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许旺细胞在人工神经支架材料上三维培养的体外活性研究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0  
目的 探讨许旺细胞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上体外三维培养的生长活性。 方法 对聚羟基乙酸和聚乳酸的共聚物细丝支架进行生物学修饰 ,把原代培养的许旺细胞悬液接种在支架材料上 ,用MTT法、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及显微分光光度和显微图像联合法测定许旺细胞的生长活性。 结果 聚羟基乙酸和聚乳酸的共聚物细丝支架上的许旺细胞各项活性指标与正常培养的许旺细胞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实验组许旺细胞DNA无损伤。 结论 聚羟基乙酸和聚乳酸的共聚物细丝适于构建具有许旺细胞活性的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  相似文献   

2.
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及其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c—co—glycolic)acid]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可降解生物材料,具有支架和缓释的双重作用,目前针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组织工程学和药学领域。本文对PLA/PLGA共聚物的代谢特征、降解机制,以及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第一代金属裸支架和第二代涂层支架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已得到广泛应用。由于长期存在金属支架异物刺激及其携带的药物扰乱血管壁各层细胞生长,引起支架内再狭窄和血管栓塞,远期仍有较多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和需要再血管化治疗。因此,由聚酯、聚碳酸酐及聚磷酸酯等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完全可生物降解吸收支架及药物洗脱支架应运而生,其中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acid,PGA)、壳聚糖、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及一些共聚物如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材料制备的心血管植入支架的安全性、组织及血液相容性已得到证实,然而这些支架具有各自的缺点,如PLA降解较慢质硬易断裂柔韧性不足,PGA降解较快质软支撑力不足,支架降解太快或者太慢,均难以达到有效支撑,支架植入后容易出现血管损伤、弹性回缩,导致血管再狭窄及血栓形成,远期效果不佳。通过优化组合不同摩尔比的PLA和PGA及壳聚糖涂层,可以获得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适度的降解速率(约3~6个月完全降解)、足够的机械强度、较低的炎症反应和伸展度良好的复合材料,从而为制备完全生物可降解冠状动脉支架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组织工程支架作为ECM的人工模拟物,其设计原则之一是尽可能地模拟天然ECM的精细结构及成分[1]。因此,支架的构建材料及制备方法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可用于组织工程支架构建的材料主要包括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材料和天然来源的生物大分子蛋白。前者尽管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控的降解速率和优良的机械性能,但往往缺乏生物模拟信号和细胞亲和性;天然来源的生物材料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亲水性,是构建组织工程支架的理想材料之一。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是一种较佳的天然生物材料,安全无毒、无刺激性,且具有独特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不但可以单独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还可与其他生物材料联用构建各种支架,广泛应用于皮肤、神经、血管、骨及软骨组织工程领域。本文就SF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可降解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组织工程的发展,对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生物可降解材料是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中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材料,它是一类生物相容性好,植入体内后能在体液、酶、细胞等的作用下发生降解,变成小分子物质被吸收或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体外的材料。目前研究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种类很多,如:胶原、纤维蛋白、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天然珊瑚等的天然材料,也包括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原酸酯等合成材料。 众所周知要合成一种全新的、完全符合组织工程支架要求的新材料难度很大,但利用材料的表面改性、接枝共聚或者复合可以改善某些材料性能,使其性能更有利于组织细胞的培养和繁殖,同时还可利用适当的方法调节材料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6.
