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生物学检测法,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分析了2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IL-6,sIL-6R和TNF-α的含量及其与白血病细胞负荷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IL-6,sIL-6R及TNF-α水平明显升高,其中急性B淋巴性白血病的IL-6,sIL-6R急性T淋巴性白血病的TNF-升高尤为明显;(2)B-ALL的IL-6,TNF-α及T-ALL的TNF-α水平与白血病细胞负  相似文献   

2.
烧伤病人TNF,IL—6的变化与氧自由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烧伤后TNF、IL-6的变化与氧自由基的关系。采用酶标法检测血清TNF和IL-6,改良八木国夫法检测血清MDA,动态观察了烧伤病人伤后10d内血清TNF、IL-6和MDA的变化以及抗氧化剂对血清TNF和IL-6的影响。结果显示烧伤病人血清TNF、IL-6和MDAF均显著增高(P〈0.01);TNF与MDA的变化呈正相关(r=0.45,P〈0.05);抗氧化剂可降低血清TNF(P〈0.05)和I  相似文献   

3.
对28例慢性肝炎、23例肝炎性肝硬化及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IL-1、IL-8及TNFα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慢性肝炎患者IL-1、IL-8及TNFα活性分别为1538.3±386.5pg/ml,506.5±131.3pg/ml及212.6±98.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炎性肝硬化患者IL-1、IL-8及TNFα活性分别为2162.8±436.6pg/ml,682.6±204.5pg/ml及241.5±109.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原发性肝癌患者IL-1、IL-8活性分别为632.6±107.6pg/ml,312.8±95.8pg/ml,与对照组比较,IL-1活性明显升高(P<0.05),IL-8活性程度升高,但无明显差异(P>0.05)TNFα活性为321.6±183.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亦对上述3种细胞因子与慢性肝炎、肝硬化发生发展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检测Graves病(C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动态变化,探讨甸子与CD发生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与24周采集患者静脉血,分别采用放免法和超敏酶免法检测血清IL-6和TNF-α含量。结果:CD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应用抗 状腺药物8周和24周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后,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应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脑脊液中细胞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涛  赵术胜 《免疫学杂志》1997,13(2):99-100
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脑脊液中的IL-6、IL-8、TNF-α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血清中的IL-6、IL-8、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脑脊液中也有一定水平的IL-6、IL-8、TNF-α。分析认为:这些细胞因子不仅具有抗病毒作用而且还参与了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PBMCs中TNF—α,IL—1α和IL—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了8例急重肝,13例亚急重肝和16例慢重肝患者PBMCsTNF-α,IL-1α和IL-4mRNA的表达水平对其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急重肝和亚急重肝患者PBMCsTNF-α和IL-α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且与内毒素血症和病情轻重相关,而慢重肝仅TNF-αmRNA略增高,提示TNF-α和IL-1α在急重肝和亚急重肝的发病机理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而在慢  相似文献   

7.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变化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IL-6、IL-8活性变化及其在慢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慢性乙型肝炎(CH)、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乙型肝炎性肝硬化(HC)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IL-6、IL-8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慢肝患者血清TNF-α、IL-1、IL-6、IL-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人细小病毒B19(HPVB19) 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AA) 的免疫学改变,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A 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 和6 (IL 8、IL 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 及干扰素α(IFN α) 水平。结果: AA 患儿上述各免疫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 或P< 0-05) 。其中HPVB19 阳性AA 组IL 8 水平亦高于HPVB19 阴性组, 而IL 6、TNF α及IFN α两组间无差异。对HPVB19 AA组作直线相关分析显示, IL 8 与TNF α和IFN α呈正相关, TNF α与IL 6 呈正相关(r 分别为0-565 、0-603 及0-860, P< 0-01) 。提示: HPVB19 所致AA 患儿有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 多种细胞因子, 特别是IL 8 可能在其免疫病理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L-8和TNF-α在RV肠炎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PV肠炎患儿急性期大便IL-8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恢复期二者迅速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中重症组大例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P〈0.01),且大便IL-8水平和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IL-8和TNF  相似文献   

