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位植骨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设计以旋股内侧血管深支和臀下血管吻合支为蒂的股骨大转子骨瓣移位植骨修复股骨头,为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一新的疗法,临床应用26例28侧,经随访2年以上者计16例,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股外侧肌上端肌支股骨骨(膜)瓣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方法在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股外侧肌上端血管肌支的分支分布情况,设计以股外侧肌支为蒂的股骨骨(膜)瓣移位术,并进行了摹拟手术。1989年2月~1999年2月,以股外侧肌支为蒂切取股骨骨(膜)瓣移位修复股骨上段骨不连、骨缺损7例。结果股外侧肌上端肌支来自旋股外侧动脉横支,肌支在大转子尖下(16.8±3.0)cm发出肌骨膜支和骨膜支,肌骨膜支外径1.4~1.7mm,长度2.7~5.6cm,骨膜支外径0.4~0.6mm,长度1.2~1.5cm。骨膜血管向下或水平走行,达骨膜后发出吻合支,参与形成股骨血管网,分布于股骨上段。临床应用的7例,术后经18~42个月的随访,骨折于术后10~18周获得骨性愈合。髋关节活动度在180°者4例,120°者2例,65°者1例。供区愈合良好,无不适。结论以股外侧肌上端肌支为蒂的股骨骨(膜)瓣,可用于修复股骨中上段的骨不连、骨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旋股内侧血管深支大转子骨瓣移位术治疗中、青年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期疗效。方法 系统随访37例,平均随访时间6年。结果 带血管蒂大了骨瓣移位术治疗3、4型胶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已出现缺血性坏死者的远期效果较理想。术后总效率100.0%,效果满意率94.6%。结论 带旋股内侧血管深支大转子骨瓣移位术可作为治疗3、4型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4.
带血管蒂股骨大转子骨瓣植入治疗股骨颈骨折王平年,刘仁寿,曹文华,董有海股骨颈头下型骨拆和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其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高,是骨科研究的重点课题。陈振光等 ̄(1)设计带血管蒂的大转子骨瓣移位植骨治疗股骨颈骨拆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  相似文献   

5.
带双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应用旋股外侧血管横支及升支、臀中肌支双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转移的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及升支、臀中肌支双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转移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2例(32髋),其中男18例,女14例;Ficat Ⅱ期15侧,Ⅲ期17例。术后平均随访25个月(15-38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价,根据手术前后Ficat分期改变进行影像学评价,对其中的9例进行手术前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明确坏死股骨头血运重建状况。结果术后两髋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头得到重建的病例,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提高(术前平均55分,术后88.6分),本组临床成功率为90.6%,影像学成功率为87.5%。9例重建股骨头手术前后DSA评估提示血管蒂充盈好,骨瓣血运丰富。结论旋股外侧血管横支及升支、臀中肌支双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转移的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瓣血供确切,股骨头血运重建良好,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如何根据不同年龄和分期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选择最合适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共210例(252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三组:带血管蒂骨膜瓣移位组,带血管蒂骨瓣移位组及髋关节置换组.采用Stulberg分类标准、Harris 评分标准、VAS评分法进行评价.结果 210例(252髋)得到随访,术后随访1~10 年,平均6.3年.三组优良率分别为87.2%、88.7%、85.7%;带血管蒂骨瓣移位组和髋关节置换组,术后Harris 评分明显提高(P<0.05)、VAS显著降低(P<0.05).结论 带旋股内侧动脉深支大转子骨膜瓣移位术为主的综合术式较适用于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带旋股内侧动脉深支大转子骨瓣或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移位术较适用于中青年FicatⅡ~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中青年晚期、老年以及其他方法失败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完善带血管蒂的不同骨瓣转移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法:应用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的大转子骨瓣,联合升支髂骨瓣和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膜)瓣3种方法。6种术式对股骨头进行了修复和再造,临床应用191例220侧。结果:115例130侧经1年6个月至11年随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带血管蒂的大转子骨瓣联合髂骨(膜)瓣转移的方法适合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各期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完善带血管蒂的不同骨瓣转移术治疗股骨头坏血性坏死。方法;应用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的大转子骨瓣,联合升支髂骨瓣和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膜)瓣3种方法。6种术式对股骨头进行了修复和再造,临床应用191例220侧。结果;115例130侧经1年6个月至11年随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带血管蒂的大转子骨瓣联合髂骨(膜)瓣转移的方法适合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各期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关节镜下应用带血管蒂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报道在关节镜监视下应用带血管蒂骨瓣转移微创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Ficat Ⅱ~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施行关节镜监视下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转移术、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大转子骨瓣逆行转移术、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臀中肌支大转子骨瓣转移术治疗53例,切口长度为9~15cm。结果 术后随访1.5~4年,根据疼痛、行走距离、关节活动度和X线检查评价分析,疗效满意。结论 关节镜监视下带血管蒂骨瓣转移微创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具有对髋关节周围组织损伤小,能保持关节完整性,清除坏死骨准确、彻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带血管蒂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骨不连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带不同血管蒂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骨不连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旋肱前血管内、外侧降支、肱血管肌间隙支,桡侧副血管和骨间返血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创用了以上述血管为蒂的骨膜瓣移位术,并总结临床应用情况。结果:临床施术36例,效果满意。上述5种骨膜瓣移位术均各有其适用范围。结论:旋肱前血管外侧降支肱骨上段骨膜瓣适于修复肱骨近端;旋肱前血管内侧降支肱骨中段骨膜瓣是修复肱骨上段的理想供区,肱血管肌间隙支肱骨中段骨膜瓣供修复肱骨中下段,桡侧副血管肱骨下段骨膜瓣适于修复肱骨中段或中下段;骨间返血管尺骨上段骨膜瓣逆转移位则用于修复肱骨下段髁上部。  相似文献   

