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内科门诊缘于躯体状况的抑郁、焦虑障碍患病率,并在不同性别、不同级别医院之间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沈阳市23家三个级别综合医院进行调查,共调查5312例年龄15岁及以上的内科门诊病人.调查员在病人就医内科医生前使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作为筛查工具,然后由精神科医生使用DSM-Ⅳ定式临床检查(SCID-I/P)对筛选高、中、低危险组100%、40%、10%的调查对象进行SCID诊断.结果 沈阳市综合医院内科门诊病人缘于躯体状况的抑郁焦虑障碍总患病率为:1.02%(95%CI:0.77%~1.35%).抑郁障碍0.55%(95%CI:0.38%~0.81%),焦虑障碍0.47%(95%CI:0.31%~0.71%).男性缘于躯体状况的抑郁焦虑障碍患病率(1.42%,95%CI:0.97%~2.08%)高于女性(0.77%,95%CI:0.51%~1.17%).RR值为1.85(95%CI:3.36%~1.05%).一级医院缘于躯体的抑郁焦虑障碍患病率2.04%(95%CI:1.27%~3.27%)高于二级医院(0.99%,95%CI:0.62%~1.59%)和三级医院0.65%,95%CI:0.38%~1.09%).结论 沈阳市综合医院内科门诊缘于躯体状况的抑郁焦虑障碍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一级医院高于二级和三级医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沈阳市综合医院内科门诊不同性别患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沈阳市不同级别的综合医院23家进行调查,共调查5312例年龄≥15岁的内科门诊患者。调查员在患者就医内科医生前使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作为筛查工具,将调查对象分为精神疾病高、中、低危险组,然后由精神科医生使用DSM-Ⅳ定式临床检查(SCID-I/P)对高、中、低危险组100%、40%、10%的调查对象进行SCID诊断。结果沈阳市综合医院内科门诊女性患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12·09%〔95%CI为(10·82,13·52)〕,男性患者为7·98%〔95%CI为(6·70,9·52)〕,女性显著高于男性患者,RR值为1·52〔95%CI为(1·24,1·85)〕。结论沈阳市综合医院内科门诊女性抑郁障碍患病率高于男性,应该更加关注综合医院女性患者抑郁障碍的诊治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沈阳市三个级别综合医院中医科门诊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并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沈阳市23家三个级别综合医院进行调查,共调查1698例年龄15岁以上的中医科门诊病人.调查员在病人就医中医科医生前使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作为筛查工具,将调查样本分为精神疾病高、中、低危险组,然后由精神科医生使用DSM-Ⅳ定式临床检查(SCID-I/P)对筛选高、中、低危险组100%、40%、10%的调查对象进行SCID诊断.结果 沈阳市综合医院中医科门诊各种抑郁障碍总患病率为16.2%(95%CI:13.2%~19.9%);一级医院任何抑郁障碍患病率(19.1%,95%CI:10.1%~36.0%)高于三级医院抑郁障碍患病率(17.5%,95%CI:14.5%~21.1%)和二级医院(9.1%,95%CI:4.0%~21.7%);重性抑郁障碍患病率三级医院(8.3%,6.6%~10.5%)显著高于一级医院(6.0%,1.9%~19.1%)和二级医院(1.5%,0.6%~4.0%).结论 沈阳市综合医院中医科门诊抑郁障碍患病率较高,一级医院最高.应该加强初级医院中医科门诊抑郁障碍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沈阳市不同级别综合医院内科门诊抑郁障碍的患病率.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沈阳市三个等级的23家综合医院进行调查,共调查5750例年龄15岁以上的内科门诊病人.调查员在病人就医内科医生前使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作为筛查工具,将调查样本分为精神疾病高、中、低危险组,然后由精神科医生使用DSM-Ⅳ定式临床检查(SCID-I/P)对筛选高、中、低危险组100%、40%、10%的调查对象进行SCID诊断. 