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6岁,因"头皮肿物20余年"于2009年10月20日就诊.患者自诉20余年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头皮肿物,无痛、痒症状,但逐渐增大,未曾诊治.体格检查:右顶枕部见一约5 cm×6 cm×7 cm正常肤色肿物,质韧,边界清,与头皮不粘连(见网1).实验室检查示:血、尿、粪常规检查正常.头颅MRI示:肿物包膜完整,与颅脑不相通(见图2).心电图、X线胸片均正常.拟诊为表皮囊肿.于局部麻醉下行肿物基底部完整切除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示:基底细胞呈分叶状、条索状分布;可见扩张的角化囊,囊腔内为成层排列同心圆性角化物,周围有呈栅栏状排列的基底细胞巢;纤维组织广泛增生,并包绕上皮岛周围;局部细胞增生活跃,并可见大片坏死组织(见图3),诊断为巨大毛发上皮瘤.术后10 d拆线,恢复良好出院.出院后随访1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2.
病例报告:女,14岁.颜面密集皮色丘疹10 a余.患自幼无明显诱因于颜面出现皮色半球形,绿豆大小丘疹,多见于额部、双眼睑、鼻部、鼻唇沟及头皮处,无痒痛感,随年龄增长,皮疹增多.曾在当地医院行激光手术治疗,局部皮疹消退,但一段时间后复发如初.现未行特殊处理,遂来就诊.否认内科疾病史,家族成员无类似病史,否认遗传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检查:颜面,尤以额部、双眼睑、鼻部、鼻唇沟及头皮处,明显见密集皮色半球形丘疹,局部有透明感,直径约2~5 mm,大小较一致,界清,局部融合成片,触之质硬坚实,无压痛感,无破溃,无明显狮面状表现.组织病理:(在右上眶皮肤取材)瘤灶位于真皮,部分与表皮相连,瘤细胞呈基底样细胞,排列成条索或团块样,周缘栅栏状,中央网状或筛状,向毛发结构发育,并角囊肿出现.治疗:考虑到患皮疹较多发密集,且病理提示皮疹深达真皮,患现年14岁,皮肤较薄嫩,不宜行激光手术治疗,临床跟踪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少见单发性毛发上皮瘤进行研究并回顾相关文献,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存在单发性毛发上皮瘤症状表现的患者的临床情况、病理表现、皮肤镜检查、诊断的要点及预后的表现。结果 患者女,32岁,鼻部肿物3年。查体鼻部可见一半球形半透明红色结节,直径约1 cm。皮肤镜提示粉红色背景、树枝状血管、粟粒样囊肿。组织病理有典型的形态特征,表现为真皮内基底样细胞团块,存在毛发分化倾向及角囊肿的表现。根据其组织病理表现及临床相关资料诊断,将患者确诊为单发性毛发上皮瘤。手术切除后1年无复发。结论 临床上对单发性毛发上皮瘤的误诊率较高,而对这种疾病的确诊主要根据其组织病理学特征来明确,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5.
患者女性,66岁.发现左颞部头皮肿物10年.查体:左颞部表面有一隆起型肿物,约3.5cm×3cm×1.5cm大小,蘑菇样,质软,边界清,较固定,包块表面凹凸不平,浅红色,无疼痛,表皮局部有糜烂,少量渗出,轻度搔痒.行局麻下头皮肿物切除.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36岁,因性交后偶有阴道出血3年,突发性阴道出血1天,于2000年9月14日人院.B超显示子宫大小正常,宫颈内见3.0 cm×2.8 cm×2.5 cm中低回声肿块.妇科检查:外阴正常,子宫前位,大小正常,宫颈外口扩张,突出一带蒂的核桃大实质性肿物,质稍硬,灰红色,表面有活动性出血.由根部切除肿瘤送病理.临床诊断:宫颈粘膜下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7.
8.
患者男性 ,21岁 ,2年前因左前臂肿块在外院行肿块切除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软组织肉瘤”(具体诊断不祥 ) ,并以放疗处理。患者首次来我院就诊见左前臂原手术疤痕周边处有1cm×0.5cm×0.5cm大小包块 ,质中 ,活动度差 ,行手术切除。术后约1 +个月原病变周围再次出现小肿块 ,本次行扩大切除术 ,体检时见病变手臂肌肉因放疗而明显萎缩 ,局部皮肤呈褐色。1病理检查两次送检标本均为灰白色 ,无明显包膜 ,大小分别为1cm×0.6cm×0.5cm ,1.5cm×1cm×1cm ,切面灰白色 ,实性 ,质中。镜下 :病变中央见较大…  相似文献   

