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了《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标准,并已进入推广应用过程。考察后发现,该标准的建立未能统一执行中医体质分类标准的原则和方法;体质分类特征交叉重叠,界限不清;单一体质内部各因素之间关联性较差。故建议不宜将中医体质学说拔高到中医体质学的高度;《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标准尚不成熟,应慎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的实施为中医体质辨识及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健康管理、养生保健提供依据和统一的方法;使体质分类和判定规范化、标准化,并向科学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实施个体化诊疗及治未病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对《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商榷,并对中医体质分类判定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的健康问题描述,中医体质类型和细化中医体质等级评价。方法:通过统计描述,因子分析,决策树分类和中医体质类型分析,对2392例30岁以下青年女性中医体质自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从2392例30岁以下青年女性中医体质健康问题中抽取了21个共性因子;按体质主次及复合情况获得277个体质类型,前50个体质类型占49.32%;基于决策树分类将中医体质5个级别的等级评价细化为19个。结论:所有探索符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简称《标准》),更加个性化地描述体质健康问题及其数量关系,深入探讨前50个中医体质类型应该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细化的等级评价将提升用户体验,从而有利于《标准》的规范操作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第一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出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宇  李杨  少谦 《光明中医》2009,(6):1084-1084
本刊讯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发布会于2009年4月9日在北京召开。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分类和体质辨识研究及应用的规范性文件。其颁布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为实施个体化诊疗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国飞行员中医体质分类状况。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健康体检的中国飞行员进行中医体质分类调查研究。结果中国飞行员中以平和质为主,在偏颇体质中以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为主,偏颇体质与飞行员饮食结构、生活及运动习惯、飞行机种等因素有关。结论通过对飞行员体质分类调查研究,初步了解中国飞行人员的中医体质类型,对今后在这一特殊人群中开展个体化的中医辨证调摄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鲁湾 《科学养生》2009,(7):13-13
据《中国中医药报》报道,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这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技术型文件。该标准的制订工作自2006年6月启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中华中医药学会负责,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编制完成。  相似文献   

7.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9日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算是开了辨体施治的先河,示范性地标识了中医辨体施治的具体内容及今后体质辨识的发展趋势。《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中,对属于体质本身能量的亏虚——阴、阳、气、血的不足;属于机体生命代谢过程中的病理产物所形成的体质状态——气郁、气滞、瘀血、痰湿、湿热;属于先天遗传所具有的相应发病倾向——特禀质,谈论的病理性体质较多,而对正常的生  相似文献   

8.
论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晓峰  王琦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265-2267
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多维的并且不断发展深化的概念,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健康管理作为医疗卫生保健领域中一个新的概念,已经引入我国并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身体不同的体质特征有一定的关系。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为组长的国家973计划项目"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组编制了《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并制定了《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此标准现已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认定为学会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现就如何将中医体质辨识融入健康管理之中及其现实意义予以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医体质量表》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已在全国各级各类医院、科研机构等单位应用近8年,在应用过程中有一些共性的疑难问题出现,如对于兼挟体质的判定、量表判定标准与专家判定不一致、对条目和评分标准理解的差异等,为体质辨识造成了困惑.梳理了目前常见的量表应用问题,从专业角度进行了分析、阐释,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中医体质量表》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规范化使用以及进一步的充实与完善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CNKI、维普、万方等国内数据库检索中医体质学、体质分类、辨体防病等相关文献,筛选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质特点和辨体标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儿童体质特点趋于灵活和复杂。成年人偏颇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和湿热质居多,兼夹体质也广泛存在。同时,男性湿热质、痰湿质多于女性,女性气郁质、血瘀质、阳虚质多于男性。老年人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为多。成人与老年《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已初步建立,儿童的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统一,以期为中医体质治未病方法的探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出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9日发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这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技术性文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到会并讲话。该标准的制订工作自2006年6月启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中华中医药学会负责、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编制完成。  相似文献   

