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腺苷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F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腺苷预处理组(AP组),再按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把各组随机分成4个亚组,每组5只大鼠.应用Zeal Longa 5级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的表达.结果 (1)神经功能评分AP组各亚组均小于IR组各亚组(P均<0.05),但大于F组各亚组(P均<0.05);(2)F组GFAP阳性表达均较弱,IR组和AP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后2h开始出现GFAP阳性表达的细胞数量增多,AP组在6h、24h AP组GFAP阳性表达比IR组增强(P均<0.05),在72h时AP组GFAP阳性表达较IR组减少(P<0.05).结论 腺苷预处理能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阶段促进GFAP的表达,72h后抑制GFAP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缺血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0.5~24h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结合组织学和SP免疫组化方法,动态观察缺血不同时间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布、形态.通过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星形胶质细胞的周长和积分光度值的改变。结果星形胶质细胞对缺血极为敏感;缺血灶周边区和对侧半球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明显;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分布区神经元损伤较轻。结论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参与脑保护及促进损伤神经元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变化及缝隙蛋白阻断剂辛醇对小鼠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模型),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前后Cx43表达变化和辛醇对Cx43表达的影响,并计算各组死亡率及脑梗死体积。结果小鼠脑缺血2h再灌注损伤24h条件下,缺血区Cx43表达在损伤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辛醇能显著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x43表达,降低死亡率及减少脑梗死体积,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Cx43组成的缝隙连接蛋白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缝隙蛋白-43阻断剂辛醇通过抑制海马及皮质Cx43表达,进而降低死亡率及梗死体积,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与GAP-43变化的关系.方法 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在各时间点处死取脑,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1区GFAP、GAP-43的表达.结果 不同时间点缺血再灌注组GFAP、GAP-43表达均高于同时期假手术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GFAP与GAP-43高度相关(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与GAP-43变化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轻度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胶质细胞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轻度低落曙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沙土鼠24只,分非缺血对照组,缺血对照组和轻度低温组(32-33℃)。夹闭双侧颈总动脉20min再灌注48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FAP表达及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图象分析显示缺血对照组GFAP表达的灰阶值与非缺血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强,且阳性细胞数增多,胞体肿胀,轻度低温组GFAP表达基本恢复到非缺血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连接蛋白43(Cx43)及其半通道在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32只Wistar鼠被随机分为IR 0 h组、IR 4 h组和IR 24 h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鼠。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Cx43、半通道抗体1(HC1)和半胱天冬酶3(Casp3)的表达。在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OGDR)0 h,4 h和24 h,用MTT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Cx43,HC1和Casp3表达的改变。结果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中HC1的表达明显少于Cx43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IR 4 h组大鼠脑组织中Cx43、HC1和Casp3的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而IR 0 h组和IR 24 h组却没有明显的变化。OGDR后星形胶质细胞cell line和Psup细胞中Cx43、HC1和Casp3的表达在OGDR 4h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OGDR 24 h组则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GDR后shRNA星形胶质细胞中Cx43、HC1和Casp3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上变化。结论 Cx43及HCl在星形胶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这可能是IR损伤发生及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对星形胶质细胞Cx43蛋白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缺氧/再复氧后凋亡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针对大鼠Cx43基因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及其阴性RNA,通过脂质体转染体外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Western blot检测Cx43蛋白表达情况,MTT法检测siRNA转染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抑制Cx43蛋白对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再复氧后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可见,转染siRNA后12h,Cx43蛋白表达开始抑制,48h抑制最明显,MTT结果显示siRNA组和脂质体组的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未转染组(P0.05),siRNA组与脂质体组未见明显区别(P0.05);流式细胞术示缺氧12h复氧不同时间,凋亡率逐渐增加,复氧48h凋亡率最高,siRNA干扰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RNAi技术是研究Cx43功能的一种有效方法,siRNA转染能有效抑制星形胶质细胞Cx43蛋白表达,siRNA转染时,细胞毒性来自脂质体;siRNA抑制Cx43蛋白能够明显减轻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再复氧后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和脑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星形胶质细胞是脑组织中存在最多的细胞,不仅为神经元提供代谢和营养支持,而且在保护神经元存活、调节突触功能以及神经再生和神经修复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1,2]。一旦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受损,就会影响神经元的存活。细胞凋亡是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典型形式,有一系列明显的形态学和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和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EGb761干预组,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观测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结果 与单纯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紧密连接咬合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1含量表达的影响。方法 1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用线栓法将线栓插入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分叉处,其余操作同模型组)、模型组(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建模前10 min从股静脉缓慢注射人工合成E-选择素10 mg·kg-1)。