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人们的自然分娩观念发生了偏移,一些人误认为更多的医疗干预代表更好的服务,盲目依赖剖宫产解决分娩问题,使得剖宫产率不断提高。剖宫产不利于产妇早期乳汁分泌,对新生儿取正确混合喂养有利于产妇休息和泌乳,并可避免发生新生儿低血糖、脱水热,母乳喂养不足性黄疸等。本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褥早期实施母乳喂养指导效果.方法对我院实施产褥早期母乳喂养指导前后母婴进行纯母乳喂养率、产后出血、住院期间新生儿体重回升、住院期间新生儿T≥37.5℃比较.结果实施产褥早期母乳喂养指导后,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有明显提高(达96.3%,之前81%),产妇产后出血率降低(0.2%,之前0.83%),住院期间新生儿体重得到普遍回升(95%,之前53.7%),住院期间新生儿T≥37.5℃减少(0.6%,之前1.3%).结论产褥早期对产妇实施母乳喂养指导,对实现纯母乳喂养,促进产妇、新生儿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概述众所周知,母乳喂养对于母婴双方均有很多益处,不但可以提高婴儿的免疫力、促进婴儿生长发育,而且有利于母亲身体的恢复。正常产妇在产褥期(分娩后六周),乳汁的分泌量逐日增加,产后第一周末可达550ml/日。如果在哺乳期任何阶段出现乳腺泌乳量少,远不能满足喂养新生儿,或无乳汁分泌,称为泌乳不足。针灸治疗泌乳不足症,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可以作为  相似文献   

4.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产后早泌乳与多泌乳是促进与保障母乳喂养的关键,产后最初几天促进乳汁的分泌对增强母亲母乳喂养的信心至关重要。根据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乳汁为气血所化生的理论,笔者对平产后产妇早期进行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促进乳汁分泌,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章鱼猪蹄汤催乳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后乳汁分泌的早晚和数量个人差异较大,据临床统计仅有26.5%的乳母在产后48小时内乳量充足(‘)。为满足新生儿哺乳需求,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我院多年来运用中医治疗方法,对产后乳汁分泌不足或乳汁缺乏产妇采用章鱼猪蹄汤食疗催乳,以增加新生儿早期母乳摄人量,减轻新生儿母乳喂养性黄疽,通过临床观察,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l.且对象与分组将1997年至1998年在我院自然分娩的健康产妇,且产后12小时内暂时无泌乳或泌乳量不足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观察组,B组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受试对象均为20-30岁…  相似文献   

6.
影响泌乳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小洁 《华夏医学》2003,16(6):895-897
近年来 ,各地广泛开展创建爱婴医院工作 ,将母乳喂养提到了首要地位。但由于受某些因素影响 ,有部分产妇乳汁分泌迟缓 ,乳量不足 ,而中断母乳喂养。促进早泌乳、多泌乳 ,已成为支持、促进和保障母乳喂养的关键。现将影响泌乳的因素及护理对策论述如下。1 影响乳汁分泌的因素产后随着胎盘剥离排出 ,机体呈低雌激素、高催乳激素水平 ,乳汁开始分泌。尽管垂体催乳激素是泌乳的基础 ,但产后乳汁分泌很大程度依赖哺乳时的吸吮刺激。吸吮动作能反射性地引起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缩宫素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喷出乳汁 ,表明吸吮喷乳是保…  相似文献   

