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本文旨在评价供血者梅毒筛检试验从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改变为自动特异性密螺旋体试验(PK-TP)的价值。研究设计和方法 对19所美国的地区红十字输血机构1993年5月至1995年12月的4,878,215名同种供血者进行代表性的血清流行状况分析,评估与确证性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BS)相关的阳性结果预测价值。对RPR和PK-TP试验血清流行率差别进行比较:①初筛与确证试验比较;②首次与重复献血者比较;③新近感染与以前感染比较。对另外3个地区红十字会的重复供血者类型的资料进行了评估,这些供血者曾经有一次梅毒血清学筛查阳性反应。对RPR和PK-TP试验作为HIV感染的替代标志物的价值进行了比较。结果 PK-PT试验比RPR试验的反应阳性率低但阳性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中梅毒螺旋体(TP)在我省的感染状况,为监测性传播疾病(ST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2001-2002年6月份以前,来我中心自愿匿名检测HIV抗体的血清标本,经HIV-1/2试剂初筛和免疫印迹试验(WB)确认为HIV抗体阳性的血清标本135份。2002年7月,用梅毒RPR初筛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检测TP。结果 检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4例,其中静注吸毒(IDUS)经血液传播2例;经性传播1例;另一例为部队新兵体检者,暴露因素不清。地区分布在昆明市、临沧地区、楚雄州、德宏州。结论 证实我省首次发现TP与HIV的双重感染者。  相似文献   

3.
胥加耕  梅志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3):3182-3183,3185
目的调查了解盐城市盐都区外来务工人员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在这类人群中开展相关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外来务工人员血清中HIV(1+2)抗体、TP抗体、HCV抗体和HBsAg;HIV抗体阳性者按技术规范进行复检和确证;TP抗体阳性者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复检,确认阳性者再作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HCV抗体阳性者使用另一厂家试剂复检;HBsAg阳性者作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共检测外来务工人员标本442例,发现HIV感染3例(0.68%)、TP感染10例(2.26%)、HCV感染1例(0.23%)、HBsAg阳性39例(8.82%),其中HIV和HCV合并感染、TP和HBV合并感染各1例。TP感染者中RPR阳性6例(60.00%),滴度1∶1-1∶4;HBsAg阳性者中出现6种乙肝"两对半"模式,其中以HBsAg、抗HBe、抗HBc阳性为主[66.67%(26/39)]。结论盐都区外来务工人员中HIV、HBV、TP感染率均较高,应加大这类人群的监测和干预力度,有效控制相关传染病在人群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自愿参加免费婚检者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状况.方法 对8 995例婚检者,进行3项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 8 995例婚检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阳性者407例(4.52%);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者42例(0.47%);抗-HIV阳性者0例(0.00%).结论 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被动筛查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分析通过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LIA)被动筛查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 TP)阳性的患者,并且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结实验(TPPA)试验进一步确认,确诊647例梅毒感染者;并对647例梅毒感染者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临床综合分析。结果 Anti TP值10 S/CO阳性例数801例,TPPA阳性276例,阳性率34.46%;RPR阳性51例,阳性率6.37%;TPPA和RPR都阳性49例,阳性率6.12%;Anti TP值10 S/CO阳性例数369例,TPPA阳性363例,阳性率98.37%;RPR阳性129例,阳性率34.96%;TPPA和RPR都阳性123例,阳性率33.33%。Anti TP最高值34.98 S/CO,对应RPR 1︰2;RPR最高值1︰32,对应Anti TP 26.66 S/CO。临床表现上Ⅰ期梅毒25例,以外生殖器硬下疳为主;Ⅱ期梅毒39例,以掌跖暗红斑、玫瑰糠疹样为主;潜伏梅毒118例;感染过梅毒目前没有传染性465例。绝大多数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结论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梅毒上机操作简单、经济方便、Anti TP值10 S/CO阳性率高。但同时还应对阳性者进行RPR和TPPA检查,以指导治疗和随访。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145例男男性接触者的相关血清学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武汉市男男性接触者进行相关血清学监测,以了解该人群的性传播疾病(STDS)和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状况,为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和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男男性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抽取静脉血分别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相关抗原抗体检测。结果共检测了145例男男性接触者,HIV-Ab阳性2例占1.38%;HBsAg阳性16例占11.03%;HCV-Ab阳性1例占0.69%;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44例占30.34%,其中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阳性22例占15.17%;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IgG阳性16例占11.03%。结论男男性接触者性传播疾病感染率很高,对该人群性病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患者输血前及术前(包括产前)的身体状况,避免院内交叉感染,防止医疗纠纷,增强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10 91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及术前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同时应用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剂筛查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阳性者用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方法确认.结果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9.74%(1 063例)、梅毒抗体阳性率0.44%(48例)、丙肝抗体阳性率0.34%(37例)、HIV抗体阳性率0.04%(5例).结论 对患者术前和输血前检查血液传染性疾病标志物,无论对患者、医务人员还是控制院内感染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LR)和梅毒密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及梅毒密螺旋体血凝试验检测495例梅毒可疑患者血清。结果检测4195例,RLR阳性者201例,阳性率为40.6%;TPHA阳性者185例,阳性率为37.3%。其中RLR、TPHA均为阳性者174例,TPHA阴性而RPR阳性者27例,TPHA阳性而RPR阴性11例,TPHA和RLR均为阴性者283例。结论RLR、TPHA能快速检测梅毒螺旋体,灵敏度高,但TPHA结果更准确,假阳性率低。RPR为定量检测,TPHA为验证检测,两者结合可提高临床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9.
