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痿证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新成 《新疆中医药》2006,24(5):122-124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驰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临床上以下肢为多见,故称“痿”。王肯堂曰:“痿者手足痿软而无力,百节缓纵而不收也。”陈士铎曰:“痿证终年不能起床,面色光鲜,足弱无力,不能举者。”又曰:“两足之弱,不能步履。”都给痿证下了较为确切的定义。痿证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素问·痿论篇》曰:“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伤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  相似文献   

2.
痿证指肢体筋脉迟缓,手足软弱无力,不能随意活动,日久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痿,同萎,犹如草木枯萎不荣。临床上以下肢痿弱不能行走为多见,故古有“痿蹙”之称。“蹙”指足弱无力,不能任地。《内经》列有痿论专篇,论述较详。有七情、房劳、劳倦、外感水湿或湿热等病因。  相似文献   

3.
诊余医话     
(一) 治痿不能独取阳明“治痿独取阳明”出自《素问·痿论》,成为后世治疗痿证的原则。然而痿证与阳明关系,究竟有多大,查《内经》中“脾”“湿热”与阳明有关的见二条: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病而四肢不用”。《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  相似文献   

4.
重症肌无力又名假麻痹性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异常致肌肉无力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中医学认为该病属于“痿证”范畴,《素问·生气通天论》载:“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痿论》载:“治痿独取阳明。”笔者采用针刺方法治疗该病1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痿病临床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痿病系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其含义有二,一是痿者萎也,枯萎之义,指人的肢体像干枯的树枝一样,枯萎消瘦,肌肉萎缩;二是痿者,痿弱之义,指肢体痿弱,软弱无力,不能随意动作。凡手足或其他部位的肌肉痿弱无力,弛缓不收者均属痿病范畴。因多发生在下肢,故又有“痿蹙”之称,“蹙”为瘸腿之义。现将近年来痿病的一些研究进展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痿病系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其含义有二,一是痿者萎也,枯萎之义,指人的肢体像干枯的树枝一样,枯萎消瘦,肌肉萎缩;二是痿者,痿弱之义,指肢体痿弱,软弱无力,不能随意动作。凡手足或其他部位的肌肉痿弱无力,弛缓不收者均属痿病范畴。因多发生在下肢,故又有“痿蹙”之称,“蹙”为瘸腿之义。现将近年来痿病的一些研究进展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马建功 《中医研究》2009,22(7):59-60
痿证是指肌肉萎缩,肢体筋脉松弛、软弱无力、痿弱不用的一类疾病。《黄帝内经》中对痿证的病因、病机、治疗等作了详细的论述。痿证的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关于痿证的治疗,《灵枢·根结》载有“痿疾者取之阳明”,《素问·痿论》载有“治痿独取阳明”和“各补其荥而通其俞”,《素问·太阴阳明论》亦载有“脾病而四肢不用”。笔者现从脾胃论治痿证,探讨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8.
痿病系指肢体筋脉迟缓 ,软弱无力 ,日久不用 ,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证。凡手足或其他部位的肌肉痿软无力、迟缓不收者均属痿病范畴。根据痿症的不同临床表现 ,历代医家一般将其分为脉痿、肉痿、骨痿、筋痿、皮痿等 5种类型。关于痿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及治痿大法 ,早在《内经》中就有详细的描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 :“因于湿 ,首如裹 ,湿热不攮 ,大筋软短 ,小筋弛长 ,软短为痿。”又据五脏所主 ,提出了痿、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的命名和分类 ,并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治痿独取阳明”是因为足阳明胃是五脏六腑之海…  相似文献   

9.
疑难痿证治验四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 ,软弱无力 ,因日久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临床上以下肢痿软不能步行较为多见 ,故有“痿”之称。《素问·痿论》对本病早有较详细的论述 ,指出本病的主要病因病理为“肺热叶焦” ,因肺燥不能输精于五脏 ,而出现痿症状 ,并指出“治痿独取阳明”之说。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有所阐发 ,如《临证指南医案·痿·邹滋九按》明确指出本病为“肝、肾、肺、胃四经之病”。说明了肝、肾、肺、胃气血津液的不足 ,是形成痿证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痿”一证不仅是肝、肾、肺、胃四经之病 ,与脾脏的病理和功…  相似文献   

