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190例绝经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 因良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占53.16%,非器质性疾病占26.84%,恶性肿瘤占20.00%。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显示,破碎宫内膜和经期宫内膜20例,增生反应24例,萎缩宫内膜3例及分泌反应4例,因宫内膜及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引起的止血12例(6.32%)。恶性肿瘤以宫颈癌和宫体癌为主。患者出血时年龄大、绝经年限长者恶性肿瘤发生率高。结论 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应注重常规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早期治疗可以阻止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吴金芳 《河北医药》2001,23(8):586-587
目的:分析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13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因良性疾患引起出血占58.20%,非器质性疾病占32.08%、恶性肿瘤占9.70%。子宫内膜病理分析;增生性反应25例、分泌反应3例、萎缩性4例、破碎宫内膜和经期内膜11例。恶性肿瘤以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为主,随着绝经后出血时年龄增加,绝经年期的延长,发生恶性肿瘤危险性也随之上升。诊刮中宫腔深度>8.5cm发生恶性肿瘤可能性上升。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虽以良性病变为主,但恶性肿瘤仍占有一定比例,同时随着绝经后出血时年龄增长,绝经年期延长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增加,必须重视绝经后阴道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 190例绝经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 因良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占 5 3 16 % ,非器质性疾病占 2 6 84% ,恶性肿瘤占 2 0 0 0 %。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显示 ,破碎宫内膜和经期宫内膜 2 0例 ,增生反应 2 4例 ,萎缩宫内膜 3例及分泌反应 4例 ,因宫内膜及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引起的止血 12例 ( 6 32 % )。恶性肿瘤以宫颈癌和宫体癌为主。患者出血时年龄大、绝经年限长者恶性肿瘤发生率高。结论 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应注重常规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早期治疗可以阻止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绝经后阴道出血213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天峰 《河北医药》2001,23(4):279-280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年龄,绝经年限和子宫内膜病理类型关系,方法:对213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和病理分析,结果:因良性疾患引起的出血101例(47.7%),非器质性疾患71例(33.3%),恶性肿瘤41例(19.2%),恶性肿瘤以宫颈癌及宫体癌为体,结论:患者出血时年龄愈大,绝经时间愈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愈高。  相似文献   

5.
樊虹 《淮海医药》2004,22(5):397-397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PMB)的病因、诊断及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时198例生理性绝经1年以上的阴道出血病人进行妇科普查、超声检查、官颈刮片及宫颈、子宫内膜活检病理作出诊断。结果 生殖器官炎症占61.61%,恶性肿瘤占9.09%,其中子宫内膜癌占恶性肿瘤的57.89%;子宫内膜厚度≥5mm.子宫内膜病理性改变占86.36%。结论 引起PMB的主要原因是生殖器官炎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绝经时间的延长。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增多,对子宫内膜厚度≥5mm及高危患应常规诊刮,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绝经后阴道出血40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引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401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良性疾病引起出血占51.12%,非器质性疾病占31.17%,恶性肿瘤占17.71%。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破碎宫内膜和经期内膜45例,增生反应54例,萎缩反应12例及分泌反应14例。亚性肿瘤以宫颈癌和宫体癌为主。患者出血年龄>59岁,绝经>10年及子宫宫腔深度>8cm者,恶性肿瘤发生率高。结论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应重视常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阻断恶性肿瘤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以积累经验,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共124例,对其进行以发病原因为主的临床分析,探讨其相关性。结果因炎症引起的绝经后阴道出血12例(9.68%),困功能性子宫出血引起的出血8例(6.45%),因恶性肿瘤引起的出血94例(75.81%),其中以子宫内膜癌发生率最高77例(81.91%)。结论子宫内膜癌是引起绝经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绝经的时间越长,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高。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要应用常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年龄、绝经时问和病理分型关系。方法分析18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病理诊断分别是:增殖期子宫内膜(28.33%)、炎性反应(23.9%)、恶性肿瘤(17.2%)、子宫内膜增生症(16.11%)。结论年老、绝经年限越长的妇女恶性肿瘤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18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PMB)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PMB原因良性疾病占66.6%(120/180),非器质性病22.2%(40/180);恶性肿瘤占11.1%(20/180)。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大、绝经年限长、出血持续时间长、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厚。与良性疾病及非器质性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复杂,以良性病变较常见,但随着绝经年限延长,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妇女绝经后一旦出现阴道出血,均应及时检查。  相似文献   

10.
