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面瘫是一种以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病因及病变部位不同可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其中,周围性面瘫又称贝尔麻痹(Bell麻痹)或面神经炎,是由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典型表现是口眼歪斜[1]。周围性面瘫患者常伴有患侧面部额纹消失、眼睑无法闭合、  相似文献   

2.
两种激光治疗早期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料和方法   136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均在急性期接受治疗 ,病程 <14d ,均有不同程度的面肌瘫痪 ,如患侧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 ,颜面做张力及主动运动时有不同程度的不对称 ,如患侧额纹消失 ,眼睑闭合不全或闭合无力 ,鼓腮吹口哨动作不能完成或能力差。分为两种激光照射组。砷化镓激光穴位照射组 72例 ,女37例 ,男 35例 ;年龄 4~ 80岁。采用北京产SUNDOM - 30 0型半导体激光仪 ,波长 810nm ,终端激光输出功率 0~ 80 0mW连续可调 ,光束直径5mm ,患侧面部选穴阳白、颊车、下关、地仓、翳风、合谷 ,每穴照射 3min ,功率输出 3…  相似文献   

3.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常见病 ,若合并三叉神经麻痹或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则治疗较困难。我们收治 14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合并三叉神经麻痹或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取得了较好效果。14例患者中 ,男 5例 ,女 9例 ;年龄 4.5~ 64 .0岁 ;病程 4周~ 3年。发病前均有疲劳及受凉史 ,2例有发热史 ,5例有头痛咽痛史 ,6例有明显耳后痛。曾分别就诊于神经科、中医科、小儿科及理疗科 ,并曾分别系统用过激素、抗菌素及抗病毒治疗 ,部分患者曾服中药及接受物理治疗 ,效果均不满意。体检 :14例患者中 ,7例鼓腮试验阳性伴单侧咬肌无力 ;11只眼闭合…  相似文献   

4.
面神经麻痹为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所产生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尔氏麻痹[1]。中医称“口僻”,俗称吊线风。临床表现为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前额皱纹消失,严重时可见眼裂增宽,眼结膜充血,眼睑外翻,泪液外流,鼓腮漏气,进食咀嚼时,食物...  相似文献   

5.
我们应用综合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15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周围世面神经麻痹患者154例,其中男87例,女67例;年龄5~20岁8例,ZI~50岁129例,>50岁17例;左侧74例,右侧80例;病程l~60天,平均3.8天。根据静止时口眼歪斜情况和面肌运动时面肌肌力情况,分为轻度68例,患们鼻唇沟变浅,援额力弱,眼脸闭合轻度不全,口用轻度下垂,鼓气口角稍漏气;重度86例,蹩额时额纹消失或甚浅,眼睑闭合时明显不全或不能,患侧鼻唇沟明显变浅或消失,日用明显下垂,鼓气口角明显漏气。1.2.治疗方法对急性期患…  相似文献   

6.
1资料与方法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53例,均除外中枢神经病变,颅脑外伤等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来科治疗。临床表现为蹙额力弱或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或闭合不能,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吹哨能力差或吹哨不能,随机分为 SSP低频脉冲经脉综合治疗组 (观察组 )28例中,男 22例,女 6例;年龄 < 20岁 4例, 20~ 50岁 21例, >50岁 3例;左侧 17例,右侧 11例;病程 2~ 7d。针刺综合组 (对照组 )25例,男 21例,女 4例;年龄 < 20岁 3例, 20~ 50岁 17例, >50岁 5例;左侧 15例,右侧 10例;病程 2~ 10 d。 观察组采用日本…  相似文献   

7.
杨冬梅  郭玉红 《护理研究》2005,19(6):495-496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目前确切病因尚未明确 ,部分病人在着凉或头面部受冷风吹拂后发病。病人多出现患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眼裂增大、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患侧口角下垂、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气时患侧口角漏气。另外部分病人伴有耳后及面部疼痛 ,喝水或进食时自口角流出等症状。病理改变早期以神经水肿、缺血、缺氧为主 ,后期则可发生神经变性、脱髓鞘改变。此病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 ,应及早治疗 ,以减少后遗症。对5 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给予针灸、理疗并配合刺络拔罐治疗 ,…  相似文献   

8.
笔者于1992年3月—2001年12月共收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78例,采用针灸配合西药治疗,效果显著。 1 一般资料 临床收治本病患者78例,均为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男45例,女33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80岁;病程最短2d,最长1年半。78例均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诊断标准:①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不能皱额蹙眉……  相似文献   

