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盐酸哌罗匹隆与利培酮在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心理康复医院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哌罗匹隆与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4、8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哌罗匹隆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低于利培酮组的8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哌罗匹隆组与利培酮组治疗后的PANS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哌罗匹隆组与利培酮组的TESS评分均有升高,哌罗匹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低于利培酮组的15%,但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与哌罗匹隆组比较,利培酮组的泌乳素(PRL)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哌罗匹隆与利培酮在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中疗效相当,但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对内分泌影响更小,临床应用价值较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盐酸哌罗匹隆与利培酮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精神病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1例精神分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治疗组则给予盐酸哌罗匹隆。参照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表(PANSS),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其阳性症状评分和阴性症状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培酮与盐酸哌罗匹隆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后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哌罗匹隆,起始剂量12 mg8226;d-1,逐渐增加到治疗剂量,最大48 mg8226;d-1,平均(28.00±9.59) mg8226;d-1;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起始剂量5 mg8226;d-1,逐渐增加到治疗剂量,最大30 mg8226;d-1,平均(18.33±7.90) mg8226;d-1。疗程8周。两组治疗期间必要时使用苯二氮类药物和抗胆碱能药物。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2,4,8周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定药物疗效,副作用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84.38%,对照组有效率87.5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头痛、嗜睡、体质量增加、恶心、呕吐、口干、心动过速或过缓、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阿立哌唑相当,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阿立哌唑。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7,(24):3394-3396
目的:系统评价哌罗匹隆对比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PubMed,收集哌罗匹隆(试验组)对比利培酮(对照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按照改良后的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后,采用Rev Man5.0统计软件对各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RCT,合计1 05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9,95%CI(0.75,1.30),P=0.93];对照组患者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OR=0.63,95%CI(0.43,0.92),P=0.02]、泌乳素水平升高发生率[OR=0.23,95%CI(0.14,0.38),P<0.001]和体质量增加发生率[OR=0.23,95%CI(0.13,0.39),P<0.001]显著高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哌罗匹隆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哌罗匹隆的安全性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盐酸哌罗匹隆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首发精神分裂患者35例,上述患者均服用盐酸哌罗匹隆片,开始4 mg/次,3次/d,而后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映情况对所服剂量进行调整,最大剂量为36 mg/d,连续治疗2个月.对本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和治疗8周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进行评定.根据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增减情况进行评分.结果 本组患者痊愈2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5%.本组患者治疗期间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情况:本组患者治疗8周时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症状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哌罗匹隆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7.
哌罗匹隆与奎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哌罗匹隆与奎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给予哌罗匹隆片,po,起始剂量4 mg8226;d-1,最大剂量48 mg8226;d-1,平均(28.0±8.0) mg8226;d-1. 对照组给予奎硫平,初始剂量100 mg8226;d-1,最大剂量750 mg8226;d-1,平均(650.0±75.0) mg8226;d-1. 两组治疗均8周. 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及相关辅助检查评价耐受性. 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PANSS分由治疗前 (92.4±22.6) 分降为(41.0±13.3)分(P<0.01);对照组PANSS总分由(92.5±23.1)分降为 (40.1±12.5)分(P<0.01); 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80.0%和83.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0%和26.7%(P>0.05). 结论 哌罗匹隆与奎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总体疗效相当,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于开县精神卫生保健院住院或门诊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按入组顺序分为哌罗匹隆组42例和氯丙嗪组44例。哌罗匹隆组给予哌罗匹隆治疗,氯丙嗪组给予氯丙嗪治疗,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时均给予体格和常规检查,同时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总胆固醇( TC)以及空腹血糖(GLU)。结果治疗后哌罗匹隆组患者有2例(4.76%)血脂异常,有1例(2.38%)表现为边缘性空腹血糖升高;氯丙嗪组有3例(6.82%)血脂异常,4例(9.09%)表现为边缘性空腹血糖升高,1例(2.38%)空腹血糖升高。两组血脂、血糖异常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哌罗匹隆日剂量12~20mg为低剂量组,有8例(19.0%),24~36mg为中剂量组,有14例(33.3%),40~48mg为高剂量组,有20例(47.6%);氯丙嗪按日剂量200~300mg为低剂量组,有7例(15.9%),325~475mg为中剂量组,有16例(36.4%),500~600mg为高剂量组,有21例(47.7%)。不同剂量组患者血脂、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哌罗匹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氯丙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哌罗匹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不明显,临床上较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哌罗匹隆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我院新诊断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哌罗匹隆组和阿立哌唑组,每组30例。哌罗匹隆组给予哌罗匹隆治疗,阿立哌唑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于基线期与治疗后采用学习记忆相关的霍普金斯词汇学习测验-修订版(HTLV-R)、WMS-Ⅲ空间广度测验(WMS-ⅢSST)、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BVMT-R)、信息处理速度相关的测试连线测验(TMT)及符号编码(SC)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结果基线期,哌罗匹隆组与阿立哌唑组HTLV-R得分、WMS-ⅢSST得分、BVMT-R得分、TMT时间及SC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哌罗匹隆组与阿立哌唑组HTLV-R得分、WMS-ⅢSST得分、BVMT-R得分、TMT时间及SC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HTLV-R得分、WMS-ⅢSST得分、BVMT-R得分及SC得分均较基线期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TMT时间均较基线期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哌罗匹隆与阿立哌唑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均具有相似的特性,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哌罗匹隆片溶出度的方法。方法:根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中溶出度测定方法第三法(小杯法),以水为溶媒,转速为50 r·min~(-1),于30 min取样,在316 nm波长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收度,并计算溶出度。结果:盐酸哌罗匹隆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20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0.27%),3批样品30 min溶出度均大于80%。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溶出度测定。 相似文献
