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列腺良性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 ,随着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 (TVP)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减少了经尿道电切综合征 (TURS)的发生。本文观察不同麻醉方法下TVP手术病人血糖的变化 ,为临床上该类病人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及适当输液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 0例择期TVP手术病人 ,ASAⅡ~Ⅲ级 ,无明显的内分泌疾病 ,随机分为二组 ,每组各 2 0例。均于手术前 30min使用阿托品 0 .3mg +鲁米那0 .0 5 g肌注。其中复合麻醉组 (硬膜外 +全麻 )平均年龄 64.7岁 ,术前合并冠心病 5例 ,高血压 6例 ,…  相似文献   

2.
1一般资料选择拟做颅脑手术的患者 6 0例 ,男 4 2例 ,女 18例 ,年龄 18— 6 8岁 ,病变分类 :颅内肿瘤 4 4例 ,脑血管病 16例。上述病例均无明显心肺疾患 ,ASA分级Ⅱ级 ,手术时间 4— 8小时。术前测定全部病例的收缩压(SBP)平均为 (19 5± 1 6 )kPa(14 6± 12mmHg) ,舒张压 (DBP)平均为 (12 0± 1 1)kPa(90± 8 0mmHg) ,心率 (HR) (84± 6 ) /min。2方法随机将 6 0例患者分为两组 ,使用肌松剂为A组 ,不使用肌松剂为B组 ,每组 30例。两组病例均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 ,术前肌注或静脉滴注哌替啶1 0mmg…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了咪唑安定和异丙酚在全麻诱导中起效和循环方面的变化情况 ,为在临床应用中提供参考。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组共 30例 ,男 1 4例 ,女 1 6例 ,年龄为 55± 1 3 2 8岁 ,体重为 61± 6 5kg。全组病人ASA均为I~II级 ,随机分为两组 ,咪唑安定组 1 5例 (M组 ) ,异丙酚组 1 5例 (P组 ) ,两组病人年龄、体重无明显差异。1 .2 方法 所有患者麻醉前 30分钟均予哌替啶50mg ,东莨菪碱 0 3mg肌注。入室后开放静脉 ,麻醉诱导 ,M组给咪唑安定 0 2mg/kg,P组给异丙酚 2mg/kg。待病人睫毛反射消失时 ,再分别…  相似文献   

4.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时可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 ,抑制这一副反应的方法很多 ,但多有利弊 ,效果不一[1 ] 。作者利用氯丙嗪以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48例患者ASAⅠ~Ⅱ级 ,心肺功能、术前肝功能正常。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 2 4例。患者年龄 37~ 65岁 ,体重 52~ 74kg。术前 30min肌注哌替啶 50mg、东莨菪碱 0 3mg。进手术室后开放肘静脉 ,静滴乳酸林格氏液 8~ 1 0ml/kg ,接Datex监测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HR)、ECG。A组于气管插管诱导前 1 0…  相似文献   

5.
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临床上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15例 ,比较同期单用生长抑素治疗病人 15例 ,分析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对SAP的疗效及防止MODS发生中的作用。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病人选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外科 1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其中男性 17例 ,女性 13例 ,年龄 2 6~ 6 4岁、平均年龄为 (42 4± 6 8)岁。联合用药组 15例 (n =15 ) ;单用生长抑素组 15例 (n =15 ) ;两组病人均为重症急性胰腺炎Ⅱ级的患者 ,疾病严重度轻APACHEⅡ评分分别为 12 4± 3 6和12 6…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治疗是呼吸机抢救重危病人的重要治疗手段 ,而双相气道正压通气 (以下简称BIPAP)是机械通气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无需气管切开或插管 ,使用方便。在临床工作中发现 :冬季病人使用BIPAP时 ,较非冬季更难耐受 ,一次性成功率降低。我科从 1999年至今 ,随机观察 4 0例使用BIPAP病人 ,分别用 2种湿化方法来说明一种较理想的湿化方法及其意义。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冬季使用BIPAP呼吸机者 4 0例 ,分为 2组。均使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呼吸机 ,2组均采用抗炎、止咳化痰、低流量吸氧等常规治疗。2 方法2 1 …  相似文献   

7.
章建萍 《护理研究》2003,17(5):284-285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并存称之为重叠综合征[1] 。其夜间低氧血症较单一疾病时更严重 ,易出现心肺并发症[2 ] 。鼻 (面 )罩双水平气道呼吸机 (Bi PAP)作为无创性机械通气 ,减少了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创机械通气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并发症。我科于 1999年 6月—2 0 0 2年 2月收治 10例重叠综合征病人 ,应用美国伟康S/T—D3 0型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 ,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0例病人 ,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67岁~83岁 ,病人除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外 ,…  相似文献   

