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负荷量苯巴比妥治疗HIE并惊厥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负荷量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 -ischemicencphalopathy,HIE)并惊厥的疗效。方法 :对HIE并惊厥 35例首次负荷量 15~ 2 0mg kg ,静脉或肌肉注射 (或分两次静脉注射 ,每次 10mg kg ,间隔 10~ 2 0分钟再给第二次 ) ,若惊厥仍不止 ,间隔 10~ 2 0分钟追加 5mg kg ,使总量不超过 30mg kg。结果 :35例中显效 15例 ,有效 17例 ,无效 3例 ,总有效率 91.4 %。结论 :苯巴比妥对HIE并惊厥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鲁志力 《吉林医学》2010,31(20):3211-3212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治疗惊厥持续状态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惊厥持续状态患儿83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根据患者临床情况给予吸氧、降低颅内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质量。在以上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地西泮0.3mg/(kg.次)静脉推注。如果无效15min可根据原来剂量应用3次,同时给予苯巴比妥5mg/(kg.次),每隔12小时1次。观察组给予咪唑安定0.1~0.2mg/kg加5%葡萄糖10ml中静脉推注,而后按照0.1~0.8μg/(kg.min)的滴速维持滴注。可根据患者惊厥是否控制而调整滴速,最后以惊厥完全控制后的滴速进行维持滴注,维持滴注24h后,每隔2h递减0.1μg/(kg.min),最后停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安定治疗惊厥持续状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小儿惊厥产生的原因和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小儿惊厥治疗方案.方法 安定每次0.3~0.5 mg/kg静注;苯巴比妥钠每次8~10 mg/kg,肌肉或静脉缓慢注射;惊厥持续状态者安定重复静注1次;氯硝西泮每次0.02~0.06 mg/kg缓慢静脉注射;副醛每次0.1~0.2 ml/kg肌注;苯妥英钠每次15~20mg/kg于20~30分钟内缓慢静注,12~24小时后予维持剂量,每日5~10mg/kg,分1~2次缓慢静脉注射.结果 颅内感染20例,低钙性惊厥患者1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8例,新生儿破伤风4例,热性惊厥77例.其中1个月~1岁42例(34.7%),1~3岁47例(38.8%),3~6岁22例(18.2%),6~10岁10例(8.3%).惊厥患儿121例中,治愈91例(75.2%),好转17例(14.1%)、死亡和放弃治疗13例(10.7%).结论 熟性惊厥为小儿惊厥的主要原因,以1~3岁婴幼儿易发生惊厥.  相似文献   

4.
周文智  钟佑泉 《四川医学》2003,24(6):557-557
患儿 ,男 ,5岁。因反复惊厥 8h入院。入院时患儿双眼凝视 ,口吐白沫 ,口周发绀 ,全身强直 ,四肢阵挛性抽动 ,持续数十分钟后惊厥停止 ,嗜睡 ,意识不恢复 ;数十min后再次发作 ,发作形式同前。约 2月前有类似发作史 ,在院外诊断为癫痫。体格检查 :意识丧失 ,四肢肌张力增高 ,双侧自发巴氏征阳性。实验室检查 :电解质、肝功能、脑脊液无异常。入院诊断为癫痫 (强直 -阵挛型 ) ,癫痫持续状态。继院外苯巴比妥负荷(剂量不详 )后再给予 5mg/ (kg·d)肌注 ,静脉推注苯妥英钠负荷量 2 0mg/kg后惊厥仍未停止、遂于入院后 1h行气管插管并给予硫喷妥钠 …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持续静滴安定控制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HIE)惊厥的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HIE出现频繁惊厥或惊厥持续状态患儿33例,其中治疗组18例给予安定持续静滴治疗,对照组15例间断给予镇静剂。比较惊厥控制时间。结果治疗组惊厥控制时间(30.39±10.68)min较对照组(60.87±9.49)min明显为短(t=8.65,P<0.01)。在0.05mg/(kg·min)剂量范围内未出现呼吸抑制等明显副作用。结论安定持续静滴控制中重度HIE惊厥发作临床效果良好、安全。  相似文献   

6.