9.
面肌锻炼为主治疗面神经炎面肌瘫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健侧面肌制动,患侧面肌锻炼为主对面神经炎一侧面肌瘫痪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急性面神经炎面肌瘫痪患者291例,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221例,均采用药物联合传统瘫痪面肌抬眉、闭眼、耸鼻、示齿、噘嘴及鼓腮等锻炼法。观察组在进行上述面肌锻炼时对健侧面肌制动。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5,10天及3个月后随访,分别以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标准进行评分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第5,10天和出院后3个月面神经分级对比发现,面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效果与面肌锻炼总时间的长短明显相关(QCMH=205.9903,P<0.01)。治疗第10天时,2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达1级的例数明显多于治疗第5天时,且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0.01),其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31.7%,99.1%与22.9%,71.4%,P<0.05)。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面肌功能恢复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2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健侧制动面肌锻炼法能激发患者自行锻炼的主动性,提高瘫痪面肌功能恢复的速度和程度,并能节约治疗开支。  相似文献   

10.
<正>面神经炎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因面神经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引起的急性面神经麻痹[1]。诱发因素多为外感风寒、病毒感染等引起的局部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及面神经受压而出现的面神经麻痹,进而表现出耳后或乳突区疼痛、口眼歪斜等相应症状[2]。其中约有1/3患者为部分麻痹,2/3为完全性麻痹,后者中约16%周围性面瘫患者不能恢复,常可伴发瘫痪肌的挛缩、面肌痉挛或连带运动[3]。面部功  相似文献   

11.
杨娜 《中国疗养医学》2013,(12):1103-1104
目的探讨面肌操辅助PHYSIOMED vocaSTIM-Master电刺激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给予PHYSIOMED vocaSTIM-Master电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面肌操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高达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肌操辅助PHYSIOMED vocaSTIM-Master电刺激治疗面神经麻痹在临床应用中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一、面神经瘫痪的护理面神经瘫痪多指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而致的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或自体免疫功能障碍所致。其临床表现为,起病突然,常在睡醒或清晨刷牙、洗脸时发现口角漏水和歪斜,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很少双侧),如额纹消失,眼裂增大,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嘴角下  相似文献   

13.
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0例广东省人民医院张玉珍本组30例中,男9例,女21例。年龄14~62岁,平均39岁。均有患侧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现象,额纹消失24例,额纹变浅6例,眼睑裂开0.3~0.5cm9例,0.1~0.2cm21例。病程最长1个月,...  相似文献   

14.
半导体激光等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根据《神经病学》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2 0 0例。发病均 <14d ,随机分为 2组。观察组 10 0例 ,男 5 2例 ,女4 8例 ;年龄 7~ 6 7岁 ,平均 (45 .0± 8.1)岁 ;病程 2~ 30d ,平均 (8.0± 1.2 )d ;按改良may hosomi法检测患侧面部表情肌为轻度麻痹 2 0例 ,中度 4 0例 ,重度 4 0例。对照组 10 0例 ,男 4 7例 ,女 5 3例 ;年龄 10~ 70岁 ,平均 (46± 8.2 )岁 ;病程2~ 35d ,平均 (8.2± 3.2 )d ;面部表情肌为轻度麻痹 2 0例 ,中度 5 2例 ,重度 18例。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采用半导体激光穴位 照射 ,主穴为…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从师学医期间,深受启迪。现将导师治疗急性期贝尔氏麻痹的经验介绍如下,以待共同提高。贝尔氏麻痹(Bell Palsy,BP)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蹙额皱眉,眼睑闭合不全或者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对侧,耳后疼痛和乳突部疼痛。西医学又称之为面神经炎[1]。  相似文献   

16.
电针联合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3~11月我院采用电针联合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5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 经门诊确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排除颅底脑膜炎、颅底骨折、基底动脉瘤或小脑脑桥角肿瘤等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6~69岁,平均38.7岁;病程0.5d~2个月,平均3.5d;左侧面神经麻痹26例,右侧面神经麻痹24例(1例右侧面神经麻痹患者愈后继发左侧面神经麻痹)。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7~69岁,平均37.5岁;病程1d~2个月,平均3.2d;左侧面神经麻痹19例,右  相似文献   

17.
周学萍 《全科护理》2011,(6):478-478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康复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28例,显效10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0%(P〈0.05)。[结论]康复训练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至关重要,能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8.
1一般资料面神经麻痹可分为单纯性面神经炎、Bell氏面瘫以及Hunt氏面瘫3种类型。目前临床上最多见的是Bell氏面瘫,指面神经管内段面神经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疾病。笔者门诊接收14例(男性5例,女性9例)面神经炎急性期就诊患者,均在发病后24h内就诊,14例患者年龄21~28岁,均述面部麻木,眼睑不适,查14例患者轻微面瘫症状,抬头纹患侧减少,鼓腮稍漏气,口角轻微歪斜,余正常,排除中枢性面瘫及其他疾病,诊断急性面神经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康复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28例,显效10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0%(P<0.05)。[结论]康复训练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至关重要,能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20.
面神经麻痹是以颜面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根据病因及病变部位的不同,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在临床上则多为以病发较急的”贝尔氏”麻痹(BellPalsy),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最为多见,它是指原因不明的茎乳突孔(面神经管)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冬春季节好发。通过十几年的临床实践,采用中药穴位割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