椎间盘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综述椎间盘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有关椎间盘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及其应用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琼脂糖凝胶、藻酸盐凝胶、Ⅰ型胶原以及聚羟基乙酸和聚乳酸等仍然是目前椎间盘组织工程的主要支架材料,均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 研究开发具有良好性能的支架材料仍是椎间盘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抗菌性等,可作为药物载体、支架等应用于生物组织工程.壳聚糖溶解性差、力学性能低、骨传导性缺乏等使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将壳聚糖作为辅助成分与其他生物材料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等复合并协同作用,可达到取长补短的作用效果.该文就壳聚糖作为骨组织工程复合材料辅助成分的研究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述骨骼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现状,展望骨骼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发展方向。方法查阅近年来关于骨骼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相关文献,并从骨骼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种类、特性、制备技术、生物相容性等方面进行回顾及综合分析。结果骨骼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无机生物材料、生物可降解合成高分子材料、天然可降解生物材料和复合材料等4种,对不同特性的支架材料,制备工艺不同,制备出的支架各有其结构和功能优势,可根据不同的研究需求进行选择。结论复合材料的应用、复合支架的制备以及根据支架材料所需特定功能对其表面进行改性,是骨骼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经聚乳酸(PLA)包埋后的不同比例PLA-聚羟基乙酸(PGA)组织工程支架对软骨细胞复合的影响及原因。方法分离培养小猪软骨细胞,并以5×10^7cells/mL的密度接种在经PLA包埋的不同比例PGA—PLA支架材料上,4h后检测软骨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流失率。24h后检测软骨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粘附率,并对支架材料进行电镜扫描,分析原因。结果随着支架材料中PLA比例的提高,软骨细胞的接种流失率上升,支架材料的接种负荷下降,24h时软骨细胞粘附率无明显差异。扫描电镜证实其原因。结论PLA包埋的PGA支架材料会降低对软骨细胞的接种负荷,但细胞粘附率无变化。  相似文献   

10.
组织工程脂肪研究的新思路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关于脂肪组织工程研究 构建近似正常脂肪组织特性的组织工程脂肪,是我们10年来的研究方向.先后选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脂肪来源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胶原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脂肪.目前在种子细胞与支架材料筛选方面获得一些新线索,并由此开展了相应研究.  相似文献   

11.
活性皮肤替代物是指含有活细胞成分的皮肤组织工程产品 ,是皮肤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由于人工合成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加工性能良好以及降解速度可控等优点 ,已被广泛用作细胞支架。然而 ,在多孔的人工材料中种植细胞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应用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 (fibroblastspopulatedcollagenlattice ,FPCL)的制作方法 ,成功地将人成纤维细胞种植于聚二元共聚物 (乙交酯 /丙交酯polylacticacid/ polyglycolicacidcopolymers ,PLGA)多孔真皮支架中 ,体外培养出一种新型的活性真皮替代物。材 料 与 方 法1.胶原和细胞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个性化精确外鼻形状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对患者头颅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对外鼻进行分割,得到外鼻的三维重建模型,并建立外鼻模型数据库。利用快速成型技术,打印出两块与外鼻模型对应的树脂阴模。将非编织聚羟基乙酸(PGA)置入树脂阴模内压制成型,再通过聚乳酸(PLA)包埋,提高支架的强度,最终制作出个性化外鼻形态PGA-PLA支架。结果该外鼻形状支架具有精确的三维立体结构,符合组织工程化外鼻支架材料制作的形态需求。结论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型技术,能精确制作个性化组织工程外鼻形状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组织工程的发展和对环保生物材料需求的日益增加,人们不断开发出可降解的生物材料.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及其共聚物就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可降解的热塑性聚酯材料之一,它是以乳酸为单体采用化学方法合成的聚合物,是一种无毒、可生物降解吸收、强度高、易加工成型的合成类高分子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已经在生物组织工程、农林渔业、食品包装以及服装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可降解材料对外周神经的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和壳聚糖等可降解材料对正常外周神经有无毒性作用,为研制组织工程化神经筛选相容性好的支架材料。方法 取1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打开坐骨神经外膜后,分别将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和壳聚糖植入神经束之间。术后7周取材,观察坐骨神经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材料在神经组织内引起的异物反应。结果各组的神经干内均有纤维结缔组织轻度增生,但神经束的形态结构无明显变化;各种材料周围均有纤维假膜形成,假膜内有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而包裹壳聚糖的假膜最厚,细胞浸润最明显。结论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和壳聚糖对外周神经均无毒性,可作为组织工程化神经的支架材料,但壳聚糖引起的异物反应较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明显。  相似文献   

15.
