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就李东恒《脾胃论》 ,随证立法用药 ,分经随病制方遣药 ,及“时、经、病、药”四禁的用药规律 ,因病因时、五邪所伤 ,调饮食 ,运寒温等 7个方面 ,探讨李东垣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2.
水湿为水肿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水湿为阴邪,故水肿病性属阴。遵阴阳学说,需治阴以阳。胃气升发理论滥觞于《内经》,发扬于《脾胃论》。《脾胃论》中多次提及胃气升发的观点,如“胃者行清气而上”“升发胃气”以及“胃气既病则下溜”。胃气升发,升发为阳,阳气行则阴水行,故可以胃气升发之阳治水肿之阴病。且《脾胃论》中关于胃气升发理论的阐释以及所提的遣方用药,对水肿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基于阴阳学说,结合胃气升发理论探讨水肿的治疗,以期为其提供另一思路。  相似文献   

3.
李东垣阴火理论与消渴病治疗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步满  吴深涛 《河北中医》2007,29(5):451-453
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学术上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学说。他提出“阴火”病机理论,首创“甘温除热”治疗法则,遣方用药均以“升发脾胃阳气而泻阴火”为基本原则,愈病无数,对后世影响深远。我们近读《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医籍,对书中所述之阴火理  相似文献   

4.
李东垣运用升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新中 《国医论坛》1993,8(1):20-21
李东垣论治脾胃,尤注重升降,治疗上对脾胃升阳药物的运用独具匠心。《脾胃论》中东垣制方63首,以升阳药配伍者28首,其所用升阳药虽多种多样,然升麻占24首之多。《兰室秘藏》载方280首,用升麻137首,占全部方剂的48.9%。因此探讨其遣方用药特点,以资今日临床取法借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草汇言》“升麻散表升阳之剂也。”升麻甘辛微寒,轻浮上行,既升散又清泄。能升散解表而治阳明头痛及肌表风邪,更长于升举清阳之气。李东垣广泛应用本药于治疗脾胃  相似文献   

5.
《脾胃论》“扶阳助土”用药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其不朽之著《脾胃论》一文中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胃为水谷之海,脾胃不健,中土虚衰,是产生疾病之根源;其治法亦宗《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以甘温之剂扶阳助土,其重视脾胃阳气在遣方、服药、禁忌、调养博法可见一斑。1.用药纵观全书选用药物113味,方剂63个,而尤以补中益气场之8味药交错出现为最多,约54个方剂,占总方数的86.3%,三味以上的有37个方剂,其中8味药都用的有补中益气汤。清操场二方。用七味药的有黄芪人参汤、清暑益气汤、益胃汤、丁香茶美场等4首方剂。这8昧药在诸方剂中的分别…  相似文献   

6.
金元医家李东垣根据《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的理论,在其所著《脾胃论》中提出了“心之脾胃病”“肺之脾胃病”“肝之脾胃病”“肾之脾胃病”等五脏病的症状特点及其因机证治,通过分析李东垣治疗上述五脏病的遣方用药规律,深入探讨脾胃与其余四脏生理病理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脾胃论》是最能体现李东垣学术思想的一部著作,书中阐述了脾胃与四脏生理病理的密切关系及治疗五脏病的遣方用药规律,丰富了脏腑辨证理论内涵.从《脾胃论》中李东垣对心与脾胃的生理病理关系的阐述入手,提炼出李东垣从脾胃论治心系病症循"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的特点.临床从脾胃论治心系疾病,以脾胃病机入手,师东垣古法,理后天...  相似文献   