结果 一级综合医院内科门诊任何抑郁障碍患病率(13.1%,95%CI:10.6%~16.2%)高于二级医院(10.4%,95%CI:8.4%~12.0%)和三级医院(11.2%,95%CI:9.9%~12.8%);重性抑郁障碍患病率三级医院(4.1%,3.3%~5.1%)显著高于二级(2.7%,2.1%~3.6%). 结论 一级综合医院各种抑郁障碍总患病率最高,三级医院重性抑郁障碍患病率最高.应该重点关注初级医院、三级医院抑郁障碍的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中国沈阳市各级综合医院内科门诊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提高综合医院抑郁障碍的诊治水平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沈阳市23家综合医院进行调查,共调查5750例年龄15岁及以上的内科门诊病人.调查员在病人就医内科医生前使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作为筛查工具,将调查样本分为精神疾病高、中、低危险组,然后由精神科医生使用DSM-Ⅳ定式临床检查(SCID-L/P)对筛选高、中、低危险组100%、40%、10%的调查对象进行SCID诊断.结果 沈阳市综合医院任何抑郁障碍的总现患率为11.0%(95%CI为10.1%~12.1%)、重性抑郁障碍、心境恶劣障碍、未特定抑郁障碍患病率分别为3.6%(3.1%~4.2%)、2.8%(2.4%~3.4%,)、4.1%(3.5%~4.8%).抑郁障碍者以年龄大、丧偶、女性多,同时文盲、低收入者、无业者为多.特别的是,抑郁障碍者中有信仰者居多.结论 沈阳市综合医院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患病率较高,与发达国家综合医院抑郁障碍患病率相近.综合医院内科应该关注具有抑郁障碍特征的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沈阳市三个级别综合医院中医科门诊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并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沈阳市23家三个级别综合医院进行调查,共调查1698例年龄15岁以上的中医科门诊病人。调查员在病人就医中医科医生前使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作为筛查工具,将调查样本分为精神疾病高、中、低危险组,然后由精神科医生使用DSM-Ⅳ定式临床检查(SCID-I/P)对筛选高、中、低危险组100%、40%、10%的调查对象进行SCID诊断。结果 沈阳市综合医院中医科门诊各种抑郁障碍总患病率为16.2%(95%CI:13.2%~19.9%);一级医院任何抑郁障碍患病率(19.1%,95%CI:10.1%~36.0%)高于三级医院抑郁障碍患病率(17.5%,95%CI:14.5%~21.1%)和二级医院(9.1%,95%CI:4.0%~21.7%);重性抑郁障碍患病率三级医院(8.3%,6.6%~10.5%)显著高于一级医院(6.0%,1.9%~19.1%)和二级医院(1.5%,0.6%~4.0%)。结论 沈阳市综合医院中医科门诊抑郁障碍患病率较高,一级医院最高。应该加强初级医院中医科门诊抑郁障碍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综合医院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病率及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中国沈阳市各级综合医院内科门诊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提高综合医院抑郁障碍的诊治水平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沈阳市23家综合医院进行调查,共调查5750例年龄15岁及以上的内科门诊病人。调查员在病人就医内科医生前使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作为筛查工具,将调查样本分为精神疾病高、中、低危险组,然后由精神科医生使用DSM-Ⅳ定式临床检查(SCID-I/P)对筛选高、中、低危险组100%、40%、10%的调查对象进行SCID诊断。结果 沈阳市综合医院任何抑郁障碍的总现患率为11.0%(95%CI为10.1%~12.1%)、重性抑郁障碍、心境恶劣障碍、未特定抑郁障碍患病率分别为3.6%(3.1%~4.2%)、2.8%(2.4%~3.4%)、4.1%(3.5%~4.8%)。抑郁障碍者以年龄大、丧偶、女性多,同时文盲、低收入者、无业者为多。特别的是,抑郁障碍者中有信仰者居多。结论 沈阳市综合医院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患病率较高,与发达国家综合医院抑郁障碍患病率相近。综合医院内科应该关注具有抑郁障碍特征的人群。  相似文献   

8.
