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后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认知功能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探讨P300检测对PSD的意义。方法:选择76例服用帕罗西汀〉30d的PSD患者,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治疗前后的情绪及认知功能状态,治疗前后分别行P300检测。结果:治疗后PSD患者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HAMD评分下降,MMSE评分显著提高(P〈0.05或0.01)。P300潜伏期与MMSE总分呈负相关(r=-0.512,P〈0.05),波幅与MMSE总分呈正相关(r=0.607,P〈0.01)。结论:帕罗西汀能显著改善PSD患者的情绪及认知功能障碍,治疗PSD效果确切。P300可作为PSD的诊断筛选和疗效判断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董标  解佳奇  程怀东  王年飞  陈振东 《安徽医药》2013,17(11):1905-1908
目的观察脑转移癌患者全脑放疗前后认知功能损害情况。方法用MMSE作为认知评估工具,脑转移癌患者全脑放疗前1周、后1周、放疗后1月,以后每月做认知评估,观察放疗前与放疗后、有症状放疗与无症状放疗认知改变。结果共人组患者41例,基线MMSE评分与放疗后1周比较差异显著[(28.146±0.528)掷(27.585±0.290),P=0.006]其中放疗前无神经系统症状8例,放疗后4月MMSE减低最明显,其后有所提高,基线MMSE与放疗后4月比较差异显著[(29.125±0.579)vs(26.500±0.524),P〈0.001)],差异显著;有神经系统症状组其中8例基线MMSE评分≤26,放疗后随着颅内病灶控制MMSE有所提高,放疗后4月提高最明显,基线MMSE与放疗后4月比较差异显著[(25.000±0.524)vs(27.500±0.370),P=0.001]。结论全脑放疗对认知功能有损害,其损害是缓慢的病理过程,放疗后4月左右认知功能损害最明显,其后有所恢复;同时颅内病灶也对认知功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AT评分对于反映COPD患者病情及评估急性加重的意义。方法选取88例COPD—AE患者,分别于住院时及出院前进行CAT评分,并于住院后行肺功能检测,比较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CAT分值差异,比较低CAT评分组及高评分组FEV1%pred及急性加重频率的区别,观察稳定期CAT值与FEV1%pred及此前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CAT评分显著高于稳定期(P〈0.05)。高CAT评分组FEV.%pred明显低于低CAT评分组,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多于低CAT评分组(P〈0.05)。稳定期CAT评分与FEV1%pred无明显相关性(P〉O.05),但与此前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呈正相关(r=0.72,P〈0.05)。结论结合CAT评分可更好反映COPD疾病全貌,CAT评分可增加COPD—AE诊断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状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瘦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肺功能关系。方法13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和5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COPD组(包括营养不良COPD组18例,正常体重COPD组24例及超重及肥胖COPD组8例),测定各组患者体质指数(BMI)、血清瘦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分析血清瘦素与BMI、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肺功能相关性。结果营养不良COPD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体重COPD组、超重及肥胖COPD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体重COPD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超重及肥胖COPD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及肥胖COPD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COPD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重COPD组、超重及肥胖COPD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体重COPD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与超重及肥胖COPD组、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COPD组患者FEV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体重COPD组及超重及肥胖COPD组(P〈0.01),正常体重COPD组与超重及肥胖COPD组及对照组患者FEV1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各组COPD患者血清瘦索水平与BMI明显相关(P〈0.01或P〈0.05),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肺功能水平无明显相关(P〉0.05)。营养不良COPD组患者FEV1水平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明显负相关(P〈0.01),超重及肥胖COPD组患者FEV1与血清瘦素水平明显负相关。