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酸、苦、甘、辛、咸五味,在食物、药物中都各有所具,《内经》论之很详。本文仅就《素问·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两句经文分析一下它在临床用药上的指导意  相似文献   

2.
辛散补肝的理论源于《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这是《内经》治疗肝病的基本原则之一,于临床立法用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里所谓“辛”,是指药物之味,“欲散”,是指肝之性质。肝之特性,欲散而苦敛,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疏泄条达,则宣畅气血,气血调  相似文献   

3.
中药五味之一苦味的作用,现已概括为燥、泄和坚阴三个方面。“苦能坚阴”即指某些苦寒药物能泻火而达到存阴的目的。实际上,单靠苦寒药而“坚阴”的情况并不多见,故笔者认为“坚阴”当是苦寒清热药与滋阴药合用的结果,今就自己的研习心得,叙述如下。“苦能坚阴”的含义演变“苦能坚阴”之说出自张洁古《珍珠囊》“苦能燥湿,坚阴”,而实从《素问·脏气法时论》“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脱胎而来,“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充去骨”(《素问·六节脏象论》),又为作强之官,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肾一旦为湿热,邪火所扰,固密收藏失职,作强  相似文献   

4.
祛风解表药大多味辛质轻体薄,主要用于治疗外感表证。笔者受《内经》“风气通于肝”“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的启示,学习古人治肝用祛风药的经验如《千金方》之补肝汤、补肝散;《和剂局方》之逍遥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方》之泻肝汤、补肝汤;严用和《济生方》之柏子...  相似文献   

5.
五味对脏腑的选择性及双重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五味理论作为中药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治疗。用药物之偏性以平脏腑阴阳气血之偏盛偏衰,这是祖国医学治疗疾病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手段。 1、五味对脏腑的选择性《内经》论述颇多。《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五脏生成篇》:“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所合五脏之气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灵枢·五味篇》:“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咸、先走肾。”《素问·阴  相似文献   

6.
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皆若燥,急食辛以润之”,语出《素问·脏气法时论》系《内经》五脏若欲补泻理论之一.何谓肾燥?辛味药何以能润?这是一个千古以降,向有争论和难以理解的问题.大凡燥证,则有内、外之分,肾燥乃属内燥范畴.一般认为,内燥证是津伤液耗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为学习《内经》理论“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应用于临床的心得体会。说明肾为水火之宅,内藏元阴、元阳,肾阴不足固然可使肾水不升、心火无制而致咽干、口燥,而肾阳不足也可致肾水不能蒸腾输布而出现燥象,这时用滋阴清热的药将无制于事,而必须用辛温通润的方法来治疗,这就是《内经》该理论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8.
解表药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的功效 ,主治外感表证以及麻疹初起、疮疡初起、水肿初起等见有表证者 ,可助疹毒透发 ,疮疡消散 ,使湿邪随汗而解。解表药以其气清味薄 ,味辛能散能行 ,轻扬上行之性 ,常与其它药物配伍组成方剂用于治疗多种疾患。1 辛散能行1 .1 理气散郁 :《内经》曰 :“木郁达之”,“肝欲散 ,急食辛以散之。”肝属木 ,为将军之官 ,主疏泄 ,恶抑郁 ,凡情志不畅 ,或暴怒伤肝 ,常致肝郁气滞 ,治以疏肝理气之法。解表药以其味辛气香 ,能散能行 ,常在治疗肝气郁滞的方剂中助理气疏肝 ,散郁消滞之用。如逍遥散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  相似文献   

9.
略论“以辛润之”吴立文中医系关键词冶法,辛润,内经尝读《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言及“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自思辛味能散能行,常用于发散外邪、行气活血,然言其能润,则未悟其义,心有疑惑。辛味药可发汗,又多香燥,易于伤耗阴津,...  相似文献   

10.
论辛散法治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黄帝内经》“肝欲散 ,急食辛以散之 ,以辛补之”的理论 ,结合后世医家对这一理论的不断充实和认识 ,运用传统方法总结探讨了治肝之法——辛散法。对辛散法治肝的概念、机制、具体应用进行了系统阐释与论证 ,并借现代实验研究予以证实 :归经不同的辛味药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肝郁大鼠异常的客观指标 ,辛味药确实具有预防、治疗肝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冰梅 《医学与社会》2007,20(1):23-23,61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天用剿绝其命[1]。”意思是有扈氏依仗威势,轻视五行规律,使民不聊生,上天惩罚他。《尚书·洪范》一书托箕子之言,最早解释了五行的含义(元前12世纪),即:“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樯。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樯作甘[2]。”此时五行已由具体物质抽象为五种特性。冯友兰认为:“行”是形成世间万物的“动因、活动[3]”,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处于萌芽状态时,这5种基本物质的“作为”和相互作用,推动了农业生产,成为农耕社会运作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正如《…  相似文献   