沈阳市综合医院焦虑障碍患病率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沈阳市综合医院内科门诊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和焦虑患者的特征。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沈阳市23家综合医院调查,共调查5750例内科门诊患者。使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为筛查工具,对筛查高、中、低危险组按比例进行诊断工具《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科研版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SCID-I/P),以确定患病率。结果沈阳市综合医院内科门诊躯体疾病所致焦虑障碍患病率为0.468;任何焦虑障碍(非躯体疾病所致)现患率为4.92%,未特定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2.91%),其次为广泛性焦虑障碍(1.51%)。焦虑障碍者的特征为分居/离婚、年龄≥45岁、受过高等教育、高收入者多。结论沈阳市综合医院内科门诊焦虑障碍患病率较高,多为分居/离婚、年龄≥45岁、受过高等教育、高收入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目前高血压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方法 在随机抽取的北京市9 所医院的心血管内科门诊,对连续就诊的高血压病人进行访问,填写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高血压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并识别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入选2 274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1 025例(45.1%),女性1 249 例(54.9%),焦虑发生率38.5%, 抑郁发生率5.7%,其中男性的焦虑发生率为31.5%,抑郁发生率为3.7%,女性的焦虑发生率为42.7%,抑郁发生率为7.4%。高血压伴发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女性、低年龄组、独身、高教育程度、无业、低收入、病程时间长、高血压分级水平高、有冠心病;高血压伴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独身、女性、病程时间长、低收入、低教育程度、冠心病、糖尿病。结论 高血压患者中焦虑的发病率高于抑郁。女性、独身、病程时间长、低收入及合并有冠心病是焦虑和抑郁的共同危险因素;此外,低龄、高教育程度、体力劳动者容易发生焦虑。高龄、低教育程度亦是抑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沈阳市不同级别综合医院内科门诊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沈阳市三个等级的23家综合医院进行调查,共调查5750例年龄15岁以上的内科门诊病人。调查员在病人就医内科医生前使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作为筛查工具,将调查样本分为精神疾病高、中、低危险组,然后由精神科医生使用DSM-Ⅳ定式临床检查(SCID-I/P)对筛选高、中、低危险组100%、40%、10%的调查对象进行SCID诊断。结果一级综合医院内科门诊任何抑郁障碍患病率(13.1%,95%CI:10.6%~16.2%)高于二级医院(10.4%,95%CI:8.4%~12.0%)和三级医院(11.2%,95%CI:9.9%~12.8%);重性抑郁障碍患病率三级医院(4.1%,3.3%~5.1%)显著高于二级(2.7%,2.1%~3.6%)。结论一级综合医院各种抑郁障碍总患病率最高,三级医院重性抑郁障碍患病率最高。应该重点关注初级医院、三级医院抑郁障碍的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沈阳市不同级别综合医院内科和中医科门诊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沈阳市23家综合医院进行调查,共调查7448例年龄≥15岁的内科及中医科门诊患者。调查员在患者就医前使用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为筛查工具,将调查样本分为精神疾病高、中、低危险组,然后由精神科医生使用《美国精神疾病与行为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四版)科研版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SCID-I/P)对筛选高、中、低危险组100%、40%、10%的患者进行SCID诊断。结果 一级综合医院内科门诊任何抑郁障碍患病率显著高于二级医院(RR=1.30);中医科门诊二级医院任何抑郁障碍患病率低于一级医院和三级医院(RR=2.09、0.52)。结论 内科和中医科门诊抑郁障碍一级医院患病率最高,三级医院重型抑郁障碍最多。应该加强初级医院抑郁障碍的防治工作,三级医院是重型抑郁障碍的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12.