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营养状态与血清瘦素水平有关,营养不良患者肺功能水平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有关,超重及肥胖COPD患者肺功能水平与血清瘦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DM)及其相关因素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2例,平均(67.8±6.2)岁,经cT检查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单纯DM组)38例,平均(67.3±5.8)岁,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损害组(DM并脑缺血组)34例,平均(68.3±6.7)岁,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简易智能量表(MMSE)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31例比较;分析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GHB)、缺血性脑损害等因素对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结果MMSE评分单纯D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并脑缺血组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老年2型糖尿病各组P300的N2、P3潜伏期(Lat)较正常对照组延长(P〈0.01),P3波幅(Amp)较对照组降低(P〈0.01);DM并脑缺血组N2、P3潜伏期较单纯DM组延长(P〈0.01),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P3潜伏期与患者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GHB)及合并缺血性脑损害正相关,P3波幅与患者年龄、病程、GHB负相关,N2潜伏期与患者年龄、病程、合并缺血性脑损害正相关。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有认知功能损害,其中糖尿病病程、GHB及合并缺血性脑损害是认知功能损害的主要影响因素,P300检测可作为老年糖尿病认知损害早期诊断和动态监测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嗅觉障碍检测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在中老年(50岁以上)人群中嗅觉障碍检测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诊断的价值。方法运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对研究人群进行认知功能检查,根据MMSE结果将受试人群分为可能MCI组(n=19)和正常对照组(n=46)。采用气味感知阈试验、气味识别试验、气味再记忆试验等对受试者进行嗅觉功能检测。结果可能MCI组的气味感知阈值(P〈0.01)、气味识别(P〈0.01)和气味再记忆功能(P〈0.05)较正常对照组差;相关分析显示,MMSE总分与气味识别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0.299,P〈0.05)。结论 MCI患者存在嗅觉功能损害,嗅觉障碍是MCI的简单反映;嗅觉的气味识别可以作为早期筛查认知功能损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邵俊涛  于杰  陆强  娄东辉  马春明 《河北医药》2009,31(18):2389-2390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32例内科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140例和代谢综合征组92例。观察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功能。结果MS组E/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A值与年龄(r=-0.442)、BMI(r=-0.165)、舒张压(r=-0.179)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r=-0.291)存在单变量相关(P〈0.05)。射血分数与LVMI(r=-0.231)存在单变量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年龄(β=-0.012,P=0.000)、BMI(β=-0.015,P=0.001)和舒张压(β=-0.004,P=0.019)是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LVMI(β=-0.002,P=0.002)是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S患者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此改变独立于LVMI。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帕金森病患者轻度认知损害(MCI)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的敏感电生理指标及其临床价值和特点。方法 对36例非痴呆帕金林病患者(A组)和30例健康受试者(B组)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记忆量表测定并同时完成听觉经典Oddball序列的事件相关电位检查。结果 A组的临床记忆量表测定MQ值较B组明显降低,A组67.8%有短时记忆(STM)障碍,B组8%存在STM障碍。A组P300潜伏期(PL)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P300和失匹配负波(MMN)的波幅较B组降低,MMN的潜伏期明显延长,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记忆量表测定说明记忆商(MQ)与上述检查呈正相关(r=0.658,P〈0.05)。结论 事件相关电位的成分P300及MMN对非痴呆帕金森患者早期轻度认知损害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MMN比P300、MMSE更敏感,尤其对观察不能完成神经心理测试的帕金森患者的认知功能有重要的特异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空气贮留、肺结核与肺功能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53例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肺结核患者,使用螺旋CT分别进行了不同呼吸时相的连续容积数据模式扫描,对肺结核和空气贮留分别进行评分。全部患者作了肺功能检查。结果肺结核和空气贮留分别在234/318和176/318个肺叶中见到,两者平均积分高度相关(r=0.74,P〈0.01)。空气贮留积分与肺功能指数相关性:第1秒最大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r=-0.40,P〈0.05)、25%肺活量时最大用力呼气流率(FEF25%)(r=-0.50,P〈0.05)相关,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r=-0.47,P〈0.01)、用力肺活量(FVC)(r=-0.45,P〈0.01)、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率(FEF50%)(r=-0.76,P〈0.01)、残气量(RV)(r=0.78,P〈0.01)高度相关。