12.
中医体质理论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古今医家对体质的分类方法可谓各有见解,通过对明清医家的中医体质分类进行挖掘整理,以期明确明清医家的体质分类方法,为现代中医体质分类提供理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吴利  张静  黄曾  郑玉英 《中国中医急症》2022,(12):2170-2172
目的 对5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中医体质分类及证型的分布规律,探讨LDH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LDH“辨体质-辨病-辨证”三辨诊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王琦体质九分法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LDH的中医证候分类标准对纳入患者进行体质分类和辨证分型。结果 患者的中医偏颇体质以血瘀质(28.84%)、阳虚质(18.60%)和湿热质(15.87%)为主;中医辨证分型以血瘀证(36.01%)和湿热证(26.11%)为主;对中医证型分布和体质分类进行Fisher确切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 <0.01),提示LDH患者中医体质分类与证型之间有相关性。结论 LDH患者主要偏颇体质为血瘀质、阳虚质和湿热质,主要证型为血瘀证和湿热证,体质和证型之间有相关性,临床治疗时需“辨体质-辨病-辨证”三辨诊疗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辨体明理论     
<正>中华中医药学会于2009年4月颁布了由王琦教授及其团队制订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成为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从而使中医体质学的推广应用进入里程性的阶段,成就极其卓著。但也不能不看到,在掌握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时,各地尚存在着一些不够明确之处,于是不同程度地影响其更好、更准确地推广应用。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统计分析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体质分类及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原发性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60例,对其进行辨证分型,同时引入王琦教授的体质九分法,通过《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对诊断为原发性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体质分类,确定具有高度发病倾向的体质类型。结果与结论: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患者易罹患膝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群体质类型以及为进一步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体质类型调查根据王琦等编制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结果:(1)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属于平和体质(49.4%),难以判断占47(13.4%),符合两种及以上体质类型的占81(23.1%);(2)三种不同血糖状态对象9中体质类型的各具体分析结果均不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性,每种体质类型的判定中均有一定程度的疑似情况(3.3%-11.5%)不能确定。结论:单纯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判定的结果是否真实反映了被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需要进一步的综合性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城市社区不同血糖状态中老年女性体质类型进行调查研究。方法:所有调查对象均经过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两次血糖监测,血糖状态确定采用美国ADA2003标准,体质类型调查根据王琦等编制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结果: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属于平和体质(47.7%),不符合任何一种体质类型占25.5%,符合两种及以上体质类型的占11.5%;三种不同血糖状态对象和9种体质类型的各具体分析结果均不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性,每种体质类型的判定中均有一定程度的疑似情况(3.3%~11.5%)不能确定。结论: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判定的结果是否真实的反应了被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需要进一步的证实。  相似文献   

18.
《内经》对体质特征及分类的阐述内容丰富,涉及阴阳五行学说气血虚实、形体外貌厦脏腑、形神相关状况、天人合一,以及对体质差异认识的目标所向临床实践,初步形成了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给中医体质分类方法的建构以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将湿疹患者中医体质、辨证分型、西医分期的年发病次数加以统计,得出不同中医体质、辨证分型及西医分期湿疹患者的年发病次数分布规律及特点,为湿疹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思路及新方法。方法:参照瞿幸主编《中医皮肤性病学》、陈达灿主编《皮肤性病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和喻文球主编《中医皮肤性病学》,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和王琦体质九分法,制定此次研究的《湿疹患者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和《湿疹患者辨证分型表》,对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就诊的482例湿疹患者进行一般情况以及中医体质类型、中医辨证分型、西医分期和年发病次数等内容的调查。结果:不同体质患者的年发病次数间存在明显差异,单一体质中,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年发病次数较多,平和质年发病次数最少;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年发病次数存在差异,湿热浸淫证患者年发病次数多于其他证型的湿疹患者;不同西医分期患者的年发病次数存在明显差异,急性湿疹的年发病次数比亚急性、慢性湿疹年发病次数多。结论: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患者年发病次数多于其他体质患者,平和质患者年发病次数少于其他体质患者;湿热浸淫证患者年发病次数多于其他证型的患者;急性湿疹患者的年发病次数比亚急性、慢性湿疹患者年发病次数多,而慢性湿疹患者年发病次数少于急性、亚急性湿疹患者。  相似文献   

20.
332例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娟 《中医研究》2011,24(11):51-5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体质特点及高血压病发病的体质因素。方法:按照中医体质研究要求建立纳入病例标准,选择本院中风科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332例,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录入,分析各种中医体质类型的构成比。结果:中医体质类型按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平和质、特禀质从高到底分布,所占比例分别为19.58%、18.37%、13.55%、12.05%、10.84%、9.94%、7.53%、4.52%、3.61%。结论:痰湿质、阴虚质为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