9.
洪扬 《浙江临床医学》2004,6(10):917-917
髓上皮瘤是罕见的眼内肿瘤,也是最常见的睫状体上皮性先天性肿瘤,因其起病隐蔽,常因患儿继发青光眼、白内障、斜视等经治疗无效才被发现,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 ,59岁。 7年前出现右面颊部包块 ,有触痛。病理诊断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再就诊时 ,右颌下 ,颏下 ,皮下均有结节 ,境界清楚 ,0 2~ 3cm大 ,质中等硬 ,行两部位FNAC检查 ,并切除病检。病理检查 肿瘤由红染的黏液样基质和散在分布的肿瘤细胞构成 (图 1 ) ,瘤细胞外观多形性 ,呈蝌蚪状、多突状、带状和分支状。胞质丰富 ,淡蓝色 ,含嗜碱性细颗粒 ,可见小空泡 ,核圆或卵圆形 ,居中或偏位 ,轻度大小不一 ,染色质疏松网状 ,有一个或多个小核仁 ,核内可见包涵体结构 (图 2 ) ,双核多见 ,偶见多核瘤细胞。Vim及CD31 (+)。病理…  相似文献   

11.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是近20年才认识的一种较少见的低度恶性血管源性肿瘤,在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方面都介于血管瘤和血管肉瘤之间,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生,以软组织多见.我院收治1例发生于儿童肠道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现结合文献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罗祥美  尹锦芳 《新医学》2010,41(2):116-117,F0003
卵巢纤维上皮瘤是少见的卵巢上皮性肿瘤,其中绝大多数为良性,罕见恶性。该文报道1例巨大卵巢恶性纤维上皮瘤患者,腹部肿块渐增大10年,就诊时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曲张,扪及巨大肿块(62cm×36cm×30cm),先行肿块减压引流术,1周后肿块体积渐缩小,行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显示右侧卵巢低度恶性纤维上皮瘤。该例提示对于医疗条件相对不足的基层、边远地区医疗单位,遇到类似病例可考虑采用分次手术的方法降低手术和麻醉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 ,6 1岁。发现左眼角小黑痣 10年 ,逐渐长大 ,近 1年反复破溃并伴有肿痛。检查 :左眼内眦 2个痣样结节 ,大小 0 2cm左右 ,表面尚光滑 ,呈浅褐色 ,除眼角外 ,颜面及躯干亦有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痣样结节数 10个 ,从针尖到黄豆大。手术分别切除眼内眦部 ,鼻背部及颜面其它部位黑痣 6枚。患者曾先后 4次行下颌骨多发性囊肿切除术。病理检查 送检 6块梭形皮肤组织 ,其中央均见浅褐色结节 ,直径 0 15~ 0 7cm不等 ,切面均为灰白色 ,边界不甚清楚。镜检 :真皮内瘤组织与表皮相连 ,由基底细胞构成 ,在真皮内浸润性生长 ,呈不规则条索…  相似文献   

14.
病例女,47岁.于15 d前发现阴道少量流血.  相似文献   

15.
16.
患者,男,74岁,一周前因左侧鼻息肉而行息肉摘除术。术后5d即出现精神状态改变,胡言乱语,无寒战、头晕、头痛、无四肢抽搐等。于当地医院就医,行头颅CT检查时发现左额叶占位性病变,考虑胶质瘤可能性大,遂来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一步诊治。  相似文献   

17.
18.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血管肿瘤,其恶性程度介于完全良性的血管瘤和高度恶性的血管肉瘤之间,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或前内皮细胞,以上皮样或组织细胞样外观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为特征。EHE在所有血管肿瘤中发病率<1%,可发生于身体多个部位,最常发生于肝脏,其次是肝和肺同时受累、肺单独受累、骨单独受累。目前在国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钙化上皮瘤的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为钙化上皮瘤患者的临床和超声检查资料.结果 7例患者均为单发,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节好发于头面颈部(4/7).高频超声显示病变均位于皮下软组织内,紧邻皮肤层.病变多表现为不均质低回声,内部可见斑块或点状强回声,部分后伴声影,1例病变内部可见不规则无回声.3例彩色多普勒检查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论 钙化上皮瘤具有一定声像图特点,超声检查发现紧邻皮肤的不均质低回声结节,内部合并钙化灶时应考虑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对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43岁。因气喘、胸闷3个月余于2006-03-20入院。患者缘于入院前3个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气喘、胸闷,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结节,考虑转移瘤待排,经抗感染、平喘及其他对症处理约1个月后,胸闷、气喘有所改善,复查CT示:双肺多发结节无改变,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门诊拟双肺多发结节收入我院心胸外科。入科查体未见明显的阳性体征。入院后查心电图、B超、血常规、生化、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血沉等均为正常,胸部CT提示双肺散在小结节状高密度阴影,考虑肺转移瘤可能。2006-03-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