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牙周病的正畸治疗方法及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对门诊治疗的56例牙周病患者的正畸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均完成了整个疗程,平均治疗时间11个月,治疗结束后,牙周炎症、牙齿松动及错颌关系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正畸治疗牙周病配合适当的护理,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提高了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邓洪春 《中外医疗》2012,31(15):31-31
目的观察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2010年前来我院接受正畸治疗的成人牙周病患者38例,先给予牙周病的基础性治疗,再针对错牙合类型采取正畸治疗,其中36例为方丝弓正畸方法,2例为片段弓正畸方法。结果正畸矫治历时30个月,38例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结论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的前提是系统的牙周病治疗,待病情得到初步控制后再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正畸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研究口腔正畸治疗对牙周病引起的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分析口腔正畸治疗的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48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8例患者牙周炎症均治愈,前移患牙全部恢复良好,前牙覆颌覆盖关系正常.本组48例患者使用矫正器的固定时间平均为7.8个月.结论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效果好,能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疗法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22例(354颗),对所有患者施以牙周病治疗+口腔正畸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数据。结果患者治疗后的探诊出血率、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合以及牙周袋深度与治疗前对比,组间差异P0.05;而且治疗后的牙齿松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行口腔正畸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牙齿松动度以及出血情况,还能对患者的覆牙合覆盖关系进行有效纠正,降低牙周袋深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正畸治疗在牙周病错畸形治疗应用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牙周病错畸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牙周病治疗,观察组在牙周病治疗基础上给予正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且观察组患者牙龈指数以及牙周袋深度、临床附着水平等指标效果均比对照组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畸治疗在牙周病错畸形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作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老年牙周病正畸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周病严重威胁牙齿的健康,中老年人牙周病的发病率很高,由于牙齿支持组织遭破坏,最终导致牙齿移位、松动甚至脱落。而成功的正畸治疗,可明显改善牙周组织的健康随着正畸技术的发展,中老年牙周病正畸已不是禁忌证,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矫治方法。近年来结合骨再生技术的应用,更加扩大了疾病的治疗范围。  相似文献   

7.
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珺珺 《广州医药》2009,40(2):45-46
目的探讨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12例门诊成人牙周病患者,经过系统牙周病治疗后,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确定正畸治疗方案。结果经30个月的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前均应进行系统的牙周病治疗,待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设计正畸方案,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咬合创伤,同时正畸治疗时要随时注意患者的牙周情况,及时控制牙菌斑和牙周炎症,再者在正畸治疗时应注意轻力及间断施力,还应注意调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牙周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探讨牙周病的正畸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有牙周病并要求作正畸要求的患者28例。矫治前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采用直丝弓矫正技术。结果经过平均1年零1个月的矫治,28例患者治疗结果满意。结论正畸治疗已成为成人牙周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对牙周病性错畸形采用牙周、正畸综合治疗,不仅矫治了错畸形,而且明显改善了牙周健康状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杜朝晖 《当代医学》2014,(23):16-17
目的:回顾分析对伴有前牙扇形移位的牙周病患者行正畸联合固定保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因牙周病致前牙扇形漂移就诊的中老年患者11例,经牙周维护治疗及正畸牙列复位后选用烤瓷联冠或舌侧保持丝保持,观察患者前牙美观、咬合及牙周情况改善情况。结果通过正畸及固定保持治疗,纠正了牙周病前牙倾斜移位,改善了美观,调整了咬合关系,巩固了牙周治疗的效果。结论正畸联合固定保持治疗牙周病前牙漂移能有效改善美观和咬合功能,有利于牙周组织健康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成人牙周病的临床效果、有效性,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牙周病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的牙周病做出基本评估,随后采用基础治疗方法.等患者的牙周组织炎症逐渐好转后予以正畸治疗,即矫正牙齿、解除错牙合畸形.然后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正畸治疗,所有患者的牙周病均有所好转,牙龈炎症逐渐或已经消失,疼痛感明显减轻.结论:正畸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牙周病炎症,减少出血量,促进其咀嚼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正畸治疗成人牙周病的疗效。