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汉平原鼠间流行性出血热感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湖北省江汉平原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鼠间感染状况,采用挖洞法捕鼠,鉴定鼠种、性别和年龄,检查有无皮肤破伤,检测EHFV抗原抗体。结果,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占所捕鼠的69.7%和23.6%,其EHFV感染率分别为21.8%和30.9%。鼠间EHFV感染,成年鼠显著高于亚成年鼠和幼年鼠,感染率分别为40.8%、17.0%和12.4%;皮肤破伤鼠感染率45.9%,显著高于非皮肤破伤鼠的13.9%。感染鼠以窝为单位具有明显的窝聚集性,而感染鼠窝在地理空间上则随机分布。感染鼠血清分型,黑线姬鼠以野鼠型为主,少数为未定型;褐家鼠以家鼠型为主,亦有少数未定型。这表明,江汉平原EHF疫区是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家野混合型疫区;年龄、皮肤破伤和密切接触是该疫区鼠间EHFV传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1994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南省1994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发病情况及3个监测点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1994年全省HFRS发病2231例,发病率为2.532/10万,较1993年增加20.53%,呈回升趋势。3类疫区中姬鼠型疫区疫情最重,家鼠型次之,混合型最轻.季节分布、人群分布均保持原有特点。监测结果显示,1994年3类疫区的人HFRS抗体阳性率平均为6.96%,已低于我省HFRS免疫保护屏障,且鼠密度及主要传染源带毒率高,故存在暴发或大流行的危险.建议重视灭鼠,降低鼠密度,同时逐步推广出血热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  相似文献   

3.
进上步考查论证巩固灭鼠成果可有效地控制流行性出血热(EHF Epidemic hemorrhage fever)发病率。1998年再次采用了不同类型的投铒方法进行了灭鼠防病效果对照。平均鼠密度室内粉迹法1.8%,野外夹夜法0.4%,一年中出现外源性EHF病人1例,仍然保持了原有的成果。充分证明了鼠密度降低EHF发病亦明显下降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莒南县混合型流行性出血热疫区传染源种类,结果表明:疫区的六个鼠种均带EHF病毒。冬季野外鼠种带毒各年度平均为4.8%,春季室内鼠带毒各年度平均为8.9%,野外室内各主要宿主动物的带毒逐年增高,病人也明显增多,证明主要传染源带病毒的高低对该地区EHF流行起重要作用。隐性感染调查证明,不同职业人群的隐性感染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以病人家庭成员为最高,从事临床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最低。  相似文献   

