~6/30d,无痛经,白带量中等。婚育史:21岁结婚,1-0—0—1。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已产式;阴道光滑,未见结节及包块;宫颈重度糜烂;宫体饱满、质软、未扪及明显包块、轻压痛;双侧未扪及肿块。辅助检查:1月15日血β-HCG为93.4U/ml;1月17日多谱勒彩色超声(彩超)检查示子宫饱满,官腔少量积液,子宫后壁肌层内混合性占位,血供极丰富,符合滋养细胞疾病性改变,双卵巢未见明显异常。诊断:滋养细胞肿瘤,流产待排除。  相似文献   

14.
滋养细胞肿瘤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因来源于胚胎的滋养细胞而得以命名,它常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主要是因妊娠滋养细胞的异常增生或进入子宫肌层转移至其他脏器引起组织破坏的一类疾病。一般分为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显微图象分析和免疫组化法定量测定52例绒癌、49例侵蚀性葡萄胎、30例葡萄胎和15例正常绒毛的ST及CT内B-HCG含量。发现(1)以ST增生为主型患者的病死率低于以CT为主型(P<0.005)。(2)绒癌两种滋养细胞的β-HCG含量高于侵蚀性葡萄胎、葡萄胎和正常绒毛(P<0.001)。(3)侵蚀性葡萄胎增生型的β-HCG含量高于退变型(P<0.002)。(4)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中,滋养细胞内β-HCG含量与其滋养细胞增生程度呈正相关。(5)葡萄胎和正常绒毛的两种滋养细胞β-HCG量基本相同(P>0.05)。滋养细胞内β-UCG量的变化反映了肿瘤灶内存活的瘤细胞数量、滋养细胞的增生能力及其增生程度。因此可借此以判断治疗效果及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即绒毛膜癌(简称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妇科肿瘤,来源于胚胎的滋养细胞,破坏力极强,早期就可通过血运播散,并广泛转移,病人多于发病后一年内死亡。这种肿瘤在我国比较多见,但长期以来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国内外死亡率都很高,对妇女生命威胁很大。我院这项研究始于1949年,通过第一阶段约十年的临床病理观察,初步了解了这类肿瘤的特点,建立了一套检查方法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评估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心理反应,了解患者的应对方式,指导其有效地应对目前状态.  相似文献   

18.
胎盘附着处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 PSTT),又名滋养细胞假瘤(trophoblastic pseudotumor),1976年Kurman等首次报告12例。滋养细胞呈肿瘤性增生,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及免疫组织化学等特征,与胎盘附着处之滋养细胞相似。目前人们对本瘤尚缺乏足够认识,易误诊为“非典型性绒癌”、“平滑肌肉瘤”、“非特异性子宫肉瘤”、中胚叶混合瘤”、”拟似妊娠之恶性间充质瘤”、“绒毛膜上皮增生”、“合体细胞瘤”等。PSTT在临床、病理及预后等方面均有其独特性,系妊娠性滋养细胞疾病中罕见的一型,国内未见记述,为使广大临床和病理工作者对本瘤引起注意,特作文献综合如下: 一、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9.
李平 《中外医疗》2012,31(26):148+150-148,15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化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为93.33%,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3.33%,两组治愈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叶大风  吕卫国 《浙江医学》1999,21(7):394-395
为探讨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的免疫组化特征,采用亲生物素—生物素复合物法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对本院10例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存档石蜡组织的9种抗体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上皮膜抗原、角蛋白,人胎盘泌乳素10/10阳性,妊娠β_1,特异性球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9/10阳性,胎盘碱性磷酸酶、泌乳素8/10阳性.肌动蛋白1/10阳性。波形蛋白0/10阳性。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大多为弱阳性表达.而人胎盘泌乳素则大多为强阳性表达,表明人胎盘泌乳素的表达强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免疫组化的特征性改变,免疫组化技术可协助临床和组织学诊断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