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昶 《河北医学》2013,19(4):614-616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于镇痛镇静现状、相关药物研究治疗新进展做一综述。 1镇痛镇静的目的及意义 镇痛与镇静治疗是特指应用药物手段以消除病人痛苦,减轻病人焦虑和激惹,催眠并诱导遗忘的治疗。镇痛与镇静治疗并不等同,镇痛治疗是基础,镇静必须是在充分镇痛的基础之上帮助病人克服焦虑,增加睡眠和遗忘的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讨论镇痛、镇静治疗期间的监测及护理.方法 配合镇痛、镇静治疗进行监测与护理.结论 除了监测24小时心率、血压、呼吸及心电图,经皮血氧饱和度,依病情测动脉血气分析外,还要加强基础疾病病情的观察,要定时检查病人的局部和全身情况,及时发现异常.ICU病人理想的镇静水平是既能保证病人安静入睡又容易被唤醒.使用镇静剂后病人处于被动体位,容易发生压疮、静脉血栓、神经损伤等.因此,每两小时给病人翻身更换体位,肢体保持功能位,定时放松约束带,检查皮肤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病理生理学角度,讨论了在危重病人进行适当镇静镇痛治疗的必要性,并简要介绍了此类病人镇静镇痛的临床药理学特点和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4.
对60例危重病人机械通气后采用咪达唑仑及芬太尼镇静、镇痛治疗,观察效果,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结果病人经咪达唑仑及芬太尼镇静、镇痛后能与呼吸机同步,心率减慢,血压平稳,镇静有效52例,镇静过度8例.提示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病人联合应用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给予镇静、镇痛治疗,起效快、代谢快、副反应少,可降低药物反应.  相似文献   

5.
王珍 《中外医疗》2008,27(19):111-112
ICU病人镇静不足及疼痛控制欠完善仍普遣存在.圈手术期尤其是术后重症病人的镇静和镇囊都明王不够,运达不到有效的镇静和镇痛,从而引起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导致病情恙化,最终影响病人的整体预后.给予ICU患者镇静剂和(或)镇痛剂治疗,已成为重症监护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患者镇静,镇痛的过程中,护士心须了解镇静,镇痛的药理作用,副作用和加强临床监护治疗及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6.
异丙酚和咪达唑仑在ICU的镇静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U重症患者常处于各种伤害性刺激中,病人感到恐惧、焦虑、躁动不安,对这些患者实施镇静镇痛治疗是ICU综合治疗的一部分;维持安全、舒适的镇静是ICU医师的共同目标.目前异丙酚和咪达唑仑是ICU镇静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为更好地掌握两药的应用,综述了近年异丙酚和咪达唑仑在ICU的镇静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7.
1镇静与镇痛治疗是ICU危重病人基本治疗的一部分。 危重病人救治的目的在于保护多器官功能,恢复机体的内环境稳定,但是ICU的危重病人处于强烈的应激环境之中,器官功能强行代偿则有可能增加代谢氧耗做功而进一步受到损害,冈此,通过镇静镇痛的治疗手段,使得危重病人处于  相似文献   

8.
对64例COPD机械通气病人采用地佐辛及咪唑安定镇静、镇痛治疗,观察疗效,并给予积极的护理.结果病人经地佐辛及咪唑安定镇静镇痛后能与呼吸机同步,心率减慢,血压平稳,镇静有效.提示COPD机械通气病人联合应用地佐辛和咪唑安定给予镇静、镇痛治疗,起效快、代谢快、副反应少,可降低药物反应.  相似文献   

9.
邓林  张雅卫 《西部医学》2008,20(1):136-137
目的评价镇静镇痛技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转归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单盲法将71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用镇痛镇静方案,比较两组病人的生命体征、头痛缓解解时间、ICU住院天数及治疗前后CSS评分。结果治疗组的生命体症、头痛缓解解时间和ICU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SS评分相近。结论镇静镇痛技术有利于SAH病人的转归。  相似文献   

10.
陈勇 《中外医疗》2014,33(7):115-116
目的就镇痛镇静治疗对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以在该院接受镇痛镇静治疗的160例患者为对象,对其采取如文中所述的镇痛镇静治疗方法,在统计相关指标数据的基础上,对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全部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表现出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100%。同时,患者的呼吸频率、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气道峰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均较治疗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痛镇静治疗有利于消除危重症患者的焦虑状态,减少其疼痛程度,从而为相关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1.
谢红  张雅卫 《西部医学》2007,19(1):63-64
目的 探寻合理有效地镇痛、镇静方案。方法 在ICU不同瘸种中选择90例患者.采用三种不同的镇痛、镇静治疗方案,比较其VRS评分和Ramsay评分情况。结果A、B组可达明显镇痛效果,C组镇痛效果稍差;B、C组可达明显镇静效果.但常镇静过深。A组镇静程度较B、C组浅,对病人的意识状况影响不大。结论 A组镇痛效果理想,有一定镇静作用.且不影响患者意识状况.B组有很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但对需观察神志的患者不太适用。C组用于使病人耐受气管插管及气管插管前药物诱导效果佳。  相似文献   

