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丽萍  孙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2):1426-1427
目的探讨青光眼减压阀引流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Ahmed青光眼减压阀(Ahemed glaucoma valve,AGV)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4例 24只眼.青光眼控制标准为8mmHg≤眼压≤20mmHg.术后平均随访6~18个月.结果手术总成功率87.50%,眼压从术前平均(52.56±14.51)mmHg 下降为术后平均(20.15±13.26)mmHg.主要手术并发症有,早期低眼压33.34%,前房延缓形成16.67%,前房导管口阻塞8.33%,前房出血41.5%,脉络膜脱离4.17%.结论青光眼减压阀引流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是目前值得推荐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Ranibizumab以及全视网膜光凝术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0例(22只眼),入选患者均行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0.5 mg/0.05 mL),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或萎缩后,再行复合小梁切除术,以穹窿部为基底作结膜瓣,术中联用丝裂霉素C(0.4 mg/mL,3~5 min).根据患者屈光介质情况术前或术后行全视网膜光凝.小梁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原因包括视网膜静脉阻塞,其中中央静脉阻塞(11只眼)、分支静脉阻塞(6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只眼).玻璃体腔注药后1 d,新生血管开始逐渐消退,2~5 d 22只眼新生血管全部消退.术前眼压平均为(42.27±2.95)mmHg,术后1个月平均眼压降至(12.05±2.78)mmHg,术后3个月(14.22±2.70)mmHg,术后6个月降至(15.09±4.21)mmHg,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眼压与术前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中眼压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抗青光眼药物的使用数量为(3.14±0.71)种,术后数量降至(0.82±1.14)种.完全成功12眼(54.5%),部分成功6眼(27.3%),总手术成功率81.8%(18/22).手术并发症:术后浅前房4例,经散瞳药物治疗2周内恢复正常;前房积血2例;脉络膜脱离1例,药物治疗后恢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和全视网膜光凝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安全而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采用三联术 (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和分步手术 (先行抗青光眼手术 ,经过一段时间再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眼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采用三联术治疗 19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眼 ,分步手术治疗 2 1眼。术后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 (17.6 1±14 .93)个月 (1~ 76月 )和 (2 5 .10± 16 .78)个月 (2~ 6 2个月 )。结果 三联术组平均眼压由术前 (2 1.76± 5 .0 1)mm Hg(1mmHg=0 .133kPa)降到术后 (16 .74± 2 .19)mmHg(P <0 .0 5 ) ,平均视力为 0 .2± 0 .10。分步手术组 :抗青光眼术前平均眼压为 (2 9.2 8± 6 .4 0 )mmHg ,术后即白内障术前平均眼压为 (18.2 8± 2 .38)mmHg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白内障术后为 (18.90± 2 .6 8)mmHg,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两次手术平均间隔 (7.98± 2 .4 6 )个月(3~ 13个月 )。白内障术后平均视力为 0 .31± 0 .16。并发症 :两组都有角膜水肿、前房渗出、一过性高眼压及前房出血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2组术后视力均有改善 ,三联术组长期眼压控制好于分步手术组 ,术后并发症除角膜水肿外 ,一过性高眼压、前房渗出的发生率三联术组稍高于分步手术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且经治  相似文献   

4.
王风云 《中原医刊》2004,31(14):15-16
目的 :观察无缝线巩膜瓣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 15 0例 ( 2 0 0眼 )开角性青光眼患者 ,均采用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 ,行传统小梁切除术巩膜瓣不缝合 ,只密闭结膜瓣伤口。术后随访 12~ 42个月 ,检查记录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滤过泡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15 0例 ( 2 0 0眼 )术后眼压由 ( 4 2 18± 8 2 3 )mmHg降至 ( 15 3 0± 3 5 )mmHg ,平均下降 63 7% ,( P <0 0 0 1) ,总成功率 87 0 % ,保持功能性滤过泡 91 3 %。术后视力提高 2行者 5 6 5 %。并发症主要为浅前房、低眼压。结论 :该手术能有效地减少青光眼术后眼压再次升高 ,能充分降低眼压 ,保护视力和视功能。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技术.方法 4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人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其中2例进行了2次光凝.结果 40例治疗前平均眼压(57.234±10.66)mmHg,光凝后三天平均眼压(30.63±6.47)mmHg,光凝后一周平均眼压(20.66±8.51)mmHg,光凝后一月平均眼压(23.32±8.93)mmHg,术后视功能保持不变,一例外伤病人视力提高,术后前房出血11只眼,眼球萎缩5只眼.结论 810 nm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有效降低眼内压,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6.