8.
神经外科手术中偶尔因麻醉转浅及麻醉苏醒期拔管前的屏气和剧烈呛咳可导致颅压增高 ,甚至手术创面出血而有再次手术的危险 ,深受麻醉医师的关注。我们将“恩纳”〔1〕 (内含 2 5 %利多卡因和 2 5 %的丙胺卡因 )涂抹在气管导管表面 ,观察神经外科病人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情况。1 资料与方法拟施行择期手术的神经外科ASAⅠ~Ⅱ级病人 5 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2 5例。年龄 2 4~ 72岁。如表 1。  各组均采用米唑安定 (0 1~0 2mg/kg) -氟芬合剂 (2 5∶1,1~ 2剂 ) -异丙酚 (1~ 2mg/kg) -万可松(0 1~ 0 15mg/…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运用碳酸利多卡因实施低位硬膜外阻滞 40例 ,观察碳酸利多卡因的效能和安全性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选择择期 (ASAⅠ~Ⅱ级 )下肢手术的病人 40例 ,年龄 2 5~ 5 1(平均 38.4± 9.5 3)岁 ,体重 45~ 6 5 (平均 5 7.49± 7.5 5 )kg。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 (对照组 ) 2 0例 ,用 2 %盐酸利多卡因 ;Ⅱ组 (观察组 ) 2 0例 ,用 1.73%碳酸利多卡因。所用药物均含 1∶2 0万肾上腺素。两组病人术前HR、MAP、术中出血量、补液种类及量均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人术前 30分钟均肌注阿托品 0 .5mg、安…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咪唑安定、异丙酚二者复合用药的方法观察肺动脉楔压 (PCWP)、平均动脉压 (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的变化 ,探索左心室功能不全病人麻醉手术中心功能改善的安全有效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分级Ⅲ~Ⅳ级的心脏手术病人 33例 ,其中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 19例 ,二尖瓣、三尖瓣置换术病人 14例 ,随机分为三组 ,Ⅰ组为咪唑安定组 (M组 ) ;Ⅱ组为异丙酚组 (P组 ) ;Ⅲ组为咪唑安定加异丙酚复合组 (M P组 )。病人资料如表 1。表 1 病人情况组别例数ASA分级(Ⅲ/Ⅳ)男 /女年龄体重Ⅰ 117/ 4 6 / …  相似文献   

11.
局麻药作用持续时间长短与血液吸收的快慢密切相关。试验发现 ,按比例稀释后的凝胶状态疏松不一 ,对水份有包容作用。本研究拟通过使用医用生物蛋白胶作为载体与布比卡因混合后行臂丛神经阻滞 ,以期达到延时镇痛之目的。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上肢手术病人 2 4例 ,年龄l 9~ 5 5岁 ,其中男l 8例 ,女 6例 ,随机分为二组 ,每组l2例 ,两组间年龄、体重、性别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所有病人术中均采用套管针穿刺 ,以1.5 %利多卡因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2 .镇痛方法 :试验组于手术结束时注入医用生物蛋白胶 -布…  相似文献   

12.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是通过血细胞分离机从病人外周静脉血中采集造血干 /祖细胞进行移植的方法。近年来APBSCT发展极为迅速 ,大有替代自体骨髓移植的趋势 ,而APBSCT的护理关键是有效地预防感染。1 临床资料2 0 0 0年 11月~ 2 0 0 1年 11月我院成功进行了 8例ASPBSCT ,女 3例 ,男 5例 ,年龄 2 6~ 6 5岁 ,恶性淋巴瘤 5例 ,多发性骨髓瘤 3例 ,均有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指征。2 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2 1 入层流室前的准备2 1 1 病人准备  (1)心理指导 :让病人及家属了解移植的过程及各个环节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硬膜外麻醉术中病人自控镇静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医学发展趋向于让病人主动参与 ,充分尊重病人的心理意愿 ,本文对比研究病人自控镇静 (PCS)与医生控制镇静 (DCS) ,探讨PCS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40例麻醉分级 (ASA)为 1~ 2级的下腹部和下肢手术病人。其中男 16例 ,女 2 4例 ,年龄 34 .6± 17.3,体重 5 5 .6±13.7kg。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病人自控镇静 (PCS)组和医生控制镇静 (DCS)组 ,每组 2 0例。2 方 法麻醉实施后 ,阻滞平面不超过胸 6~ 7。镇静药以异丙酚2 0 0mg和芬太尼 0 .1mg为 1单位 ,每毫升含异丙酚 10mg 芬太尼 5…  相似文献   