负荷量苯巴比妥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负荷量苯巴比妥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9年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4例,采用综合治疗同时,全部无选择的采用负荷量苯巴比妥20mg/kg肌注,12小时后给维持量5mg/kg·d.与本科室前一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综合治疗,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加用常规量苯巴比妥5mg/kg·d,进行疗效观察.结论 负荷量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惊厥控制及神经系统的保护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何群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0):1190-1190
<正> 我科1991年1月~2002年1月,采用苯巴比妥针剂治疗新生儿惊厥264例。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苯巴比妥负荷量按20mg/kg,最高达30mg/Kg,短时间内静脉给药,12h后给予维持量5mg/kg,取得了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138例,女126例,早产儿27例,足月儿208例,过期产29例。原发病:缺氧缺血性脑病215例,颅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治疗小儿全身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小儿全身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予静脉注射负荷量咪唑安定0.3mg·kg^-1后,用注射泵持续泵人咪唑安定,从2μg·kg^-1·min^-1起,每15min增加1μg·kg^-1·min^-1,最大剂量10μg·kg^-1·min^-1,至惊厥停止后,维持给药24h。对照组给地西泮0.3mg·kg^-1静脉注射,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惊厥未停止或又出现另一次惊厥发作者,15min后再次注射同等剂量地西泮,同时使用苯巴比妥20mg·kg^-1静脉注射,12h后按5mg·kg^-1肌注维持。结果(1)治疗组惊厥完全控制35例,无效3例;对照组惊厥完全控制25例,无效9例,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2)治疗组停药后患儿完全恢复清醒状态时间平均(8.2±4.1)h,对照组平均(14.3±6.7)h,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3)治疗组惊厥控制时间平均为(38±23)min,对照组平均为(48±29)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4)静注负荷量咪唑安定仅出现一过性心率和血压下降。结论咪唑安定治疗小儿全身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陈薇  董德敏 《四川医学》2012,(11):2000-2001
目的探讨两种剂量苯巴比妥静脉滴注在治疗新生儿窒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100例新生儿窒息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苯巴比妥负荷量10mg/kg,对照组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两组患儿均给予同样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呼吸、肌张力及拥抱反射恢复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CT正常比例和发生不同程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率及颅脑出血的发生率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苯巴比妥负荷量10mg/kg配合合理的护理措施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将53例新生儿呼吸暂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应用氨茶碱,首剂5 mg/kg,12 h后给予维持量2 mg/kg,每12小时1次,连用3~5 d;治疗组28例应用枸橼酸咖啡因,首剂10 mg/kg,24 h后给予维持量5 mg/(kg·d),每天1次静脉注射,同时加用纳洛酮,首剂0.1 mg/kg静脉注射,后0.03~0.05 mg/(kg·h),维持3~5 h/d,连用3~5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咪唑安定与苯巴比妥在机械通气中的镇静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6年12月我科收治的54名施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进行随机分组,咪唑安定组30例,苯巴比妥组24例。咪唑安定负荷量0.1mg/kg静脉推注,继以0.05~0.15mg/kg/h持续维持,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稀释后静脉推注,12~24小时后以2.5mg/kg/次每12小时推注。观察两组镇静效果及记录两组心率、血压、呼吸机参数及血气值。结果 两组达理想镇静例数有显著性意义,应用咪唑安定组呼吸机参数下降快。结论 咪唑安定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镇静效果优于苯巴比妥,能改善患儿的人机同步性,提高机械通气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AOP)的疗效。方法将58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分为2组,对照组29例应用氨茶碱,首剂5 mg/kg,12 h后给予维持量2 mg/kg,每12 h 1次,连用5 d;治疗组29例应用枸橼酸咖啡因,首剂20 mg/kg,24 h后给予维持量5 mg/(kg·d),每天1次静脉注射,连用5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氨茶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托吡酯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效果,寻找一种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的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药物。方法:采取抽签法将小儿惊厥患儿随机分 为托吡酯组(17例)和苯巴比妥组(16例),分别于治疗后24、48和72h判定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托吡酯治疗惊厥持续状态在治疗后24、48和72h有效率分别为64.7%、76.5%和82.4%,苯巴比妥组有效率为68.8%、75.0%和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托吡酯治疗惊厥持续状态与苯巴比妥负荷量法相比效果相似但副作用较少,可用于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纳洛酮、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78例HIE患儿随机分为纳洛酮、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原有对症治疗及应用胞二磷胆碱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首次静脉注射纳洛酮0.4mg,后按0.005~0.01mg·kg-1·min-1,持续静脉滴注,维持4~6h,第2及第3天各0.8mg稀释后每天分2次静脉注射,疗程72h;复方丹参注射液均于生后24h内给药,首剂为2ml/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倍稀释,匀速静脉输注,持续10h,以后按每次0.5ml/kg,间隔6~8h1次,疗程7~14天。