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脊柱滑脱是指脊椎体间因各种原因造成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最常见于腰椎,尤其是L5S1节段前滑脱,随着对脊柱内固定技术各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严重脊柱胸腰段骨折脱位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严重脊柱胸腰段骨折脱位1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分级(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部分不典型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免误诊、误治延误病情,发生率虽不高,但其对预后影响较大应予重视。方法对本院近十年临床遇见6例脊柱肿瘤误诊为脊柱结核的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脊柱肿瘤与肺结核并发,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并发的情况都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过,并且典型病例不难鉴别,而某些不典型病例则易致误诊而延误治疗。结论只要注意相似症状、体征、影像的区别,有利于减少误诊。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X线改变多有不同,结核常有死骨、骨痂形成,肿瘤累及椎体反角及椎弓根较多,结核脓肿影多呈梭形,超过二个或二个以上椎体,而肿瘤软组织影多呈半球形,很少超过二个椎体。抗结核及支持疗法疗效观察可为确诊提供帮助,小儿结核菌素试验也有鉴别意义。不典型病例行CT、MRI、核素扫描、PET-CT穿刺活检等检查能够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4.
笔者就近年来脊柱后路手术对脊柱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脊柱失稳的含义 脊柱的稳定性是指脊柱结构维持本身生理平衡位置的能力。脊柱失稳是指脊柱的这种能力丧失而导致椎体移位超出生理限度的病理过程。为了进一步研究制约脊柱稳定性的因素,1980年Panjabi等首先提出脊柱功能单位(functilnalspinal unit,FSU)的理论。FSU也称运动节段,包括相邻两椎体及其间的连接(椎间盘、小关节和韧带结构)。运动节段中连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微创脊柱外科影像资料在脊柱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9月~2018年6月实施外科教育教学工作的4个班级200名学生为本次研究对象,2016年9月~2017年6月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2个班级100名学生为对照组,该组学生脊柱外科教学活动中均给予传统教学;2017年9月~2018年6月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2个班级100名学生为实验组,该组学生脊柱外科教学活动中均给予微创脊柱外科影像资料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外科教学期末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脊柱外科基本解剖结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外科无菌操作等外科考试指征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学生期末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脊柱外科教育教学满意度(98.0%)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脊柱外科教学中给予微创脊柱外科影像资料有利于学生结合临床资料,更好的掌握脊柱外科相关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6.
高骏  王一农  庞伍宽 《河北医药》2002,24(8):664-665
随着脊柱外科生物力学研究的发展 ,极大地促进了脊柱后路内固定器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自 2 0世纪 40年代King开始应用螺丝钉稳定脊柱到目前多节段、多平面椎弓根螺丝钉及脊椎板钩系统的临床应用 ,骨科医生可有多种内固定器固定方法选择治疗各种脊柱疾病。但需要明确一点 ,除非脊柱本身获得骨性融合 ,即自身稳定以外 ,任何内固定器均有一定的使用期限 ,一种内固定器不可能应用于所有脊柱疾患。为此 ,骨科医生应了解掌握每一种脊柱后路内固定器的基本性能 ,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才能极大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 脊柱后路内固…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因骨质疏松症、小脊柱关节突炎症、椎间盘退变性疾患、腰背肌的萎缩等引发伴有脊柱矢状位失衡的老年退行性脊柱疾患[1-3]。老年脊柱矢状位失衡常伴发顽固性腰痛,身体前倾,如果单纯稳定病变节段或单纯矫正后凸成角节段,忽略脊柱矢状位平衡极易导致手术失败,术后患者仍有顽固性腰痛。所以,分析老年退行性脊柱疾患中脊柱-骨盆参数改变可以用于更好诊断及治疗老年退行性脊柱疾患,而且对脊柱的手术矫形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胸腰椎骨折在创伤骨折中约占3%~5%,多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损伤。恢复椎体的高度与脊柱生理弯曲,重建脊柱稳定性,以及解除对脊髓神经的压迫是治疗的目的。我院自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采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治疗胸腰椎骨折39例,随访27例,效果满意。报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短缩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对照分析矫正术前后后凸角矫正情况、疼痛改善情况,回顾分析矫正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矫正前后脊柱后凸角手术矫正前后口述疼痛分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例患者中,手术矫正后疗效为Ⅰ级者35例(87.5%),疗效为Ⅱ级者5例(12.5%),疗效Ⅲ级和Ⅳ级者为0。结论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短缩术能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缓解患者疼痛不适,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脊柱手术技术一般包括3个主要步骤:减压、固定和矫正畸形.脊柱融合最初用来治疗由结核、创伤及脊柱侧凸引起的畸形和不稳定.1911年Albee和Hibbs分别用胫骨骨块和髂骨骨块用来行脊柱融合术,在那个时期,脊柱融合技术要求术后长期卧床,之后应用支具制动,假关节发生率高达20%[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原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椎间植骨一期内固定恢复脊柱稳定性的重要性。方法总结66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一期病灶清除一期内固定、椎间植骨的治疗效果。结果65例结核患者都治愈,骨性愈合时间平均7~12个月,脊柱畸形得到明显矫正。结论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效果良好、安全。  相似文献   

12.