14.
陈妙仙  黄建平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2):1168-1168
围拔管期剧烈的心血管反应 ,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极有可能诱发心脏疾病和脑血管意外。我们观察了艾司洛尔硝酸甘油合用对平抑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麻气管插管手术病人2 2例 ,男 10例 ,女 12例 ,年龄 ( 5 7± 11)岁 ,ASAⅠ~Ⅲ级。无哮喘史及心传导阻滞。1 2 麻醉及监测 麻醉前 30min肌注鲁米那纳 0 1g ,阿托品 0 5mg。诱导 ,静注米唑安定 0 2mg/kg ,芬太尼 4~ 6μg/kg ,万可松 0 12mg/kg ,气管插管。术中异丙酚静滴及异氟醚吸入维持。术中血压心率控制在± 15 %范围内。拔管指…  相似文献   

15.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是肝硬化的一种常见并具有潜在致死性的并发症。本研究旨在评价 :( 1 )并发SBP和无菌性腹水 (SA)的肝硬化病人其血浆和腹水中白细胞介素 8(IL 8)的产生。 ( 2 )血浆和腹水IL 8值与腹水中性粒细胞计数的相关性。 (3)治疗对IL 8的影响 ;(4 )肝硬化腹水病人腹水IL 8检出SB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共 33例肝硬化病人 ,并发SBP者 11例 ,SA者 2 2例。腹水中性粒细胞计数≥ 2 5 0个 /微升归为SBP病人 ,<2 5 0个 /微升且腹水培养阴性者归为SA病人。肝癌或其他肿瘤、感染或最近 2周接受抗菌治疗、…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 ,常因术后恶心呕吐影响进食和延长住院日期 ,为此作者等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开展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以探讨其临床效果及可能的机制。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0例 ,男 52例 ,女 4 8例 ,年龄2 6~ 69岁 ,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50例。实验组 :男 2 4例 ,女 2 6例 ,年龄 2 8~ 69岁 ,平均 ( 4 2 .4± 7.95)岁 ;对照组 :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 2 6~ 64岁 ,平均 ( 4 1.9± 11.73)岁 ,两组比较无差异 (P >0 .0 5) ,具有可比性。1.2 术…  相似文献   

17.
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对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能有效地降低机体应激反应 ,减少并发症发生 ,确切的镇痛效果有利于病人康复 ,本研究旨在观察前列腺摘除术后PCEA治疗对血浆 β 内啡肽 (β EP)的影响。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择期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4 0例 ,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年龄 68.9± 5 .7岁 ,Ⅱ组年龄 67.3± 7.8岁。Ⅰ组有冠心病 2人 ;Ⅱ组有冠心病 3人 ,两组ASA均在Ⅱ~Ⅲ级。2 .方法 两组均选L2~ 3 间隙硬膜外阻滞麻醉 ,术中局麻药为 1.4~ 1.6%利多卡因 ,平均用药量18.2± 3.6ml,麻醉效果均满意。Ⅰ组为对照组 (n=2 0 ) ,术…  相似文献   

18.
谢潮鑫  凌龙  钟先阳 《华西医学》2002,17(1):115-115
多囊肾病主要症状是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目前临床尚无特殊治疗。作者应用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多囊肾病 ,对其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方法多囊肾病伴高血压患者 4 2例 ,肾功能正常 2 8例 ,肾功能不全 14例 ,血肌酐最高达 192 μmol/L。随机分为A组2 1例 (男 11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4 4 5± 8 4岁 ) ,口服缬沙坦 5 0~ 10 0mg/d,1例高达 15 0mg/d ;B组 2 1例 (男 12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4 6 2± 8 7岁 ) ,口服硝苯地平 2 0~ 4 0mg/d。治疗 6个月 ,观察指标有收缩压 (SBP)、舒张压(DBP) ,尿蛋白排…  相似文献   

19.
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PCA)的效果和并发症随给药途径和药物配伍方案的不同而异。本研究旨在观察比较不同配伍芬太尼、布比卡因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 ,为基层医院术后镇痛提供选择。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 0例 (ASAⅠ~Ⅱ )腹部、盆腔择期手术病人 ,年龄 2 2~ 5 8岁 ,体重 4 5~ 70kg ,其中男 2 4例 ,女 36例 ,胆道手术 18例 ,胃肠手术 9例 ,子宫输卵管手术 33例。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 ,术毕保留硬膜外导管行PCEA。根据所用药物配伍的不同将病人随机分成 3组 :A组 (n =2 0 ) ,芬太尼 0 …  相似文献   

20.
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套管拔管前是否封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颅脑损伤的病人 ,如果昏迷时间长 ,气道内分泌物往往较多 ,为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从而提高血氧饱和度 ,常常需要行气管切开术留置气管套管[1] 。在严密做好气管切开护理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 ,选定适当的时机拔除气管套管可减轻病人痛苦 ,减少并发症 ,促进其早日康复。传统拔管方法认为 :拔管前需封管 2 4~ 4 8h。 1999年 5月~ 2 0 0 3年 12月 ,本科对 12 5例颅脑损伤留置气管套管的病人随机分成 2组进行拔管前封管与不封管的临床对比 ,结果证实 :不封管直接拔管 ,更能达到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