隐性梅毒是梅毒未经治疗或药物治疗不彻底,病人无临床症状,病症潜伏但梅毒血清反应为阳性。2005年1~12月我院对手术前病人常规做输血前免疫4项检查,发现50例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RPR)及核查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均阳性的患者。TPHA、RPR阳性者无临床症状,但仍具有传染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贵阳市小河区228例美沙酮门诊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状况,为对吸毒人员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贵州航空工业集团第三2 2医院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228例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结果 228例吸毒人员HIV阳性率为3.1%,HCV阳性率为54.4%,梅毒阳性率为12.3%,HIV/HCV合并感染2例,占0.88%,HIV/TP合并感染3例,占1.3%,TP/HCV合并感染感17例,占7.4%。结论该区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中HIV、HCV、TP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对在美沙酮门诊治疗的吸毒人群的宣传教育和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梅毒是由密螺旋体属苍白球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可经血液途径传播。梅毒螺旋体侵入机体后 ,产生两种抗体 :一种是特异性抗体 ,另一种是非特异性抗体。目前 ,国内各采供血机构大多采用血清学非特异性试验检测献血者梅毒抗体 ,主要有 TRUST法和RPR法。由于非特异性试验检测结果敏感性高而特异性较低 ,常出现假阳性和漏检[1] 。本站于 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1 0月 ,对 1 3465例街头无偿献血者应用 ELISA双抗原夹心法作为献血者血液的梅毒抗体复检试剂 ,初检试剂仍用TRUST法 ,并以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 TPHA)作为确证试验 ,现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珠海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在吸毒人群、男性性病门诊人群(MSP)和男男同性人群(MSM)中的感染情况,为制定不同人群的防控策略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集3类人群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初步抗体检测,HIV抗体阳性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梅毒抗体阳性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HCV阳性者再进行复检确认,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珠海市吸毒人群、MSP人群、MSM人群HIV阳性率分别为为0.61%、1.50%、5.97%;HCV阳性率分别为70.45%、0.25%、1.49%;TP阳性率分别为4.66%、22.50%、15.42%,感染率为2.63%、16.25%、9.95%。吸毒人群HCV感染明显高于其他人群,MSM人群HIV感染率则明显高于其他2类人群,3类人群中梅毒感染率均高于健康人群,各人群中,梅毒以隐性感染为主。结论 3类男性人群均为HIV和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HCV感染以静脉吸毒人群为主,传染病防控应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人们对HIV、TP和HCV等疾病的认知水平,防止传染病在高危人群中传播以及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亚型(HIV-1)感染者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出现生物学假阳性(BFP)情况。方法 收集该院性病门诊中已确诊HIV-1感染者,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IgG)、RPR进行检测,对RPR出现BFP的HIV-1感染者,根据抗病毒治疗情况分成已治疗和未治疗两组,检测病毒载量及CD4+T细胞检测并进行比对,观察抗病毒治疗情况对RPR出现BFP有无影响,1年后随访检测RPR,分析RPR出现BFP的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2 146例已确诊HIV-1感染者中RPR出现BFP的有164例;4 072例HIV抗体阴性者中RPR出现BFP的有22例,HIV-1感染者和HIV阴性者BF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4例RPR出现BFP的患者中未进行抗病毒治疗140例,病毒载量基线HIV RNA 3.50(1.48~6.15)lg copies/mL,CD4+T细胞计数344.50(239.75~480.25)mm3;已进行抗病毒治疗24例,未检测到HIV R...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妊娠妇女产前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4项检测结果。方法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标志物、抗-HIV1/2筛查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梅毒检测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试验(RPR),RPR阳性再做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抗-HIV1/2筛查阳性反应标本送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免疫印迹wB确认试验。