脊柱手术技术一般包括3个主要步骤:减压、固定和矫正畸形。脊柱融合最初用来治疗由结核、创伤及脊柱侧凸引起的畸形和不稳定。1911年Albee和Hibbs分别用胫骨骨块和髂骨骨块用来行脊柱融合术,在那个时期,脊柱融合技术要求术后长期卧床,之后应用支具制动,假关节发生率高达20%。在20世纪后期,脊柱内固定开始用于节段性固定,提高了脊柱融合率,加速了脊柱手术后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3.
1椎间盘的结构 椎间盘位于第2颈椎至骶骨相邻椎体间,是椎骨间的主要连结。颈部和腰部的椎间盘前面厚,形成脊柱向前的颈曲和腰曲,胸部椎间盘前后几乎一样,脊柱胸部的后曲主要是由于椎体形态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已开展了数l0年。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如椎间盘突出、脊柱创伤、脊柱滑脱等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脊柱融合的成功率也明显提高,辅以内固定的脊柱融合率高达95%[1]。然而其术后并发症也日益引起脊柱外科医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脊柱结核外科术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脊柱结核各术式的优缺点和适应症.方法 2001年1月~2007年12月共手术治疗胸、腰、骶椎脊柱结核104例,98例获有效随访.根据不同的术式分组:A组(21例)采用单纯病灶清除术;B组(16例)采用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 前路内固定术;C组(49例)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后路植骨融合并内同定术;D组(12例)采用单纯后路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慢性窦道形成.除6例失访外,其余98例均获得0.6~7年随访,平均3.6年.75例有后凸畸彤者,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8.3°.随访期内丢失3~5°.除A组2例2二次手术治愈,其余患者均一次治愈.45例有神经损害的患者术后均获得明显改善.组间两两比较x2检验,A/D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C组(P<0.05).结论 在有效抗结核化疗基础上.脊柱稳定性在脊柱结核治疗中具有较大意义.单纯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和后外侧脊柱融合术可有效稳定脊柱,治疗神经损害较轻的脊柱结核,具有手术创伤小,技术较易开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生物力学因素在脊柱疾患的发病机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对脊柱疾病认识的深入,脊柱相关的生物力学成为研究的热点,而有限元法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研究脊柱生物力学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7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治疗,根据固定方式的差异,按照其治疗意愿分组为椎弓根螺钉组(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和通用组(通用型脊柱内固定),对比患者进行治疗后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进行不同方式固定后,通用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椎弓根螺钉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长明显优于椎弓根螺钉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治疗,选用通用型的脊柱内固定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出血量,创伤性较小,并且其操作简单,手术进行的时间短,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王玉珍  马淑萍 《天津医药》1995,23(9):529-531
年龄较轻是脊柱后凸和后侧凸畸形所致肺心病的特点。患肺功能障碍和动脉血气异常程度与脊柱畸形类型和脊柱畸形角度显相关。即脊柱后凸或后侧凸≥90°,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用力肺活量(FVC)的降低较脊柱畸形〈90°显(P〈0.05),后侧凸畸形PaO2与FVC显低于后凸畸形(P〈0.05)。脊柱后凸或后侧凸患由于心脏、血管在胸腔位置的变化,使肺心病的X线片和心电图诊断率明显低于一般  相似文献   

19.
退行性脊柱侧凸( 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是指骨骼成熟以后由于椎间盘及椎间小关节的退行性改变而导致的原发性脊柱侧凸,侧凸冠状面上Cobb角>10°[1-2],DS不仅包括脊柱在冠状面上的侧凸、矢状面的节段性失稳及滑脱,还包括水平面的椎体旋转,因此是脊柱的一种三维畸形,其复杂程度甚至高于特发性脊柱侧凸。因其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且常见于腰椎及下胸椎,故又被称为老年性腰椎侧凸。据统计我院就诊的50岁以上腰痛患者中, DS的发病率可达到15%,其引起的腰腿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许多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最终选择了手术治疗。 DS手术治疗的最终目的为重建脊柱的平衡、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在DS的手术治疗中,矢状面平衡的重建越来越受到重视,循证医学证明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与成人脊柱畸形术后的临床疗效密切相关[3-4]。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中采用经椎间孔脊柱内镜(TESSYS)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椎间孔镜TESSYS治疗的患者29例设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的VAS疼痛分数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行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效果良好,术后患者疼痛显著缓解,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