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明了的乳腺切线野等中心定位方法。方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原理,首先找到切线野上、下、左、右边界即钢丝1、2,3、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平行四边形中心O点,然后再寻找过O点患者横断面垂直高度钢丝1和2中心。由平行四边形两个方向平行中线的交点即为对角线中心的原理,此时的模拟机等中心即为钢丝1和钢丝2连线的中心,也就是切线半野的等中心.该中心到内、外切野源皮距中心距离相等。结果:该方法简单明了,步骤清晰。结论:对目前仍然没有条件做Ct-sim的医院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放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应用放射治疗乳腺癌取得了进一步完善。现将半束照射技术介绍如下。 乳腺癌放射治疗主要包括锁腋联合野、内乳野和胸壁野,有时为了补充锁腋联合野内腋区剂量的不足,还可加照腋后野。由于胸壁野的特殊解剖部位,对根治术后的胸壁野通常采用电子束垂直照射,而对于接受保守性手术的乳腺癌,还需要用高能量的光子束,为保护肺组织,须作切线位照射。该野上  相似文献   

4.
设置一条在CT图象和病人皮肤上均看得见的参考线为媒介,按CT片显示的鼻咽癌病变界限及与参考线位置关系,勾画出病灶在头面部皮肤的轮廓,为放疗照射野和放疗中心点的定位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陈昊  王凡 《安徽医药》2011,15(4):462-464
目的 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腺切线照射治疗的临床毒副反应及近期疗效.方法 对2005年9月~2010年9月本院收治的17例早期乳腺癌接受保乳手术的患者,实行全乳腺切线照射至60 Gy,瘤床电子线推量6 Gy,随访其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并按RTOG标准评估放疗反应.结果 保乳术后放疗后患者中位随访30.5个月,无局部...  相似文献   

6.
目前钴 - 6 0远距离治疗机在广大基层仍占很重要的地位 ,仍是主要放疗设备。但由于 SAD为 80 cm的治疗机受机器本身性能限制 ,只能开展固定束治疗和等中心固定束治疗 ,在治疗头颈部肿瘤时由于照射野不规则 ,且在较小的范围内又有较多的重要组织器官 ,造成治疗上的困难和不便。本院通过改装铅挡托架 ,开展同中心定位固定源皮距照射技术 ,解决了采用侧野照射体位易变的问题 ,并可使用固定铅挡块 ,经过多年使用证明切实可行 ,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生产的 HMD- 型放射治疗模拟机及 GWGP- 80型钴 - 6 0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把等中心放疗技术的操作方法运用到固定源皮距给角定位技术中,从而提高固定源皮距给角定位技术的准确性.方法 在给放疗患者行固定源皮距(SSD)给角定位时,首先运用等中心(SAD)方法定出照射野在避开重要组织、器官(如脊髓等)的最佳照射角度和皮肤上的入射点,然后通过移动治疗床的作用,调节该入射点的源皮距等于源轴距,在照射角度不变的情况下,在定位机透视下再诃节治疗适合的野界的大小,即回到SSD技术中来.结果 等中心技术用于固定源皮距给角定位中,科学地解决了传统固定源皮距给角定位中难以准确找准照射角度和不能直读照射深度的问题,使临床在采用SSD给角技术中即方便又放心.结论 等中心技术在固定源皮距给角定位技术中的应用,提高了固定源皮距给角定位技术的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989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行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6例。两组均行乳腺癌保乳术及化疗,化疗2~3个疗程后,对照组行3D-CRT,观察组行IMRT,比较两组的照射剂量、放疗前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该研究92例患者均完成放疗,观察组左侧病灶及患侧肺脏照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TV的V105%、V110%及V115%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I高于对照组、H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疗后MMP-9水平均较本组放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放疗后两组TIMP-1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肺损伤、胸骨后疼痛及消化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与3D-CRT相比,前者的PVT剂量均匀性及适形度均较好,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低,利于降低乳腺癌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化疗是乳腺癌全身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静脉化疗有浅静脉和深静脉2种途径。我院对乳腺癌术后的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及化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乳腺癌患者应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输入化疗药物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2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输液。结果消除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避免了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及药液外渗引起的局部皮肤及组织的损伤,保持了皮肤的完整性。结论 PICC对患者刺激性小,使用方便,并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证明了一类半线性椭圆方程正解满足等周不等式, 并得到了此解的最佳上界估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持续中心负压吸引在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作用。方法将临床符合标准的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术后常规连续单管或双管接一次性负压瓶负压引流及弹力绷带加压包扎3~5天。实验组利用持续中心负压吸引,负压维持在-0.01--0.03Mpa(-100--225mmHg)之间持续负压吸引,连续3~5天,比较两组患者皮瓣区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发生睛况。结果实验组术后皮下积液2例,对照组9例,实验组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1实验组术后皮瓣坏死0例,对照组6例,实验组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中心负压吸引可用于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及根治手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并促进伤口愈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放疗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的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 结合1例乳腺癌放疗后非照射区内BOO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对BOOP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保乳术后行EC方案化疗4个周期,再给予右乳切线位放射治疗,放疗结束后2个月开始出现咳嗽,胸部CT显示右上中肺野实变影.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病灶逐步吸收,8周后停药.停药10 d后再出现咳嗽,胸部CT显示上中肺病变再次出现,并出现双下肺放疗照射野以外实变影,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符合BOOP.