Mei L  Xiao ZP  He YL  Fan Q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5):3172-3175
目的 调查综合性医院内科门诊患者焦虑障碍的患病状况以及了解内科医生对焦虑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 按10∶1随机抽取2007年11月至2008年1月间于上海瑞金医院4个内科门诊的就诊者,使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AD)作为筛查工具,对焦虑分值≥8分的患者进行M.I.N.I.检查并作出诊断,再根据患者的门诊卡了解内科医生关于焦虑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结果 所有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2.51%,广泛性焦虑最多为1.47%;女性、丧偶者焦虑障碍的患病比例较高(P<0.01);23%的焦虑障碍患者得到相应的治疗,但内科医生的诊断率只有3.2%.结论 上海综合性医院内科门诊中焦虑障碍的患病率较高,女性及丧偶者易患,而内科医生对其的识别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国女性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压达标现况。探讨影响女性CHD患者血压达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06年6月至2007年1月,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和新疆等6个地区城市66家医院心内科门诊诊断为CHD的女性患者。将血压≤130/80 mmHg作为CHD患者血压达标目标值。结果女性CHD患者血压达标率为16.7%。血压非达标组总胆固醇≥5.7mmol/L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mmol/L患者比例高于血压达标组(P〈0.01)。二分类Logistic向前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女性CHD患者血压达标的相关因素的OR值分别为:糖尿病家族史1.70(95%CI:1.02~2.82)、LDL-C〉3.6 mmol/L者1.92(95%CI:1.34~2.76)、办公室工作者0.66(95%CI:0.48~0.90)。收缩压〈110 mmHg和(或)舒张压〈60 mmHg组急性心肌梗死史、冠脉造影显示≥2支冠脉病变及有介入手术史的患者比例均高于收缩压≥110 mmHg且舒张压≥60 mmHg组(P〈0.05)。结论我国女性CHD患者的血压达标率较低,糖尿病家族史及LDL-C〉3.6 mmol/L是影响女性CHD患者血压达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综合科医院内科门诊神经症的发生率,探讨神经症发生特点.方法 采用了整群分层抽样方法,2006年7~8月,连续收集了3所大连市三级甲等综合科医院门诊病人600人.经神经症筛查量表筛查出阳性者,同时行DSM-Ⅳ确立诊断,符合诊断者309名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内科门诊神经症病人的检出率约为57.43%(309例),非神经症约为42.56%(229例);其中焦虑210例,约占神经症总数的68%;广泛性焦虑115例,约37%;惊恐障碍67例,约占神经症总数的21.7%;抑郁伴发惊恐障碍28例,约占占神经症总数的9.6%.抑郁伴发广泛性焦,约占总数的14.2%.其他神经症患者83例,约占神经症总数的26.8%.重度抑郁障碍患者占总样本的3%;神经症患者不同诊断组之间的睡眠时间、累计就诊次数、累计医疗费用和累计就诊时间等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自认病情态度和对内科医生诊断治疗的满意程度,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0).所调查的各组患者所经历的特殊检查(P=0.034)以及有无镇静止痛药物治疗均差异有显著性(P=0.000).结论 综合性医院内科门诊患者的精神障碍问题严重,其中以神经症为最常见.焦虑障碍在综合性医院内科门诊最常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门诊就诊者焦虑抑郁障碍的检出率、诊治状况及疾病分布。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患者健康问卷(PHQ-15),对综合医院480例就诊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HADS量表评分≥8分的共有248例(51.7%),进入精神科访谈并依据ICD-10诊断为焦虑抑郁障碍的患者207例(43.1%),符合ICD-10中关于焦虑抑郁诊断标准的患者79例(16.5%),焦虑抑郁障碍的总检出率为19.5%,,其中神经内科的检出率最高,为20.9%。确诊疾病包括焦虑抑郁障碍的所有类型,所收集的病例中,仅1.4%的就诊者被给予了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7,.4%的就诊者被建议到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结论综合医院门诊就诊者抑郁焦虑障碍患病率高,但其识别及接受治疗的比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上海市杨浦区50岁及以上居民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 并分析其可能的危险因素。  