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梁华龙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5,(2):189-193
1太阴病没有肺病的记载,并非六经病只传足经不传手经,而是手太阴肺经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所决定的。很多肺经的症状是和太阳病同时出现的,《金匮要略》中也分别有专篇论述,所以在太阴篇就不重复列置,详于彼而略于此。2绝大部分方剂是以药物命名、沿袭六神方名称、以方剂的功能命名,而以症状命名方剂的只有所谓四逆汤;不管何种原因造成的厥逆,都应以救逆、回逆的方法治疗,依照命名原则,应该叫回逆汤,才能与建中、理中、承气、陷胸等命名法则一致起来;要改变厥逆,就要回复到顺的阳气敷布状态,所以要回逆;回的古体字为囬,在《伤寒论》流传和转抄中,既有竹简的损蚀朽腐,或者抄写的失误减笔,致使误囬为四,因而囬逆汤、囬逆散就成了四逆汤和四逆散。使用四逆汤的原文,没有一条明确提出四逆。而用四逆汤治疗,就有点名义不顺。所以应该叫囬逆汤。3四逆散治疗少阴气机郁而不畅,阴阳之气敷布失常,当然不属于脏有寒;当归四逆汤所治疗的证候是血虚寒凝,病偏于经脉,也不属于脏有寒,排除四逆辈之列。从仅自利不渴看,并非戴阳、格阳证,排除白通汤、通脉四逆汤及其加猪胆汁汤数方。太阴虚寒以脾阳不足主,并非阳气、阴液的同时匮乏,茯苓四逆汤、四逆加人参也在排除之列,除此以外剩下的四逆辈就只有四逆汤和干姜附子汤。自利不渴也有脾气虚弱为主的,以理中汤、小建中汤、大建中汤以及桂枝人参汤治疗,可见四逆辈,既不尽是冠有四逆名称的四逆汤类,也不排除没有冠以四逆的建中、理中等方剂。4大实痛是在时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时痛是邪气停滞,经脉不和,气血聚散所致,在此基础上的大实痛,就是气血凝滞,经脉不通而成,因此仅以桂枝加芍药汤治疗,其开滞通脉,舒经行气的力量薄弱,所以在此基础上加大黄,增加其除痹、舒挛、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梁华龙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5,(1)
①少阳位于“半表半里”的说法是错误的,首先是将“阳微结证”症状一部分是表证一部分是里证,即“必有表,复有里也”和“半在里半在外”的症状表现,偷换成病位的概念,进而将少阳的生理位置和病理病位等同;其次是混淆了阳微结、少阳病、柴胡类证等三种虽相似但不等同的证候概念,以阳微结用小柴胡汤治疗而认为是少阳病;再次是没有廓清《伤寒论》中表里的概念,模糊了证候概念与症状概念的界限,忽略了表里是一对相对性位置概念的基本内涵。②“半表半里”只可以作为少阳病主要证候的症状分布的描述,用“半表半里”既不能准地表述少阳经的分布位置,也不能准确地表述少阳经的生理功能,更不能说是少阳病的病理位置。③从“提纲”一词的含义为主要的、大的方面的意思来衡量,六经提纲中太阳病提纲反映了表证,其他五经病提纲反映了腑证,符合“提纲”的要求,可以作为“六经提纲”,而“口苦、咽干、目眩”则正反映了少阳三焦和胆腑的邪热病理,故可以作为少阳病“提纲”。④“往来寒热”一症不是主体(自觉)、客体(他觉)感觉的综合表述,而是主体的单方面感觉,即发热恶寒和发热恶热的交替出现,其中发热(体温升高)是该患者一直存在的他觉体征,而恶寒和恶热是患者的主体感觉,所谓“寒热往来”是从患者主诉而得到的。 相似文献
3.