李勇  李亚力  陈浩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2):1163-1164
目的观察氪激光行虹膜新生血管光凝术联合黏弹剂在小粱切除术中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作用。方法对1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先用氪激光封闭虹膜面新生血管,2周后行小粱切除术并术中应用黏弹剂,观察眼压、前房及滤过泡。随访平均10个月。结果术中16例前房无大量出血,术后滤过泡均呈弥散隆起。眼压2周内2-6mmHg、2-4周5-10mmHg,随访期间眼压为8-16mmHg。结论采用氪激光直接封闭虹膜新生血管后再行小粱切除术,同时术中应用黏弹剂能避免发生前房大量出血及出血阻塞滤过口,提高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Healon注入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NPTS)联合Healon注入术的临床疗效 ,对 9例 (12只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NPTS联合Healon注入治疗。术后随访 4~ 12个月 (平均 7.33个月 )。术前平均眼压为 (2 7.4 2± 7.11)mmHg ,术后平均眼压为(13.83± 2 .5 7)mmHg;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t =9.92 ,P <0 .0 0 1)。术前平均用药 (2 .2 5± 0 .6 2 )种 ,术后 (0 .16± 0 .38)种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t =8.33,P <0 .0 0 1)。术后无需药物治疗且眼压≤ 2 1mmHg者 10只眼 ,占 83.3% ,需局部用药而眼压≤ 2 1mmHg有 2只眼 ,占 16 .7%。术后 5只眼眼内无任何反应 ,6只眼术后有房水闪辉 ,5d内消失 ;1只眼可见前房内有少量出血 ,3d后吸收。术后 12只眼均形成显著性弥散性滤过泡 ;3个月后 2只眼滤过泡消失。 5只眼术后在小梁处可见小穿孔或小裂隙 ,但无虹膜膨出。认为NPTS联合Healon注入术可有效降低眼压 ,并减少抗青光眼药物的应用 ,术后并发症少 ,是一种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14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术后前房、眼压、视力的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4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未发生持续性浅前房。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前房炎症反应、前房出血、角膜水肿等,治疗后均吸收。术后眼压10~24 mmHg,视力提高2例,其余无变化。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经济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余海江 《四川医学》2010,31(12):1802-1803
目的对脉络膜上腔引流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进行临床研究,并评估此术式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运用脉络膜上腔引流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30例(30只眼)。手术成功的判定标准:不用或仅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控制在5~21mmHg(1mmHg≈0.133kPa)之间,且视力稳定、角膜透明者视为手术成功。结果随访时间均在1年以上,平均随访(34.3±13.7)个月。术后平均眼压(18.2±6.3)mmHg,较术前平均眼压(58.4±23.8)mmHg明显降低(P〈0.05);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术后2周内完全消退;10例(33.3%)浅前房;7例(23.3%)低眼压;5例(16.7%)脉络膜脱离;1例(3.3%)眼球萎缩。部分患眼(66.7%)术后2d前房出血吸收。手术成功率1、2、3年分别为86.7%、73.3%、63.3%。结论长期随访观察及临床研究显示脉络膜上腔引流术设计合理,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加丝裂霉素C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12例19眼不同原因引起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取该术式,以降低眼压,解除症状,术后随访4~18个月.结果:术后各眼视力基本保持不变;眼压控制在6.46mmHg~20.55mmHg者11眼(57.88%),20.55mmHg~28.01mmHg者5眼(26.32%),眼压>28.01mmHg者2眼(10.53%),眼压<6.46mmHg者1眼(5.26%).结论:对于晚期视功能差、眼部不适、症状明显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本术式,可有效控制眼压,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各类原因引起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5例患者进行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术前、术后视力、前房深度、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是否消退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85.7%术后第1天眼压下降,术后1周眼压正常者86%,术后1个月正常的92%,其中有5例行视网膜激光术后视力轻度下降,其余激光治疗前后视力,引流阀植入手术后视力均无明显变化。引流阀植入术后前房出血4例,无一例发生引流管移位,术后1 d出现早期Ⅰ度浅前房者15例,Ⅱ度浅前房者3例,前房消失2例,通过前房注入粘弹剂成形,后均好转。术后1周出现Ⅰ度浅前房8例,Ⅱ度浅前房1例,前房消失0例,术后1个月前房均恢复正常。虹膜新生血管激光治疗后就有所减少18例,术后1 d减少7例,术后1周明显减少28例。术后1个月明显减少或消退30例(P<0.05)。结论: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快速控制眼压,术后出血及浅前房的并发症少,中远期疗效确切,是目前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联合睫状体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16例(16眼)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25 g.L-1Avastin 0.05 mL,并联合睫状体光凝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6例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在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后3 d内新生血管消退。睫状体光凝治疗后3 d平均眼压为(22.4±3.2)mmHg(1 mmHg=0.133 kPa),1周为(19.3±2.5)mmHg,1个月为(19.2±1.7)mmHg,6个月为(18.7±1.4)mmHg,与治疗前(52.1±6.5)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发现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联合睫状体光凝可作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Ahmed青光眼阀(AGV)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4例24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施行联合丝裂霉素c的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观察术后并发症、眼压。结果:术后早期Ⅱ级以上浅前房的发生7眼,发生率为25.9%,随访6—18个月,平均(10.29±3.18)个月,最后1次随访平均眼压(23.4±4.0)mmHg,有效率为74.19%,其中显效率为54.84%,好转率为19.35%。