每组分为3、6、24、48和72 h 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大鼠n=12),应用多功能酶标仪测量血脑屏障对伊文思蓝(EB)的通透性,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咬合蛋白及闭锁小带蛋白-1的表达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3 h脑组织EB含量开始上升,6 h继续上升,24 h达峰值,48~72 h下降但仍高于初始值;治疗组各时间点EB含量均低于模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咬合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1的表达都于缺血再灌注3 h开始下降,6 h继续下降,24 h达最低值,48~72 h上升但低于初始值;治疗组各时间点咬合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1的表达含量均高于模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合成E-选择素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的血脑屏障破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紧密连接咬合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1表达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CAM-1在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糖尿病及正常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内ICAM-1的表达、炎性细胞浸润及梗塞大小.结果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受到的缺血损害明显重于正常缺血再灌注大鼠组;糖尿病缺血大鼠脑内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以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明显高于正常缺血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可加重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并增强炎性反应的程度.超负荷血糖条件下ICAM-l可能是加重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选择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素(selectin)是血管黏附分子大家族中的一类成员,根据表达部位不同可分为3类:E-selectin,L-selectin,P-selectin。选择素参与介导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炎症反应,导致缺血区脑组织损伤。本文就选择素的分子结构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研究现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胰岛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按胰岛素不同给药时间分为 4组 ,检测各组不同时限的血糖、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以及梗死灶体积 ,并在电镜下对缺血边缘区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在 6h内给予胰岛素治疗 ,可使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显著降低 ,梗死灶体积明显缩小 ,缺血边缘区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在有效治疗时窗内 (6h) ,胰岛素可明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因子 (NGF)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NGF治疗组和缺血再灌组动物脑缺血 3 0min再灌注 2 4h和 72h时海马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在缺血 3 0min再灌注 2 4h和 72h时 ,NGF治疗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结构损伤与缺血再灌组比较显著减轻 ;NGF可以减轻海马迟发性神经细胞死亡 (DND)性损伤。结论 :NGF对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神经细胞损伤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制备HHcy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缺血l、2和4h再灌注24h不同时间窗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及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HHcy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窗各组分别较相应对照组脑梗死体积增加,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Hcy组和对照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窗各组脑梗死体积的差值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均P〈0.05),但SOD与MDA水平的差值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Hcy可能通过促进氧自由基产生等作用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7.
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亚低温的不同时程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常温组,亚低温1/2h组,亚低温1h组和亚低温3h组。每组各6只大鼠。参照Zea Longa的方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于再灌注24h断头取脑,行HE染色,观察脑组织中自细胞浸润及神经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常温组在缺血梗死灶周围区可见白细胞浸润明显及深染受损的神经元;随亚低温时间的延长,白细胞浸润逐渐减少,神经元亦表现为淡染的轻度损伤。结论:亚低温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白细胞浸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超负荷血糖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负荷血糖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 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Wistar大鼠腹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超负荷糖尿病大鼠模型,之后做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然后对大鼠进行脑梗死体积计算并且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超负荷血糖大鼠和正常大鼠脑缺血3h再灌注2 4hbax、bcl 2的表达,同时采用TUNEL法原位标记DNA片段,检测TUNEL阳性细胞的变化,并与假手术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超负荷血糖组梗死面积明显大于非超负荷血糖组;同时,前者bax的表达明显高于后者而bcl 2的表达则相反;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假手术对照组。结论:超负荷血糖加重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超负荷血糖诱发的bax、bcl 2的表达异常促进了脑细胞的凋亡,可能是其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与缺血再灌注损伤IL—8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L-8在脑缺血损伤及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1)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2)应用双抗体夹心间接ELISA法检测脑缺血组与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受损脑组织和血清中IL-8的浓度。结果 (1)脑缺血再灌注组受损脑组织中IL-8含量比脑缺血组高(P<0.05),二者IL-8含量的变化均呈时间依赖性。前者于再灌注22h达高峰之后很快下降;后者于缺血6h达高峰,之后缓慢下降。(2)脑缺血再灌注组血清IL-8浓度于再灌注1h达峰值(7.08±1.36)pg/mL,之后很快降至较低水平;而在脑缺血组3h最高,为(3.61±0.81)pg/mL,随后缓慢下降。结论 脑缺血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IL-8参与,IL-8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所起的作用较在脑缺血损伤中大。  相似文献   

20.
IL-1、TNF在局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IL-1、TNF的来源、变化规律和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局部脑缺血/再灌流大鼠模型中IL-1β、TNF-α的表达。结果缺血组(I)3hlL-1β表达增多并持续至120h,缺血再灌流组(IR)0.5hIL-1β即明显增高,高峰在24h,120h已降至对照组(C)水平,阳性细胞主要为纹状体区及顶叶皮层的神经元、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I组和IR组0.5hTNF-α表达增多,12h达高峰,持续至120h,阳性细胞为纹状体和缺血皮层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结论IL-1β、TNF-α参与缺血/再灌流脑损伤,其来源于损伤局部的神经元、胶质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并对其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