梁华龙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1):28-31
“日晡”是一个时称而不是一个时辰,虽然与十二地支计时的申时有所重叠,但并不是后世医家所说的申时,由于“日晡”时(下午2点15分至3点45分)是一天温度最高,也就是阳气最旺的时段,人体的阳气也是最高涨的时段,故而能够与邪气相争,尤其是发热性疾病,在这个时段发热就更为明显,被称作“日晡所潮热”,临床上“日晡所潮热”的疾病有很多,除了《伤寒论》中提到的阳明腑实证、结胸证、少阳气结证以外,尚有湿温、黄疸、风湿、虚劳等疾病也可见到潮热。如果说“日晡所”,就成为一个约略时段,不仅仅是下午2点15分至3点45分,而是包括了“晡食”和“下晡”两个时段,约在下午2点15分至5点15分的三个小时之间。至于结胸证,是指外邪入里与内邪结于胸中的病症。大结胸证主要是因为太阳表证误下或失治,邪气入里与已有停痰留饮互结而成;小结胸证的表现是正在新下,按之则痛,不按则不痛,症状明显大于结胸证;寒实结胸证应有心下硬痛等结胸证的特征,只要病性与水热结胸证截然相反,是寒邪与痰饮互结。 相似文献
4.
梁华龙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2,(12):1565-1567,1586
目的:探讨伤寒和中风、麻黄汤证和桂枝汤证的异同及其交叉证候的辨证治疗机理。方法:对《伤寒论》第23条、第25条和第27条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伤寒和中风、麻黄汤证和桂枝汤证有异有同,并有二者的交叉证候需仔细辨证①第23条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是伤寒表实证的卫闭与中风表虚证的营泄两者混合而成。营阴外泄但不能出于皮表,卫气内闭但不能到肌里,卫闭和营泄僵持在肌外皮里,就出现了面红和身痒的典型症状。治疗时麻黄汤、桂枝汤同用,通过小汗出使外泄的营阴复归于脉内,闭阻的卫气敷布与体表,从而达到双管齐下,一举两得的治疗效果。②第25条"服桂枝汤"后出现"脉洪大"是因为用药的方法不当,风邪未祛,加之桂枝汤辛温药物激荡鼓动,且正气未衰,有足够能力抵御邪气,正气不衰、风邪荡漾、药力鼓动,三者合力导致脉象洪大。③第25条"服桂枝汤"后出现"脉洪大",是因为用药的方法不当,风邪未去,加之桂枝汤辛温药物激荡鼓动,且正气未衰,有足够能力抵御邪气,正气不衰、风邪激荡、药力鼓动,三者合力导致脉象洪大。④太阳伤寒表实证和太阳中风表虚证两者,一个是卫气闭合太过,重点在卫气;一个是营阴疏泄太过,重点在营阴,一个无汗,一个汗出,看似截然不同,其实随着病情的迁延,两者有时会出现在同一患者身上,所以在治疗时就不能拘泥于"有汗不得用麻黄,无汗不得用桂枝"的常规。结论:伤寒和中风、麻黄汤证和桂枝汤证及二者的交叉证候需要"平脉辨证",随证而施,辨证论治,不可拘泥。 相似文献
5.
①麻黄升麻汤证为寒热错杂的典型证候,既有厥热胜负的基础,又有喉痹吐利的见症,完整反映了厥阴病的整体病机,与厥阴病篇首条的提纲证,相映成趣,前后照应,可以作为厥阴病的主证、主方。②痰厥和水厥属于厥阴类证,痰厥是痰涎所致,而水厥则是水饮所致,痰涎与水饮病邪性质相似,清稀者为水饮,浓稠者为痰涎,清稀者易化易利,浓稠者难化难消。故痰涎在胃,需涌吐方可去除,方用瓜蒂散吐之使痰从上出;水饮在胃,仅利化即可去邪,方用茯苓甘草汤化气利水使饮从下泄。文献引用:梁华龙.伤寒论评话:厥逆虽同因各异,寒热本类待分清———厥逆的辨证论治(二)[ J].中医学报,2015,30(9):1276-1279. 相似文献
6.