王建英  李海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4):2627-2627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不规则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通过病理检查对128例老年女性不规则阴道出血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宫颈息肉占23.4%,宫颈鳞癌占7.8%,子宫内膜萎缩性改变占28.1%,子宫内膜增生性改变占4.7%,子宫内膜轻-中度增生过长占7.0%,子宫内膜腺癌占9.4%,卵巢良性肿瘤占14.1%,卵巢恶性肿瘤占5.5%。结论:老年女性不规则阴道出血的大部分由良性病变引起,但恶性肿瘤占22.7%,该症状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绝经后反复阴道出血的患者再次宫腔镜检查的病理类型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就诊于医院的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初次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恶性肿瘤共24例,占出血患者的20.0%;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17例,占出血患者的14.2%;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56例,占出血患者的46.7%;无组织取出者23例,占出血的19.2%.绝经后再次阴道出血的患者恶性肿瘤共38例,占出血患者的31.7%;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25例,占出血患者的20.8%;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54例,占出血患者45.0%;无组织取出者3例,占出血患者的2.5%.绝经后反复阴道出血患者恶性肿瘤检出率为31.7%明显高于首次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复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宫腔镜检查可以更准确的排除子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对19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因良性疾患引起出血的占52.53%,非器质性疾患占25.75%,恶性肿瘤占21.72%,其中增生期宫内膜19例。萎缩宫内膜10例,分泌反应9例,因宫内膜及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引起的出血11例,恶性肿瘤以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为主,发病率较高,诊断和治疗应及时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探讨官腔镜在诊治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门诊就诊的47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对可疑病灶针对性地进行诊刮,摘除或电切。组织物送病理检查。结果非器质性病变(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殖期改变或单纯性增生)导致的出血,共23例占48.94%;良性病变(子宫内膜息肉、宫颈息肉及粘膜下肌瘤)导致的出血,共20例占42.55%;子宫内膜癌即恶性病变导致的出血4例占8.51%。结论由于官腔镜的高度准确性与病人的可接受性,门诊的诊断性官腔镜检查,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疾病的最佳选择,是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的可靠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妇女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病因及病理表现,探究年龄、绝经时长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64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利用分泌物涂片及分段诊刮病理检查,结合临床资料,整理临床主要症状及病理分型。结果64例中老年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中,1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占总病例数的15.63%。其中子宫内膜过度增生2例,萎缩性子宫内膜导致出血6例,分泌期子宫内膜2例,可能与患者体内孕激素水平过低,导致内膜增生不良或偶发排卵有关。良性出血36例,占56.25%,其中以阴道炎性出血为主,占34.38%。肿瘤性出血见18例,占28.13%,以子宫内膜癌最多见。良恶性疾病相比χ2=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与炎症性病变关系密切,肿瘤性因素次之,临床诊治过程中需结合分段诊刮及病理标本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的病因、诊断方法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PMB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引起PMB原因:良性疾病占69.5%,其中感染性疾病49、5%,非器质性病20.5%,恶性肿瘤占10.0%。恶性肿瘤发病年龄(67.1±6.9)岁、绝经年限(11.6±2.9)年、出血持续时间(157.6±26.4)d、子宫内膜厚度(14.6±3.2)mm,与良性疾病及非器质性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次、产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良性疾病,其次是非器质性疾病。对发病年龄大、绝经时间及出血持续时间长、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厚的PMB患者应警惕其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诊刮子宫内膜病理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子宫内膜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妇科诊疗中为患者刮取宫内膜组织送病理检查,常规选择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后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镜下观察并按内膜改变的不同组织形态分病理类型,并探究子宫出血于绝经年龄及病理类型的关系,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病理类型主要有:功能性和功能失调性,其中萎缩性内膜15例(18.75%);分泌性内膜8例(10.00%),增生过长内膜27例(33.75%),增生性内膜11例(13.75%);子宫内膜炎症5例(6.25%);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6例(7.50%);子宫内膜癌5例(6.25%);子宫内膜息肉3例(3.75%)。子宫内膜出血与绝经年限及病理类型统计分析,可以发现绝经时间为1~10年时,子宫内膜病变较多。结论绝经后子宫出血诊刮子宫内膜病理诊断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子宫病变,对于绝经年限长、年龄大的中老年妇女,一旦发现子宫内膜出血,必须在常规妇科检查的基础上,对可疑者行分段刮宫取子宫内膜作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PMB)的原因及年龄、绝经年限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分析570例绝经后妇女出血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良性病变497例(87.19%),恶性肿瘤73例(12.81%)。其中阴道炎312例(62.78%),功能性子宫出血67例(13.48%),宫颈炎(包括炎性息肉及CIN)45例(9.06%),子宫脱垂10例(2.叭%)子宫内膜炎19例(3.82%),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5例(3.02%),子宫肌瘤及卵巢良性肿瘤16例(3.23%),宫内节育环引起13例(2.61%)。本文恶性肿瘤中宫体癌45例(61.64%)明显高于宫颈癌17例(23.28.%),卵巢癌11例(15.06%)。结论PMB的病因复杂,以良性病变较常见、多发,但随着绝经年限延长,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应加强妇女围绝经期保健工作,定期开展普查普治,宫体癌发病高于宫颈癌,这可能是与多年来坚持宫颈癌普查普治工作,使宫颈癌发病率相对下降。PMB患者应早日明确原因,谨防误诊,妇女绝经后一旦出现阴道出血,不管血量多少,均应及时检查明确诊断,寻找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4~2010年诊治的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生殖器官炎症 125例,其中阴道炎70例,慢性宫颈炎35例,子宫内膜炎2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48例,其中萎缩性子宫内膜24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5例,增生期子宫内膜6例,分泌期子宫内膜3例;恶性肿瘤17例;其他良性疾病20例.结论 及时准确地作出病因诊断是正确处理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前提,临床医师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进行妇科检查,加强妇女绝经期保健工作,大力普及医学科学知识,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使妇女对绝经后阴道出血保持高度警惕.总之,目前临床对恶性肿瘤的预防在于早期诊治,临床医师一定要警惕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现象,不可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疏忽大意,以防绝经后出血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19.
绝经后阴道出血5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和诊断。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经我院妇科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的绝经后阴道出血5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按病理分类:良性疾病引起的绝经后出血占70.3%,非器质性疾病占18.2%,恶性疾病占11.5%。良性疾病中以慢性宫颈炎最常见,恶性疾病以官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为主。结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的首位病因为良性疾病,其次是非器质性疾病,恶性疾病为第三位。绝经时间长的阴道出血,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应引起重视,常规行妇科检查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李杰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4):162-163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相关性病因。方法:对280例生理性绝经1年以上阴道出血患者进行l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28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中,生殖器炎症160例(占57.14%),功能性子宫出血60例(占21.43%),恶性肿瘤29例(占10.35%),其他良性病变31例(占11.07%)。结论: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最多的原因是生殖器炎症,对发病年龄越大,绝经时间越长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更应警惕其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