结论在肺结核患者中空气贮留与小气道功能指数具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张责山  高春斌  杨秀红 《河北医药》2013,(23):3585-358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Apelin与血管细胞问黏附分子-1(VCAM-1)的水平,探讨Apelin与VCAM-1、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及糖脂代谢等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r12DM患者和正常糖调节(NGR)人群空腹血浆Apelin、VCAM.1水平及测定身高、体重、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指标,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p细胞功能指数(HOMA—p)。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Apelin、VCAM.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浆Apelin与FBG(r=0.587,P〈0.01)、FINs(r=0.632。P〈0.01)、BMI(r=0.564,P〈0.01)、TG(r=0.385,P〈0.05)、1、C(r=0.467.P〈0.05)、HOMA.IR(r=0.667,P〈0.01)、VCAM-1(r=0.701,P〈0.01)呈正相关,与HOMA.B呈负相关(r=-0.567,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VCAM-1是Apelin的独立相关因素(R2VCAM-1=0.686,P〈0.01)。结论血浆Apelin和VCAM-1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升高,Apelin与VCAM-1、高胰岛素血症、肥胖、糖脂代谢相关,VCAM-1水平是Apelin独立相关因素,推测Apelin与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同时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与动脉血氧分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76例,根据PaO2分为轻、中、重度缺氧组(24、26、26例),并将治疗后COPD缓解的38例患者作为缓解组。另选择同期非COPD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血气分析水平。结果与缓解组及对照组相比,COPD急性发作组TT3、TT4、FT3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急性发作组TT3、FT3与PaO2呈显著性正相关(r=0.376,0.382,P〈0.05),与PaCO2呈显著性负相关(r=-0.398,-0.346,P〈0.05)。结论 COPD患者PaO2的改变可直接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对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动态监测,有助于评估COPD患者的病情转归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宋卫东  曾超  徐平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1):1774-1775
目的探讨经鼻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nBiPAP)对重叠综合征(OS)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20例;重叠综合征组25例,用放免法测定COPD组及重叠综合征患者BiPAP治疗前后血浆ET-1浓度变化。分析其与睡眠期血氧饱和度的相关性。结果(1)BiPAP治疗前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浆ET-1浓度明显高于COPD组;(2)BiPAP治疗后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浆ET-1浓度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血浆ET-1浓度与睡眠期平均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4979,P〈0.05)。结论经鼻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为治疗重叠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其发挥作用可通过增加血氧饱和度,降低ET-1水平。  相似文献   

13.
余彩娥  薛梅 《云南医药》2010,(5):498-50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及其与气流受限的相关性。方法对82例稳定期的COPD患者及26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静态肺功能、血气分析及超声心动图检测。COPD患者依据肺功能指标进一步分级;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测的肺动脉收缩压(PSAP)值,将COPD患者分为COPD并肺动脉高压组(PASP≥40mmHg)和单纯COPD组(PASP〈40mmHg)。结果 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为22%,进一步分层发现轻,中、重、极重度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分别为5%、27%、29%和54%(χ2=9.04,P〈0.05),两两比较仅极重度COPD组与轻度COPD组肺动脉高压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D并肺动脉高压组及单纯COPD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FEV1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COPD并肺动脉高压组与单纯COPD组比较FEV1占预计值%、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占预计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P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并肺动脉高压组、单纯COPD组及健康对照组3组间年龄及性别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ASP与FEV1占预计值%、FEV1/FVC、DLCO占预计值%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为:r=-0.42,r=-0.52,r=-0.38,均P〈0.01),PASP与PaO2相关性更强(r=-0.61,P〈0.01)。结论随着COPD病情的加重,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随之增加。气流受限在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中并非单一因素,部分COPD患者存在与气流受限"不成比例"的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4.