7.
<正>母乳喂养是婴儿生长发育的基础,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是泌乳时间和泌乳量不能满足新生儿的需要。为了探索简便、经济、适用的早泌乳、多泌乳方法,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对本院住院待产孕妇指导刺激乳房,以促进乳汁分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众所周知,母乳是新生儿的最佳食品,只有得到充足的母乳喂养,才能使婴儿健康成长,少得疾病。剖宫产产妇由于切口疼痛。睡眠不佳,哺喂行动不便,早期进食受限,营养不能及时补充,往往造成乳汁分泌不足。因此,加强对剖宫产产妇的泌乳护理是增加乳量、保证纯母乳喂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我国中医方药八珍汤的研究了解其对产后妇女分泌乳汁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相关文献资料查询以及临床经验总结方式,讨论影响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因素、母乳喂养的优势以及八珍汤的应用。结果产后泌乳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情绪、自身身体状态等均可能成为产后乳汁偏少的不良因素;母乳喂养的优势可从新生儿及产妇两方面体现;八珍汤可有效促进产后乳汁分泌。结论对产后泌乳较少产妇应用八珍汤加味治疗对于乳汁的分泌促进具有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难产对产后泌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母乳是新生儿的最佳营养品,但不是所有健康母亲都有充足的乳汁对自己的新生儿进行纯母乳喂养,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很多,我们对剖宫产、产钳助产、平产3种方式分娩后产妇的泌乳情况和新生儿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观察,以了解难产对产后泌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曾晓芳 《当代医学》2013,(2):126-127
目的探讨和研究提高剖宫产产妇的乳汁分泌以及母乳喂养率的护理措施,促进剖宫产产妇尽早分泌乳汁,纠正缺乳现象,满足新生儿的营养需求,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在选择20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安排专职护士,在产妇产后给予早活动、早排气、合理膳食等指导,对母乳不足者给予乳房处的按摩;对照组给予母乳喂养的相关指导,对母乳不足的新生儿采用小杯或者小勺喂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泌乳量和乳母始动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经观察发现,采用乳房按摩,能够促进乳汁的分泌。结论通过对剖宫产产妇安排专职护士,指导产妇早活动、早排气、合理膳食以及乳房按摩等,有利于新生儿的母乳喂养,有益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2.
董晓倩  丁杰锋  马英英 《浙江医学》2011,33(9):1372-1373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母乳喂养对母婴均有益,产后早泌乳与多泌乳是促进和保障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为了观察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术两种方式对产妇血清泌乳素(PRL)、乳汁分泌始动时间及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对96例剖宫产术和阴道分娩产妇PRL进行测定和比较,同时对两组产妇乳汁分泌始动时间及出生5d(含5d)新生儿体重变化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产妇泌乳不足的因素,制定综合性的护理措施,比较护理干预模式和传统护理模式对产妇泌乳的影响,观察护理干预后产妇泌乳不足的发生率,新生儿满月体重增长情况,提高产后纯母乳喂养率。方法:选取自愿接受护理干预的200例产妇,进行综合性护理措施后,泌乳不足发生率与新生儿满月体重增长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静脉滴注泌乳不足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试验组静脉滴注新生儿满月体重增长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综合护理措施后试验组静脉滴注泌乳不足发生率明显降低,新生儿满月体重增长正常率高于对照组,为进一步促进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术后PCEA产妇产褥恢复的早期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对剖宫产产妇产褥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无内外科合并症及产科严重并发症的剖宫产产妇80例,随机分为两组:40例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为研究组,40例肌注盐酸哌替啶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子宫复旧及泌乳情况,分析比较两组产妇术后72h内子宫宫底高度、开始泌乳时间及乳汁满足婴儿需要时间。结果:术后2组产妇子宫复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研究组开始泌乳时间及满足婴儿需要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PCEA不影响产妇产褥早期子宫复旧,且可促进泌乳功能,有利于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房内早期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进行正常分娩的120例健康产妇作为研究对象,60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60例健康产妇作为实验组应用产房内早期护理干预方法,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泌乳量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与产妇产房内早期护理能够有效促进产妇产后早期乳汁分泌,保证乳汁分泌足量以及良好的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泌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的泌乳率、乳汁分泌量、出院后4周的回奶发生率、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泌乳率高、乳汁分泌量增多、产妇出院后回奶率低(P<0.05),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高(P<0.05).结论采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能有效促进产妇保持泌乳,提高早产儿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泌乳的原理是通过婴儿有效频率的吮吸刺激乳头,反射到大脑皮层,促进泌乳素分泌,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乳房,建立泌乳反射.最好的促进泌乳的方法就是:增加婴儿吸吮次数,使之频繁刺激乳房,吸吮越多,母亲的乳汁就越充足.反之,婴儿停止吸吮(如母婴分离),乳房很快就会停止泌乳.成功的母乳喂养,需要医护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和爱心给母亲足够的帮助和支持,建立母乳喂养的自信心和促进母乳喂养[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产后早期进行穴位乳房按摩促进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 将2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母乳喂养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母乳喂养护理的基础上,在产后2小时开始实施穴位和乳房按摩,每日3次,每次20分钟,连做3天.结果 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产后48小时、72小时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后3至4天乳房胀痛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早期实施穴位乳房按摩可使产妇泌乳时间提前,乳汁分泌量增加,乳房舒适度增加.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早期泌乳,增加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率,减轻产妇的乳房胀痛.方法 筛选出符合条件且行剖宫产术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产妇术后予以乳疗仪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泌乳始动时间、乳汁量以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 两组在泌乳始动时间、乳汁量、乳房胀痛情况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母婴分离的产妇使用乳房泌乳评价表对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自然分娩后因各种原因新生儿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2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使用乳房泌乳评价表,根据乳房泌乳评价表得分对产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产妇乳房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1、2、3、4 d泌乳量均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母婴分离产妇使用乳房泌乳评价表后根据得分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可减少乳房肿胀率,促进乳汁分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促进婴儿健康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