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朝霞 《健康指南》2011,(11):16-17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呼吸训练不仅可以增强胸廓的活动,协调各种呼吸肌的功能,还可以增加肺活量和吸氧量,并通过影响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改善全身状况.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训练极为重要,可作为各种呼吸疾病的主要康复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体呼吸系统由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和肺泡组成。吸气后,氧气进入肺泡,然后从肺泡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而抵达全身各处组织细胞;组织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气,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泡,再通过呼气排出体外。一个成人共有肺泡约7.5亿个,每个肺泡的直径只有0.2毫米左右,但如果将所有肺泡铺平,其总面积却可达60~100平方米,足有6~7间15平方米标准房间那么大。成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而新生儿呼吸竟快至每分钟40~50次。成人每天呼吸总次数为2.3~2.9万次,全年840万~1000万次,一生共呼吸6~7亿次。每次呼吸约吸入500毫升空气,每天竟达1.2万升,换成重量相当于24千克。每次呼出的气体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临床常见病,呼吸肌的康复锻炼是COPD缓解期康复治疗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呼吸操是康复锻炼行之有效的手段。具有中国特色新颖的呼吸操有呼吸气功、瑜伽呼吸操、六字诀呼吸操、经络锻炼呼吸操等,可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常情况下,一次呼吸进出人体的气量为500毫升左右,一个人每分钟呼吸16次,每天进出呼吸道的空气约有1千万毫升之多。吸入空气经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而达到肺泡。肺泡,就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息息相通的“气体交换站”。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内科较为常见和多发的疾病,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若不能及时有效干预COPD,将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肺康复是以COPD为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非药物治疗方法之一,在全面评估患者条件下,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干预,可有效减少COPD患者呼吸困难症状,预防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肺功能,增加运动功能等。本文将COPD康复治疗现状及进展做简要综述,其中包括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呼吸训练(可增加患者的呼吸肌力量,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饮食调节(增强营养,多食用有利于润肠排便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促进胃肠道的蠕动,避免发生便秘)、长期氧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缺氧综合征的病症,降低血压,最终改善患者呼吸肌疲劳症)、无创正压通气、运动训练和中医康复等方法,以望对后期的COPD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严君 《长寿》2012,(1):37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肌康复锻炼是稳定期康复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呼吸操则是这种康复锻炼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以增强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扩大其活动范围。较常用和较有效的呼吸操主要有腹式呼吸、缩唇呼气、全身呼吸体操和"六字诀"呼吸法等。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人活着全赖一口气。”是的,人要健康地活着,须臾也离不开呼吸空气。正常情况下,一次呼吸进出人体的气量为500毫升左右,一个人每分钟呼吸16次,每天进出呼吸道的空气约有1千万毫升之多。吸入空气经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而达到肺部。肺泡,就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息息相通的“气体交换站”。肺泡小得只有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的容貌,成年人的肺泡总数多达5 ̄8亿个之多,一个个肺泡的表面积加起来约有70 ̄130平方米。肺泡是一个微小的气泡,泡内是空气。肺泡壁,又叫呼吸膜,只有一层薄薄的扁平上皮细胞和少量弹性纤维,状如网…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患者,实施全面的康复护理技术,有心理护理,有效咳嗽排痰护理、呼吸训练、呼吸肌锻炼和体力锻练的指导及出院时教会家庭护理等康复护理措施,结果36例病人呼吸功能障碍得以明显改善,生存质量大大提高。结论,对COPD患者采用积极康复护理措施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呼吸康复是在基于细致的评估后为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 包括但不限于运动训练、教育和行为改变等综合干预措施, 可以有效改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 并促进患者长期坚持增进健康的行为。本例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症的中年患者经过全面评估, 结合需求制定了可及的康复目标和可实施的康复计划, 并严密监测确保其安全且可接受, 取得了较好的呼吸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呼吸训练在疾病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呼吸训练强调主动控制呼吸,即调息:通过锻炼,变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最终达到保健强身,防治疾病的目的。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许多康复学专家逐渐认识到呼吸训练的意义,认为这一训练不仅可以增强胸廓的活动,协调各种呼吸肌的功能,还可以增加肺活量和吸氧量,并通过影响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改善全身的健康状况;同时由于呼吸训练无创无痛,简单方便且无需任何额外开支,容易被患接受,因此有些学建议把呼吸训练作为多种疾病恢复阶段早期主要的锻炼方法,并可作为其他康复方法的辅助措施。但是目前临床医护人员对呼吸训练的适应证和具体实施方案尚缺乏统一认识。据此,本综述介绍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呼吸训练基本方法,并对近年来呼吸训练在各系统疾病康复中的应用情况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1.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吸入的粉尘,一部分在这里沉积和贮留,引起各种反应,甚至发生尘肺。因此,了解肺泡的结构和由粉尘引起的一系列反应,认识粉尘对机体的作用,尘肺的发病过程和发病机理都是必要的。 肺的基本单位是初级肺小叶,由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组成,是肺的可膨胀部分。呼吸性细支气管的管壁上即开始出现肺泡,呼吸性细支气管分三级,第一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叉状地分成肺泡稍多的第二级,再分出较短的第三级。由第三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分出5~6个肺泡管,其内腔宽阔,壁上排列着一个挨一个的肺泡,肺泡管有显著开张能  相似文献   