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关系。方法选择5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60例MS患者为MS组。同时检测2组血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测其血管内皮功能及OX—LDL,计算体质指数、腰臀比。结果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OX—LDL呈负相关(分别为r=-0.24、r=-0.26、r=-0.29及r=-0.73,P〈0.05或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r=0.30,P〈0.05)。结论M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与OX-LDL升高有关。应对MS患者常规检测OX—LD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及与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相关性。方法 对30例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PaCO2、血浆FDP及30例对照组的血浆FDP分别进行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血浆FDP在COPD加重期患者明显升高,治疗后明显下降。血浆FDP与血PaCO2呈正相关(r=0.65,P〈0.01)。结论 COPD患者存在异常的凝血状态,血浆FDP增高与之有关。血PaCO2与血浆FDP增高呈正相关。改善通气和抗凝药物治疗可能有益于COPD患者的病情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肌营养素-1(CT-1)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LVSD)的关系。方法选择LVSD患者33例为LVSD组,非LVSD患者30例为对照组,测量2组身高、体重和血浆CT-1。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并计算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质量指数(MI)。结果LVSD组的血浆CT-1水平和MI较对照组高,FS较对照组低,均有统计学意义。LVSD组的血浆CT-1水平的对数与FS的对数呈负相关(r=-0.68,P〈0.01),与MI的对数呈正相关(r=0.63,P〈0.05),与EF的对数呈负相关(r=-0.70,P〈0.01)。结论血浆CT-1与LVSD有关,其浓度水平与收缩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陈忠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8-119
目的 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浆P物质(SP)、心钠素(ANP)含量变化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正常对照组(50例)及CRF组(30例)血液透析(血透)前后SP、ANP,同时测定血清肌酐(Cr)。结果 血透前S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2.124,P〈0.01),血透后SP高于血透前(t=2.224,P〈0.05);SP血透前与Cr呈正相关(r=0.6612,P〈0.05),SP血透后与Cr呈负相关(r=-0.4648,P〈0.05);血透前ANP显著高于对照组(t=2.824,P〈0.01),血透后ANI,显著低于血透前(t=2.221,P〈0.05),ANP血透前后与Cr呈正相关(r=0.8225,P〈0.05);血透前后SP变化值与ANP变化值呈负相关(r=-0.4811,P〈0.05)。结论 CRF患者血浆SP、ANP含量的变化与肾功能的改变有较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西北地区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生活质量(QOL)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2005—2009年对西北各省门诊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共700例。内容包括:①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表(NIH—CPSI):②居住地海拔高度及气候温度;③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④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结果有效回收问卷617份.生活质量评分平均为9.21±1.93。QOL评分随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r=0.801,P〈0.01)和心理压力评分增高而增高fr=0.573,P〈0.01)。QOL影响的严重程度有按海拔高度(r=0.526,P〈0.01)和寒冷程度(r=0.501,P〈0.01)逐渐上升趋势。QOL分值与P分值(r=0.682,P〈0.05)及N分值(r=0.770,P〈0.05)正相关,QOL分值与E分值负相关(r=-0.701,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与症状严重程度、高心理压力、寒冷气候、高海拔环境及个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老年稳定期COPD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稳定期COPD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呼吸功能训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EVl、FEVl/FVC、FEVl/预计值明显提高(P〈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能提高老年稳定期COPD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96例ACS患者,通过测定空腹血糖(FBG)及胰岛素水平(FSI),计算其胰岛素抵抗指数(IR),据此将之分为胰岛素敏感组和胰岛素抵抗组,分别于第4、8、12周测定FBG、FSI、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结果 IR与NO、EDD呈负相关(r=-0.451、P=0.000,r=-0.280、P=0.006);IR与VEGF呈正相关(r=0.614,P=0.000);NO与EDD呈正相关(r=0.228,P=0.026),NO与VEGF呈负相关(r=-0.385,P=0.000);VEGF与EDD呈负相关(r=-0.263,P=0.010)。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功能及VEGF水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