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脏功能网络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特色理论之一,五脏是脏腑系统的核心。心、肝、脾、肺、肾五个子系统相互配合,形成一个超结构的网络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同时机体内部以经络、气血、津液为媒介,形成一个上下统一、内外相应的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系统。各形成要素之间相互资生、制约、动态协调平衡,维持着人体的健康状态。藏象功能网络具有信息发出者、信源、编码、媒介、把关人、  相似文献   

2.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数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医疗实践,为人类的保健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藏象学说的基本论点是:“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现代医学的认识也是如此),“有诸内必有诸外”,“脏藏于内,形见于外”。而对于医学一直讳言的掌相(或民间...  相似文献   

3.
中医五脏实质为三胚层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中医脏腑不是实质性器官,而是人体生理现象的临床归类[1],即是一个生理概念[2].笔者认为,人体的任何一种生理功能都必须通过实质性的组织结构发挥作用来实现,因此中医五脏即使是生理功能的概括,也必然有其自己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试论五脏的化浊与泻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五藏别论》云:“所谡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山,故满而不能实,”《内经》的这一段文字,奠定了中医藏象理论对五脏功能的认识基础——五脏的生理是贮藏与化生精气。纵观自《内经》以降的历代医家著述,包括现代的各版《中基》教材,都无不是以此立论,来阐述五脏的生理特点,并以此作为五脏与六腑功能区别的理论根据。诚然,五脏的功能活动,对于生命物质基础气血津精的化生贮存有主要作用,但是,既然是生命物质,就应有新陈代谢的规律,即不仅要被化生贮存,而且还要输布运行,被机体所利用,最后,化法而排泻。五脏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研究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方法:从发生学角度,结合《内经》、道家学说探讨中医五脏神识系统建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结果:五脏神识系统是在胚胎时期的脑髓中,元神与脑髓共同作用、发生分化而形成的。元神分化出心神,再由心神分化出五神等各种神识元素;脑髓分化出心肾等五脏,五神、五脏分化完成后,五神入藏于五脏,从而形成了五脏神识系统。结论:脑为元神化生神识元素、脏腑之处所,心神为五脏神识系统的主宰。  相似文献   

6.
中医藏象学说中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功能系统存在着纵和横两个方面的联系。通过从阴阳与五行学说入手对五脏功能系统各系统内部及相互间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相关性的分析,认为系统间横向联系遵循五行学说生克制化规律,表现为系统间阴与阳的变化,进而对广义与狭义“心肾相交”进行具体分析,认识到心肾相交理论反映了心肾二功能系统间横向联系,符合中医整体观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7.
8.
五脏学说,是以肺、心、脾、肝、肾五脏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一个理论体系。它把内而脏腑,外而躯体,全身联属的经络,内外相通的孔窍,构成了这个整体的五大系统,从而阐明理、法、方、药、证、治。前人总结出中医辨证的三大体系,即以六经论伤寒,以三焦或卫气管血论温病,以五脏论杂病。这是因  相似文献   

9.
先秦两汉时期《黄帝内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之后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发展完善,至清代而臻于成熟。作为一种有系统理论和诊疗体系的传统医学,不仅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在世界医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但时至今日,西方医学在医疗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学术界对中医学术产生了种种疑惑,中医自身也陷入了困惑之中,  相似文献   

10.
11.
从五脏相关学说重新认识阳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阳痿应从五脏相关论治,并从阳痿的病因、病机和辨证等方面探讨了阳痿与肾、心、肝、脾(胃)、肺的关系,认为阳痿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与五脏系统密切关联。从五脏相关学说,能够更好地从整体上认识和掌握阳痿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五脏阴阳与阴阳学说之关系,必须对五脏阴阳的基本概念有一个较正确的认识。关于五脏阴阳的概念,目前中医界尚有不同看法,如说“五脏之阴为物质,五脏之阳为功能”,把本来具有不同作用的两类物质说成是一回事,这对初学者易造成概念上的混淆,也有碍对脏象本质的探讨。对五脏阴阳概念的认识,首先要确认五脏阴阳是五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五脏之阴是物质,五脏之阳也是物质,是具有不同作用的两类物质。五脏的形态结构是五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而五脏  相似文献   

13.
陈树东 《光明中医》2010,25(4):585-586
"五行学说"构建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但"五行学说"本身具有局限性,不能全面地反映事物间的普遍联系。邓铁涛教授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五行学说,在继承前贤理论、经验和教训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历经30年,提出"五脏相关学说",引起中西医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中医体系是祖国文化的瑰宝,中医的整体思想是中医理念的精髓,近几年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越来越重视如何提高外貌美、形体美以及对亚健康的调摄,中医美容在这几个领域均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前景,源于中医五脏与美容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现从中医五脏入手,通过分析中医的藏象理论与美容的关系,探究中医传统理论潜在的美学价值,为中医美容奠定中医传统思想的基础,为中医临床提供美容保健的整体观念和治疗损容性疾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的五脏相关论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五脏相关学说是邓铁涛教授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医生理、病理观,是中医整体观念在脏象学说中的具体体现。人体以五脏为核心,以五脏相互间的生理病理联系为疾病发生发展及表现的内在基础,每一种疾病都是五脏相关的局部体现。冠心病的病位在心,病机为气血阴阳失调,痰瘀痹阻心脉,与其它四脏生理病理及病证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17.
张婵娟  于铁成  王兴 《河南中医》2014,(7):1221-1222
《黄帝内经》藏象学说博大精深,即使只论述五脏相关的发生学理论也非常复杂。由于《内经》成书较早,其中关于五脏生理功能的认识难免不全面,但纵览《内经》全本,发现其中涉及到五脏生理特性,功能的论述非常多,而且认识精准,观点独到,其中的多数观点对后世中医医家影响巨大,为后世中医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非常坚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各部分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协调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藏象学说以中医学特有的认识方式来研究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活动规律,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藏,是指藏於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於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明代张景岳《类经·藏象类》注云:“象,形象也。藏居於内,形见於外,故曰藏象。”  相似文献   

19.
五脏致喘病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内经及历代医家关于喘证病机认识的归纳,总结出喘证的发病与五脏病变皆有关联,并详细阐述五脏致喘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中医基础理论的分析与实验研究结果的验证,对"五脏应时"是说人体五脏功能活动与自然四时之间存在协调共振的变化规律,是中医基础理论学科《黄帝内经》"四时五脏阴阳"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的理论认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中医学有关五脏的实质研究,提出新的理论假说:即从现代意义上看,中医的五脏是指受环境因素刺激后,激动细胞信息转导的载体—细胞信号转导系统,将信号传导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和体内器官,形成一系列有规律的综合生理效应。这种综合效应经长期进化,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模式,具有遗传特性,而且还在不断地改变和修饰机体本身,以适应环境:它基于脏腑器官又高于脏腑器官,可以说是一种包含了有形物体的整体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