结果2187例孕妇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最高,137例,占6.26%,其次是抗-HCV阳性19例,占0.87%,RPR和TPPA阳性4例,占0.18%;未检出抗-H1V1/2阳性者,HBV-M分布模式和交叉感染各异。结论孕妇产前感染4项检测为阻断和降低上述感染性疾病的母婴传播、避免医疗纠纷、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普通人群和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状况,评价梅毒常规筛查方法-梅毒血清学试验的敏感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检测献血者梅毒螺旋体(TP)抗体,阳性者再用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认,分析二者梅毒感染率及试验方法差异。结果 ELISA检测了普通人群33 236例,TP抗体阳性389例,感染率1.17%;ELISA检测献血者264 573例,TP抗体阳性1 220例,感染率0.46%;梅毒检测试验敏感性分别为ELISA>TPPA>RPR。结论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的ELISA和RPR适合于普通人群梅毒的常规诊断和筛查,献血者的梅毒检测还是以ELISA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隐性梅毒患者血清抗梅毒螺旋体IgM抗体的检测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7例隐性梅毒及2例梅毒孕妇所生的新生儿的血清,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RPR)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19S-IgM-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抗梅毒螺旋体IgM抗体.结果:27例成人初诊血清中,22例19S-IgM-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阳性;2例新生儿血清标本中,1例19S-IgM-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阳性.正规抗梅毒治疗6个月后复查,全部患者的19S-IgM-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转阴.结论:抗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是梅毒感染最早期产生的抗体,对推算隐性梅毒患者的病程和对先天梅毒的确诊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背景 虽然近30多年来,未能证明经输血传播梅毒的病例存在,目前仍对供血做梅毒的血清学检测(STS)。过去,检测存活的螺旋体的方法依赖于兔传染实验。本文用DNA PCR和RNA RT—PCR用于评定STS确证阳性的供血者中梅毒螺旋体DNA或RNA。研究设计及方法 本研究连续记录了从梅毒螺旋体自动筛选试验有反应的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荧光吸附试验阳性的供血者制备的浓缩血小板中的梅毒螺旋体DNA及RNA的检测结果。第一级DNA试验针对梅毒螺旋体DNA的poLA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漳州市医院部分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标本进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与梅毒-酶联免疫试验(TP-ELISA)检测及调查,了解本地区梅毒患者分布情况及梅毒RPR与TP-ELISA实验的应用前景。方法采用ELISA试剂盒及RPR试剂盒对进行检测。结果17335例门诊及住院患者中梅毒抗体阳性683例,占3.94%。683例ELISA阳性者经RPR法检测448例阳性,占2.58%。另有2例RPR阳性,ELISA阴性。普通送检患者的年龄分布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而阳性患者中各年龄组的人数绝对值相近。也就是说,患者年龄越大,阳性比率越高。结论术前、输血前对患者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对防止控制梅毒感染也减小医疗纠纷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山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评价梅毒筛查试剂盒质量,为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提供依据。方法用梅毒酶联免疫(ELISA)检测献血者梅毒螺旋体(TP)抗体,阳性者再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检测,并用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颗粒凝集法(TPPA)确认,分析梅毒检测结果。结果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总共检测92 761例无偿献血者TP抗体,阳性424例(0.46%);两种ELISA试剂均阳性的309份标本用RPR检测,阳性131份,符合率为42.39%;TPPA验证阳性为298份,符合率为96.44%。两种ELISA检测灵敏性均达到100%,特异性分别81.64%和80.98%,产生一定的假阳性结果。结论国产ELISA两部法试剂灵敏性较佳,两种试剂联用可提高特异性。无偿献血者加做TPPA和RPR检测对提高输血安全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输血前4项感染性指标检测对手术患者感染的防控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 092例患者,分析所有研究对象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阳性情况。结果 1 092例患者中抗HIV阳性者5例,阳性率0.46%;抗TP阳性者8例,阳性率为0.73%;抗HCV阳性者19例,阳性率为1.74%;HBsAg阳性者127例,阳性率为11.63%。结论通过对手术患者输血前4项感染性指标进行检测,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可能的医疗纠纷,防止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和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