10.
检测30例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PBMC诱生的白细胞介素1活性,结果:重型肝炎患者TNF和IL-1水平均增高,且二者呈正相关。提示TNF和IL-1在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63例HCV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8的水平。结果表明,急性、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均明显升高,且IL-8的水平急性期患者明显高于慢性活动期患者(P<0.05);HCV与HBV合并感染的患者明显高于单一HCV感染患者;血清IL-6,IL-8水平与ALT呈明显的正相关;用干扰素治疗有效的病例中血清IL-6和IL-8的水平明显下降;血清IL-6与IL-8水平的变化呈明显的正相关(r=0.6153,P<0.01)。但血清IL-6和IL-8在HCV肝炎的病程中处于高水平状态;HBV的重叠感染可加重HCV肝炎患者的免疫损伤;IL-6和IL-8共同参与并加重了免疫损伤,二者的水平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及炎症反应的程度。以上结果表明,细胞免疫在HCV肝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对其检测可作为判定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8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用ELISA检测108例肝炎患者发现:急性黄疸型,慢性活动型,重症型患者儿IL-6,IL-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三型间的IL-6有明显差异,IL-8水平重症型明显高于急,慢性;IL-6,IL-8与ALT呈明显正相关,HBeAg(+)组,HBV-DNA(+)组较阴性组IL-6水平明显高,阳性转阴性者IL-6,IL-8水平明显下降,IL-6与IL-8呈明显正相关,表明:IL-6,IL-8参与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3.
严重创伤患者血浆TNF,IL—8,IL—8和内毒素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选择17例严重创伤患者,根据ISS计分将患者分为两组(即ISS 16-25(I组)和ISS〉25组(Ⅱ组),动态观察伤后两周内血浆TNF,IL-8及内毒素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创伤后,患者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可相继明显升高,其中血浆TNF水平升高较早,血浆IL-6,IL-8较晚,Ⅱ组血浆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I组,且三种血浆细胞因子均值分别与ISS计分呈显著正相关。血浆内毒素水  相似文献   

14.
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一氧化氮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用CCL4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于第4、8、12wk分别采血,取腹腔巨噬细胞和肝组织,测定血中NO、TNFα、sIL-2R和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中清中NO、TNFα,同时作肝脏组织病理的检验。结果显示: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血清NO、TNFα-sIL-2R的含量递增,约在第8wk达到高峰,NO的增高较上述其他指标更明显,呈正相关(r=0.8805)。肝纤维化与腹腔巨噬细胞产一的NO、TNFα的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血清IL-6、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马晓星徐军王鲁群杨道理迟翠芳(济南军区总医院免疫科,济南25003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6(IL-6)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除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外,还参与了某些肿瘤和白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促炎症细胞因子(IL-61、IL-8、TNF-α)以及T细胞亚群在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0例急性期21例恢复期及28例健康儿童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IL-6、IL-8及TNF-α水平,以及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结果:急性期血清及PBMC上清液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且以IL-8、TNF  相似文献   

17.
伤寒患者血清TNF,IL—2,sIL—2R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伤寒发病中的作用,以双抗体夹心法检测27例伤寒患者及16例正常人血清TNF、IL-2和sIL-2R水平。结果发现,伤寒患者血清TNF水平和sIL-2R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水平(P<0.01)。而血清IL-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1)。对15例伤寒患者各病期血清TNF、IL-2和sIL-2R水平动态观察发现伤寒患者血清TNF、sIL-2R水平动态变化与患者体温、病期、病情变化具有密切关系。伴肝功能损伤和有诸如消化道出血、肺炎、急性肾衰等并发症及复发性伤寒的患者其血清TNF、sIL-2R水平明显高于无肝功能损伤及无并发症的患者。结果提示,临床检测伤寒患者血清TNF、sIL-2R除可协助诊断外,对于患者病情、病期、预后的判断及治疗效果的观察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可作为临床观察伤寒病情及判断预后的监测指标。血清IL-2检测对于伤寒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但作为判断临床病情、病期及预后的指标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分析研究维甲酸对23例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IL-2、sIL-2R、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经维甲酸治疗后,OLP患者的血清IL-2、sIL-2R、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1),临床显效率69.6%(16/23),有效率26.1%(6/23)。提示维甲酸可以抑制OLP患者过强的T细胞增殖反应,减轻细胞因子对口腔粘膜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TPA及细胞因子对U937细胞中IL—1β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Northern杂交法,检测了几种细胞因子及TPA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传代细胞系U937细胞中IL-1β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TNF-α,IL-6,IFN-γ,IL-2,IL-3,IL-8,IL-9和GM-CSF对IL-1βRNA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尤以TNF-α和IL-6最为明显,TPA刺激U937细胞表达IL-1β mRNA的时间效应显示,12h表达量较高;9h表达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内毒素性肝损伤的机理并为其治疗提供实验依据,采用间隔24h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诱导家兔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并检测血浆和肝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丙氨酸转氨酶(ALT)、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结果发现,血浆和肝组织匀浆IL-8、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二者呈线性正相关,其组织浓度高于血液,并与酶活性变化及肝细胞坏死相关。结果提示:TNF-α、IL-8是内毒素性肝损害的重要介质,IL-8是其发病机制的重要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