方法  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 抽取5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及问卷调查, 对可能影响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共获得有效问卷6 002份, 社区老年居民甲状腺结节总体患病率为29.1%(1 747/6 002)。患病率随年龄段的增长而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女性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31.2%(1 241/3 980), 男性为25.0%(506/2 022), 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 < 0.05);多发结节患病率为1.8%(110/6 002)、两叶结节为11.8%(106/6 002)、峡部结节为0.1%(6/6 002)、右叶结节为7.7%(464/6 002)、左叶结节为7.7%(461/6 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364, 95%CI: 1.207~1.542)、年龄增长(66~80岁, OR=1.188, 95%CI: 1.047~1.348;81~岁, OR=1.415, 95%CI: 1.123~1.784)、中心性肥胖(OR=1.167, 95%CI: 1.039~1.310)、缺少体育锻炼(OR=1.236, 95%CI: 1.099~1.390)、睡眠状况差(OR=1.297, 95%CI: 1.154~1.459)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杨浦区社区5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29.1%, 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年龄增长、女性、缺乏体育锻炼、中心性肥胖、睡眠质量差可能是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综合性医院门诊病人抑郁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目的研究综合性医院门诊病人抑郁障碍的患病率、识别和诊治状况。方法以两步筛选法,对15个国家或地区共26969例门诊病人进行了GHD12、GHQ28、复合式国际诊断检查(CIDI)、内科医生检查表等测定。在上海市共有583例完成以上量表测定,男、女比例分别为380%和620%。结果在检查出的所有心理问题中,抑郁障碍患病率居首位;总样本抑郁症和心境恶劣的患病率分别为104%和21%。上海市则分别为40%和06%;上海市内科医生对抑郁障碍的识别率为21%,远低于15个国家资料的中位数556%;内科医生对抑郁障碍的治疗不充分,在上海市内科医生未给予检出病人任何抗抑郁剂治疗。结论在综合性医院的内科病人中,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但抑郁障碍多未被内科医师检出且治疗不充分。内科医生的精神医学知识再教育应受到全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在中国泰州的中等收入人群中探索童年期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与肥胖的关联。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泰州健康人群跟踪调查(Taizhou Longitudinal Study,TZL)第Ⅲ期基线调查中35~64岁中年人的基线数据。普通型肥胖定义为BMI≥28.0 kg/m2,中心型肥胖定义为男性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90 cm、女性WC≥80 cm。以20世纪中期中国家庭三大件(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数量来定义SES水平:0件、1或2件、3件分别代表SES低、中、高水平。比较不同SES组间的差异,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童年期SES与肥胖的关联。 结果 男性中普通型肥胖的比例为13.5%,中心型肥胖的比例为30.9%;女性中普通型肥胖的比例为13.6%,中心型肥胖的比例为53.7%。男性SES水平与BMI和WC成正相关。相对于童年期家庭三大件数量为0件的人,拥有3件的人中年期普通型肥胖的风险(OR=1.79,95%CI:1.40~2.28)和中心型肥胖的风险均增加(OR=1.48,95%CI:1.12~1.80),在调节了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吸烟饮酒状况和体力活动等混杂因素后,关联仍然显著。女性SES水平与BMI和WC成负相关。相对于童年期家庭三大件数量为0件的人,拥有3件的人中年期普通型肥胖(OR=0.72,95%CI:0.58~0.90)和中心型肥胖的风险(OR=0.45,95% CI:0.38~0.54)都降低。在调节了混杂因素后,与中心型肥胖的关联依然显著。结论 在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人群中,童年期SES与肥胖的关联存在性别差异,即高SES增加男性肥胖的风险,而降低女性肥胖的风险。在社会经济由发展中阶段向发达阶段转变的同时,童年期SES与肥胖的关联也从正相关向负相关转变,这种转变较早发生在女性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