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虹  吴光亮  王中军  韩光  姜孟臣  张莉 《武警医学》2001,12(10):592-594
目的 为了研究纳香醇甲的构效关系和寻找更高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方法 以α-D-葡庚糖酸内酯为原料,以9步反应,不对称选择性地合成了m-甲基-8β-O-肉桂酰基-goniotriol,总收率为5.7%,并经MTT法检测了它们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合成了m-甲基-8β-O-肉桂酰基-goniotriol及其3个中间体,均为新化合物,结论 4个化合物体外对多种瘤标显示了不同强度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
3.
4.
5.
越来越多的临床分离菌是β-内酰胺酶产生菌,它们对许多临床有效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耐药性。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其相关抗生素如头霉素类、青霉烯类、碳青霉烯类和草酰胺菌素类)产生耐药性的最重要机理是产生β-内酰胺酶。该酶能水解药物分子中的β-内酰胺键而使其失去抗菌括性。对于青霉素类,反应产物是青霉噻唑酸。头孢菌素类等则分解为较小分子产物而失抗菌活性。由于生物界普遍存在的抗生现象,随着各种类型的抗生素的开发与应用于临床后,必然伴随着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与发展。有学者认为,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6.
从基因水平探讨肺癌影像学表现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经手术病证实之15例鳞癌及18例肺腺癌组织中癌基因c-erbB-2及bcl-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影像学征象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乙型肝炎病毒(HBV)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尤其是HBV前C基因突变株的发现,对慢性HBV感染中e系统的临床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目前趋向于将慢性乙型肝炎分为两大型[1]: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肝炎和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阳性慢性肝炎(异型慢性乙型肝炎acypicalchronichepatitisB)。本文就抗-HBe和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26例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男性25例,女性1例,年龄23~48岁,平均29.8岁。1.2临床症状与体征乏力和食欲不振26例,关节痛5例,低热2例,蜘蛛痣24例,肝掌18例,肝…  相似文献   

8.
放射性皮肤溃疡多见于临床放疗引起的并发症,其特点为顽固性反复发作、长期不愈,最后可能发展为癌变[1]。放射性皮肤溃疡的基因病理学改变目前尚不清楚,国内外尚少见其相关癌基因改变的病理学研究报道。cerbB2在多种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可作为判断肿瘤良、恶性以及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cerbB2基因与neu基因被认为是同源基因,在结构上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极其相似,故认为它们也是同一基因[2]。为了解cerbB2和EGFR在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改变及其意义,建立了放射性皮肤溃疡动物模型,并检测其基因表达状况。一、材料和…  相似文献   

9.
李红燕  赵杰 《武警医学》1997,8(6):320-322
为探讨IL-6、TNF-α和IFN-α在化疗中的变化,测定20例完全缓解期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骨髓基质细胞上清液中IL-6、TNF-α、IFN-α活性,结果显示:与化疗前相比,化疗此3者活性逐渐下降,第14d时IL-6下降至最低;第12d时TNF-α、IFN-α下降至最低(P〈0.01)。随着化疗时间延长,IL-6逐渐恢复正常,TNF-α、INF-α的活性也逐渐升高,且三者的变化与白细胞值的变化呈  相似文献   

10.
11.
HPLC法测定丁香油—β—环糊精中丁香酚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丁香油-β-环糊精中丁香酚的含量。方法:固定相:Waters Symmetry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5:35)为,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80nm,选用丹皮酚作为人标物。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0%,RSD=0.49%(n=6);在0.05 ̄1.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结论:本法快速、准确,样品处理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可分为染色体介导的AmpC-β-内酰胺酶、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其作用机制是使β-内酰胺环破裂,从而使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此已研究出了各种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40例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的临床与MRI。OPCA为一种变性疾病,分为遗传型与散发型二类。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可伴有锥体外系症状,锥体束征及直立性低血压。MRI表面为小脑、脑干萎缩,尤其是小脑蚓部、桥脑最明显,并脑池相应扩大,MRI优于CT,尤其是正中矢状面T1加权显示桥脑与小脑蚓部萎缩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外伤性交通性脑积水较好的分流方法。方法 我院自1992年12月-1996年10月收治外伤性交通性脑积水80例,分别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各40例。两组年龄,格拉斯哥昏迹评分,术前脑室大小经均衡性检验,两组间有可比性。从一次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麻醉方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等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5.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肿瘤具有遗传物质基础,受基因调控。本文对CerbB-2基因的结构,功能,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从SDS—PAGE中提纯t—PA及其抗原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张宜  汤韧 《军队医药》1999,9(1):58-59
将L-酒石酸与苯甲酰氯反应,制备了二苯甲酰L-酒石酸,产生符合Dibe项下有关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HIV-1辅助受体的发现过程及辅助受体CCR-5在HIV-1感染及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大量数据分析表明染色体上两个拷贝CCR-5基因缺失突变能保护个体不受HIV-1感染,而携带一个拷贝CCR-5基因突变的受感染个体,其发病过程较缓慢。  相似文献   

19.
肿瘤组织中GST—π基因的RT—PCR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RT-PCR技术对51例肺癌手术标本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GST-π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癌变组织中GST-π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与临床病理类型、分期及分化程度无关,对临床化疗方案的制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组患者术前未经抗癌治疗,提示肺癌先天性耐药中GST-π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重组干扰素α—2a和白介素—2对慢性乙肝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旭红  王崇国 《人民军医》1998,41(7):415-415
为探讨重组干扰素α-2a(IFNα-2α)和白介素-2(IL-2)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不同用法的疗效,1996~1997年,我们对慢性乙肝患者采用INF-α-2a和IL-2单独和联合应用,发现联合用药效果较好。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慢性乙肝135例,HBsAg、HBcAg、抗HBcIgM、前白蛋白S2抗原均阳性,诊断和分型均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标准。随机分为IFNα-2a和IL-2联合组45例,男31例,女14例;年龄21~54岁;IFNα-2a组及IL-2组各45例,在病程、诊断分型、年龄、性别、肝功等方面与治疗组有可比性,均无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