8.
《脾胃论》承载了李东垣毕生最重要的学术思想,尤为注重补益脾胃,本书提出“脾胃元气论”“脾胃升降观”“阴火论”等,通读《脾胃论》,发现东垣在治疗上尤为擅长使用风药,全书载方63首,应用风药的方剂达35首,但现代药理学并无“风药”这一明确定义,现就《脾胃论》学术思想及风药的定义、范围、临床应用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补中益气汤是金元名医李东垣在《脾胃论》卷中甘温除热、升阳益脾学说的代表方剂。通过对补中益气汤的组成及配伍的解析,了解其遣方用药的内涵和经验,以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创新,用以扩大补中益气汤的临床效用,推广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弘扬祖国传统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10.
金元·李东垣《脾胃论》,独辟脾胃学说,共载方63首,用药101味,笔者分别从脾证、胃证、脾胃证、脏腑互传证制方加以归纳,并对方剂组成及用药加以分析。该方药特点,制方不离补中益气之法,选药不弃健脾胃升阳之味。认为脾气行于四脏,顺逆传变,反映在心肝肺肾的病机中,治其"有余不足,或补或泻",皆从脾胃兼化去考虑。在配方遣药时,还告诫要遵守时禁、经禁、病禁、药禁等,做到了辨证施治,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脾胃论》方剂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整理《脾胃论》中的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构建组方数据库,对方剂数据库进行处方用药及配伍规律的挖掘工作。结果:通过整理《脾胃论》的63首方剂分析,涉及中药104味,综合分析获得各中药使用频次、常用药对及潜在新组合,演化得到新方共4首。结论:《脾胃论》中药物药性多偏温平,药味甘辛苦,多具有行气健脾、燥湿化痰、大补元气、升举阳气等功效,方剂配伍注重升降浮沉、益气升阳除湿法等辨证灵活应用,并根据相关疾病、时令、脏腑经络遣方用药,对后世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2.
成荣新  赵松亭  刘莹莹 《河南中医》2020,40(7):1011-1013
李东垣认为,君药是方剂中用量最大且力度最强的药物,君臣佐使之间应有明显的层次性,才能相互宣散和收敛。其著作《脾胃论》中所立方药,君药多为辛温或甘温药物,如人参、黄芪、白术等,这是由其"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疾病观决定的。李东垣十分注重药物的气味配伍,认为药物气味所具有的偏性即其药性,也正是药物的作用之性,甘温除热法便是其体现。《脾胃论》注重风药的使用,一方面取风药升散的特性,升举清阳,助脾气升清;另一方面是风药能行气发散,宣散湿浊,健运脾阳。从《脾胃论》的君臣佐使法可知,治疗脾胃相关疾病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以治其本;治疗其他系统疾病时,应注意其他脏腑与脾胃的关系,在遣方用药时注意顾护脾胃,以不伤正。  相似文献   

13.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恒的《脾胃论》,“健脾益气,升阳举陷”是其遣方原则.该方治病范围广泛,且行之有效,故今医者多喜用此方.笔者将服药有效病例的症候群进行分析归纳,所见主症都有舌苔薄白,脉象细弱,并兼有倦怠乏力、气短自汗、纳少腹胀等症状中的一项.治疗范围主要有胃下垂、脱肛、慢性肝炎、喉痹、尿频、  相似文献   

14.
王笈  戴红 《山西中医》1998,14(1):5-7
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列治疗温病30方的制方用药特色进行了分析,认为:遣药精专,组方严谨;随证变通,灵活化裁;用药独到,别有见地是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列治疗温病30方的制方用药特色进行了分析,认为:遣药精专,组方严谨;随证变通,灵活化裁;用药独到,别有见地是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李东垣用风药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垣用风药机理初探吉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132012)蔡胜彬,王敬琪【关键词】李东垣,《脾胃论》,风药李东垣著《脾胃论》,开脾胃学说之先河,以“内伤脾胃”立论,倡“升阳益气”之法。临床用药,自是以补益脾胃为重。然于补脾之中又善用风药,笔者不揣愚陋。...  相似文献   

17.
李东垣《脾胃论》中提出“甘温除热”法治疗以内伤脾胃为基本病因病机的一类发热证候。今以清·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探讨“甘温除热”法,认为其针对的病机属脾胃内伤、君火不主令、相火上炎,治以扶中阳、疏解少阳、升发清阳,使坎离复位、水火既济,其遣方用药重用甘温但不拘泥,甘温甘寒同用有升有降、有补有泄,使气机升降协调。从“一气周流”角度观“甘温除热”法,更能彰显该法重视畅通气机的特点,注重“中气”“阳气”对维持人体健康的作用,能够为临床辨治带来启迪。  相似文献   

18.
金元医家李东垣在学术上重视人身胃气 ,倡“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凡饮食劳倦每致脾胃升降失常 ,形成“谷气下流 ,阴火上冲”的内伤病证。处方用药力主甘温药充沛元气 ,风药鼓蕴升阳 ,寒凉药微泻阴火。其特点体现在所著《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三书中所冠“升阳”二字十七方中 ,兹探析如下。1 选药广泛 组方精巧“升阳十七方”系指升阳补气汤、升阳顺气汤、升阳汤、升阳益血汤、补气升阳和中汤、升阳除湿汤、升阳泻湿汤、升阳散火汤、升阳祛热和中汤、升阳调经汤、调经升阳除湿汤、升阳举经汤、升阳柴胡汤、升阳除…  相似文献   

19.
对单味药大黄在《伤寒论》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探索《伤寒论》的遣方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20.
贾英杰主任医师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提出立体疗法治疗肿瘤的独特理论,遣方用药精于辨证,疗效甚佳,运用以中药为主减轻化疗毒副作用亦有深入地研究,余随师侍诊,亲临教诲,获益非浅,兹将其围化疗期用药经验介绍如下。1化疗前治疗化疗前,贾老师首先做患者的思想工作,使患者正确对待化疗的毒副作用,保持平和的心态,并注重化疗前预防性用药,尤其重视调理脾胃。我们知道化疗的毒副作用往往造成人体正气大伤,脏器受损,而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论》指出“土为万物之母”,“治脾胃即所以安五脏”,“善治病者,唯在调和脾胃”。因此,他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