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急腹症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巩艺  陈庆平  赵松  李娟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0):1341-1342
目的: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1例SLE伴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急性腹膜炎、假性肠梗阻、肠梗阻、消化道穿孔、上消化道出血、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胃肠炎、肠系膜血管炎等。对11例施行手术探查,其中6例(54.54%)腹腔内无明显病灶。治疗或手术后,18例好转,2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死亡。结论:SLE伴发急腹症与外科急腹症难以鉴别,提高认识、多学科会诊可减少误诊或漏诊。如无肠坏死、胃肠穿孔、严重腹腔感染、脓性腹腔积液,不宜轻易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2.
武雨侠  赵彦祥 《当代医学》2011,17(16):76-77
目的 探讨急腹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80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280例急腹症患者中,以腹泻为主要伴发症状的136 例(48.57 %),伴发恶心、呕吐105 例(37.50 %),伴发发热56 例(20 %);诊断急性胃肠炎145 例(51.79 %),急性阑尾炎36 例(12.85 %),急性胆囊炎19 例(6.79%),误诊及诊断不明24例(8.57%).结论 急腹症病因多、伴随症状多,故详细询问病史,细致的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及特殊检查,是正确诊断的基础,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3.
李月明 《广西医学》1998,20(2):294-295
急腹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危及老年人的健康及生命。因此,掌握老年人急腹症的特点对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谈谈对50例60岁以上老年急腹症病人在急诊室的观察和护理体会。II&床资料我院1994年1月至1996年12月共接诊60岁以上急腹症50例。外科急腹症40例,其中急性阑尾炎9例,急性肠梗阻2例,急性胆囊炎、胆结石8例,肝癌破裂出血10例,大肠癌穿孔5例,上消化道穿孔并发腹膜炎6例;内科急腹症10例,其中急性胃肠炎5例,溃疡病急性发作3例,急性心肌梗塞2例。男性35例,女15例。2老年急腹症的特点2·l;脑床表现不典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SLE伴发急性胰腺炎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以腹痛、恶心、呕吐及腹胀为主,有多器官系统受损,平均有4.6 个器官系统受损;(2)以急性胰腺炎首发占42.1%(8/19);(3)SLE病情活动患者给予中到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痊愈8例,好转6例,死亡5例.结论 (1) 急性胰腺炎是SLE 病情活动的表现;(2) 糖皮质激素不是导致胰腺炎的病因;(3) 中到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是安全有效的;(4) 复发SLE伴发急性胰腺炎时,病情较重,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5.
周翔英 《北京医学》2011,33(10):856-85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部分患者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少数可并发急腹症,如急性胰腺炎、肠坏死、肠梗阻。总结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0例以消化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的SLE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妊娠合并急腹症的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9例妊娠合并急腹症行超声诊断的临床病历,分析其超声表现特点.结果 本研究69例妊娠合并急腹症患者中,急腹症患者中异位妊娠27例,难免流产及不完全流产7例,急性阑尾炎6例,急性胃肠炎6例,卵巢囊肿蒂扭转5例,子宫肌瘤扭转4例,子宫肌瘤红色变性3例,胎盘早剥3例,急性胆囊炎和胆结石3例,急性胰腺炎2例,急性肠梗阻2例,泌尿系统结石1例.结论 妊娠合并急腹症患者由于病因的复杂性应引起高度重视,临床医生要针对孕期腹腔生理结构变化采取相应的扫查部位及手法,在超声引导下行腹腔穿刺和抽液,配合实验室检查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小儿急性假性肠梗阻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假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7例小儿急性假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7例患者符合急性假性肠梗阻的诊断标准,均为继发性的。非手术治疗效果好。结论小儿急性假性肠梗阻多为继发性,常在儿科常见病中伴发,早期诊断和积极的保守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许江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2):3059-3060
目的:肠梗阻是老年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急腹症,对老年患者尽量保守治疗并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使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免受手术治疗之痛苦。方法:对18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温肥皂液灌肠,并补液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结果: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对症支持治疗,9例病人3d痊愈出院,5例病人4d-5d痊愈,4例病人7d恢复良好。结论:18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通过非手术疗法及系统化整体护理均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
林毅 《当代医学》2013,(33):36-37
目的:对腹腔镜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及分析。方法对接受治疗的100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其中12例肠梗阻、15例急性胆结石、25例急性胆囊炎、48例急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密切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患者后,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急腹症的成功率高达91.25%,其中肠梗阻、急性胆结石、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有效率分别是97%、90%、82%、96%。结论腹腔镜技术是治疗普外科的首选方法,具有操作便捷、观察范围广、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有助于解除病患的病痛,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生活,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普外科急腹症的治疗进行有效的临床分析。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到2012年4月中治疗的180例外科急腹症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对象,观察、记录和分析这些患者的发病原因和病症的临床特征,对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选取的普外科急腹症病人180例中有111例是急性炎症,这包括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胆囊炎等;37例患有急性梗阻,这包含胆管梗阻和肠梗阻等情况;20例急性出血和12例急性穿孔。