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历摘要患者男,58岁。因上腹饱胀、胸闷1年余,呼吸困难、双下肢浮肿两个月,于1984年11月12日入院。患者于1983年3月,原因不明地出现上腹饱胀、胸闷、全身乏力。1984年6月出现全腹胀、伴有右  相似文献   

2.
1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6岁,船民。因不规则发热2月余,右下腹包块伴便血约40d,于1987年4月住某医院传染病房治疗。患者从1987年2月11日起,夜间觉畏寒、发热,体温高达39℃以上。热退无大汗,白天体温正常。患者曾在外市医院拟诊“伤寒、贫血”治疗无效。3月5日因发热持续不退,血便,右下腹包块住当地乡医院,拟诊“阑  相似文献   

3.
<正> 男性,28岁,工人,上海市人,住院号:12481,1979年12月12日入院。 主诉:反复右下腹痛十年。1973年初患者常有右下腹阵痛,大便偶有粘液及鲜血,无恶心及呕吐,以后自动缓解,但常有同样发作。1976年因工作疲劳,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68岁。间断右颞部痛伴发热、乏力、消瘦1月余。  相似文献   

5.
胸大肌、胸小肌缺如较少见,我们在乳癌根治手术中遇到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43岁,因右乳房包块两年于89年10月9日入院。查体:右胸壁较左侧稍平坦,无腋前皱壁。右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2×3×  相似文献   

6.
发热、骨痛     
1 病历摘要患儿男 ,7岁。因反复发热 7个月 ,右膝关节、腰骶部痛5个月于 2 0 0 1年 5月 4日入院。患者于 2 0 0 0年 1 0月下旬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 ,体温 38 0℃~ 40 0℃ ,呈不规则热型 ,无畏寒、咳嗽、咳痰、皮疹。在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降温等处理可使体温暂时下降。 1 2月后感右膝关节疼痛 ,渐延至右大腿上段 ,局部轻度肿胀 ,红肿不明显。症状时轻时重 ,严重时跛行。X线片示 :左髋骨及右股骨病变。考虑组织细胞增生症 ,不能排除恶性骨转移性病变。右大腿病灶活检 ,病理报告为“炎性肉芽组织”。骨科诊断 :多发性低毒性骨脓肿。给…  相似文献   

7.
病例:女26岁,未婚,因无阴道、无子宫、间歇性下腹痛1年,进行性加重半年,于2006年3月9日入院。患者17岁因无月经来潮,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无阴道、无子宫,24岁始出现下腹胀痛,间歇性发作,近半年进行性加重。B超检查,右附件区有一(6×6×5)cm大小囊性包块,诊断右卵巢囊肿,左卵巢缺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5岁,因"发热伴咳嗽、咳痰1月"入院. 1 病例摘要 1.1 病史 患者于2011年7月16日在工作中不慎右拇趾砸伤并局部出血,间断予以白酒局部消毒,右拇趾甲周淤血,无局部脓肿形成,未进一步诊疗.7月下旬出现发热,Tmax 41.0℃,伴畏寒、寒战,午后为主,约1h左右可自行降至正常,出汗较多,伴咳嗽、咳黄痰,每日约30~50 mL,易咳出,偶有头晕,无咯血、胸痛,无胸闷、呼吸困难.8月初逐渐出现双侧季肋部针刺样疼痛,深呼吸、咳嗽后加重,无放射痛.  相似文献   

9.
于1989年10月用旋前方肌肌桥修复腕部正中、尺神经损伤1例,经1年随访观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47岁,因右腕部切割伤后5个月,右手指活动不便,第2~5指麻木,发凉,指端常被烫伤也无知觉。诊断为右腕部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而入院。检查:右腕部有4cm不规则疤痕:环指指端有1×1cm~1的溃疡,  相似文献   