5.
于1989~1993年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广安县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的1637只小哺乳动物和949名健康成人,分别进行了汉坦病毒(HTNV)抗原和抗体的连续五年调查。结果显示:(1)疫区的优势带毒动物为褐家鼠、四川短尾和黑线姬鼠。病毒的血清型属野鼠型。(2)5年中各年度各种动物的总带毒率和其中褐家鼠的带毒率均无显著差异(P>0.10和>0.70)。褐家鼠带毒率明显高于四川短尾(P<0.001),但与黑线姬鼠差别不显著(P>0.30)。(3)疫区健康成人血清抗体流行率无明显差异(P>0.30),但显著高于非疫区(P<0.05)。调查提示,5年中广安县EHF疫区动物带毒率和人群血清抗体流行率保持稳定,与疫区人类EHF持续发病一致。降低优势带毒动物的密度是灭鼠和控制EHF流行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市1996—200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主要传染源种类及鼠密度、带毒率变动与发病的关系,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监测和血清学检测,分析我市人间、鼠间疫情、主要传染源的分布特征及防制效果。结果:1958年发生HFRS以来,截止2001年累计发病6539例,死亡272例。97年进入以混合型为特点的流行周期,出现明显的春季小高峰和秋季大高峰,HFRS发病由农村向城市扩展,城市发病构成相对增加,疫源地扩大,健康人群平均隐性感染率为1.63%。平均鼠密度为7.61%,平均鼠带毒率为4.84%。野外以黑线姬鼠,居民区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结论:沈阳市是以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流行季节前应在高发地区开展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同时落实以灭鼠防鼠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以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舒城县EHF流行特征及灭鼠控制发病的效果舒城县卫生防疫站(231300)卫先礼,凌雪年我县流行性出血热(EHF)自1982年临床首次诊断病人以来,1984年又发生28例,死亡3例,发病率为3.24/10万,病死率为10.71%。以后每年都有发病,疫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福建省200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及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疫情发展动态,控制流行,减少发病。方法对全省疫情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笼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及其组成,对鼠肺进行汉坦病毒抗原检测及病毒分型。结果2006年全省共发现HFRS患者96例,发病率0.27/10万,死亡1例,病死率1.04%。病例主要集中在南平市、宁德市和泉州市永春县,发病较严重的是周宁县,发病率达8.60/10万,永春县发生6例。全年均有病例发生,大部分集中在秋冬及春季,占全年病例总数的89.58%。年龄分布以30~50岁居多,占70.83%。男女比例为2.84:1。室内平均鼠密度为5.74%,褐家鼠占52.82%。固定监测点周宁县野外鼠密度为5.41%,黄毛鼠占58.70%。室内鼠平均带病毒率为4.46%,发生疫情的疫点和一些特殊生境褐家鼠带病毒率较高。结论福建省HFRS的主要宿主动物及传染源仍以褐家鼠为主,携带Ⅱ型病毒,老疫区周宁县疫情最严重,重点疫区褐家鼠带病毒率高。永春县原是福建省家鼠型HFRS的老疫区,近几年基本无病例,2006年发病例数亦较多,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9.
珠海口岸鼠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珠海各口岸地区鼠密度和鼠间RFHS感染情况,其中总鼠密度为4.01%,以九洲港最高,为8.84%,优势种群为褐家鼠;鼠总带病毒率为2.1%,以黄毛鼠带毒率最高,为4.5%;鼠血抗体阳性率为4.9%,以褐家鼠抗体阳性率最高,为8.3%。本研究提示珠海口岸有鼠间肾综合征出血热存在,并有引起人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沛县EHF10年监测结果表明:沛县EHF可全年发病,1~2月开始上升,3~5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呈春季单峰型,其发病率与流行高峰前的人群隐性感染率呈负相关关系(r=-0.8701P<0.05),与优势鼠种褐家鼠的带病毒鼠指数量高度正相关关系(r=0.9641P<0.01),并提示在EHF流行高峰前测定优势鼠种的带病毒鼠指数,可预测本年度的EHF流行强度  相似文献   

11.
阜阳地区1991~1994年EHF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4年全区EHF平均发病率为21.42/10万,病死率为2.47%,颖上、阜南、阜阳市三个县市发病占总数的58.37%,病人年龄最小3岁,最大83岁,农民占89.34%。经特异性血清抗体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7.2%。鼠密度室内外分别为11.6%、22.27%,带毒率室内外分别为14.52%、12.14%.实践证明通过灭鼠能取得较好的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1999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省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宿主动物分布区域广 ,种类多 ,而宿主动物的种类、密度、带病毒率等因素 ,是影响人间HFRS流行的重要因素。为掌握疫区和疫源地变迁 ,进一步探讨我省HFRS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疫区 ,在自然状态下对鼠类进行监测。1 内容与方法1.1 鼠间疫情和鼠种构成的监测 选择遵义县、开阳县、长顺县、瓮安县、贵阳市郊区作为监测点 ,其中遵义县为逐月监测 ,其他监测点每年 1~ 2次。鼠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 ,鼠种分类按文献〔1〕 ,同时取肺和滤纸血检测HFRS病毒抗原和抗体。1.2 人…  相似文献   

13.
我省是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重疫区。1996年以来 ,该病处于流行周期的上升时期 ,此间又经历了 1996和 1998年两次特大洪涝灾害 ,但通过几年采取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 ,全省HFRS发病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1 鼠情监测1995~ 1999年全省鼠情监测点共 7个 ,分布方位东、南、西、北、中 ,其中 5个监测县 (市 )是近几年HFRS防治重点地区。 5年监测结果表明 ,夹夜法鼠密度普遍处于中等水平 ,平均为 3.2 8% (2 .39%~3.80 % ) (表 1) ;农村高于城镇 ,平均为 4%左右 ,这是常年监测的密度 ,与预防HFRS所需控制的密度有一定差距 (一…  相似文献   