12.
晓京 《开卷有益》2014,(8):64-64
<正>立秋立秋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但暑热未尽,余炎未消,晴天的中午气温仍很高。立秋后,肺的功能开始旺盛,中医认为肺属金,其性燥,《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也就是说,立秋后,多食酸味食物能收敛肺气,可适当多  相似文献   

13.
根据《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及“酸入肝”等理论,现代临床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诊疗观。但是,对于“肝本质”的探认识仍不能认为完善,其中部分内容与传统观念存在脱节之处,因此产生了一定讹误。故本文就相关“阴阳五行”学论著中关于“肝木”的内容进行初步探讨,并稍做补正。  相似文献   

14.
酸味初探     
《尚书·洪范》曰 :“曲直作酸”。曲属阴 ,直属阳 ,曲直作酸是说阴中有阳而后作酸。药性酸味 ,其功悉是若此 ,能曲能直 ,曲者收之义 ,直者散之义 ,故《汤液本草》谓 :“酸能收能散也。”下面就酸味的作用做初步探讨 ,不当之处 ,请同道斧正。1 收敛固涩酸味能收能散 ,用之得当 ,可收敛正气 ,治正气耗散诸证。正气耗散 ,在上见久咳虚喘 ,在外见自汗盗汗 ,在下为久泻久痢 ,在男科则为遗精滑精 ,在女科则为崩漏带下等。酸味药如五味子、五倍子、乌贼骨、金樱子、罂粟壳、地榆等皆能收敛 ,分别治上述诸证。酸味药用之不当 ,则收敛邪气 ,遗患种…  相似文献   

15.
眩晕病;内伤为主,多系本虚标实,其病变以肝、脾、肾为重点。三者中以肝为主。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见于多种疾病亦可单独出现。1历代沿革眩晕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又如《灵枢大惑论》说:“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人于脑则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念则目眩以转矣”;吸枢》海论篇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口问篇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统上所述《内经)}认为其病在肝在脑,病机属民,属虚,外邪乘虚而入所致。历代医家在…  相似文献   

16.
<正>瓜蒌瞿麦丸是中医临床实践中关注和应用较少的经方,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之《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原文曰:“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瓜蒌瞿麦丸主之。”《医统正脉》之前的“若渴”皆为“苦渴”,明代的赵开美把它错成了“若渴。”“苦渴”即为渴所苦,说明口渴严重,这与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常常描述的“苦水”“苦冒眩”“苦里急”之苦是同一意思[1]。本方主要治疗下寒上燥之小便不利证,以口渴、小便不利为主症,  相似文献   

17.
中药中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其最早记载,据目前资料,见于《尚书·洪范》曰:"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周礼·天官冢宰中记载:"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又云:"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  相似文献   

18.
耳聋,昔贤医者多责之于肝胆火热、肾精亏损,故有“肝气逆则耳聋不聪”、“精脱者耳聋”之说,其治疗亦不外乎实则清泻肝胆,虚则益精补肾为法。然仅知治肝胆、肾而愈耳聋,未免以偏概全。《素问·气交变大论》曰:“金肺受邪……咽燥、耳聋。”  相似文献   

19.
安神方剂     
<正>甘草9克,小麦15~30克,大枣10枚。用法:上三味以水煮取,温分三服。功效:养心安神,和中缓急。方解:因忧思过度,心阴受损,肝气失和导致心阴不足,心神失养,则精神恍惚,睡眠不安,心中烦乱;肝气失和,疏泄失常,则悲伤欲哭,不能自主,或言行妄为。遵《素问·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以及《灵枢·五味》"心病者,宜食麦"之旨,方中用小麦为君药,取其甘凉之性,养肝补  相似文献   

20.
宋东轩居士著《卫济宝书》(1170 )曰 :“四曰痼 ,痼发者 ,形状三两个 ,或手背 ,不日消退自破 ,苦无脓血毒汁 ,意以为安愈。忽因消渴 ,肾所攻及。至春冬再在背膊或肾腧上生一个两个 ,疼痛赤肿 ,腰疼筋紧拘急。吃多物常饥燥 ,小便赤 ,大便涩 ,三五日一通。或破 ,下小车螯散 ;未破 ,下大车螯散。逐日下内消内解散。”痼字 ,古训为“久治不愈之病”。《玉篇·疒》部 :“痼 ,久病也。”《字汇·病部》 :“痼 ,久固之疾。”张仲景著《金匮要略》 :“夫病痼疾 ,加以卒病 ,当先治其卒病 ,后乃治其痼疾也。”赵以德曰 :“痼疾谓已沉疴 ,非旦夕可取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