10.
右颈皮下先天性胃、支气管异位性囊肿一例钟定荣闵建西丁月国患者男,4岁,发现右颈部肿物4年,近2个月来,开始出现阵发性右耳疼痛,于1996年12月入院手术治疗。患儿于生后15天发现右颈部有一核桃大小肿物,较软,4年来有时大时小现象,无其他不适。查体: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安体舒通、生脉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右心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于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慢性肺心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性别不限,年龄46~77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60例。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强心和利尿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卡托普利、安体舒通、生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QRS波时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95.0%%比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电图QRS时限为(0.09±0.03)s,常规治疗组为(0.18±0.05)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安体舒通、生脉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右心衰患者临床效果确切,对患者心功能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右位乙状结肠并腹膜后升结肠、盲肠、阑尾炎1例胡少群①唐朝梓①向宇红①患者,男性,2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1天入院。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腹肌不紧张,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血常规呈急性炎症表现。术中见右下腹有一结...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35岁。因右腹股沟包块5天,长大伴疼痛一天于1994年3月15日以右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急诊入院。查体:痛苦病容,右腹股沟部有一约4.5×3×1.5cm~3大个的梭形包块,压痛,无红、肿;不能回纳入腹。 急诊手术发现:在右腹股沟管内子宫园韧带上有2个4×3×1cm~3和2×1.5×1.5cm~3大小的包块,表面呈分叶状,囊实性、韧。大包块切面呈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27岁,因反复右腰部绞痛伴右腹部游走性包块1年入院。患者于1998年8月突发右腰部绞痛,体检时发现右腹部可及一10cm×5cm×3cm包块,光滑,活动度好,无明显压痛。IVU示右肾积水,右肾下垂并旋转不良,右肾结石。此后症状反复发作,伴恶心、呕吐、尿频及尿急等。1999年9月收住院。入院后行右侧逆行造影,旋转体位后摄  相似文献   

15.
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 ,4 2岁。因反复上腹隐痛 1年余 ,加重 1月余 ,于 1999年 4月入院。患者于 1998年 2月开始出现间歇性中上腹隐痛 ,以饥饿痛为主 ,每次持续约 10余min ,能自行缓解 ,夜间易发 ,不放射 ,伴返酸、恶心 ,无呕血、便血及腹泻。同年 10月在当地医院行钡餐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彩超示右肝血管瘤 ;胰、脾、两肾未见异常。 1999年 2月起疼痛加重 ,每次持续 30min ,发作频率增加 ,伴纳差、头昏、乏力、心悸、气短 ,但大小便正常 ,体重减轻约 10kg。同年 4月初来本院就诊 ,以贫血待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收治。过…  相似文献   

16.
甲状旁腺、胸腺异位一例朱华月邓锦文彭万来王喜存患者男,19岁,9天前无意中发现右侧颈前有一鸽蛋大无痛性肿物于1996年9月23日入院。临床检查:右甲状腺处触及一圆形肿物,2.5cm×3.0cm大小。边界清楚,可随吞咽上下活动。B超检查:右甲状腺叶内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单、双相抑郁组、健康对照组的脑灰质体积差异,为鉴别单、双相抑郁障碍提供参考。方法:入组单相抑郁患者17例、双相抑郁患者19例及健康对照28例,以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对脑结构磁共振图像进行预处理。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单、双相抑郁障碍显示了右小脑前叶灰质体积显著减少;与另两组被试比较,单相抑郁障碍显示右颞上回灰质体积显著减少;相关分析显示双相抑郁障碍右小脑前叶灰质体积与抑郁量表得分呈负相关。结论:单、双相抑郁障碍以右小脑前叶灰质体积下降为共同特征,而右颞上回灰质体积差异显示了两种疾病神经解剖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3岁.自出生40 d发现右足畸形及肥大,随着患者成长躯干和四肢逐渐出现多发性小肿块,尤其右下肢生长迅速肥大很快累及整个下肢.近5年右下肢生长肥大加快以致右下肢太重造成患者不能翻身和行走,于2008年11月27日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19.
刘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9):1602-1604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右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肺源性心脏病患者207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各项指标正常者134例为对照组,对比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心电图检查诊断结果,比较两组右室内径、右房内径、肺动脉主干内径(Diameter of main pulmonary artery,MPAD)、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右房室瓣环收缩期位移(Systolic displacement of right atrioventricular annulus,TAPSE)、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work index,RV-MPI)、右心室侧壁基底段纵向应变(Longitudinal strain in the basal segment of the lateral wall of the right ventricle,RV-strain)、下腔静脉深呼气塌陷指数(Deep expiratory collapse index of inferior vena cava,CI)、[右房室瓣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期峰值速度](E/A)差异.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确诊阳性率高于心电图(P<0.05).观察组右室内径、右房内径、MPAD、PASP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APSE、RV-strain、CI、E/A指标低于对照组,且RV-MPI指标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右心功能评估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7岁.因"间断腹泻、发热1年余,呼吸困难3天"入院. 1 病历摘要 1.1 病史 患者2004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大便10余次/日,黄褐色稀水便,有便前、后轻度下腹痛及里急后重感,自服黄连素后可减少至3~5次/日,停药后加重;伴低热,体温37.4℃.于外院就诊查:脐周及右下腹轻压痛,肠鸣音活跃.便常规偶尔潜血阳性,白细胞2-4/HP;便培养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