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过度引流在肝门胆管癌ERCP治疗前的作用。方法肝门胆管癌患者39例行内镜置管引流术,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8例患者不造影鼻胆管过度引流(ENBD),4~7d后胆管造影放置塑料支架(ERBD)或金属支架(EMBE)。对照组21例常规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并胆管引流。观察术后并发症和疗效。结果两组效果满意。研究组1例高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对照组死亡1例,转开腹1例。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金属支架通畅期略长于塑料支架,但价格昂贵且并发症发生率高。结论肝门胆管癌内镜治疗可达到姑息减压、减黄的目的,但要慎重造影和置放金属支架。术前过度引流可预防和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下放置胆管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67例住院恶性胆管梗阻患者,通过ERCP行胆管支架置入术,分析其肝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67例患者中63例插管成功,成功率为94·0%(63/67);37例放置金属支架,26例放置塑料支架;术后黄疸明显消退,放置胆管支架引流1周后复查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ERCP放置胆管支架为治疗恶性胆管梗阻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塑料双支架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20例肝移植胆管狭窄经内镜胆道双支架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20例均成功放置胆道塑料双支架。15例治疗有效;1例拔管后3月部分胆管再狭窄,再次内镜下置入胆道双支架;4例合并肝内胆管狭窄疗效不明显,长期置管。术后高淀粉酶血症2例,胆管炎3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内镜下胆道塑料双支架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胆管恶性梗阻时内镜下胆道支架引流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所有患者先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了解胆管狭窄或梗阻的部位、程度,并确定置入支架的外径及长度;然后胆管置入导线,并在导丝引导下按常规置入胆管引流支架.术后观察血清淀粉酶变化及黄疸的改善情况.结果 25例胆管恶性梗阻患者(肝总管癌4例,胆囊癌侵犯肝总管2例,胆总管癌1 5例,胰头癌4例)24例一次操作成功,1例需两次才成功,置入塑料支架25根.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黄疸消失率48%、88%、96%.未发现与操作相关的早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未发现支架移位和阻塞情况.结论 胆管恶性梗阻的内镜下支架引流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消除黄疸,防治化脓性胆管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晚期上段胆管癌姑息治疗中硅胶支撑管置入引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50例晚期上段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20例患者行硅胶支撑管置入引流姑息性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行T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正尿谷氨酰转肽酶(γ-GT)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碱性磷酸酶(AL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1个月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上段胆管癌患者行硅胶支撑管置入引流姑息治疗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切实改善患者黄疸与肝功能,减少并发症,应用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65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按数字随机法抽取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胆道支架植入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肝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插管引流成功率96.97%高于对照组的75.0...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胆总管疾病经内镜下胆管支架置入引流术及支架种类和置入方法选择对置入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9例分别患有胆总管良性狭窄及恶性狭窄的患者,分别给予双塑料支架或金属支架置入引流术,观察疗效,并随访3~18个月。结果 29例患者完成胆管支架置入引流术,8例良性狭窄给予双塑料支架置入,半年后100%治愈;恶性狭窄给予金属支架置入,术后第1天结合胆红素下降(39.4±1.8)mol/L,术后第7天结合胆红素下降(164.8±2.2)mol/L,患者存活时间40d~3年,平均存活时间226d。结论根据不同胆总管疾病需选择不同的支架种类和不同的置入方法,支架种类和置入方法的正确选择是取得预期疗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鼻胆管引流(ENBD)是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基础上施行的胆管置管引流减压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等优点。目的是充分引流胆汁、冲洗胆管、进行胆管造影,明确胆汁引流量,直接观察引流效果。对于各种良恶性胆道疾病引起的胆道梗阻,是一种有效的减黄和预防ERCP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我科从2006年5月至今,治疗9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ERCP途径置两种胆道支架(塑料支架ERBD、金属支架EMBE)治疗胰头癌致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胰头癌致恶性胆道梗阻患者36例,经内镜放置胆道塑料支架(ERBD)或金属支架(EMBE)。观察术后疗效并进行随访,分析比较两种支架近期和远期的疗效。结果手术成功率95%,术后效果满意,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36例患者,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8.8%、44.4%、19.4%,超过3年者1例。ERBD平均通畅期87d,更换支架2次以上者7例,住院时间明显长于EMBE,治疗总费用高于EMBE。结论 ERCP途径置两种胆道支架治疗胰头癌所致恶性胆道梗阻,疗效确切。EMBE效果明显优于ERBD。  相似文献   

10.