梁华龙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11)
①将阳明的“喜忘”作为“喜妄”,首先从文字的角度,“喜”用作动词,“妄”为副词,动词修饰副词,于理不通。其次阳明蓄血与太阳蓄血不同,一个在小肠与手少阴心相表里,直接影响到心神,故有狂妄;一个在大肠与手太阴肺相表里,间接影响及气血,故有健忘。②阳明蓄血“喜忘”,一则气血并于下,心肺气血虚,不能上奉于脑,脑失所养;二则阳明蓄血在下,肠道传导失司,糟粕停滞,酿生浊毒,浊毒上扰清窍,气血逆乱,脑神受扰,使记忆失常;三则阳明邪热与素有瘀血互结,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心神失养,皆可导致神明不清,最终导致“善忘”。③所谓阳明蓄血,是肠道本有瘀血,与阳明邪热相合,而形成“喜忘”的蓄血证;而阳明瘀血是在阳明病的过程中,热盛伤血,血分津液被耗,而形成瘀血。蓄血与瘀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瘀血不一定能成为蓄血,但蓄血则一定是由血行瘀滞所导致。一般而言瘀血在经。蓄血在腑。蓄血有形可证,诸如下血、黑便等;瘀血惟像可辨,诸如舌暗,脉涩等。 相似文献
7.
梁华龙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5,(7)
①厥阴病篇之所以存在诸多争议,大致有以下几条原因:缺乏明确性,56条原文中只有4条冠以“厥阴病”,其余诸条均未冠“厥阴病”三字;存在复杂性,所列证候繁多,涉及到寒热错杂、厥热胜复、呕哕吐利以及诸种厥证,内容庞杂,主线不明;明显差异性,厥阴病篇中证候大实大寒证,寒热两极,差异巨大。②厥阴病证候分类必须反映本经所属经络、脏腑的基本生理、病理特征;必须反映本经所属阴阳气化、气机的生理、病理特征;必须反映本经标本中气从化的规律;必须照顾到本经及所属脏腑与邻经及所属脏腑的关系。③依照六经病症候划分和归类的原则,结合厥阴经所处位置、所连脏腑以及气化特性,来确定厥阴病的证候分类,大致有厥热胜复证、寒热错杂证、四肢厥逆证、呕吐哕利证四类。 相似文献
8.
梁华龙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5):649-652
①太阳病从整体上可以分为经证、腑证、兼证、类证和变证五大类,而太阳经证又分为寒证(伤寒、中风、风湿),热证(温病、中暍)两大类。②寒热在骨髓,在皮肤,与真寒假热、真热假寒表现截然不同,其区别在于:寒热的概念不同;寒热的程度不同;寒热的范围不同;寒热的感觉不同。③发于阳、发于阴是指感受邪气的性质,也是患者最初始症状的发生因素。结合太阳表证的病证分类,发于阳是感受风热暑气,发于阴是感受风寒湿邪,是通过对疾病初起表证阶段的症状表现,反过去推测受邪性质,并将发病归结为两大类,这种病因和发病归类的方法,能够执简驭繁,提示我们,从发热恶寒的有无即可简单地判断所感受邪气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梁华龙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5,(1):40-44
1少阳位于"半表半里"的说法是错误的,首先是将"阳微结证"症状一部分是表证一部分是里证,即"必有表,复有里也"和"半在里半在外"的症状表现,偷换成病位的概念,进而将少阳的生理位置和病理病位等同;其次是混淆了阳微结、少阳病、柴胡类证等三种虽相似但不等同的证候概念,以阳微结用小柴胡汤治疗而认为是少阳病;再次是没有廓清《伤寒论》中表里的概念,模糊了证候概念与症状概念的界限,忽略了表里是一对相对性位置概念的基本内涵。2"半表半里"只可以作为少阳病主要证候的症状分布的描述,用"半表半里"既不能准地表述少阳经的分布位置,也不能准确地表述少阳经的生理功能,更不能说是少阳病的病理位置。3从"提纲"一词的含义为主要的、大的方面的意思来衡量,六经提纲中太阳病提纲反映了表证,其他五经病提纲反映了腑证,符合"提纲"的要求,可以作为"六经提纲",而"口苦、咽干、目眩"则正反映了少阳三焦和胆腑的邪热病理,故可以作为少阳病"提纲"。4"往来寒热"一症不是主体(自觉)、客体(他觉)感觉的综合表述,而是主体的单方面感觉,即发热恶寒和发热恶热的交替出现,其中发热(体温升高)是该患者一直存在的他觉体征,而恶寒和恶热是患者的主体感觉,所谓"寒热往来"是从患者主诉而得到的。 相似文献
10.