再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共45周,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胸部CT病变基本吸收.结论 乳腺癌放射治疗后易并发BOOP,经皮肺穿刺活检有助于该病的诊断,早期激素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乳腺癌根治术后不同放疗技术的应用与剂量。方法 10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为试验对象,采用数据库随机分组式,各50例,分别进行3D-CRT放疗技术照射、IMRT放疗技术照射,此项试验在2017年5月20日至2018年5月20日进行。结果观察组左侧患者心脏V40(0.65±0.17)%、患侧肺V40(1.39±0.52)%、患侧肺V30(10.53±1.85)%、肝脏平均剂量(1.34±0.21)Gy、6个月复发率(0.00%)、12个月复发率(2.00%)、不良反应发生率(4.00%)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IMRT放疗技术照射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效果更佳,能够减少对肝脏、肺部、心脏等器官的不良反应,降低日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方法.方法 实验组用0.9%生理盐水250 ml+庆大霉素48万U+地塞米松20 mg混合液纱布浸湿外敷,Ⅲ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加用流量6 L/min的氧气通过75%乙醇过滤后直接吹拂创面及边缘皮肤;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湿润烧伤膏外敷,至放疗结束.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同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重在早期预防和治疗,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湿敷加局部吹氧是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图像引导下应用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对乳腺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人民医院2020年3—9月接受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的乳腺癌患者60例,根据患者放疗体位固定方式不同分为A组(n=30)和B组(n=30),分别选取热塑体模(A组)和个体化定位泡沫垫联合热塑体模(B组)进行固定,所有患者分别在每次治疗摆位纠正前和摆位纠正后行锥形束CT(CBCT),获取两组摆位误差值。结果 摆位纠正前,A组三维方向摆位误差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摆位纠正后,两组三维方向的摆位误差均低于摆位纠正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三维方向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治疗周数增加,两组三维方向的分次间误差逐渐减少,且A组1~5周三维方向的分次间误差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乳腺癌调强放疗使用个体化定位泡沫垫联合热塑体模固定体位能提高摆位稳定性和重复性,采用CBCT图像引导放疗可有效减少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17.
胡松 《中国医药指南》2013,(18):191-19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中心病灶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乳腺癌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疾病的诊断率,从而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中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69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活检确定为乳腺癌,分别采用两种检测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其中检测组采用磁共振检查,对照组采用B超联合钼靶检查,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与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69例乳腺癌患者中,检测组采用磁共振成像检测出65例,检测率为94.20%;对照组采用B超联合钼靶检查检测出53例,检测率为76.81%。比较两组的检出率,并经统计学处理得P<0.05,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检测的检测率高,能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丰富而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对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具重要的价值,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疾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乳腺癌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的静脉炎。方法 102例患者采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给药并观察。结果应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102例,顺利完成化疗,留置时间48d~382d,平均164d。结论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无痛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9.
茅玲  刘芳芳  尹刚  黄选东 《安徽医药》2017,21(4):683-686
目的 探讨完全植入性中心静脉输液港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 提取接受输液港植入手术的158例乳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输液港的放置方法、留置时间、并发症的种类和处理方法.结果 输液港的放置方法包括:乳腺癌术中经腋静脉植入50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101例、经颈内静脉穿刺植入7例.输液港留置时间21~1 416 d,平均245.2 d.并发症包括:注射座局部感染破溃3例(1.9%,95%CI:0.39~5.45),导管断裂3例(1.9%,95%CI:0.39~5.45),导管破裂1例(0.6%,95%CI:0.02~3.48),导管异位1例(0.6%,95%CI:0.02~3.48),输液不畅2例(1.3%,95%CI:0.015~4.5).3例注射座局部感染和2例导管断裂的病人提前取出输液港,其余1例导管断裂发生在取管术中,断裂的远端导管均采用介入手术取出.导管破裂在取管术中发现,导管异位在计划取管术前拍摄X片发现,2例病人均无症状.结论 完全植入性中心静脉输液港是乳腺癌病人可选择的长期静脉通路,感染和导管断裂是导致非正常取港的主要原因.介入手术取出断裂导管损伤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行放疗前增强cT模拟定位的护理效果,以提高CT模拟定位图像的质量,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术后适形放疗前增强定位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增强定位扫描常规护理,实验组根据患者不同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包括全程护理干预、体位护理等。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形定位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有助于减轻患者焦虑心理,降低副反应发生率,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检查,为适形放疗取得优质精确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