结论普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病因是急性炎症,大部分集中于急性阑尾炎,对此将对这些病因和临床特点进行探究,找到有利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小肠平滑肌肉瘤9例(空肠5例,回肠4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部份性肠梗阻、急腹症。对小肠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假性肠梗阻(IPO)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以提高临床医生对SLE并发IPO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7年7月收治的SLE并发IPO5例,收集临床及实验室特点,分析其发病情况、受累脏器、治疗及预后。结果以假性肠梗阻为首发者2例,伴有肾孟积水2例。有腹水及狼疮肾炎5例,血液系统受累4例。抗核抗体阳性5例,抗dsDNA抗体阳性4例,5例均C3下降。4例肠梗阻症状在1周左右缓解,1例死亡。结论SLE并发IPO患者病情较重,常伴有其他脏器受累,及时诊断和大剂量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对控制病情、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0例患者中保守治疗31例,手术治疗49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的首要病因为恶性肿瘤(26.3%).临床治愈64例,好转12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 老年急性肠梗阻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多,多由肿瘤引起,病情发展迅速,及时诊断、选择合理治疗方法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特点。方法对199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0岁以上经手术证实的急性肠梗阻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中恶性梗阻29例(占51.8%),肠粘连11例(占19.6%),腹外疝7例(占12.5%),肠扭转3例(占5.4%),肠系膜动脉栓塞2例(占3.6%),其它4例(占7.1%)。术后出现并发症19例(占34%),死亡2例(占3.6%)。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以恶性梗阻多见,合并症多,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治疗的关键,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和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38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115例,非手术治疗率为30.3%,平均住院5.2d;手术265例,手术治疗率为69.7%,平均住院12.4d。结论:急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因梗阻原因、部位、病变程度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体征也可不完全一样。临床上如何掌握手术治疗时机和方法十分重要,过晚可以造成肠坏死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并增加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韩明福  董荣坤  张笃  车军  张健 《西部医学》2008,20(6):1225-1226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青年女性急腹症时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50例青年女性急腹症患者行腹腔镜探查治疗的资料。结果450例均完成腹腔镜探查,发现急性阑尾炎176例,肠粘连40例,肠梗阻20例,急性盆腔炎85例,卵巢输卵管疾病35例,原发性腹膜炎5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44例;435例在腹腔镜下完成了治疗,治疗成功率96.7%(95.0%~98.3%)。结论腹腔镜对青年女性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在鉴别诊断中尤有价值。可发现腹部外科以外的妇科情况并进行治疗,可减少漏诊和误诊、误治,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腹症表现的结肠癌手术的术式选择对预后的影响及和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丹阳市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2例急腹症表现的结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中肠梗阻表现的结肠癌18例,肠穿孔表现10例,阑尾炎表现4例.32例均行手术治疗,26例急诊手术,6例限期手术.一期肿瘤切除吻合者29例,其中行预防性造瘘者2例,余3例肿瘤无法切除仅做单纯肠造瘘术.无术中死亡病例,29例一期肿瘤切除吻合者中仅1例出现吻合口瘘、腹腔感染、营养不良,最终死于MODS,余28例未出现吻合口瘘,3例切口感染,3例单纯肠造瘘者无相关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急腹症表现的结肠癌大部分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是可行的,预防性造瘘对减少术后吻合口瘘是有效的,正确的术中术后处理对改善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林翠君  肖俊强  黄柏峰 《中外医疗》2012,31(12):176-177
目的 探讨全腹多层螺旋CT检查对急腹症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25例手术治疗证实急腹症病因的全腹部多层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腹腔肠管结构及腹腔周围脂肪间隙情况.结果 25例中10例肠道肿瘤致肠梗阻,5例急性阑尾炎,3例粪石性肠梗阻,2例腹内疝所致肠梗阻,4例小肠扭转,1例肠系膜脂膜炎.结论 急腹症的全腹多层螺旋CT检查对病因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及敏感度,且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良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7年5月—2013年8月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36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4例发生良性肠梗阻,分析良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包括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及防治措施。结果良性肠梗阻占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的6.7%(24/360)。其中机械性肠梗阻83.3%(20/24),动力性肠梗阻16.7%(4/24)。机械性肠梗阻病因包括:肠粘连35%(7/20),急性胃肠炎45%(9/20),放疗10%(2/20),造瘘口挛缩5%(1/20),疝5%(1/20);动力性肠梗阻病因包括:化疗75%(3/4),手术25%(1/4)。良性肠梗阻的发生与性别无关(chi2=0.1169, pr=1.732)。良性肠梗阻在结肠癌与直肠癌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chi2=0.3280, pr=0.567)。良性肠梗阻临床表现有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患者均有中度以上疼痛,生活质量卡氏评分均不超过60分。本组7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17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肠梗阻均解除。结论良性肠梗阻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临床医生应及早进行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合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分析可能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0~2013-11间天津市南开医院内科急诊治疗的20例输尿管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及结果。结果 20例患者经灌肠、胃肠减压、抗炎、补液及我院制剂大承气冲剂颗粒(组方为芒硝、大黄、枳实、厚朴)治疗后,18例患者在6d之内肠梗阻症状消失,2例老年患者收入院治疗。结论输尿管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可合并急性肠梗阻,要引起术者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