方法通过随机的方法选取2006年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并采用正畸治疗的牙周病患者62例,通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牙龈炎发生状况和牙周情况,评估正畸治疗成人牙周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62例患者总共1674颗牙,治疗前,54.0%的牙齿患有牙龈炎,正畸治疗后,10.8%的牙齿患有牙龈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牙周探诊深度PD为(4.53±0.96)、患者牙齿松动度TM为(0.32±0.25),正畸治疗后,PD值降为(3.28±0.74)、TM值降为(0.19±0.1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牙周病能够降低牙龈炎的发生率,改善牙周状况,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与护理心得。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成人牙周病行正畸治疗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均采取正畸治疗,对照组行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高于对照组的7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成人牙周病患者疗效显著,治疗期间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牙周病矫治作用,并能达到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杨铁崎 《中外医疗》2010,29(31):80-80
目的探讨牙周病正畸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8例牙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移位的牙齿得到了复位,前牙覆覆盖关系正常,咬合关系及外貌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牙周病经过正畸治疗可以恢复牙列外形,达到美观及恢复咀嚼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牙周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牙周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牙周基础组、牙周基础-正畸组,每组各40例。牙周基础组单纯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牙周基础-正畸组实施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平均附着丧失(AL)、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咀嚼效能百分比,评价牙周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牙周基础-正畸组牙周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牙周基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咀嚼效能百分比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牙周基础-正畸组咀嚼效能百分比明显高于牙周基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牙周探诊深度、平均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牙周基础-正畸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平均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的改善均明显优于牙周基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牙周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牙周病症状,提高牙齿稳定性和咀嚼效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通过对6例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过程的分析,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探讨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方法,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牙周病患者的正畸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6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4岁,4例安氏Ⅰ类错(牙合),2例安氏Ⅱ类错(牙合).前牙牙槽骨吸收1/3~2/3,前牙松动Ⅰ~Ⅱ°.6例患者采用方丝弓矫治器治疗.矫治过程中定期到牙周科进行牙齿和牙周病的检查,摄曲面断层片,进行牙槽骨嵴顶与根尖的距离重叠观测.  相似文献   

16.
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寒  闫翔  毛钊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12):1329-1331
牙周病为口腔常见病,是造成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患牙的牙周支持组织遭到破坏,最终导致牙齿的松动、移位甚至脱落。成功的正畸治疗在牙周病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疗效,对于改善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具有积极意义。文中就正畸治疗对牙周组织的作用和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的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和口腔正畸治疗。结果通过正畸治疗后的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前牙覆颌、牙周出血指数显著好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8例患者中,显效50例(51.02%)、有效40例(40.82%)、无效8例(8.16%),总有效率为91.84%。结论采用正畸疗法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牙齿松动度、咀嚼等功能,具有疗效明显、稳定、持久的优势,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正畸矫治常见的临床拔牙模式。方法选取48例牙周病正畸拔牙患者,对拔牙模式进行分析。结果选取的48例牙周病正畸患者中存在多种拔牙模式。结论牙周病正畸患者拔牙模式存在显著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在牙周病致牙移位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40例牙周病致牙移位患者,共计370颗患牙。给予患者口腔正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经口腔正畸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9.19%,治疗后各级牙齿松动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距离、前牙覆颌深度、牙周出血指数与治疗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牙移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口腔正畸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61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的牙周袋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前牙覆盖、覆牙合情况、牙槽骨高度的变化等指标.结果经口腔正畸治疗后的牙周袋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前牙覆盖、覆牙合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无明显变化.结论口腔正畸治疗能矫正牙周病所致的前牙移位,并且能够有效的改善牙周健康,恢复牙齿咀嚼功能,疗效确切,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