10.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驰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痿缩的一种病证。《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软短为拘,驰长为痿。”西医学为多发性神经根炎或神经无病变,是由于感染、中毒、代谢障碍、以及其它原因(遗传、过敏等)引起的疾病。1一般资料本组共11例,女8例,男3例;年龄最大47岁,最小1·5岁,其中1·5~18岁者7例,18~35岁者3例;病程最长2·1年,最短20天。2治疗方法2·1针刺取穴以手阳明及足少阳经为主,以足阳明经为辅,多采用透穴。主穴:合谷透鱼际,曲池透少海,肩贞透极泉,丘墟透大钟。配穴:…  相似文献   

11.
“痿症”是指筋骨痿软,肌肉瘦小,皮肤麻木,手足不用的一类疾患。“痿”乃枯痿之意,临床可表现为四肢痿软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此病多见于下肢。《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软短为拘,驰长  相似文献   

12.
痿证是以肢体软弱无力、筋脉弛缓废用、日久肉削骨立甚则关节畸形为主要症状。因多见于下肢,故有“痿蹙”之称。现代医学的急性  相似文献   

13.
<正>痿证是临床中的疑难杂症,以肢体筋脉迟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为症状,临床以下肢痿弱无力、行动障碍为多见。《素问·痿论》指出:"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发为痿躄……悲哀太甚……传为脉痿……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发为筋痿……以水为事,居处相湿……发为肉痿……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发为骨痿"。后代医家总结归类将痿证分为肺热津伤证、湿热浸淫证、脾胃虚弱证、肝肾亏损证、脉络瘀  相似文献   

14.
痿证指肢体筋脉弛纵不收 ,手足痿软无力 ,不能随意运动 ,日久导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症。《素问玄机原病式》曰 :“痿 ,谓手足痿弱 ,无力以运行也。”痿证可发于任何年龄 ,且以下肢多见。笔者采用针灸疗法 ,必要时加服中药治疗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 2 0例 ,其中最大 63岁 ,最小 9岁 ;病程最短 1 d,最长 1年 ;发于上肢者 3例 ,下肢 1 4例 ,全身3例。均有不同程度手足痿软 ,不能随意运动 ,伴有麻木酸痛等感觉 ,部分出现肌萎缩。治疗方法1 .取穴肩、曲池、手三里、合谷、环跳、髀关、梁丘、足三里、解溪、阴陵泉、商丘、内庭、中脘、胃俞…  相似文献   

15.
<正> “治痿独取阳明”语出《素问痿论》篇,《灵枢·根结》篇也云:“痿疾者,取之阳明”,是中医、针灸治疗痿证的基本法则。“痿”又同“萎”,即肢体筋脉弛缓、肌肉萎缩、软弱无力、瘫痪失用的一种病证。因其多发生在下肢,故又称“痿躄”。阳明,从脏象的角度是指胃腑、大肠,从经脉的角度是指手、足阳明经。“独取”者,有“多取”、“常取”、“着重取”之义。  相似文献   

16.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临床以下肢痿弱较为常见,亦称“痿躄”。历代医家有很多有关痿证的记载,其中以《内经》的记载最为久远,也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素问·痿论篇》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的基本治则:“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闰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谿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阳阴?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现结合临床将个人看法简述如…  相似文献   

17.
痿证是一种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痿缩为特点的病证。十余年来,笔者选用《证治准绳》神龟滋阴丸合《吴承忠家传验方》布精起痿汤化裁,制订成“玉锁润筋起痿汤”施治于临  相似文献   

18.
痿证一得     
痿证,为中医常见疾患,历代医家论述颇多,然仍有许多精义还值得进一步发掘,有些问题还需要重新认识或深化,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体会。一、瘘证评说什么是痿证?得从几个方面来说。我们知道,有关痿证的较为系统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内经》称痿又叫“痿噼”。痿,指肢体痿弱不用;躃,指下肢软弱无力,不任步履,这就是痿证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9.
痿病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属于现代医学的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等神经性肌萎缩、肌肉性肌萎缩。 我国古代文献对痿证的认识渊源流长,上古时代的《本经》、《下经》两书中就有关于“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的记载,当时就已确立了“痿”的病名,并已具备了从五脏论痿的雏形,但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到了《内经》时代,中医对痿证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内经》设立专篇讨论痿证。说明当时痿证分类及  相似文献   

20.
痿证是指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关于痿证的治疗,《素问·痿论》有"独取阳明"之说,被历代医家推崇为治疗痿证的准则。其立论机理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下面笔者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及笔者的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