周茂福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6):15-16
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是一部治病活人、千古不朽的医学宝典,在中医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如湖北中医学院李培生教授所说:“尝谓中医学中,苟无《伤寒论》则‘学’之一词,将大有逊色;业中医者,苟不学《伤寒论》,则不足以为中医。”该书以太阳病篇冠于全书之首,对太阳病的发病、传变、诊断、鉴别、治疗以及调护等有关疾病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论述,且以占全书近一半的条文(183条)“将诸病线索逐条提清”,脉络清晰,丝丝人扣,确有统领全局、总括六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梁华龙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5,(5)
①实寒证是以寒盛为主,寒盛伤阳而致阳虚,寒盛阳虚是主要矛盾,而寒盛则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甚则寒盛逼阳外越上浮而形成格阳戴阳证。虚寒证是体质素虚,因阳虚而生寒,阳虚有寒是主要矛盾,而阳虚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且因阳虚而派生诸多例如寒湿弥漫、水饮停留、滑脱便脓血等相关病机。②戴阳证是阴寒内盛,逼阳上越,阳气外越较少,仅限于头面上部,故仅见面红如妆;格阳证是阴寒盛极,逼阳外越,阳气大量外浮,体表头面均有,故见发热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戴阳也是阴寒与阳气格拒,所以戴阳实质上也是格阳;格阳证阳气也上浮头面,所以格阳证也包含了戴阳。③《伤寒论》方剂加减用药有其规律、方式和模式。其规律为随症加减,即不论其证候病机如何,只针对症状加减用药;辨证加减是根据主证病机,结合症状,加减与病机相应的药物。其方式为固定方式,即将主方进行加减后形成固定方剂;灵活方式是在主方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症状表现加减不同药物。模式分为平行模式,即在原方基础上加减药物或用量;递进模式即在原方加用药物,其后依次去掉前面加入的药物再另加其他药物。 相似文献
12.
梁华龙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12)
①阳明经表风寒邪气,过经入腑结于阳明胃,使津液之腑不能正常游溢精气,寒水互结于胃,形成阳明蓄水证。寒气与饮邪互结与胃,与膀胱无碍,故小便数及因小便数而致的大便硬,口渴较轻者少少与饮水,重者以化气、行水、生津的五苓散进行治疗。太阳蓄水与阳明蓄水,均以口渴为主症,所蓄部位不同,就有小便数与小便不利的区别。②阳明胃肠虚实更替,以降为顺,以通为用,若邪入阳明,气机郁滞,更替失常,升降无节,不仅阳明胃肠本身的功能失常,也可连带其他经络脏腑的气机不能调畅。不大便是阳明腑实证的见症,但阳明气郁证也可出现不大便。小柴胡汤证可见于六经病的多个病群中,也可见于六经病以外的其他疾病中。③“得汤反剧者,属上焦”,其病名称作“上焦吐”,呕吐虽与胃气上逆密切相关,但有时并非胃家本身病变,是由其他原因导致的气机逆乱所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