14.
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宿县地区1980—199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结果进行分析。通过人间疫情监测,证实了疫区由西向东不断蔓延,至1991年全区5县市均为HFRS疫区。疫情以11月至翌年2月为主,呈典型的秋冬季单峰型。年龄以20—49岁青壮年组发病多,职业以农民最多,男多于女,农村青壮年为该病的高危人群。临床分型以轻、中型为主。健康人群总隐性感染率为3.36%。对灭鼠控制HFRS高峰期发病效果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高峰期前灭鼠可达到降低发病率的目的。宿主动物监测显示,室内平均鼠密度为9.85%(884/8977),小家鼠和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室外平均鼠密度为11.84%(1069/9025),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鼠带毒率褐家鼠为4.82%,黄胸鼠5.88%,黑线姬鼠4.27%,大仓鼠8.11%,为本区主要传染源。另对海拔高度50M的风景区鼠情调查,共捕鼠7种计119只,捕鼠率为12.57%,社鼠为优势种;社鼠和中华姬鼠为本区首次捕获,也是淮北地区新纪录。发现本区鼠类有1目2科8种,另有食虫目鼠句鼠青科的小鼠句鼠青、麝鼠青2种。对今后HFRS防治工作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南充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规律与特征,为其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1961-2010年疫情资料,分析人群血清学和宿主动物监测结果。结果 1961-2010年全市HFRS平均发病率为3.92/10万,病死率为4.09%,1976-1995年为发病的高峰期,呈现5月~7月和10月~翌年1月2个发病高峰,主要发病地区为3个市辖区和相邻的蓬安县,发病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共捕鼠9种6 881只,总鼠密度10.80%,居民区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四川短尾鼩和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鼠肺HFRS抗原阳性率为4.75%,带病毒鼠主要为黑线姬鼠(8.75%)和褐家鼠(4.30%),HFRS发病与总鼠密度、野外黑线姬鼠密度及居民区内褐家鼠密度相关。结论南充市属姬鼠型为主的混合HFRS疫区,发病呈高度散发和相对集中的流行特点。黑线姬鼠与褐家鼠是南充市HFRS的主要宿主动物及传染源,应综合预防,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6.
贵州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较多,其中遵义县1997年发病数占全省总发病数的36.52%。影响流行的因素很多,宿主动物的种类、密度和携带病毒率等是重要因素。为了解该病流行与主要宿主动物的关系,从1996年起在遵义县后坝乡设点进行HFRS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17.
亚须纤恙螨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播媒介衬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亚须行恙螨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传播媒介的可能性。方法:调查亚须纤恙螨幼虫的地理分布与滋生地和生境符合HFRS疫源地基本特征,主要分布于流行区,为疫区宿主动物体外优势螨种;其幼虫出现高峰季节(11、12月份),宿主带螨泫为100%,指数分别为314.83和239.75;其季节消长与人群HFRS发病基本一致,无宿主特异性,能主动叮刺小白鼠。从鼠肺HFRSV抗原阳性鼠体所采集的亚须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天台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和发展趋势,以制定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HFRS疫情资料,人间疫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人及健康人血清抗体;宿主动物带病毒率调查,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汉坦病毒(HV)抗原。结果2001~2003年全县累计报告HFRS病例16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94/10万。男女发病比例为3.23:1(126/39),以农民发病为主,占81.82%。室内鼠密度平均为2.51%,野外为5.22%,总鼠密度为4.53%,鼠带病毒率平均为16.38%。病人血清阳性率81.37%。结论天台县是以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HFRS疫区,需要进一步加大监测和预防力度。  相似文献   

19.
鼠密度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分析钱孝来嵊州市属丘陵区,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高发区之一。为摸清传染源、掌握流行规律,于1985年设立室内鼠情监测点,1987年增设野外监测点,探讨了鼠密度与HFRS发病的关系。1鼠情监测结果1.1鼠密度及鼠种构成...  相似文献   

20.
黑线姬鼠在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66~1993年在安徽,江苏及陕西疫区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主要如果如下;(1)该鼠是田野中的优势鼠种,鼠密度高(21.16%~38.21%)或较高(8.18%~14.52%);(2)其季节消长与当地居民HFRS发病曲线相致;(3)该鼠携带HFRS病毒(HV)抗原了是性率高;(4)HV抗原阳性鼠的血,尿具有传染性;(5)鼠所带HV可通过5种途径(皮肤伤口,呼吸道,消化道,革螨或羌螨的叮刺,垂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