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HIV感染使机体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条件致病性感染,恶性肿瘤等。死亡率高,我市发病16例中死亡5例,死亡患者从发病到死亡,平均病期只有6个月。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AIDS),是艾滋病病毒(HIV)经血液、性接触、母婴三种途径感染人体,造成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严重缺陷,引起多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的严重疾病。  相似文献   

3.
王维波  何蓉  杨俊婕 《皮肤病与性病》2011,33(5):294-294,297
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在抗病毒治疗及抗机会性感染的过程中,患者一但因感染及药物过敏所致出现重症剥脱性皮炎,全身中毒症状均较重,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口腔、呼吸道、消化道和外阴黏膜的损伤,极有可能因继发感染、休克、败血症、肾衰或出血等并发症而引起死亡。我科成功地抢救了10例艾滋病合并重症剥脱性皮炎患者,现将抢救经验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是长期不规则发热、淋巴结肿大,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常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在各种感染中,以肺部感染最常见,约50%。其中肺结核及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是AIDS晚期合并的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疾病;因机会性感染而死亡的病例中,约一半死于PCP。现将我中心2005年10月确诊的AIDS合并肺结核及PCP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传染所致。HIV主要通过性交,输血或污染了病毒的注射器,围产期传染。HIV进入人体后,主要侵犯T淋巴细胞,使细胞免疫功能严重下降,易引起各种原虫、真菌、病毒和细菌等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艾滋病发病后多于3年内死亡。 自从1981年6月美国首次报告第一例艾滋病以来,引起了全球的普遍重视。世界卫生组织1991年10月4日宣布,全球在10年中已有163个国家发生了艾滋病,病者人数达到  相似文献   

6.
卡氏肺囊虫肺炎(又称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以下简称PCP)是由卡氏肺囊虫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机会性感染。虫体常寄生在肺泡内,成簇粘附在肺泡上皮上,免疫缺陷的患者、虚弱的早产儿或营养不良等免疫功能低下者则可引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因基础不同,病死率接近50%。PCP也是艾滋病(AIDS)最常见的严重肺合并症。  相似文献   

7.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系统器官,临床表现极其复杂。除皮肤黏膜损害外,尚可侵犯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内脏组织。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人体CD4+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免疫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和免疫紊乱,由此而产生一系列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多系统损害。梅毒和艾滋病均为  相似文献   

8.
浅谈艾滋病     
艾滋病取自英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缩写的音译名(AIDS)学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新发现的主要经性接触和血液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感染传播的传染病。艾滋病的发病机制是HIV病毒浸入人体后专门侵害免疫系统的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T-4淋巴细胞从而使T-4淋巴细胞过早老化死亡,于是T-4淋巴细胞大量减少,继而使整个免疫系统的功能衰退直至丧失造成人体对任何感染失去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9.
持发性CD4^ T淋巴细胞减少症又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艾滋病样综合征。患者主要特点为CD4^ T淋巴细胞减少,具有与艾滋病相似的临床表现,但又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证据。发病机制主要与T淋巴细胞增生异常、凋亡增强及表面受体功能改变有关。除积极治疗各种机会感染外,最根本的治疗是重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腹泻是艾滋病患者临床最重要感染症状之一,极大影响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是造成艾滋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腹泻有较好的疗效,现对近几年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腹泻的文献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措施是终身进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ART使艾滋病成为了一个可以治疗的慢性疾病。ART的有效性主要通过病毒学指标、免疫学指标和临床症状三方面进行评估,其中病毒学指标为最重要的指标。绝大多数HIV感染者经ART后,体内HIV病毒达到检测不到的水平,能够获得良好的免疫功能重建。坚持长期有效治疗是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关键。HIV感染者在ART后可能出现免疫重建综合征,有效控制急性期机会性感染后再进行ART或ART前积极发现潜在的机会性感染可降低免疫重建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的逐步开展及艾滋病的迅速增多,机会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在免疫抑制患者中曲霉感染的发病率已仅次于念珠菌感染,列居第二位[1],已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真菌界的重视。然而,曲霉感染发病隐匿...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于1978年美国纽约发现第1例后,1981年才被人们认识,但谁是HIV第一发现者呢?  相似文献   

14.
HIV阳性病人和其他疾病或化疗后致免疫功能受损的病人特别容易发生真菌感染。表皮真菌感染常发生于HIV感染患者中,其常见的表皮真菌感染有:①脂溢性皮炎:30%~80%的艾滋病病人有脂溢性皮炎,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可能是引起脂溢性皮炎病因之一,用酮康唑乳剂治疗可减少卵圆形糠秕孢子菌的数量,同时可改善临床症状。美国空军的一项研究发现,200名HIV阳性的新兵中36%患脂溢性皮炎,  相似文献   

15.
新生隐球菌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它主要感染艾滋病患者和其他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磷脂酶作为新生隐球菌的一种潜在的毒力因子日益受到重视。综述近年来对新生隐球菌磷脂酶的检测及其性质、可能的致病机制和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尔尼菲青霉菌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机会性致病真菌,它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尤其是HIV感染者的严重播散性感染。近年来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已成为东南亚艾滋病患者继结核病和隐球菌病之后第三位最常见疾病。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如未能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死亡率高达91.3%。因此,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与性传播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IV /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与STD(性传播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一方面,HIV感染的流行极大的改变了STD的研究领域,且HIV /AIDS患者免疫功能的缺陷还使与之相关的STD的发生、发展及临床呈现出特殊的表现;另一方面,STD引起的GUD等疾病又可以促进HIV的感染与传播。本文就近几年有关艾滋病与STD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关键词: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18.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艾滋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欧美报告高达25%~50%的艾滋病患者中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发病率的明显上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综述了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艾滋病的相互关系及其内在联系、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以期引起人们对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进程的加快、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艾滋病发病率持续上升以及其他造成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的因素增多,带状疱疹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本病呈自限性,极少危及生命,但部分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并发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早期的不规范治疗是造成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WHO(1992)估算全球共有550万麻风病人,主要分布于亚非发展中国家。Nknwane1992年底报告全球艾滋病(AIDS)累积数为611’589名,估计数为250万。非洲是全球感染HIV最多的洲,麻风也多。已知印度是世界上麻风最多的国家,而HIV感染正以与非洲相同的速度在上升。HIV感染可使细胞免疫功能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