11.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建良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0,15(9):1060-1063
目的:观察帕利哌酮缓释片(芮达)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临床疗效、社会功能差异。方法:8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或精神分裂样精神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缓释片组(n=42)与利培酮组(n=40)进行4周的治疗和观察,在治疗后第1周末、第2周末、第3周末、第4周末比较两组之间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减分率和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分值的差异。结果:PANSS减分率,帕利哌酮缓释片组在治疗后第1周末、第2周末、第3周末、第4周末均明显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末,CGI减分率帕利哌酮缓释片组明显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P分值,帕利哌酮缓释片组在治疗后第1周末、第2周末、第3周末、第4周末均明显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可以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德轩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6):61-64
目的 评价盐酸齐拉西酮(力复君安)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27例)和利培酮组(25例),进行为期6周的双盲对照研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有关实验室检查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PANSS评分较入组时均显著减低(P<0.01);PANSS减分率:齐拉西酮组为(70.10±23.19)%,利培酮组为(71.46±30.55)%;临床总有效率:齐拉西酮组为85.19%,利培酮组为84.0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齐拉西酮组为48.28%,利培酮组为57.14%,利培酮组发生例次比齐拉西酮组要多,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与利培酮相似,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跟踪随访,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稳定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药物患者的PANSS各项分值在入组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末PANSS减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入组时两组药物患者的SDSS总分和ADL总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末利培酮组患者的ADL总分显著降低(P>0.05),而阿立哌唑组患者的SDSS总分和ADL总分均显著降低(P<0.01).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及对催乳素水平影响均明显高于阿立哌唑组.结论: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两种药物对阳性与阴性症状的改善作用相当,但阿立哌唑组更能明显地改善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13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5例予以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利培酮治疗,疗程共计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PANSS总分值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优于利培酮,且不良反应与利培酮相似。 相似文献
15.
16.
魏保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6):20-21,23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密云区精神卫生防治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依照计算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20例。参照组予以利培酮治疗,试验组予以氨磺必利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分、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量表(GAS)评分、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PANSS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DSS评分、BPRS评分和G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SDSS评分、BPRS评分、TESS评分低于参照组,GAS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利培酮比较,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更优,其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提高社会功能,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国产利培酮(索乐)对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障碍分类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索乐)组(30例)和氟哌啶醇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PRL水平;采用PANSS量表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两组治疗8周末的PANS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②治疗前利培酮(索乐)组与氟哌啶醇组的PR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利培酮(索乐)组与氟哌啶醇组的PRL水平均比治疗前升高,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利培酮(索乐)和氟哌啶醇均能升高患者的PRL水平,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8.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首发分裂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0例首发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为期12周的阿立哌唑治疗和利培酮治疗,评定工具包括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12周末评定)及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治疗后2、4、6、8、12周末评定),使用PANSS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与基线相比,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在治疗后各观察点均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后各观察点的PANSS总分及减分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在治疗终点的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3,P=0.728);两组总体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8,P=0.256),但治疗后4、6、8、12周末,利培酮组的TESS评分显著高于阿立哌唑组(P均〈0.05)。结论: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其副作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要轻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选择利培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与一般精神病理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恶心、口干、便秘、体重增加等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阿立哌唑,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更佳,安全性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相比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治疗8周后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个量表组内比较时,两组治疗后2、4、8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评定时间组间比较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有差异。结论齐拉西酮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其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