11.
下肢     
经皮挛缩带切断治疗臀肌挛缩症;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疗效比较;缝匠肌蒂髂骨瓣移植治疗有移位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12.
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位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位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刘茂文*冯承臣*陈沂民*杨殿玉*徐前锋*李秋实*徐建东*1992年~1996年,我们在彻底清除股骨头病灶的基础上,采用同侧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的大转子骨瓣重建缺血坏死的股骨头21例。经1年8个月~3年2个月随访,...  相似文献   

13.
根据跗骨血供的解剖学研究,发现足背动脉的分支内踝前动脉、跑内侧动脉及跗外侧动脉有恒定的骨膜支分布于第一楔骨及骰骨的背侧面。以上述血管为蒂可以切取第一楔骨及骰骨骨瓣,用于修复足踝部骨析、骨不连及骨缺损。1991年以来,施行带跗外侧血管蒂骰骨瓣移位术3例,带内踝前或跗内侧血管蒂第一楔骨瓣移位术3例。经随访各例骨连接良好,无并发症。认为对于足踝部某些骨折、不连接及小量骨缺损,本法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带血供股骨前外侧面骨膜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带血供股骨前外侧面骨膜瓣移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38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对供养股骨干前外侧面骨膜的血管来源,分支,分布和吻合进行解剖观测。结果 在股骨干8个分区中计有11条知各血管的直接骨膜支沿股骨向中间走行,在股骨关外侧面骨膜构成丰富的血管网。结论于股骨前外侧面可设计骨膜蒂的骨膜瓣以修复股骨干任何部位。  相似文献   

15.
膝关节周围动脉为蒂骨膜(骨)瓣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带蒂骨膜(骨)瓣移位治疗膝关节周围骨不连、骨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30侧经动脉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上,观察并测量膝关节周围动脉网有关血管的起始、走行、口径、分布及其吻合情况。结果 膝关节周围存在着丰富的血供,其主要由Guo动脉、股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的终末支及相互间的交通支和吻合网恒定构成。结论 在膝关节周围动脉为蒂的骨膜(骨)瓣,是进行局部转位和吻合血管游离移植的重要供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带血管蒂股骨外侧髁骨膜(骨)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修复股骨中、下段提供一新的骨膜( 骨)供区。方法 在40 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股骨外侧髁和股骨下段前面的血管来源、走行、分支和吻合情况。结果 膝外上动脉起自月国动脉,经外侧髁上方穿股二头肌腱与股外侧肌间隔至骨面发骨膜支分布于外侧髁的外侧面并参与股骨前面骨膜血管网。股动脉直接骨膜支约在股骨中下1/3 交界处,发自股动脉,斜向外下行分布于股骨下段前面。结论 以膝外上动脉为蒂的股骨外髁骨膜( 骨) 瓣移位可修复股骨髁上部;以股动脉直接骨膜支为蒂可修复股骨中段。  相似文献   

17.
髋前入路带血管蒂骨(膜)瓣转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 探讨髋前入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方法 经髋前入路选用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膜)瓣、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大转子骨瓣、带旋股外侧血管降支骨膜支股骨骨膜瓣及旋髂骨(膜)瓣不同组合治疗不同病变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08例(351侧),术后随访1~13年。结果 根据疼痛、行走距离、关节活动度、X线评价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髋前入路带血管蒂骨(膜)瓣转移。四种不同的骨(膜)  相似文献   

18.
带血管蒂跗骨瓣移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跗骨血供的解剖学研究,发现足背动脉的分支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及跗外侧动脉有恒定的骨膜支分布于第一楔骨及骰骨的背侧面。以上述血管为蒂可以切取第一楔骨及骰骨骨瓣,用于修复足踝部骨折,骨不连及骨缺损。1991年以来,施行带跗外侧血管蒂骰骨瓣位术3例,带内踝前或跗内侧血管蒂第一楔骨瓣移位术3例。经随访各例骨连接良好,无并发症,认为对于足踝部某些骨折不连接及小时骨缺损,本法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19.
踝足部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踝足部组织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带血管蒂(肌)皮瓣、骨瓣等组织瓣移植修复踝足部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共78例,其中吻合血管(肌)皮瓣移植术21例,带血管蒂(肌)皮瓣移位术53例,吻合血管骨瓣移植术4例。组织瓣全部成活,随访3月~1年,骨愈合时间8~10周,踝足部大部分恢复保护性感觉,行走正常。结论踝足部组织缺损应用带血管蒂(肌)皮瓣、骨瓣移植、移位术修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报道带骨间前动脉背侧支血管蒂的头状骨移位术与以桡动脉茎突返支为蒂的桡骨瓣植入术联合应用治疗月骨晚期缺血性坏死的结果。方法 对46例患者行坏死月骨摘除头状骨带蒂移位后以血管蒂骨瓣植入填塞头状骨空隙。结果 术后随访16~48个月,平均21.5个月,43例腕痛完全消失,3例明显缓解,握力平均达健侧的80%,腕关节活动范围达健侧的75%。结论 两种术式的联合应用对Ⅲ、Ⅳ期月骨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