12.
我院ICU病房对机械通气病人采取咪唑安定或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持续静脉给药镇静镇痛治疗,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5年1月~2007年12月人住ICU病房45例患者,年龄20~80岁,神志清醒或躁动,行机械通气需要镇痛镇静的急危重患者。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PCEA)的临床使用效果 ,选择 116例行腹部或下肢手术后的病人进行PCEA治疗 ,观察其镇痛镇静效果、下肢活动情况及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等 ,并进行临床评价。结果表明 :进行PCEA治疗 ,生命体征保持平稳 ,副作用发生率低 ,镇痛镇静效果较佳 ,下肢活动不受限 ,总体满意度达 94%。认为PCEA对术后疼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危重患者镇静镇痛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方法:对127例ICU实施镇静镇痛危重患者,随机对照、观察。结果:通过对比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对危重患者镇静镇痛满意率提高21.4%。结论:整体护理在危重患者镇静镇痛中有效运用,让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到应用镇静、镇痛剂是利大于弊的,为日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减少其对治疗过程中痛苦的回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人格中情绪因素对眼底手术中异丙酚抗焦虑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将病人分为情绪稳定组和情绪不稳定组 ,用异丙酚作为镇痛麻醉药物 ,测量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的BP、HR和VAS变化情况 ,并于术后让病人回忆 ,了解病人对术中镇静、镇痛和遗忘的评价。结果 人格情绪因素对病人的手术焦虑状态、麻醉药物的镇痛、镇静效果有明显影响。结论 可根据病人不同的人格特征 ,调整镇静药物的用量 ,以达到最好的镇痛、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使用效果,选择116例行腹部或下肢手术后的病人进行PCEA治疗,观察其镇痛镇静效果,下肢活动情况及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等,并进行临床评价,结果表明:进行PCEA治疗,生命体征保持平稳,副作用发生率低,镇痛镇静效果较佳,下肢活动不受限,总体满意度达94%,认为PCEA对术后疼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偏头痛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治疗上以镇痛、镇静、改善血管功能等为主,中药能提高患者疼痛阈值,可镇静、镇痛、改善脑血流灌注,从而起到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故而联用中药治疗偏头痛能取得更好的疗效.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格中情绪因素对眼底手术中异丙酚抗焦虑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将病人分为情绪稳定组和情绪 不稳定组,用异丙酚作为镇痛麻醉药物,测量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的BP、HR 和VAS变化情 况,并于术后让病人回忆了解病人对术中镇静、镇痛和遗忘的评价.结果人格情绪因素对病人的手术焦虑状态、麻醉药物的镇痛、镇静效果有明显影响.结论可根据病人不同的人格特征,调整镇静药物的用量,以达到最好的 镇痛、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陆的镇痛镇静:从无到有,方兴未艾 报告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安友仲教授 中国大陆的镇痛镇静治疗发展历程大陆镇痛镇静发展大概经历了5个阶段:(1) 2000年以前,不以"镇痛镇静"为己任.(2) 2000-2005年,采用镇痛、镇静和肌松治疗是为了缓解患者的疼痛、焦虑和谵妄症状,目的是减轻患者痛苦、防治躁动,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镇痛镇静治疗可以用,但不是必需的.(3) 2006年,镇痛镇静概念普及,成为ICU的一项基本治疗,但概念不清.(4) 2009-2011年,对镇痛镇静的认识提高,强调"无监测,勿镇静";(5) 2011年以后,镇痛镇静治疗的目标再度升华,"器官保护,代谢调理"成为镇痛镇静治疗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镇静镇痛肌松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危重病医学院 (ACCM )和危重病医学会(SCCM)在 2 0 0 2年系统回顾和修订了新的危重病人持续镇静镇痛临床实践指南。目前国内缺乏新型镇静镇痛药的临床推广 ,缺少镇静镇痛质量评价的客观依据 ,且肌松药在重症监护病房 (ICU)病人中使用较少 ,对ICU镇静镇痛肌松策略研究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