12.
彭秋凤  何静春  叶奎 《医疗装备》2022,(17):190-193
间质性肺疾病(ILD)属于难治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累及肺间质、细支气管和(或)肺泡,最终导致肺纤维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肺康复训练治疗ILD患者能够显著改善肺功能,其中运动训练是肺康复训练的基石。针对不同症状的ILD患者,制订不同的肺康复运动训练形式、时间、强度,并定期进行科学的督导,可持久地提高康复效果。本研究综述肺康复运动训练治疗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研究进展,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呼吸训练强调主动控制呼吸,即调息:通过锻炼,变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最终达到保健强身,防治疾病的目的.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许多康复学专家逐渐认识到呼吸训练的意义,认为这一训练不仅可以增强胸廓的活动,协调各种呼吸肌的功能,还可以增加肺活量和吸氧量,并通过影响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改善全身的健康状况;同时由于呼吸训练无创无痛,简单方便且无需任何额外开支,容易被患者接受,因此有些学者建议把呼吸训练作为多种疾病恢复阶段早期主要的锻炼方法,并可作为其他康复方法的辅助措施[1,2].但是目前临床医护人员对呼吸训练的适应证和具体实施方案尚缺乏统一认识.据此,本综述介绍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呼吸训练基本方法,并对近年来呼吸训练在各系统疾病康复中的应用情况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4.
△呼吸也能治病,科学研究证明,无论动物或植物都必须通过不同途径的呼吸以维持生命。人类是通过口、鼻将空气由肺泡和支气管呼入或呼出。只是很少有人知道,不良的呼吸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而正确的呼吸练习,往往有助于部分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例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引起的肺气肿及部分早期肺原性心脏病患者,在积极脱敏或抗炎、祛痰、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肺心病患者容易发生呼吸肌疲劳,造成或加重呼吸衰竭。锻炼呼吸肌增强其肌力和耐力,对预防呼吸肌疲劳而引起的呼吸衰竭很有帮助。呼吸肌锻炼还可以改善肺功能,加大呼吸幅度,有助于提高肺泡通气量,提高血氧饱和度。呼吸肌锻炼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全身性呼吸体操锻炼。  相似文献   

16.
王艳杰 《中国保健》2009,(20):901-902
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从气管至肺内的肺泡,是连续而反复分支的管道系统。吸呼系统可分为导气部和呼吸部。导气部从鼻腔开始直至肺内的终末细支气管,无气体交换功能,但具有保持气道畅通和净化吸人空气的重要作用。鼻还有嗅觉功能,鼻和喉等又与发音有关。呼吸部是从肺内的呼吸细支气管开始直至终端的肺泡,  相似文献   

17.
阻塞性肺气肿(简称肺气肿)是由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的刺激,引起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量增大,并伴有气道壁的破坏.其病理改变为按累及肺小叶的部位,可将阻塞性肺气肿分为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及介于两者之间混合型三类,其中以小叶中央型多见.小叶中央型由于终末细支气管或一级呼吸细支气管因炎症而致狭窄,其远端的二级呼吸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其特点是囊状扩张的呼吸细支气管位于二级小叶的中央区.全小叶型是呼吸细支气管狭窄引起所属终末肺组织,即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的扩张,其特点是气肿囊腔较小,遍布于肺小叶内.两型同时出现于一个肺内称混合型肺气肿.  相似文献   

18.
氨茶碱是古老而常用的药物,治疗哮喘和气促必定使用它。哮喘发作、呼吸极度困难时,口服或静注氨茶碱即可缓解症状。因为氨茶碱可使痉挛的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从而缓解气促;可增强呼吸肌收缩力,减少呼吸肌疲劳,使肺气肿病人呼吸畅顺、活动耐力增强;同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缓慢发展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由于气流受限、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肺泡壁破坏、反复气道炎症引起气道阻塞、肺顺应性减低以及呼吸肌肌力下降,并出现呼吸肌疲劳等呼吸力学方面的改变,其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增加运动耐力,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善人的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能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它是现代急救必须设备,用于各种原因,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呼吸肌疾病、支气管和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在2003年全国人民与SARS展开激烈斗争期间,呼吸机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