结论: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是治疗NVG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及广泛视网膜光凝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眼科收治药物无法控制眼压的NVG患者26例26眼,先给予患眼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05 mL,于注药1周后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并于术后及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视网膜激光光凝.结果 注药后2~7 d,24眼新生血管全部消退,2眼残留少许血管;治疗前眼压38.0~59.5 mmHg,平均(48.38±9.16)mmHg,联合治疗(注药+AGV植入术+PRP)后1个月眼压(11.56±3.43)mmHg,3个月眼压(12.16±3.37)mmHg,6个月眼压(12.69±2.52)mmH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0.1者7眼,视力0.01~0.09者16眼,与治疗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联合胶原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胶原膜植入治疗 1 5例难治性青光眼 ,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3例 ,先天性青光眼 4例 ,外伤性青光眼 2例 ,滤过手术失败青光眼 6例 ,术后观察眼压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 6个月测量眼压为 :2 .1 2~ 4 .77k Pa,平均眼压为 (2 .35± 0 .6 0 ) k Pa。 1 2只眼术后眼压降至 2 .88k Pa以下 ,仅3只眼压高于 2 .88k Pa。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及胶原膜排斥反应。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胶原膜植入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尤其在基层医院可以代替价格昂贵的进口引流性植入物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16.
史贻玉  陈海波 《海南医学》2005,16(6):100-101
目的观察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65眼青光眼患者进行非穿透小梁手术,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等,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93.3%患者术后视力维持不变或提高。术前眼压33.3±15.8mmHg。术后第5天平均眼压9.2±3.0mmHg,均没有出现术后浅前房,前房血等并发症。结论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青光眼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住院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的20例(20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手术前后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并发症及手术成功率等,术后随访12~18个月。结果全视网膜光凝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后1周内20眼虹膜新生血管均不同程度消退。术后最后一次随访发现,20眼中仅有3眼联合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mmHg,其余17眼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手术成功率达到85%.最后一次随访,平均眼压(15.31±4.27)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49.03±12.87)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视力提高者8眼(40%),保持不变者10眼,下降2眼。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早期的短暂性浅前房、高眼压及晚期的滤过道瘢痕纤维化。结论 Ahmed引流阀植入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有利于保护残留的视功能,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以作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丝裂霉素 C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 0例 2 0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非穿透小梁手术 ,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 C。术后随访 4~ 8个月 ,平均 6个月。结果 :患者术前平均眼压为 ( 34.84± 6.75 ) mm Hg,术后 4个月平均眼压为 ( 1 4 .2 3± 4.1 5 ) mm Hg,术后 2 0眼均形成功能滤过泡。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浅前房、前房出血、玻璃体脱出、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 :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丝裂霉素 C能安全、有效的降低眼压 ,是一种对开角型青光眼很有应用前景的抗青光眼手术  相似文献   

19.
干燥羊膜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燥羊膜在青光眼滤过术中应用的有效、安全性。方法在小梁切除术中移植国产干燥羊膜治疗青光眼22例(26眼),术后随访6~14个月,观察术后视力、滤过泡、前房深度、眼压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随访期间眼压由术前43.13±7.82 mmHg降至术后18.36±4.20 mmHg,P<0.001。手术总成功率为92.3%,保持功能性滤过泡23眼;术后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为18眼(69.2%),并发症主要包括浅前房(3眼)和低眼压(6眼)。结论干燥羊膜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应用可减少滤过道癍痕的形成,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是治疗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难治性青光眼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0~ 2 0 0 3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 5 4例 (5 4眼 )手术方式、结膜滤过泡、眼压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 3~ 2 4个月。治疗组 :采用反折式小梁切除术治疗 30例 (30眼 )眼压从术前 4 2 91± 2 0mmHg降至手术后 19 5±4 7mmHg ,结膜滤过泡功能性滤过泡 19例 ,术后并发症浅前房 1例。对照组 :在传统小梁切除术基础上应用抗增生药 (MMC)治疗 2 4眼 (2 4例 )眼压从术前 4 3 15± 18 75mmHg降至手术后 2 1 15± 12 16mmHg。结膜滤过泡 :薄壁大囊泡扁平、弥散滤过泡 14例。术后并发症 :结膜伤口渗漏 7例 ,滤泡相关性眼内炎 3例 ,浅前房 2例 ,角膜结膜毒性反应 2例 ,远期薄壁滤泡渗漏、感染和眼内炎 5例。结论 :反折式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少 ,方法安全可靠 ,远期效果好 ,是难治性青光眼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