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后遗症发生率(11%)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5%)(P<0.05)。结论: 纳洛酮、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HIE疗效确切,并能改善HIE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后早期药物干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胎儿宫内窘迫伴羊水Ⅲ度及新生儿窒息出生后2h内应用苯巴比妥钠及呋塞米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为HIE的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临床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伴羊水Ⅲ度及新生儿窒息的患儿15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9例,生后给予保暖、给氧、预防感染等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生后2h内首次给予苯巴比妥钠20mg/kg肌内注射;呋塞米1mg/kg肌内注射,必要时12h后给予苯巴比妥钠维持量5mg/kg肌内注射,维持量24h后可重复1次。结果治疗组HIE发生率为15.0%(12/80),明显低于对照组HIE的发生率29.1%(23/79)(^2=7.358,P〈0.01);治疗组发展为中、重度HIE的百分率为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x^2=5.285,P〈0.01)。结论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塞息生后2h内早期应用苯巴比妥钠及呋塞米,可以降低HIE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从而有效防治HIE。  相似文献   

16.
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常见并发症,如伴惊厥可加剧脑组织损伤。我院自1996年1月起用苯巴 比妥预防新生儿重度窒息后惊厥发生,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出生的重度窒息 患 儿共57例,均为新法复苏,除外先天性感染、畸形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重度窒息诊断 标准为出生后Apgar评分1min0~3分,5min≤5分。随机分为苯巴比妥预防组29例和对照组2 8例。预防组29例中男12例,女17例;早产儿6例,足月儿20例,过期产儿3例;体重<2 500g 7例,2 500~4 000g 19例,>4 000g 3例。对照组28例中男18例,女10例;早产儿4例 ,足月儿21例,过期产儿3例;体重<2 500g 6例,2 500~4 000g 20例,>4 000g 2例。 1.2 方法 预防组在出生后6h内给予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 静脉注射,一次给予,12h 后给予维持量5mg*kg-1*d-1,共5d。对照组待惊厥发生后应用负荷量苯巴比 妥,用法用量同预防组。观察两组惊厥情况,数据作统计学卡方检验和t检验。  相似文献   

17.
不同剂量纳洛酮用于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俊周 《西部医学》2005,17(4):337-33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纳洛酮对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将93例惊厥持续状态患儿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3例。两组患儿均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静脉注射,对照组首剂0.01mg/kg,观察组0.05mg/kg,然后均按10μg/(kg·h)的速度静脉滴注至惊厥停止,呼吸平稳,面色红润,肌张力正常停药。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后遗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惊厥停止时间、神志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肌张力正常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后遗症发生率两组相似。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首剂大剂量(0.05mg/kg)使用纳洛酮,可明显提高疗效,对降低致残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12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首剂静注负荷量胺碘酮150mg 10分钟注入,继之以1.0mg/min微量泵持续泵入6h,以后0.mg/min维持,最长维持48h后改为口服,若心律控制不满意,可间隔15min~30min后再给150mg的追加负荷量,24h总剂量在2000mg以内.结果 有效率85.7%,副反应4.5%.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19.
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在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中的作用。方法:将12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在入科6h内给予苯巴比妥15~20mg/kg,静脉推注,共3~5d。结果:治疗组60例患儿出现惊厥8例,惊厥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61例患儿出现惊厥30例,惊厥发生率为49.18%。两组惊厥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4.02,P<0.01)。结论: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惊厥发生,而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2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首剂静注负荷量胺碘酮150mg10分钟注入,继之以1.0mg/min微量泵持续泵入6h,以后0.5mg/min维持,最长维持48h后改为口服,若心律控制不满意,可间隔15min~30min后再给150mg的追加负荷量,24h总剂量在2000mg以内。结果有效率85.7%,副反应4.5%。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