改善人工神经支架材料粘附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善人工神经支架材料表面粘附性的方法。方法 对聚羟基乙酸细丝支架进行化学和/或生物学修饰处理,通过体外培养方法比较SD乳鼠许旺细胞在不同聚羟基乙酸细丝表面贴壁生长情况。结果 在经化学处理及生物学修饰的聚羟基乙酸细丝表面许旺细胞能良好贴壁生长,仅予生物学修饰的支架材料次之,未经处理的支架材料上罕有许旺细胞粘附。结论 人工神经构建中支架材料表面的粘附性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对聚羟基乙酸进行化学处理后再行生物学修饰是改善其粘附性的简单可行、效果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近年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采用缓释技术局部应用神经营养因子,其方法主要有分子生物学技术、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聚磷酸酯微球等。这类技术主要是将神经营养因子适当保护后与导管材料混合加工成型,然后将其嵌合于神经导管壁,这种管壁本身可通过降解缓慢释放神经营养因子;种子细胞作为组织工程活性成分的主要来源,对于组织工程产品的修复重建效果举足轻重,雪旺细胞的神经导管可修复较长距离的神经缺损,神经再生质量也得到改善;神经支架材料包括天然可降解材料和合成可降解材料两大类,神经支架通常采用管状结构,其性能将直接影响神经修复效果。结论随着组织工程研究的不断深入,组织工程治疗周围神经缺损已经取得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17.
聚乳酸-羟基乙酸胶原膜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海绵状聚乳酸 羟基乙酸 (PLGA)胶原膜作为真皮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 利用SD大鼠和培养的人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 ,观察PLGA胶原膜在体内的降解过程和在体外的细胞毒性、溶血性以及与人体细胞的亲和性。 结果 PLGA胶原膜在体内具有适当的降解速率 ,9周可完全降解 ;置入皮下 3周后可见血管化 ,新生组织不断长入 ,未见明显的炎症反应。浸泡液对培养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不发生溶血反应。成纤维细胞和表皮细胞在PLGA胶原膜上可快速黏附、增殖。 结论 PLGA胶原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亲和性 ,具有适当的降解速率 ,符合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生物活性可降解吸收材料聚己内酯/聚乳酸共聚物(PCL/PLA)为载体的兔骺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可行性,从而为开辟治疗骨骺早闭的新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具有三维多孔立体结构的生物活性可降解吸收支架材料为细胞外基质替代物,进行单纯骺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及以生物材料为载体的体外降解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情况。结果:兔骺软骨细胞生长良好,增殖活跃,合成大量软骨基质,并与材料形成细胞-材料复合体,细胞充满于材料孔隙内。结论:生物活性可降解吸收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表面活性,它所提供的三维立体空间结构有利于细胞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9.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再生软骨组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目的 在有免疫力的动物体兔体内探索组织工程化软骨生成的影响因素。 方法 经不同物质修猸的聚羟基乙酸支架与软骨细胞体外培养,观察基质产生情况,并将细胞支架复合物体内回植,观察软骨的生成,并进行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评价。结果 以孵磷脂、多聚赖氨酸及聚乳酸共同修饰的聚羟基乙酸与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结果基质产生旺盛,体内回植后软骨生成良好。 结论 细胞支架复合物体外培养期间有基质产生,是组织工程化软骨生成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物的构建与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骨软骨复合物的可行性。方法将骨髓基质细胞(BMSCs)成诱导软骨后接种于快速成形的三维支架材料聚乳酸/聚羟乙酸共聚物(PLGA)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经成骨诱导的BMSCs接种于聚乳酸/聚羟乙酸共聚物/磷酸三钙(PLGA/TCP)构建组织工程骨,在体外分别培养2周后,将两种工程化组织及两者以无损伤线缝合形成的组织工程骨软复合体分别植入自体股部肌袋,术后8周取材,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组织学观察表明。组织工程软骨在体内可形成软骨组织组织工程骨在体内可形成骨组织,两者的复合体在体内可形成骨软骨复合物。结论以骨髓基质细胞为种子细胞、以快速成形的生物降解材料为支架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物,可在体内形成骨软骨组织,有望用于骨软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