逆行胰胆管造影在肝外胆管结石中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结石的内镜下治疗价值。方法内镜下行十二指肠乳头插管,选择性胆道插管成功造影后,视情况行乳头切开,在X-线透视下用碎石器碎石,网篮、气囊取石或放置胆道内支架引流。结果共治疗21例,其中肝外胆管结石取净17例,放置内支架4例。结论内镜下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在肝内胆管结石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0例,上述患者根据是否实施肝切除术治疗,分为肝切除术组和非肝切除术组。肝切除术组患者实施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非肝切除术组实施肝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等非肝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疗效评定分别为优28例、良23例、差2例。对照组患者疗效评定为优8例、良11例、差8例。观察组的优良率(96.2%)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显著,能够较好取净结石,结石残留少,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沈志强  金赞辉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1):3238-3240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联合阴性对比CT胆管造影评价肝门部胆管癌的可切除性情况.方法 分析46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观察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联合阴性对比CT胆管造影术前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可切除性分析,并与术后结果作比较.结果 术前CT Bismuth-Corlette分型与术后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0、0.53、1.96、0.59、2.63,均P>0.05);肝门部胆管癌CT术前评估可切除26例,术中评价可切除22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1,P>0.05).结论 术前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联合阴性对比能够对肝门部胆管癌累及血管和胆管的程度作出良好评价,可为选择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肝胆胰疾病诊治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ERCP技术诊断治疗良恶性肝胆胰疾病132例。结果单纯行ERCP诊断5例,EST取石103例,EST+ENBD 12例,放置胆管支架12根,其中放置胆道塑料支架8根,胆道金属支架4根,引流总有效率97.7%,并发症2.3%。结论 ERCP在良恶性肝胆胰疾病的诊断治疗中是一种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可较好解除梗阻,降低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罗钢  刘合春  梅保华 《江西医药》2012,47(12):1066-1067
胆管支气管瘘(bronchobiliary fistula,BBF)是一种病理性胆汁引流的异常通道,胆汁可经该通道咯出体外.临床上BBF比较少见,病理变化复杂,诊断和治疗困难,病死率高[1].我科遇及1例胆管支气管瘘患者,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4岁.因肝门部胆管癌术后2年零8个月,反复腹胀伴黄疸、发热1Od入院.患者于2010年因肝门部胆管癌在我科行右半肝切除术,术后恢复出院,后于2012年4月25日因黄疸考虑肿瘤复发在外院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并放置胆管支架.术后出现腹痛腹胀,双下肢水肿等症状,于2012年5月5日来我院就诊.B超检查提示:(1)肝右叶囊实性回声团;(2)右侧胸腔积液.入院后患者出现发热,考虑膈下感染,于2012年5月8日在彩超引导下行经皮右隔下液性包块穿刺置管引流术.术后膈下引流管引出胆汁样脓性液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内镜下鼻胆管引流及超声引导下胆道穿刺置管引流在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急性胆管炎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根据根治术前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 A组18例,采取内镜下鼻胆管引流, B组16例,采取超声引导下胆道穿刺置管引流,对两组患者引流后的血清总胆红素、引流天数及引流后根治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并对两组的并发症及死亡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 A组引流后的血清总胆红素、引流天数及根治术后的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死亡情况比较, A组患者出现2例切口感染,1例胰瘘,1例胆瘘,2例腹腔感染及1例胸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38.9%。B组患者出现3例切口感染,1例胆瘘及2例胸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37.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1例患者术后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内镜下鼻胆管引流较超声引导下胆道穿刺置管引流应用于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急性胆管炎根治术中能够显著减少引流时间及血清总胆红素,且能减少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治疗肝内胆结石的疗效。方法将10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总管切开联合T管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结石残留率、结石石复发率,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结石残留率和结石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创伤小,残石率低,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性分析逆行性胰胆管造影(FRCP)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5例临床上诊断PCS患者行ERCP检查,根据不同的病因,分别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或内镜乳头气囊扩张,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内镜塑料或金属胆道支架(ERBD/EMBE)治疗,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治疗等内镜治疗.结果 行ERCP检查的患者,90例(94.7%)成功,证实胆总管结石43例,乳头旁憩室9例,胆囊管残留过长8例、伴结石2例,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6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6例,壶腹部癌4例,肝门部胆管损伤并狭窄3例,胆总管十二指肠瘘2例,十二指肠乳头良性肿瘤2例,胆胰管合流异常1例,胰胆管未见异常6例.43例胆总管结石中40例内镜取石治疗成功,8例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6例括约肌功能异常、胆囊管残留结石2例行EST,3例肝门部胆管损伤并狭窄行胆道塑料支架(ERBD)引流.2例壶腹部癌置入金属支架(EMBE)引流.2例乳头良性肿瘤,高频电切除乳头.并发症发生率为6.7%,其中切口出血2例,急性胰腺炎4例.结论 对于PCS患者,ERCP检查能明确病因,具有不可替代的诊断价值,同时能进行创伤小、痛苦少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唐金绍  徐降兴 《江西医药》2010,45(11):1087-1088
目的总结腹腔镜合胆道镜处理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分析回顾32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资料。结果 5例腹腔镜下单纯胆总管结石行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成功,无并发症,15例并发肝内胆管结石结合胆道镜下肝内胆管取石,术中行T管引流,T管造影无结石残留,无并发症,10例术中T管引流,术后造影证实肝管内残留结石,二期行经T管胆道镜碎石+取石术,2例中转开腹,其中发生胆瘘并发症1例,占3.125%。结论腹腔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疗效好,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9.
52例梗阻性黄疸内镜诊断与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2月至2004年5月.我院对52例胆管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并进行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经内镜鼻胆管胆汁引流术(ENBD)、经内镜胆管内支撑引流术(ERBD)及经内镜胆管金属支架置人术(EMBS)等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TCD)后植入胆管金属支架姑息性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的65岁以上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先行超声引导下PTCD,再在DSA下经PTCD窦道植入胆管金属支架,将外引流转变为内引流,回顾其支架通畅、胆红素下降、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40例患者术前血清总胆红素为(421.6±145.1)μmol/L,术后1周与1个月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下降到(183.6±33.4)μmol/L与(144.2±41.5)μmol/L;碱性磷酸酶与丙氨酸转氨酶下降明显。出现并发症12例。生存3~6个月11例,生存超过12个月29例。结论 PTCD联合胆管金属支架置入是一种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具有安全、有效、简便、可重复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